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難民湧入
第27章 難民湧入
正值孟冬月餘桂飄香之際, 滿是敗兵的南方愈發亂得要命,抓人征兵的亂象比比皆是。
外頭仗打得正當時,到處都是不絕于耳的炮火與四處奔逃逸散的民衆, 就連河邊山村這塊貧瘠偏僻的隔岸山群也常有慌不擇路的難民驚惶闖入。
作為簡陋卻安全的天然庇護所,山上各個角落裏蝸居下來的避難者越來越多,那些人好似是找到了落腳點般,拖家帶口地藏身在林中各處。
陶湘和顧山及山村村民們所占據的半山腰是山裏頭難得平緩的地域, 更別提還是在山泉旁, 搭窩用水都極為方便, 是很好的駐紮營地。
而連綿的群山雖然廣闊,但除了外圍的幾座高山外,往裏去便屬于危險重重的深山老林, 外來的難民們大多懼怕吃人野獸, 不敢往深高處走,只好腆着臉在村戶們栖身的山腰周圍窩住下來。
附近多了不少陌生面孔,也不知是不是由于生人沖撞的緣故, 才三四個月大的陶顧驀地發起熱來。
小小的人兒臉蛋燒得幹紅, 哭得嗓音還不比幼貓叫大,偏偏窮山僻壤找不到大夫醫生能來看診,惹得陶湘和顧山格外焦慮難安,守在山棚裏一連照顧了多日。
等到孩子徹底退了燒,情況穩定後,兩人方才心有餘悸地稍稍安心下來。
此時山中氣候濕寒,當最後一絲桂香飄盡的時候, 竟不知不覺已悄然到了仲冬。
寒冷肅穆的冬風無孔不入, 刮得人臉頰生疼, 這下陶湘抱着陶顧不敢再出窩棚走動, 生怕小孩吹了風又着了寒。
而顧山也不輕易離開母子倆左右,至于收集幹枝柴火過冬的事,全靠花銀元問村中人采買。
山上木材繁多易得,兩三枚銀元就能得來十多擔劈砍好的柴禾幹草,齊整傾放在棚窩口對面的大樹底下,直将那處空地堆占得高疊寬滿,壓上厚布後便連下雨也不怕了。
見兩邊有木棚和柴垛攔着,怕穿堂的寒風吹到棚裏再凍着陶湘和孩子,顧山索性取出剩餘的寬幅油布搭建擋風牆。
他用繩子竹皮在沿邊戳洞捆紮,細密地展開系綁在柴堆和窩棚邊倚着的樹木枝幹上,多出來的幾尺布頭還拉扯着做了小小的平角雨頂。
男人使得力氣大,又綁得格外細致,成人高的擋風布牆被山風吹得呼呼作響,結實的布皮灌滿了風撐得像是鼓面,但還是牢牢地支撐在那,沒被吹走。
Advertisement
帶頂的油布牆綁好以後,橫沖直撞的凜風肉眼可見地消失了,叫人體感暖和了些,不再覺得那般受凍。
午後,陶湘抱着陶顧坐在棚口處的遮簾後喂奶,窩棚前顧山正燒着煤爐煮水,股股暖意洋洋的熱氣撲面而來,烘烤得她惬意舒坦極了。
一家三口的寬敞棚窩就搭建在泉口旁,周邊同樣住着幾戶其他村民,更多的則分布在往下的泉溪沿邊,他們算是在地勢高的那處。
如今木棚三面搭起環牆,只留出取泉水的一面,除了防風,還大大地增加了住所的私密性。
有他們的例子在前,村裏的村戶們眼看外邊仗打得停不下來,征兵的兵匪與日俱增,還不知要在山裏居住多久,個個不再猶豫,有樣學樣地悉心拾掇起自家準備過冬的木棚來。
一時間,半山腰處的密林裏出現了各種布幕雨棚,瞧起來熱鬧非凡。
多了柴堆油布隔絕外來視線以後,陶湘心裏頭不自覺安逸放松了許多,也有心思逗弄起懷裏的小人玩鬧。
陶顧幼小的身體恢複了康健,食量還是一如既往得驚人,咕嘟咕嘟吃完了這邊的奶水,又拱着鼻子去吃另一邊,念念不忘守着自己糧倉的樣子讨喜可愛極了。
陶湘的嬌容上滿是笑意,一邊動作輕柔地喂他,一邊親了親孩子戴着毛皮小帽的腦殼。
剛入秋時,野物膘肥體壯,顧山跟着老獵戶上山合作捕獵了不少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