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沿河畔
第17章沿河畔
用完膳後,故遠林讓人收拾出來廂房供晏谙休息。晏谙在房間裏悶得無聊,等午後最熱的那陣過去,便叫故岑帶自己出去走走。
兩人踩過田埂,旁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放眼望去,滿是令人沉醉的金色。飽滿的稻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着金燦燦的光,晏谙放慢腳步,随手撥過一串串沉甸甸的稻谷,有風迎面吹來,隐約能嗅到稻香。
“這些稻子已經臨近成熟,再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割了。”故岑解釋說,“稻穗顆顆飽滿,看樣子今年定是個豐收年。”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晏谙忽然想起一句詩。
“王爺一看就沒有真正在稻田裏待過,”故岑笑着回想,“屬下小時候有時等天黑了就跑出來納涼,田裏的蛙聲此起彼伏,聒噪得很,刺得人耳朵疼,‘聽取蛙聲一片’這種美好的形容也只會出現在詩文裏,真要讓王爺在田裏聽上一宿,只怕被吵得要逃。”
晏谙嘴角挑起一抹笑意,可望着今年要有個好收成的稻田,他眼底被故岑逗出來的幾分笑意漸漸淡了去。故岑捕捉到了那一絲變化,他看出晏谙眼裏的那種遺憾,甚至還有些心疼,但他想不通上一刻還在為了豐收而高興的晏谙眼中為什麽會流露出這種神情。
“走罷。”晏谙收回目光,不欲再看,“你不是說要帶我去河邊吹風納涼。”
“嗯。”故岑點點頭,兩人無言地朝着河畔的方向走。
河邊沒有那麽燥熱,風吹過時帶着河水的濕氣和涼意,能帶走人心裏的煩悶。故岑笑着開口道:“下次帶王爺來這裏垂釣,釣上來的魚晚膳就趁着新鮮讓人燒來吃。”
晏谙笑而不語,沿着河岸漫步,故岑能看出來他此刻心情還不錯。
偶然掃過一眼旁邊的蘆葦蕩,晏谙眼尖地瞥見了什麽,上前撿起一枚淡青色的蛋,外殼圓潤光滑,幹幹淨淨的沒什麽瑕疵。
“鴨蛋?”故岑跟過來見了,“屬下記得這附近仿佛有一戶養鴨子的,只是運氣沒王爺這般好,還是第一次撿着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晏谙擡頭眺望閃着粼粼波光的河面,“洹州府的百姓依水而居,生計和水源都是洹水給的。”
災禍也是洹水給的。晏谙摩挲着手中的鴨蛋,禍福相依,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做不了老天爺的主,不能避免這場洪水的到來,只能想盡一切辦法盡他最大的努力把傷亡和損失降到最低。
前一世他遠在京城,雖然知道洹州府在今歲夏末發了洪水,死傷無數,可從底下報上來的也不過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概念。當他真正站在這裏,面對活生生的人,才真正明白那串數字背後意味着什麽,才知道自己有多不想看到這一幕在今世重新上演。他或許再度走到生命的盡頭都不能改變自己既定的命運,但他或許可以嘗試着挽救這些受災的百姓,盡可能多地救一些人。
吃飯時他問過故遠林,一旦洹水泛濫有什麽緊急應對措施?故遠林答得很勉強,晏谙便可以确定洹州府,起碼寧澗縣并沒有一套完整的、可實施度高的應急系統,甚至連洪水來了他們都未必能在第一時間發覺。
寧澗縣的縣令如此,別的地方的官員又會比他強上多少呢?晏谙合理猜測,甚至有可能還不如故遠林。同樣的問題去問範玖,他都未必能答得上來,前世洹州府因為這次水患損失慘重也有這部分原因在。
洹水平靜了太久,久到人們都幾乎忘了它也是一條會泛濫的河。
旁人是靠不住了,晏谙得自己早做準備,提前在心裏規劃好。他這些日子走遍洹州府,看過洹水流經的每一個角落,幾經權衡最終選擇來寧澗縣落腳。這裏地勢低窪,又鄰近洹水,是這一片地區的最低點,最容易受災。就算故遠林的防禦措施做的好,寧澗縣的受災情況并不算嚴重,鄰近幾個縣撐不住時,晏谙也要用它……
“大哥哥,”一道稚嫩的童聲打斷了晏谙的思路,他回過神,這才發現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不知何時來到自己跟前。
“你手裏的鴨蛋是我的,你能把它還給我嗎?”小男孩聲音怯怯的,眼睛很大,生得虎頭虎腦很招人喜歡。
晏谙見他細細的胳膊上挎着個小籃子,籃子裏已經放了三四枚鴨蛋,料想他所言不假,應該是專程來撿蛋的。
“當然可以。”晏谙彎腰将鴨蛋放進他的小籃子裏,順帶摸了摸他的頭,“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石頭。”小男孩乖乖地道。
“真好。”晏谙幹脆蹲下身,“這些蛋都是你撿的嗎?”
“嗯,”石頭點點頭,“鴨子有時候不回窩裏下蛋,鴨蛋就會落在草窩裏,爺爺說讓我撿回來,要賣錢的。”
看來他就是故岑提到的養鴨子的那戶人家。
“可是這片草叢這麽大,你要找多久啊?”
“爺爺叫我每天白天來撿,天黑了就回去,怕我看不清路掉到河裏去。”
“那,我們幫你一起撿好不好?這樣能早一點回家,還能幫你多撿一些。”
石頭高興地道:“好!”
晏谙站起來,笑着對故岑道:“來比一比,看誰撿到的鴨蛋多。”
故岑欣然應戰。
兩大一小兩條身影于是在草叢裏忙碌起來,草窩裏蚊蟲很多,晏谙手背上被叮了好幾個包,但這些跟撿到鴨蛋時的欣喜相比起來都不算什麽。晏谙在尋找的間隙直起腰來,見故岑在草叢間認真地翻找着,面頰因為熱而有些泛紅,嘴角在不經意間揚起笑意,連目光都不自覺地溫柔了許多。
最後一抹晚霞融入冥冥暮色,天色漸漸暗下來,兩人将戰利品收攏在小小的竹籃裏,故岑點了數,擡頭對晏谙道:“一樣多,屬下和王爺打了個平手。”
晏谙卻說:“我贏了。”
面對故岑追問的眼神,晏谙厚着臉皮大言不慚地道:“開頭的那個也是我撿的,我比你多一個。”
故岑一愣,旋即笑出聲,也不與他争辯,點頭算是默認了。
石頭小心翼翼地抱着他的寶貝籃子,興奮地說:“今天比往常撿得都要多。”
故岑也替他開心:“天色晚了,快回家去吧,路上小心些。”
石頭道了謝,正要離開,晏谙卻說:“帶我們到你家去看看吧。”
他補充道:“我們可以問你爺爺買一些鴨蛋。”
石頭欣然應允。
沿着河岸再往前走一段距離就能看見一間小屋,拿栅欄圍起來了。三個人到門口時恰好遇見石頭的爺爺趕着一群鴨子回來。
“爺爺,他們是買鴨蛋的客人!”
“兩位公子請進吧,”老伯熱情地招待着,“我将鴨子趕到屋後就來。”
院子不大,人和禽都住在栅欄內,味道并不好聞,路面上也被鴨子帶來很多泥。石頭将他們領進屋,将下午撿到的鴨蛋拿出來放到竹簍裏擺好,屋子裏還有好幾個這樣的竹簍,本就不寬敞的空間因此更擁擠了些。
老伯趕好鴨子過來,見兩個衣着不凡的年輕公子有些憋屈地待在這麽個簡陋的屋子裏,面上帶着些歉意,“久等了,地方有點亂,髒了兩位的衣裳,對不住。”
“不妨事的。”晏谙沒有半點嫌棄的意思。
“兩位稍等,我這就将鴨蛋拿來給你們看看。”老伯年紀大了,背着兩簍鴨蛋過來時步履蹒跚,故岑想上去搭把手,被老伯謝絕了。
“咱們這一帶的鴨蛋跟別的地兒不一樣,蛋黃是橘紅色的,鮮亮着呢。”老伯磕開一顆給晏谙看,蛋黃果然色澤鮮豔,包裹它的蛋清也晶亮透明。
“煮熟之後蛋黃就像彩線纏成的一樣,一圈兒紅一圈兒黃,所以叫它纏絲蛋。腌制過的更是香得流油,我去拿一個給您嘗嘗……”
“不必了,”晏谙叫住他,“我們全都要了。”
“啊?”老伯一時沒反應過來,晏谙取出錢袋子塞到老伯手裏,“稍後會有人來取,這些銀子夠不夠?”
老伯捧着沉甸甸的銀袋子,“夠了,夠了,鴨蛋不值錢,要不了這麽些銀子……”
“平時生意好嗎?”晏谙問道。
老伯嘆着氣,“有時會有人來買,攢多了也拿到集市上去賣,換來的錢也夠我們爺孫兩個糊口……這錢,真的用不了這麽多……”
“您就拿着吧,”故岑也說,“剩下的就當是我們公子送給石頭的禮物,給他買些吃的玩的。”
“這真是……遇見貴人了呀!”老伯雙眼渾濁,手也有些顫抖,拉過小孫子說:“快,快謝過兩位貴人!”
“謝謝大哥哥。”石頭乖巧地道了謝。
“不客氣。”晏谙招招手,示意他過來,“今日大哥哥來得突然,沒提前給你準備好吃的,下次再來給你帶糖吃。”
回去的路上天已經徹底黑下來了,夜幕中有星辰閃爍,能照路的只有月光。兩人原路返回,稻田裏的青蛙果然叫了起來,伴着繁密的蟲鳴。偶爾有一兩只螢火蟲從面前緩緩過,漸漸飛遠,微弱的熒光在夜色中消失不見。
晏谙身披月芒,和故岑一前一後踩過田埂,享受着這個夏季所剩無幾的安寧。
【??作者有話說】
纏絲蛋是淇河特有,本文需要将它挪到了洹河上。涉及到的地名也都是私設,無需深究,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大家圖一樂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