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

小米聽到閨蜜說着話, 難免覺得有點震驚。

要知道,她的閨蜜可是一個吐槽主播啊,怎麽能推薦這種書呢?

她立馬給閨蜜打去了電話。

但閨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安啦, 只要內容好,什麽樣的書我都能推。”

“可是, 這本書不是那種……書, ”小米難免覺得擔憂, “我擔心這本書的內容太過沉重了。”

“沉重?”閨蜜笑了, “你要知道, 現在的人活得多累啊, 當然是想看輕松一點的內容了,那麽沉重誰愛看啊。”

小米陷入沉思。

确實是這樣,如果不是因為她最近的生活太過消沉,恐怕她也不會拿起這本書看的。

“我跟你說,這種沉悶的內容最适合拿來吐槽了, ”閨蜜拍拍胸脯,“大家就想看這樣的東西被我這種主播輕松的解讀嘛!”

小米無奈, 只能說道:“好吧。”

“而且, 這種東西最難寫的好了, ”閨蜜想了想,“如果寫的不好,那我可以吐槽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

“确實……”

小米是知道自己閨蜜的成長經歷的。

雖然大多數觀衆喜愛她只是因為她是一個看上去很快樂的主播,似乎從來都沒有什麽煩惱,但小米知道,她從小父母離世, 跟着祖母長大,也是受到過很多欺負的。

她很坦然的承認, 閨蜜是一個比她堅強的多的女人,即使經過這麽多的事,依舊能笑着,把歡樂帶給大家。

Advertisement

哪怕她在做的是一些很迎合市場的內容,但生産這樣的內容的人多了去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她的閨蜜這樣混出頭的。

沒有資本和金主的加持,閨蜜她起早貪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的時候也是很多的。

然而就在這樣的日常中,還能想起來偶爾給她打個電話、發個微信,一起出門搓一頓。

雖然她們的友誼不像是故事裏的那樣親密,但也足夠珍貴了。

——就像是這世界上大多數朋友的友誼一樣,也許稱不上是雪中送碳,千裏救急,但也總是潤物細無聲。

所以,也許閨蜜才是最适合評價這本《他們遠行後》的人。

“對了,我問一下,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啊,有名嗎?”閨蜜又問。

小米這才想起來看看書脊,然後震驚了:“是楚孑……不會是之前那個退圈鬧得沸沸揚揚的偶像吧?”

閨蜜的聲音瞬間更具活力,直接掀翻了屋頂:“沒錯,就是他!太好了,這得給我帶多少流量啊!!!”

……

就在小米的閨蜜等待《他們遠行後》快遞送達的時候,有一個全國性質的大事件也在同步進行着。

高考了。

一衆學子奔赴考場,如同提刀奔赴戰場一般,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厮殺。

保護道路的交警、怕制造噪聲的小販、研究食譜的家長……全世界也都在為他們讓路

然而,八號一結束,等這幫神獸考完,卻立馬開始招人不待見。

他們瞬間變成了全宇宙最閑、最招人妒忌的一群人。

但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之中大多數開始第一次思考了人生性質的大問題——

我能考多少分?要上什麽專業呢?

很多高三學子對自己未來的專業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比如我想學理科、我想學工科之類的。

甚至,有些人直到高考結束後,拿到學校發的那個寫清了各個大學專業和錄取分數線的大綠本,才恍然,啊,原來這世界上還有這麽多專業啊。

到底選什麽專業好呢?

他們開始頻繁的問親戚朋友,問那些已經上了大學甚至工作的人,最後得出一些模棱兩可的結論。

然後,他們選了一個未來多半會後悔的專業,開始三年或四年的大學旅程。

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要畢業了。

之後就開始迷茫就業、迷茫未來……

簡直就像是一個循環。

小蘭就是這循環中的一員。

她剛剛結束今年的高考,選的科目是史、地、政。

她也不是沒思考過未來學什麽這種問題,但之前每次她想和媽媽讨論,媽媽卻都告訴她只要考得分夠高,就不用擔心這種問題,全國的好專業還不是任她來選?

再說了,只要選個差不多的專業就行了,也不耽誤回頭她參加國考、省考甚至是教資的考試啊。

這就是母親為她安排的一生。

但小蘭知道,自己并沒有考得特別好,當然了,也不是特別糟糕,就一切正正常常地發揮了而已。

在補了幾天覺,又和小夥伴們瘋玩了幾天之後,她終于靜下來,打算思考一下人生了。

行政管理、秘書學、地理、國際關系……

一系列她沒聽說過的專業看得她頭疼。

這些專業好像都行,也好像都差點意思。

甚至還有些大學,她之前聽都沒聽說過,但錄取分數高的吓人。

這可怎麽選啊?

算了。

這一切實在是太頭疼了。

不如……

先玩會手機吧。

她随手點開了直播軟件,看着主頁上推送的主播們要不吃東西要麽打游戲,似乎都沒什麽興致,就随手點進了一個吐槽主播的直播間。

吐槽主播名叫悠悠,今天要吐槽的竟然是一本前頂級流量寫的書。

這流量她也聽說過,叫楚孑。

楚孑竟然出書了?似乎有點意思。

“感謝各位點進來的寶子,大家如果喜歡的話就點點小紅心和關注,感謝感謝,”主播悠悠輕車熟路的說着歡迎詞,“我今天就要看看這本楚孑寫的書,聽說開售幾天了才賣出去幾百本,可以說是挺慘的了。”

“但是不知道內容如何,給沒關注過的朋友們說一下,這本書寫的是楚孑在殡儀館實習的所見所聞,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種小偶像真的能寫出這麽深刻的文章嗎,我本人是帶着質疑态度的,但也許會給我驚喜捏!”

小蘭能看得出來,這位主播是不太相信這本書的內容的。

其實她本身也不是很相信一個前偶像能寫出什麽有內涵又好看的東西。

直播間裏的觀衆也都是這麽認為的。

“楚孑原來不是九漏魚嗎,竟然還會寫書了。”

“這書的銷量真的很慘啊,到底都是誰在買啊?”

“不是,難道只有我在意,楚孑他是不是真的去殡儀館實習了嗎?”

緊接着,他們看到主播把書翻開。

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

悠悠刷拉一下都翻了過去:“這似乎是一些很有名的學者給楚孑寫的序言诶,如果有空的朋友不妨查查這些學者的名字是不是真的。”

而小蘭就是這有空的人。

她切到後臺打開網頁,然後看了看這些人,更多陌生的專業忽然襲擊了她。

殡葬學、死亡文化學、生命文化學……

這世界上竟然還有研究這些事的人?

而這些人,竟然都是這些領域的大佬,卻甘願來為楚孑做序?

似乎有點東西。

“故事一:蒲公英的葬禮。”

“這天天氣不錯,我被父親叫道殡儀館幫忙……”

“……王花工看到了那具遺體的紋身,繼而視線向上,又看向那具遺體的面部,然後,呆住了……”

悠悠靜靜地開始讀起第一個故事。

一開始,她的語氣還有點調笑的意味,但随着故事的深入,她的聲音也正經起來。

“王花工開始唱起了一首歌,是一首童謠,‘草地上,風兒吹,蒲公英,打瞌睡……’”

悠悠再也繃不住,聲音泛起了波瀾。

她看向鏡頭,說道:“這首歌,我外婆也給我唱過的。”

說着一滴淚水從悠悠的眼角滑落。

“哎呦,丢人,我明明是個搞笑主播來的。”

她也沒想到自己會流下淚水。

在讀這本書之前,她完全是待着吐槽的預期去的。

而且說實話,楚孑的文字非常的質樸又簡單,就像是一個旁觀者,只是寫下這些文字而已。

但關鍵是,這些文字本身就足夠感人了。

也正是這樣的寫法,完全突出了面對親人死亡的那種無力與遺憾。

人這一輩子是不可能不經歷親屬的死亡的。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他們的死亡之中獲得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這就是親人之所以成為親人的原因。

正所謂,向死而生。

連小蘭的呼吸都凝滞了一刻。

誠然,蒲公英葬禮故事中的父子關系是她無法深刻體會的,但也足夠動人了。

她沒想到點進一個直播間會哭成這樣。

彈幕也是一片哀嚎。

“握草,我沒想到這麽沙雕的主播會有這種內容。”

“救命,我明明是想來哈哈大笑的,怎麽會這樣?”

“這真的是楚孑寫的嗎?我開始對殡儀館産生好奇了!”

“一天天看到這樣的事,怎麽可能沒有感觸啊……向殡儀館的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悠悠擦幹了淚水,恢複了笑容,繼續往後翻書:“我就不信,整本的故事都這麽感人?也不能一直真的真麽高質量吧!”

但她失算了。

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直直地朝她的淚腺紮去了。

也是直擊小蘭和直播間觀衆的淚腺。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所以才如此感人。

楚孑的文字冷靜卻又克制,但正是因為這樣,弄得他們更想哭了!

而此刻的直播間人數也達到了百萬,是悠悠從沒有過的關注度。

悠悠讀完了三個故事,實在是讀不下去了,于是幹脆把書名打在了大屏幕上,讓大家自行下單。

小蘭毫不猶豫地買了一本。

這還是她這輩子第一次在網紅的直播間買東西。

不為別的,她只是也想哭一哭,僅此而已。

人太擅長隐藏自己的情緒了,就像是海獺一樣,因為社交禮儀和面子的關系,平時總把負面的情緒都收集起來,放在心底的一個小罐子裏。

偶爾,這個小罐子也需要被傾倒出來,讓他們好好的發洩一番。

而沒有什麽,比這本書更适合讓人發洩的了。

小蘭很快就收到了這本書。

她在一個深夜,将這本書一口氣讀完了,然後哭的不能自已。

忽然,她心底生出了一種沖動。

如果她也像是寫這本書的作者楚孑一樣,去學了殡葬學,又會怎麽樣呢?

她會不會像楚孑一樣,去幫助這些逝者和家屬,讓他們獲得更好的明天呢?

冥冥之中,她覺得,這就是她想要做的事了。

她走出了房間,發現母親還在點着小臺燈,看着那本厚厚的寫滿了專業的大綠本。

小蘭從背後緩緩的走向母親,然後輕輕擁抱了她一下。

“媽,你辛苦了。”她說,“但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