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比賽

比賽

三月底她清閑了很多,論文三稿通過後基本定型,工作室給她的任務是盯着服裝制作的進度。

這次服裝設計的時間不長,還是因為這劇平臺不太重視,又參考其他劇的造型,完全是流水線作業。定完稿就去制作,兩三個月就差不多了。

不像有些大劇,有時候一件服裝上因為有特殊工藝,還要求手工制作,就得七八個月的準備。

有些大的工作室可以自己制作,她工作這個并沒有這個實力,轉而承包給別人。

陳與喬負責就是盯着他們,一個是質量,一個是進度,免得耽誤拍攝,還有其他的溝通。這次的設計給她帶來爆發式的靈感,所謂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當她的設計被規定了條條框框,她在畫圖的時候,反而想到了無數種條條框框外的可能性。

這些被她用來設計畢業稿,原本的稿子被她拿去參賽,也是可以再做畢業設計稿的,她既然有靈感,幹脆再做一套出來。

不僅僅是設計的時候,在工廠裏,看到那些服裝制作過程,也會讓她有很多想法。

最多的就是,他們這樣設計制作,如果換成是她,這邊這樣這樣,那邊那樣那樣,會不會更好看一些?

她這些天畫了很多稿子,有古代有現代,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周以辰又一個月沒來了。

以前他過來的時間不固定,她不覺得什麽,等他規律地過來,她像是條件反射一樣,到了時間就覺得他應該過來,或者叫她過去了。

陳與喬覺得,自己就是巴浦洛夫的那條狗。

她如果離開平城,會跟他知會一聲,可是他去了哪裏,來或者不來,從來不用跟她報備。

陳與喬還是從朋友圈,知道了他的去向。

看到的時候她很驚訝,她的朋友圈裏居然出現了周以辰,到底是她飛升了還是他墜落了?

這是上次那個網大女二黃梓心發的動态,她在沙灘上的小視頻,因為光線原因又加了濾鏡,視頻不是很清晰。可還能看得出來,有篝火有燒烤,還有一排躺椅。她身後不遠的周以辰側臉下颌線清晰得隐見鋒利,他半躺在那裏,旁邊一個女孩舉着調制雞尾酒給他用吸管喝。

陳與喬看到那女孩第一眼的時候差點沒尖叫出聲,要不是她潛藏粉絲群知道容雪這些天都在加拿大演出,都要誤以為那人是她。

陳與喬反複看了幾遍,模糊畫質中,這女孩和容雪很像,但是确實不是,氣質差了一截。

再看定位,國外海島,文案上清楚寫着生日party。

周以辰就是四月生日,搞不好就是他的生日派對。

陳與喬記得他的生日,也試過讨他歡心送他生日禮物,他的反應很平淡。

而到了她的生日,不僅他什麽表示都沒有,連孫特助也悄無聲息。

孫特助絕不會犯這樣的錯,周以辰更不會刻意吩咐這種小事,只能是孫特助揣摩出了他的意思。

卡都給她了,想要什麽自己買,他不會再特意費心。

見面的時候,他的呼吸、身體,甚至連聲音都是熱的,可除了那些時候,他冷的像初冬早上的霜。

他不用說什麽,也不用約法三章,就讓她望而生畏,不至于生出癡心妄想。

上次他說,下次有機會帶她去國外,顯然對他來說,這次不算機會。

或者說,也沒什麽下次了。

跟這個贗品比起來,自己就像是個殘次品。

找到了更像的替代品,她也該收拾收拾下臺了。

她來不及表達傷感,就有好消息傳來,她的設計圖入圍了。

入圍只是初選,還要通過成品展示定出最後的名次,蘇燕的作品也入圍,她走的簡潔暗黑系,這種風格很容易在比賽時出彩。

成品展示定在郊外一個新開的酒店,十天後舉行,兩個人馬不停蹄地開始制作成品。

雖然有服裝工作室可以做出來,可她們都選擇自己制作,每一次剪裁,每一個針腳都出自自己的手。

比賽那天是周六晚上,她們帶着服裝先去看了下場地。

這個酒店剛開業半年,據說是六星标準,房間裏她們肯定進不去,只看外面的環境确實很好,能在平城郊外營造出這樣的湖光山色,肯定沒少花心思更沒少投錢。

所謂的T形臺做成了幾字形,模特東邊進西邊出,幾字裏面是水,外面坐着評委和觀衆。

入圍作品五十套,其間還邀請了明星表演,不得不說對于一個校園設計比賽來說,主辦方确實大手筆。

場地還在布置,看着那幾字臺上落地的燈光,還有後面的粼粼水光,感受到迎面吹來的風。

陳與喬嘆氣,她之前以為會是室內的舞臺,燈光自上而下打下來,配的是一個帶着亮片的內搭,這個現場自然舒适,亮片內搭走過來就顯得太土太俗了。

還是怪她經驗太少,沒有做多手準備,她急匆匆回去,又臨時做了個輕薄紗質的內搭,裏面一層壓了暗紋,再匆匆趕回會場的時候,隔着老遠就聽到了準備開場調試音響的聲音。

前面都是車子,移動緩慢,陳與喬等不及,拎包下了車就開始往會場跑。

幸虧她前段時間跟組練出來的體力,一千多米的距離,她沒停歇跑到會場門口,累的直不起腰來,大口大口喘着氣。上午來的時候管的還很松泛,這會兒門口設了保安檢查證件。

她在包裏好一通翻找,終于找到了參賽證,交上去後才讓進門,這時已經傳來開場節目的歌聲,她來不及歇口氣,悶頭繼續往裏面跑。

今天來的還有一些明星的粉絲,門衛主要任務就是不讓她們進去,排查的很嚴。

但也有些車輛,看都不用看,直接就被放進去。

比如說陳與喬旁邊的這一輛。

車上,孟珍時和孟惜時兩姐妹正在聊天,兩人同為姐妹,也同樣坐着服裝生意,可事業卻大有不同。

孟珍時的服裝品牌慘淡經營,孟惜時做着國外幾個品牌在國內的代理,同時也入股了幾個國內的服裝公司,生意做的紅紅火火。

孟珍時那個海歸男朋友,就是孟惜時現在的丈夫,兩姐妹都生活在海市,前男友變妹夫,低頭不見擡頭見,也難怪周回歸心裏一根針,刺痛到如今,年輕時候兩個人這樣那樣的鬧。

兩姐妹雖然長相有兩三分相似,氣質脾性卻不同。

孟珍時外表倨傲驕矜,實則依賴心強,幼時父親、青年老公,到了現在還有兒子順着她,十足的小女人脾氣。

孟惜時外表溫婉随和,實則殺伐果斷,手握大女主劇本,在國外上學時,能把家裏給她買的房子賣了投資做生意,商海浮浮沉沉,造就她如今的地位,赫赫有名的女強人。

孟珍時非要做服裝生意,跟她這個妹妹不無關系。

親姐妹間固然親近,也習慣了別苗頭,而且是姐姐不服氣的時候更多。

這時候的孟惜時,哪會把孟珍時當做對手。

她們兩個是以評委的身份來的,孟惜時自不用說,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個比賽邀請,孟珍時在服裝圈名不見經傳,能做評委,是因為這個酒店就是他們家旗下的産業。

周回歸稍一暗示,主辦方一查,原來董事長太太還有自己的品牌,立刻評委的邀請奉上。

汽車駛進來,孟珍時微擡下巴:“先說好,我可是絕對公正的,嘉寶如果設計的好,我會投她,如果不好,我也不能因為她是我外甥女,就違心的徇私。”

孟惜時事業繁忙,會來參加這個是因為自己女兒也參加了比賽,她在國外學習設計,今年畢業,在家裏時聽到這麽個比賽,非要參加。也因為她的參加,整個比賽檔次都提升了不少。

孟惜時說:“不用你給我打預防針,我連她的設計圖都沒看,壓根不知道哪套服裝是她的。”

孟珍時這才放心,轉頭看見副駕上的周以辰眼睛盯着車外出神,問道:“以辰,你在看什麽?這麽認真?”

周以辰收回目光:“沒什麽,會場布置的還不錯。”

酒店裏面可不小,陳與喬跑到後臺的時候,感覺肺都要炸了。

蘇燕急得不行:“一個內搭而已,你來回跑什麽?!幸好我幫你抽的簽是三十四號,要是排在前幾就算棄權了!”

她自己的號碼是十五號,已經快到上場時間,趕緊把陳與喬的衣服塞過去,跑去找模特。

五十個作品,并不代表主辦方要安排五十個模特,十二個模特來回穿插,設計師會提前過來讓模特試裝,還會交流如何展示。

陳與喬來的晚,這些都沒來得及做,只聽蘇燕講了她的模特是哪一個。

還好制作服裝時,是按着國內模特的平均身高做的,找到模特後,尺寸沒有差太多,可每個模特體型不同,依然需要調整。

走秀前面有多光鮮亮麗,後臺就有多手忙腳亂。

陳與喬取出針線包修改服裝腰身尺寸。

作為一米七四的女生,她這位模特骨架偏小,胯部尤甚。還好這不是泳裝,只要修改一下衣服,壓根不影響展示。

蘇嘉寶抽到的號碼是四十一號,現在三十多號的人在準備,剩下的人在緊張的等待。

看到周以辰過來,她喜出望外:“哥!你怎麽來了?!”

盡管孟惜時并沒有給她什麽特權,可也不乏有那些耳聰目明的有心人,她受到不少待遇,別的模特要上臺三四次,她的只有兩次,第一次上臺完就到了後臺,讓她能不緊不慢地幫模特調整。還有一個專門的休息區。

“她們兩個不能徇私,我不是評委,過來看看你。”

周以辰雖然這麽說着,眼睛卻在往旁邊掃。

蘇嘉寶沒察覺,跟他撒嬌:“哥,這是我設計的衣服,你看看好不好看?”

“不錯。”他簡短回答後,眼睛又飄走。

蘇嘉寶不依:“你就瞥了一眼,根本沒仔細看!”

她順着周以辰目光看過去,那邊嘈雜忙亂的角落裏,站着一個模特,她側面一個人正低頭修改腰身,蘇嘉寶惱了:“哥!難道那套衣服比我設計的還好看?!”

她身邊的模特一時很無語,這位設計師小公主,難道沒看出來他哥看的不是衣服,而是人?

周以辰見到陳與喬無非兩種模樣,穿着衣服,端莊古典,脫了衣服,靈動嬌柔。

這是第一次見到她這麽不修邊幅的樣子。

沒穿旗袍,或者素色小禮服之類的衣服,而是一條發白寬松的牛仔褲,上面一件白T,外面搭着一件毛衫,腳上踩着運動鞋,上面不少浮土。

她向來散着的頭發被一個鯊魚夾固定在腦後,因為适才的奔跑變得松松垮垮,幾縷頭發散落下來,她也顧不上整理,低頭認真縫着衣服,嘴裏還抿着個卡子。不施粉黛,比她平時看起來要小幾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