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緊急軍情

緊急軍情

這天,薛涵青看正德皇帝在發給大同總兵的信尾署名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朱壽”,好奇地問道:“朱大哥,你為什麽不用皇帝的名義,反而是寫什麽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呢?哪兒有皇帝以大臣的名義寫信的啊?”

正德皇帝放下筆,興奮地道:“青兒,你不覺得這樣寫很威風嗎?”

薛涵青搖了搖頭道:“大将軍就算再威風,也比不過皇帝吧?”

“這青兒你就有所不知了。我可不是一個只會吃喝玩樂的糊塗皇帝哦,我也是要領饷銀的。我的職務就是‘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加封‘鎮國公’,最近所有往來的公文都是用“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朱壽”的名義發出的,而這座鎮國府就是我為自己準備的府邸,怎麽樣?不錯吧?”

薛涵青不解地道:“我不明白,你為什麽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偏要給自己弄個臣子來當呢?這不是自貶身份嗎?”

正德皇帝嘆了口氣道:“青兒,你知道我為什麽要到宣府來嗎?大家都以為我只是單純的為了游玩,其實不然,我只是想要實現一個多年來的夢想而已。小時候常聽聽父皇和太傅講述當年先祖禦駕親征的故事,我總是羨慕不已,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像先祖一樣,披挂上陣,馳騁疆場,立下赫赫戰功。宣府是北邊的軍事重鎮,也是抵禦蒙古軍隊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我在這裏親自坐鎮,就有可能親自在前線指揮作戰了。”

“原來如此。看來世人都誤會你了啊,大家還都以為你只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呢。”

“是啊,想當初我第一次出關的時候,那個巡關禦史張欽死活都不肯放行,還下令守關的兵将說‘擅自出關者殺無赦’,真是氣死我了。”

薛涵青擔憂地道:“後來怎麽樣了?你是怎麽處置那個禦史的?其實他也都是為了你的安全着想,不想讓你輕易涉險而已……”

“這個我明白,所以我也沒有為難他,只是想辦法偷偷地溜出來了而已。”

薛涵青暗松了口氣道:“那就好。”

正德皇帝神色黯然地道:“青兒,你是不是也跟其他人一樣,認為我是一個喜怒無常、不明事理的殘暴之人呢?”

薛涵青急忙道:“怎麽會呢?那只是一些不了解你的人在胡言亂語而已,你不必放在心上。雖然你有時候是任性了些,但卻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人,我相信你一定不會亂殺無辜的。”

正德皇帝釋然道:“別人怎麽看我我都不在乎,只要青兒你不嫌棄我就好了。”

“我怎麽會嫌棄你呢?朱大哥,我還有一點兒想不通,即便是要指揮軍務,那也用不着給自己封個官做啊,直接以皇帝的名義指揮,不是更能增強士氣嗎?以往皇帝禦駕親征不是都能士氣大振,大獲全勝的嗎?”

Advertisement

“看來青兒雖然文武雙全,對朝政上的事還是知之甚少啊。我如果以皇帝的名字指揮作戰,首先那些大臣們就不會答應的,他們一定會喋喋不休地勸谏,煩都煩死了。再者,我要是以皇帝的身份指揮,就會被說成是‘外行指揮內行’,所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些軍官也不一定會聽我的。于是,我便給自己弄了個大将軍的頭銜,這樣就方便得多了。你不知道,那個大同總兵王勳第一次收到信的時候,還莫名其妙地疑惑了好幾天呢,他怎麽都想不到那封信是我寫的。哈哈,實在是太好笑了!”

正德皇帝這邊高興了,可把邊防軍的軍官們給吓壞了。這皇帝突然來到宣府,萬一出了什麽意外,那不止是自己性命不保,還可能會連累家人也跟着遭殃的。所以他們天天燒香拜佛,祈禱千萬別出什麽差錯,祈禱正德皇帝可以平平安安、毫發無傷地離開宣府。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他們越害怕什麽,什麽偏偏就來了。不久之後,前方探子來報,蒙古鞑靼部落小王子親率五萬騎兵進犯,目标就是大同。

接到探報,大同總兵王勳是心急如焚,急忙連夜派人禀報正德皇帝,告知他情況危急,希望他可以火速離開,以策萬全。

正德皇帝聽了之後,不但不打算離開,反而興奮地道:“太好了!朕終于等到這個機會了。來人,傳令王勳迅速集結軍隊,整裝待命。”

傳令的人小心翼翼地問道:“皇上,所謂‘軍中不可一日無帥’,不知皇上準備要何人挂帥啊?”

“當然是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朱壽了。”

江彬一聽,吓了一跳,急忙道:“義父,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戰場上刀箭無眼,您乃是萬金之軀,怎麽可以輕易涉險呢?我們還是先離開這裏暫避一時,等蒙古兵退去之後再回來吧。”

“不行,這可是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啊,朕怎麽可以輕易錯過呢?朕等這個機會可以等了很久了。你不必再多言了,下去準備吧,朕一定要将這些蒙古兵打得落花流水,讓他們知道我大明不是好惹的。”

江彬求助地望了薛涵青一眼,向她使了個眼色,希望她可以勸正德皇帝回心轉意,放棄這危險的舉動。薛涵青早已明白了正德皇帝心思,沉吟了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我陪朱大哥一起去吧。”江彬一聽,頓時傻了。

正德皇帝着急地道:“這怎麽行呢?前線危機四伏,我皮糙肉厚的不要緊,但是青兒你……我怎麽能讓你去涉險呢?”

薛涵青微笑着道:“朱大哥能去,我為什麽就不能去呢?你不要忘了,我也是從小習武的,真要動起手來,你恐怕還不是我的對手的。”

“可是戰場跟比武是不一樣的,根本沒有什麽規矩可言,只要能殺敵制勝,完全可以不擇手段的。只要稍有心軟,就可能身首異處。”

“這個我明白,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

正德皇帝無奈地嘆了口氣道:“青兒,那種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地方根本就不适合你,我不希望你經歷如此可怕的事情,你明白嗎?”

“我知道你是擔心我,但是我又怎麽能放心讓你一個人去冒險呢?你也不必再勸我了,除非你打消領兵的念頭,否則不管怎麽樣,我都一定要陪在你的身邊。”

正德皇帝感動地道:“青兒……”

“好了,什麽都不必說了。我去換件衣服,你也去準備一下吧。”

王勳等人聽到正德皇帝的命令,簡直要抓狂了。

他手下的參将道:“将軍,這皇上是不是瘋了?蒙古騎兵骁勇善戰,所向睥睨,就憑我們大同的這點兒兵力,能守住就不錯了,還要主動出擊,這不是找死嗎?”

王勳無奈地道:“唉!皇上他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哪裏了解戰争的殘酷啊?他可能還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呢。”

“難道我們真的要聽他的,讓兄弟們去以卵擊石,白白送命嗎?”

“那有什麽辦法?君命難為啊。”

“不是有句話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就算我們抗旨不遵,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啊。”

王勳苦笑着道:“如果他是以皇帝的身份下的命令,那還好說,問題就在于,他根本不是以皇帝的身份下的聖旨,而是以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朱壽的身份下令的,如果我們不遵的話,那就是違抗軍令,是要被問斬的。”

參将驚訝地道:“怎麽會這樣?”

王勳無奈地嘆了口氣道:“皇上平日的所作所為雖然荒唐,但在這一點兒卻一點兒也不糊塗,看來他可能是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所以才會給自己封了個官做的。”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

王勳苦笑着道:“還能怎麽辦?只能先集結軍隊,等皇上來了再看能不能勸阻他了。”

正德皇帝來到前線,召集衆将領開會。正德皇帝問道:“我們兵力一共有多少?”

王勳躬身回答道:“不足五萬。”

“那糧草呢?”

“糧草還算充足,足夠大軍支持三個月的了。”

正德皇帝沉思着道:“諸位将軍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王勳看了衆人一眼,遲疑地開口道:“皇上……”

正德皇帝不滿地打斷他的話道:“在軍中沒有什麽皇帝,你們應該稱呼我為大将軍。”

“是,大将軍。屬下認為,我軍兵力不足,如果主動迎擊的話,很可能會被圍困,難以脫身,所以最好還是嚴守城關,等待後援。”

正德皇帝掃視了衆人一眼道:“你們還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嗎?”

衆人都沒有吱聲,顯然他們也都是贊嘆王勳的看法的。

正德皇帝道:“看來你們都是同意王将軍所說的了,但是本帥不這麽認為。如果我們只是一味死守的話,那麽敵人一定會以為我們膽怯、軟弱可欺,反而會變本加厲地進行侵擾,即使能暫時退去,也必會再卷土重來,那我們真是不堪其擾啊。不如一舉出擊,給他們以重創,讓他們心生膽怯,不敢再來侵犯我大明,這豈不是一勞永逸的好事嗎?”

王勳為難地道:“話雖如此,但是以我們目前的兵力,恐怕……”

正德皇帝盯着地圖沉思了片刻,擡起頭掃視了衆人一眼,鎮定自若地開始部署起來。衆将領聽正德皇帝有條不紊地調兵遣将,都驚的目瞪口呆。此刻他哪兒還是那個只知道吃喝玩樂、任性胡鬧的小皇帝?分明就是一個久經沙場、鎮定自若的統帥嘛。

薛涵青身着男裝,扮作正德皇帝的貼身侍衛站在他旁邊,望着意氣風發、指揮若定的正德皇帝,她欣慰地笑了。看來他确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昏庸無能,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可能并不亞于其先祖呢。

這邊大軍剛集結完畢,在百裏之外的小王子好像感應到了什麽,突然下令大軍改道行進。得知這一變化,正德皇帝馬上做出相應的調整。

江彬小聲嘀咕道:“雖然這樣部署沒錯,但是我們的兵力還是不夠啊,根本就無法取勝。”

正德皇帝自信地笑了笑道:“別急,這只是個開始,好戲還在後頭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