第80章

第80章

早集上人來人往,賣東西的也很多。

顧蘭時百忙之中看了看周圍,左邊同樣是賣菜的,右邊的老漢挑了兩筐南瓜,地上放了一小口袋青棗,棗子上有點點微紅。

老漢蹲在地上吃糙饅頭,時不時吆喝兩聲“面南瓜、甜棗子”,見有人來看棗兒,他立馬把剩下的饅頭用布包了放在一旁。

“這會兒的棗子能甜?”帶着青色抹額的老太太彎下腰細看。

老漢說道:“樹種不一樣,我家那棵棗樹當年我爺爺的爺爺從別處移栽回來,養了這些年,正是這會兒熟的,帶了青最好吃,又脆又甜,若到全紅時,挂在樹上沒幾天就幹軟了。”

見老太太猶豫,他拿起一個遞過去,說:“你嘗嘗,怎麽不甜。”

老太太接過去,在袖子上擦擦,用門牙咔嚓咬下來一口,果然脆生,她一口老牙都咬得動。

“如何?”老漢雖這麽問,神色卻是自信的。

老太太點了點頭,說道:“多錢?給我稱上一半斤的。”

老漢開口道:“這棗子別人家都沒有,獨我一家有,稀罕着呢,過了這幾天也沒青棗了,因此價錢比較貴,一斤二十文。”

“二十文?”老太太有點驚訝,說道:“便宜點。”

“不行不行,你看就這一小口袋,東西少,便宜不得。”老漢擺擺手。

老太太也不是吃素的,說道:“十八文,行了我就稱上一斤,不行我就走了。”

他倆你一言我一語,旁邊顧蘭時暫時沒生意,便看了過去。

見老太太作勢要走,老漢朝她招招手,拿了一個布兜讓她自己挑青棗,稱完倒進老太太的竹籃裏,接了錢後又順手給她多扔了兩個進去。

Advertisement

得了饒頭,老太太心滿意足。

顧蘭時見她往這邊走,連忙喊道:“豇豆,新鮮的豇豆。”

老太太看一眼竹筐裏的菜,不怎麽感興趣,徑直走了。

已經進來小半天了,裴厭正在喂歇過的毛驢吃草料,帶的不多,給它墊墊肚子,省得沒力氣跑。

發現顧蘭時對那袋青棗很感興趣,看了好幾眼,他便抓了一把豇豆,走過去說:“老伯,跟你換幾個棗,可行?”

“豇豆啊。”老漢說着,去看他手裏的菜,見新鮮嫩生,給的也大方,便點了點頭,從布袋裏抓了六七個棗子遞過去。

“多謝。”裴厭接了道一聲謝,又走了回來。

顧蘭時笑道:“也不說一聲,剛才我還以為你要去哪兒呢。”

“嘗嘗。”裴厭把青棗都倒在他手裏,自己用大拇指壓着一個留下。

顧蘭時另一手從懷裏掏出手帕,見他直接要吃,連忙把帕子遞過去,說道:“擦擦再吃,急什麽,還能跑了不成。”

裴厭自己也有手帕,但既然顧蘭時給他了,就順手使用。

兩人站在板車後面吃青棗,果然甜津津的,水分也足,夠脆生。

“好吃。”顧蘭時笑眯眯的。

裴厭吃了一個,噙着棗核在嘴裏把果肉咂摸幹淨,聞言笑道:“還有呢,你都吃了。”

旁邊老漢聽見他倆的話,一臉自傲說道:“青棗我賣了這些年,豈能騙你們兩個後生。”

“确實是好東西。”裴厭笑道。

正說着話,有人看見他倆吃青棗,一打量就發現是老漢在賣,便過來詢問價錢。

老漢又忙起來,顧蘭時和裴厭不再打攪他生意。

随着太陽越大,早集上的人漸漸少了,半個上午快過去,顧蘭時看看竹筐裏的菜,賣了一筐半出去,還剩下兩筐多。

豇豆比較長,一把一把盤在竹筐裏,這麽嫩的菜,怕擠壞壓傷又不能塞的太實在,因此空隙較大,一筐最多就裝個二十斤,少一點就十七八斤的樣子。

今天過來一斤都是五文錢,差不多賣了有三十斤,具體數還得等回去了再算。

他看向裴厭,太陽曬着,情不自禁眯了眯眼睛,說道:“要不回去吧,家裏還有活呢,咱們好說,禽畜吃不到東西肯定叫翻天了。”

裴厭點點頭,将毛驢牽到外邊開始套車。

板車上的東西不用收拾,都在竹筐裏,顧蘭時将筐子往前面挪了挪。

豇豆沒賣完不打緊,完全不怕蔫掉變老賠了本,回去了就焯水晾曬,這東西長,能挂在木架上曬。

他倆過冬的幹菜還沒弄齊呢,原本就要給自家留兩茬,今天之所以全都摘了,一個是怕在秧上長老了,摘了這些長的,短的也好繼續長,另一個就是不知道能賣多少,幹脆都拉來鎮上,賣不完再帶回去也不費事。

旁邊老漢家裏離寧水鎮近,他不急着回去,依舊這這裏吆喝賣南瓜。

裴厭牽着毛驢走之前同他點頭示意,老漢也一點頭,兩人算是混了個熟臉。

出了早市,在街上驢車不好跑起來,顧蘭時沿途又吆喝起來,路過一個巷子口的時候,兩個婦人聽見,出來喊他倆停下。

又做了筆生意,顧蘭時把秤在筐子裏放好,路上人多眼雜,錢袋塞在空竹筐最底下,這十個銅板他收進小荷包,省得翻出錢袋叫人看見。

他走在板車旁邊看着竹筐和菜,裴厭拉驢又往前走。

等出了鎮子後,兩人一前一後坐上板車,鞭子在空中一甩,毛驢就嗒嗒嗒跑起來,一路順暢回了家。

*

房間裏,顧蘭時和裴厭坐在桌子前一起數銅板。

賣菜都是銅板,沒有零碎銀子,他從這一堆拿起一枚小聲數,随後放在旁邊又堆成一堆。

裴厭在他念數的時候也在心裏默念。

顧蘭時把最後一枚銅板放在小錢堆上,擡頭笑道:“六十。”

旁邊一堆是數好的一百個銅板,他笑意吟吟,說:“一共一百六十文,一斤五文,這麽多應該賣了……”

裴厭下意識也算起來,想了一會兒開口:“正好三十二斤。”

“嗯,是三十二斤。”顧蘭時比他慢一步得出數目。

賣菜進項還不錯,就是三兩個月才有收成,為菜長得好,也要盡心盡力伺候,賣幾茬掙一點錢是該得的。

顧蘭時揪斷一根麻繩開始穿錢,一百個銅板是數好的,不用再念數,他笑着說:“等過幾天,短的又長長了,還能去賣。”

“嗯。”裴厭露出笑容,看着旁邊六十文散錢,問道:“這些是放外面?”

顧蘭時擡頭看一眼,說:“看看炕褥底下還有多少。”

裴厭起身翻開炕褥,拿出一個錢袋子,在手裏一掂,聽見聲音嘩嘩響,笑道:“之前賣蠍子,我記得有五六十枚銅板放在外面,一直沒怎麽動。”

“或許能湊一百文整。”他說着,從錢袋裏兩枚兩枚掏出來放在桌上,嘴裏念着數。

“上回我買豆腐花了六文錢。”顧蘭時說完,見他認真在數數,再沒出聲打攪。

“五十三。”裴厭把袋子裏的錢數完,笑道:“能湊一百文了。”

顧蘭時又揪斷一根麻繩開始穿錢,裴厭坐在旁邊看着,時不時把銅板遞到他手邊。

穿好後他看着餘下十三個銅板,想了一下說:“家裏油鹽醬醋都不缺,這十天半個月沒有要花錢的地方,留這幾個應該夠了。”

裴厭點點頭:“足夠了。”

在家裏吃喝不用花錢,菜是現成的,偶爾買幾塊豆腐,不過如今天氣轉涼一點,肉也好放,于是他問道:“想不想吃肉?”

上回炒菜把最後一點豬油吃了,豬肉更是早就吃完了,顧蘭時點點頭,确實有點饞。

“我明天打聽一下,看誰家殺豬。”裴厭又說道:“天涼,肉價應該在二十文了,這一串錢都放在外面,買五斤肉回來,再汆一回肉丸子。”

他很少點名要吃什麽,顧蘭時笑了笑,說:“好,買回來我就做,只是今天剛賣了點錢,就被咱們吃嘴了。”

“後邊菜還能摘好幾茬,絲瓜和菜瓜到時候也熟了,不打緊。”裴厭安慰他兩句,站起身說:“我出去割豬草。”

“嗯,我去做飯,吃完有的忙呢。”顧蘭時把其中一串錢塞進箱底藏好,也匆匆出去了。

*

菜地之前上的水肥都足,豇豆長得還挺快,一兩天就有長的垂下來。

裴厭隔兩三天就會翻看根底下的泥土,要是太幹就得澆澆水,好在初秋的太陽沒有那麽炙烤,土壤幹濕正好。

下午酉時初,太陽被雲遮住,風一吹越發涼快。

大菜地裏傳來一陣笑聲,苗秋蓮和顧蘭時大娘正在豇豆地裏摘菜,妯娌兩個一人一行,挑着長豇豆摘,隔着豇豆藤說笑聲也不斷。

“大嫂子,就摘這麽些。”苗秋蓮摘了一大把,足夠兩天吃的。

她過來一看劉彩鳳的竹籃,就在這邊又摘了些,說道:“還有他阿奶呢,來都來了,多帶點回去。”

劉彩鳳不是那種特別愛占便宜的人,更何況顧蘭時和裴厭是小輩,吃了人家好幾回菜,哪兒好意思摘太多,見狀忙說夠了夠了。

顧蘭時挑了兩桶水進門,順着石子路走到跟前,笑道:“大娘,多摘點,還有呢。”

剛才他娘和大娘過來,他正在給水缸挑水,就讓她倆自己去摘,摘多少都行。

知道劉彩鳳客氣,苗秋蓮上手,很快給她摘了一大把放進竹籃。

顧蘭時倒了水又挑着空桶出來,站在菜地旁邊和她倆說閑話,唠了幾句家常,跟着他的大黑忽然沖籬笆門外叫。

一看是徐啓兒來了,他連忙喝止大黑。

“蘭哥哥,嬸子也在。”徐啓兒看見大狗心中忐忑,走路都不敢快。

知道他來做什麽,顧蘭時笑道:“來得正好,給你摘點豇豆。”

見徐啓兒有點扭捏,苗秋蓮把自己籃子裏的豇豆都給他,說道:“給你就拿着,也不值什麽,不過夠兩頓吃的。”

顧蘭時回去拿了一錢碎銀子給他,叮囑道:“回去了記得同裏正說一聲,叫他知道。”

徐啓兒重重點頭,說:“嗯,我回去就說,剛才來的時候碰到隔壁嬸子,她問我,我說過來拿錢。”

顧蘭時笑着說:“一兩二錢,拿了兩回了,如今還剩一兩,我記得你頭一回買米面不是吃了挺久,怎麽這回吃得快了些。”

徐啓兒兄弟倆就指着這一兩多銀子過活,初秋同樣有野菜能挖,他怕這兩人不知輕重,把錢花光了,到冬天可怎麽辦。

徐啓兒說道:“上回買的面還沒吃完,我看天氣涼了,想再買點,多蒸一屜糙饅頭放着,幹活累了回去就有的吃。”

原是這樣,顧蘭時放了心,只要別亂花錢就好。

徐啓兒走之後,苗秋蓮和徐彩鳳又是嘆息又是驚訝,他一個半大的小子竟會蒸饅頭,沒爹沒娘可真不容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