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卓揚

卓揚

那天在霍俊忽然吻過來之前,陳與喬剛剛對着第一束綻放的煙花許下一個新年心願。

希望自己新的一年可以順順利利心想事成。

或許願望真的被煙花送達天聽,這一年她運氣好的爆棚。

首先是蘇小妍那部劇,因為男帥女美,劇情流暢,節奏緊湊,甜度爆表,成為了開年爆款劇集。劇裏的臺詞、場景被人津津樂道,蘇小妍被推上了當紅一線的位置。

陳與喬也跟着享受了一波潑天的富貴。

陳與喬并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她不夠創新大膽,沒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這些她自己也承認,可是卻沒人說過她設計的衣服不好看。

因為陳與喬在設計的時候,很少去想她要通過這件衣服去表達什麽,十分沒有棱角和自己的态度,她想的只是,這件衣服好不好看,能不能賣不賣的好。

這種市儈的心理讓她不會成為一個藝術家,卻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商業設計師。

蘇小妍前期的衣服都是出自她手,在大衆審美下極力貼合女主角的氣質。

而電視劇女主角的氣質本身也不像電影那麽講究個性感差異化,是最為大衆喜歡的美。

蘇小妍劇中同款衣服成為爆款。

雖然陳與喬早早做好了準備,買了創可貼式廣告,在每一次劇中女主換新裝時,都會跳出來溫馨提示提醒觀衆買同款,生怕他們找錯了地方。

後面兩部她參與兩部現代劇集,雖然沒有複制這部劇的輝煌,卻也都達到了熱播标準,同款衣服同樣賣的不錯。

互聯網時代本就是眼球經濟,這一年借着這三部劇集,和大量營銷,即使在服裝退貨率居高不下,且仿版盜版雨後春筍般湧現下,這一年依然收獲頗豐。而陳與喬創立的中高檔少女服飾品牌“城與橋”,成為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新興服裝品牌。

她本來就只把工作室做為跳板,如今品牌做起來,一些娛樂圈的人脈已經建立,工作室也就失去了作用,她幹脆利落地提出辭職,打包行李來到了海市。

房子是陳海洋看的,一開始挑了個他學校對面的小區,被陳與喬當下就給否了。

一來他們學校對面的小區老破小,二來大學生還是該有自己社交的時間和空間,沒事老想着回家有什麽出息。

陳與喬買下了距離他們學校不遠不近的一個高檔小區的精裝房,并且明令禁止陳海洋每個月回家不得超過兩次。

辦離職手續的時候,霍俊遲遲不肯簽字。

陳與喬舉手發誓:“我實在是身體撐不住,以後只想專心做服裝品牌,我保證不會加入其他工作室,或者自己開工作室搶你生意。”

她這話說的七分真,這兩年拼的厲害,雖然年紀輕輕,頸椎和腰椎也出現了問題,時不時就以酸痛來控訴她的過度使用。

霍俊沉着眉眼,深深看她:“陳與喬,你沒有心。”

陳與喬心想:她又不是傻逼,跟自己老板談什麽“愛心”“良心”“點心”?

到了海市後倒是過了一段舒心日子,除了她以外,品牌又招了四名設計師,不分資歷年限,全都拿着不高的底薪,全靠走貨量拿獎金。

她的服裝品牌定位為中高檔少女服飾,要和網絡上一些廉價低端服飾區別開,實體店是很重要的一個标準,所以哪怕實體店開起來注定虧錢,也不能不開。

于是最後在海市、平城和廣市三個一線城市的繁華商圈,開了三個實體店。

這樣以來,就可以在簡介上添加,品牌在幾個一線城市設立多個實體店鋪。

還能在頁面上打上線下同款四個大字,獲得消費者微妙的信任。

這三家實體店無疑屬于燒錢,好在賣完那幾套房子後,她賬面金額九位數,所以才能那麽瘋狂營銷,現在網店做起來,收入還算可觀,足以支撐她度過實體店前期賠本賺吆喝的階段。

作為決策者,她只需要掌舵,不需要具體執行。

實體店開起來後,她更是只負責部分服裝設計和最後的樣品把關,用大把時間修養身體。

她通常下午做身體療養,或者練瑜伽,偶爾畫畫設計圖,時間一旦超過半小時就會被奶奶制止。因為醫生交代了讓她不要久坐低頭,應該适量運動,奶奶經常帶着她溜達着去小區門口的超市買菜,晚上還被帶着去小廣場遛彎。

一來二去,雖然搬過來不到兩個月,倒也認識了不少人。

陳與喬發現奶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時,為時已晚,已經見過了小區大部分阿姨,被迫投入一撥又一撥的相親中。

一開始她期待又興奮。

她的圈子很小,雖然認識了不少娛樂圈裏人,可是這些人裏面找一個靠譜的對象,着實有不小難度。除此之外,她又沒什麽別的社交圈,找男朋友這事就一直沒什麽進展。

前面幾次相親,她還會特意打扮,結果先後見了個矮的、禿的、油的和老的。

回來後她有氣無力地問奶奶:“奶奶,你實話告訴我,你是不是跟那幾個阿姨結仇了啊?所以她們才這麽報複我。嘴上說的天花亂墜,聽得我簡直要自慚形穢,結果一見面我只想說退退退。”

陳海洋這周末正好回家,他現在性格開朗了許多,聽得直笑:“姐,看不出你還是個rapper啊!”

奶奶則是語重心長地教導她:“結婚就得找過日子的人,哪能只看長相?你那幾個阿姨說了,這些人都是高學歷高收入的,而且家庭和睦,性格也好,他們對你印象都不錯,那幾個阿姨見了我就問你是不是有什麽想法,怎麽不跟人家聊天。要我看啊,你再接觸接觸,了解了解,要挖挖人家內在美,興許就能培養出感情呢。”

陳與喬敬謝不敏:“他們的外在醜太厚重了,內在再美我也挖不出來。我膚淺我承認,你還是回了她們吧。”

奶奶橫她:“不是我說你,你看看陳琳,以前也老說要找什麽帥哥,現在和小董過得不也挺好。你又不是十幾歲小女孩了,總該長點心了,可別妹妹都結婚了,你還單着,到時候多難看。”

陳琳畢業後就随着升職的男朋友到了海市,直到奶奶過來後,來過幾次,有一次還帶了男朋友來,居然還是當初陳與喬見到的那個。

這男朋友對她挺好,不僅給她買了房子和車子,還幫她解決了工作問題。

所以每一次來,陳琳在陳與喬面前都是趾高氣昂的。

顯然還記恨着陳與喬當初說她的那些話。

“她是她,我是我。”陳與喬回道,想起陳琳男朋友那輕浮黏膩的視線,頓了頓又說:“奶奶,那個董什麽不像好人,下次陳琳再過來,你還是提醒她小心些吧。”

“自己連男朋友都沒得,還讓別人小心。”奶奶在這裏住了幾個月,不自覺腔調都變了。

陳與喬:“.......”

單身惹誰了,連提醒別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奶奶進廚房做飯的時候,陳海洋湊過來問:“姐,你那個男朋友徹底分了?”

“啊?”

“就借你錢買房子那個。”

陳與喬這才想起來當時編的故事,“啊,那個啊,早分了。”

陳海洋只知道這一個,而自己姐姐這麽漂亮優秀,這幾年卻一直單身,不由産生聯想:“那你現在不找男朋友,是不是還是忘不了他啊?”

陳與喬差點被自己口水噎死,但不得不承認其中一部分事實:“确實标準挺高的,想再找一個那樣的很難。”

除卻過于強烈的控制欲,即使沒有家世加成,周以辰的長相、身材和氣質也是頂級的。

如果要按他的标準找男朋友,怕是要單身一輩子。

陳與喬可不想這樣,她喜歡男人,随叫随到,細心體貼,是日常生活派遣寂寞的不二選擇。

只是這些男人質量确實堪憂,倒是有個霍俊樣樣都不錯,奈何他只想找情人,而且還是異地。

一想到這裏,陳與喬臉上就泛起了淡淡的憂愁。

陳海洋很自然地把她的憂愁當成了傷感,勸她:“姐,往日不可追,我相信會有更好的人在等你。”

“......知道了。”陳與喬心情複雜地應了聲。

瘸子多了,還是能挑出将軍來。

被迫來者不拒後,終于相到一個叫卓揚的人,三十二歲,大學副教授,五官端正,一股子書卷氣,有些對陳與喬的胃口。

陳與喬與他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直到有一天家裏洗手間的下水道堵了,她無心提了一句,卓揚下班就趕了過來,脫了外套,撸起袖子就去修理,他平時也沒幹過這些事,最後弄的一塌糊塗,還是又找了專業人員才修理好。

可是陳與喬對他的态度還算滿意,尤其他白襯衣被打濕時貼在身上,露出下面緊實的勁腰和胳膊的肌肉,她差點當場吹了聲口哨。

從那天起,兩人交往慢慢多了起來。

半個多月後,看完電影,卓揚送她回家,兩人在車裏吻的難舍難分時,陳與喬覺得......

男人嘛,其實關不關燈,都一個樣兒。

奶奶一開始嫌棄卓揚年紀有些大,可眼瞅着兩個人感情越來越好,又覺得年紀大些才好疼人。

再說了現在的三十多可不是她那個年代的三十多歲,說句還是年輕人也不為過。

此外,她在心裏嘀咕,如果不是年紀大些,怕是根本受不了陳與喬那麽作。

在這裏住了三四個月,奶奶放心不下老家,非要回去。

卓揚開車送她去高鐵站,又是買特産又是取車票又是拎行李又是倒熱水,殷勤又體貼。

奶奶拉着陳與喬的手,“誰在家不是嬌生慣養的,當初見面前,你李阿姨還說卓揚可是眼高于頂的,說了多少本地的好姑娘,他都沒看上。他學歷高,家庭好,工作長相哪哪都出色,對你這麽好,你可得惜福,別把他給作跑了。”

陳與喬不以為然:“現在還是談戀愛呢,如果他現在就對我不好,難道指望結婚後?”

奶奶問:“你就想到要和他結婚了?”

“再說吧。”看到卓揚往這邊走,陳與喬笑眯眯地,“你就放心吧,他是我男朋友,我對他好還來不及,哪舍得把他吓跑。”

卓揚過來後,兩人不再說話,陳與喬拿出紙巾給卓揚擦了擦汗,之後往他身邊一站,端低一副小鳥依人的模樣。

陳與喬五官精致還在其次,最難得的是瓷白的肌膚,在人來人往的高鐵站顯得如枯木上的開出的鮮花,嬌嫩欲滴。

不少人都看了過來,卓揚一貫內斂,此時也不免得意,又感覺冒犯,把陳與喬往身後擋了擋。

回去的路上,陳與喬憂愁地嘆氣。

奶奶走了,她做飯實在不好吃,也懶得天天在這上面花心思,以後難道要頓頓吃外賣,怕是腸胃都要被地溝油泡壞。

卓揚聽到這話,心裏是有些不悅的。

現在男女同酬,大家都有工作,他沒有什麽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想法,可陳與喬明明在家無所事事,卻連飯都不打算做,這屬實超出了他的想象。

最開始的時候,他對陳與喬的條件并不滿意。

他出身書香門第,父母一個從政,一個大學教授,而他年紀輕輕已經是知名大學的副教授。

家裏在海市有三套房子,學區房早就準備好,且都不是什麽老破小。

車子自然不用說,他開的四十多萬的汽車,父母手中還有不少積蓄。

這樣的條件,加上他一表人才,在相親市場上稱得上佼佼者。

即使不說相親市場,在學校,無論女學生和女同事,對他有意的也不在少數。

他一開始并沒有打算相親,是家裏人催促,他阿姨住在這個小區,知道他母親心急,給他介紹了陳與喬,說他不會不同意。

他父母稱得上開明,可對陳與喬的條件也頗有微詞,父母雙亡,即使不封建迷信說什麽命硬,總歸也不會有什麽好印象。開網店,也就是沒有什麽正經工作。學歷說得過去,可跟卓揚他們家人比起來,就很不夠看了。

還是個外地人,又不是本地好姑娘找不到,何必要找個外地人?

如果不是礙于阿姨的情面,他是不會見的,也不過只是“一面之緣”罷了。

結果見到了之後,他就不再是那個眼高于頂的卓教授了。

沒辦法,漂亮的女孩現在變得普遍了許多,但是漂亮到陳與喬這樣的,對于卓揚這個層次的人來說,依舊是極為稀缺的資源。

所以卓揚願意哄着她順着她,就像現在,哪怕對她的生活方式不贊同,看到她的臉,聽着她半抱怨半撒嬌地跟自己說話,那點不悅很快就煙消雲散。

不僅這樣,他還自告奮勇地表示自己做飯還不錯,可以每天早上給她送過去,到中午熱一熱就可以。另外,學校教師餐廳的飯菜還不錯,種類多,用料也講究,想吃什麽,他都可以晚上給她送過去。

陳與喬眨巴着眼睛:“這......會不會太麻煩啊?”

“不麻煩。”

“可是你住的離我那麽遠,這麽跑來跑去太辛苦了。”陳與喬嘆氣:“我好心疼的。”

有了她這句話,縱使有些不甘願,此時也不覺得辛苦了。

卓揚便開始了一天兩次送飯之旅,晚上還要電話裏給陳與喬講課。

——她晚上有些輕微失眠,藥物會産生依賴作用,從小只有聽老師講課睡得快,卓揚便成了她的催眠老師。

卓揚有時回家和住父母家,更多時候自己住在距離學校不遠的公寓裏。

雖然不住在一起,做統戰工作的卓媽媽對兒子的行蹤還是不乏了解的,兒子有些死心眼,她打電話給自己妹妹,質問她給自己兒子介紹了個什麽對象?哪有這麽使喚人的?

李阿姨退休前是領導,退休後廣場舞是領隊,結果被自己妹妹打電話過來一頓逼問,當下也生了氣,直接找到了陳與喬家裏。

當着她的面,陳與喬低着頭像是被吓到了一句話都不說。

可是她一走,陳與喬立馬就打電話給卓揚告狀。

倒也不是告狀,而是抽抽搭搭地提分手罷了。

卓揚一聽,心急如焚等到下班,立馬就開車過來。

敲開門就看到陳與喬紅紅的眼睛,他滿肚子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陳與喬抱住了。

她的頭埋在他胸前,淚水沾濕了他的前襟,聲音悶悶地:“我才不分手,你這麽好,我舍不得......”

卓揚一顆心立時化成了繞指柔,除了緊緊摟住陳與喬,再說不出其他話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