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99章
彈幕很快捕捉到了重點, 開始瘋狂刷屏。
“啥?楚孑的老師怎麽了?”
“這年頭了還有人偷盜文物?不是說都有全程錄像嗎,怎麽偷啊?”
“我剛查了一下,這個屠銮教授是在8、90年代偷的文物, 那時候還沒有這麽完整的發掘錄像裝置!”
“不是,我經常看到考古學家監守自盜的新聞诶!”
“所以說這幫人手腳也不幹淨吧!”
“無感了, 怎麽還有這種人啊, 而且還是直接賣給國外了, 辣雞!”
看着洶湧的彈幕, 楚孑也陷入了沉思。
其實他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自從他聽完關于屠銮教授偷盜文物賣給霓虹國之後, 盡管他不想如此, 但他其實一直在默默觀察屠教授。
希望能從他的日常活動中分析出屠教授做出這種事的可能性。
但其實,屠教授的日常生活非常的……無趣,且固定。
在工地的時候,就是每天白天下工地,晚上泡在實驗室或者倉庫, 或者查文獻。
偶爾休息,或者下大雨不好下工地的時候, 他就多半會在屋裏練書法, 喝茶。
他沒有什麽朋友, 也沒有愛人或者伴侶,甚至連學生都沒幾位。
要不是有秦铎這種非常自來熟又樂意照顧人的存在,估計他連熟人都沒多少,更遑論和誰有親近的關系了。
就是這樣一個人,可能曾經偷盜文物并拿出去售賣嗎?
亦或是他原本的性格不是這樣,而是經過了這個事件, 才變得如此的呢?
楚孑驀地想到了海昏侯劉賀,背負了兩千多年漢廢帝的罵名, 但其實并非如此,只是政治鬥争的犧牲品罷了。
彈幕見楚孑半晌沒有反應,問的更起勁了。
楚孑想了想,只能說:“屠銮教授在秦漢考古領域是非常厲害的存在,我也跟着他學習了很多,但其他方面我并不是很了解。”
這也算是個無功無過地範本式回答了,彈幕果然也沒揪着這個問題再問下去。
但楚孑知道,這件事恐怕會被大家記住,不知道會經過多長時間和怎樣的發酵,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
不過,既然他的老師不願意回答,或者說不想回答,那他也沒有一直揪着不放的道理。
正當楚孑想轉換個話題的時候,他忽然看到了一條彈幕。
“那就他們這種考古的,和盜墓的到底有什麽區別?盜墓的還講究盜亦有道呢!”
這人顯然還是就這剛剛的話題再讨論。
但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就有好多人人說起盜墓的事。
各種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顯然給了大家足夠的想象空間,說起來那是不亦樂乎。
而這也讓楚孑發現,其實在某些人的心裏,對于考古這件事本身還是有點偏見,或者說,他們對盜墓這件事還是覺得太“酷”了。
這個問題小歷沒有給楚孑準備過,但竟然被大家讨論成這樣,似乎也應該回應一下。
小歷不自覺地捏了把汗。
不料楚孑輕輕笑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麽有趣的事,顯得頗有幾分把握。
彈幕也被楚孑這忽然一笑晃了神,瞬間安靜了片刻。
楚孑這才悠悠開口道:
“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
“不知道大家去沒去過趵突泉,那是位于魯省的一處名勝,因為泉水甘甜醇美而著稱。”
“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啊,和井水也有關系。”
“住在城裏的觀衆可能不太清楚,但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一定喝過井水吧?”
“我還在學殡葬學的時候,也去過一個村子,他們那裏就有一口古井,可以向前追溯兩百多年。”
“而在我國豫省某村子,也有這樣一口古井,距今已經三百年多了,可以說是養活了世世代代的人。”
“在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天村民們忽然發現這口井幹了,出不來水了。”
“他們覺得很奇怪啊,于是就派了一個人吊着繩子,下井去看。”
“這一看不要緊,直接吓了一跳。”
“因為那井底不是別的,正是一座地下宮殿!”
“也就是說,這裏不是一處古井,而是通往一座地宮的入口!”
彈幕瞬間飄過一行“握草”和“頭皮發麻”……
楚孑見大家這反應呵呵一笑,又繼續講起來。
“他們請了專家來看,然後才鬧明白。”
“那口井根本不是他們村裏的祖先什麽打的,而是盜墓賊打的!”
“那就是個盜洞,因為地宮裏面積滿了水,所以才泛上來了。”
“你們想想,一個圓形的十幾米深的盜洞,村民們在上面看,根本看不到裏面是什麽情況,可不以為是一口古井嗎。”
“三百多年,怎麽也得有□□代人了,其實喝的都不是井水,而是一個盜洞裏的……”
“呃,說的好聽一點就是泡過地宮的地下室,難聽一些,這不就是積水嗎?”
“幸虧這個盜洞不是打在了主椁室的位置,不然,我就不說具體的詞彙了,大家可以想象,多可怕啊。”
“專家組和村民們說完這件事之後,當地村民都受不了了,連夜搬走,直接遷村了。”
彈幕:“……”
這也太可怕了!
祖祖輩輩喝的都不是井水,而是地下宮殿的積水。
想想就惡心!
楚孑看了看彈幕,點了點頭。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大家可能覺得,盜墓賊很酷,什麽摸金校尉聽上去也很厲害。”
“但其實,現實生活中的盜墓賊遠沒有這麽厲害。”
“一來,他們在挖盜洞的時候根本不會在意別的人會不會因為這個盜洞而受到影響。”
“二來,他們會破壞古墓本身的保存環境,導致更多的文物、遺跡被毀壞。”
“三來,他們會将文物出售而換取暴利,這也是我國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蓋棺定論就是,盜墓賊這個群體沒一個好東西,大家雖然可以欣賞一些盜墓題材的小說,畢竟創作無界限,但還是請諸位一定要分清,如果在現實中遇到盜墓的情況,或者來路不明的文物,一定要及時舉報。”
聽完楚孑的這些話,彈幕也沒有什麽嘻嘻哈哈的聲音了,都在譴責這夥盜墓賊。
事實上,有點良心的專業盜墓賊在偷完文物之後還可能回填盜洞,但不專業的,比如剛剛楚孑故事裏的這一夥兒,根本就沒有這種想法。
顯然是敗類中的敗類,應該為千夫所指。
而且,這次海昏侯墓雖然沒遺失什麽太珍貴的文物,但還是造成了一些損失,那些文物也不知道會流落到什麽地方呢。
楚孑給了大家一點反應時間,然後才繼續道:
“其實,在現在的考古工作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主動發掘少,搶救性發掘多,而搶救性發掘除了工地這種之外,最大的來源就是盜墓的猖獗。”
“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考古界有一種跟着盜墓賊走的現象,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種現象的産生原因是什麽?”
“難道不是因為我國考古學者太少,設備、精力等等投入不足嗎?”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只是田野考古的情況,事實上,考古還有實驗室考古、文物修複、文物保護等等一系列的的學科。”
“現在各地的文物保護部門、考古所都在大力招聘,所以,我非常希望有志之士可以加入考古工作的大家庭,為保護文物、保護歷史而出一份力。”
“要知道,我國僅有二十餘個大學開設了考古專業,一年的畢業生不足500,大家以為這個數字多嗎?但看看就在我國旁邊的霓虹國,他們國家就有十四所大學開設了考古專業,更不論在地球另一端的埃及了,僅是開羅大學,一年就有500多位考古專業的畢業生。”
“對了,值得一提的是,考古這麽缺人,不僅就業前景好,還很有可能是事業編或者公務員哦~”
這話說完,不少觀衆都陷入沉思,彈幕也安靜了下來。
似乎真的在考慮從事這門“持證挖土”的專業。
“但請大家也要想清楚,”楚孑補充道,“雖然考古學的就業前景很好,但辛苦和待遇不高也是擺在明面上的問題,而且還要和盜墓賊周旋。”
“總之,還是希望考古學能越發展越好啦,我們國家有全世界維度都算得上是豐富的歷史,如果不好好研究,真的很可惜。唐太宗曾經說過’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這也是我今天直播的結束于,祝大家衣冠正,得失明,還能知曉世間的興替,感謝各位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楚孑說完結束語之後,小歷也斷掉了直播。
第一次直播圓滿結束!
小歷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同時段熱度第一,互動度第一,已經算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楚孑也長舒一口氣,終于慢慢放松下來。
他也不知道通過今天的直播會不會有人愛上考古,或者說未來想從事考古。
但他知道,至少讓觀看直播的觀衆們度過了愉快地一晚,也許做到這個程度,已經不容易了。
小歷那邊收拾着東西,嚷着說要吃慶功飯,楚孑也聯系了秦铎等等幾位平時玩的比較好的同事想要一起樂呵樂呵。
然後他忽然想到,要不要請屠教授一起呢?
關于屠教授的問題,還萦繞在他心頭。
但沒想到,手機忽然作響。
楚孑定睛一看,竟然是屠教授打來的!
“怎麽了?教授?”楚孑趕忙接起電話問道。
“你直播完了吧,”屠教授的聲音很急,“收拾行李,我們又要出發了。”
“對了,你會游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