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
第 4 章
八名擡梁之人俱是身形纖瘦,飄飄欲仙。斷然不會是方才專門擡轎的壯漢。
師尋向來惱怒這種歪門邪道,當即抽劍出鞘,一揚手刺了過去!
眼前宛如一道潑天黑幕閃過,繼而劍鳴森森,叫人聞之頭痛欲裂。那劍身漆黑如墨,劍柄處镂刻太極圖案,首端墜一血紅的劍穗,劍穗纏繞玉環,劍身繁複,陰刻着十殿閻羅,只一揮,劍鳴聲便如惡鬼嚎哭,攝人心神。
此劍名為“三途”,正是鑒心院二院主的随身佩劍,劍下從不留活人。
師尋衣袖一揮,一道淩厲劍氣便沖着新娘們披斬過去。誰知那八擡大轎前頭似乎豎起一道屏障般,劍氣揮去,只聞“锵!”的金石相撞之聲,劍氣便如泥牛入海,不見蹤影。新娘子們只是臉前紅蓋頭被輕拂一下,宛如微風吹過。染了丹蔻的鮮紅指尖仍穩穩按在轎梁之上,不動分毫。
師尋待要再出劍。八名新娘子竟自顧自走動起來,擡着轎子穩穩往鐘家鬼宅走去。
靈昭按住她的手腕,輕聲道:“瞧她們的腳底下,擡着這麽重的木轎,踩在雪面上都不帶留印子的,看來無非是幾張紙人幻化而成罷了。我看這些‘人’沒有惡意,權且跟着她們去看看。”
師尋思索片刻,點頭道:“也好。我倒要瞧瞧鐘家兇宅究竟是怎麽回事。”收劍入鞘,輕聲罵了句:“再兇,也要在我劍底下讨生求饒。”
此時,那紅轎中忽有一道柔婉女聲悠悠傳來。
“兩位姑娘,話可不要說得太滿。”
這女聲空靈悠遠,清澈悅耳,分明是自轎內隔簾傳出,卻如道道漣漪一般,自雪林的四面八方傳來,聽得人一時辨不清聲音來處,心中皆不由得微微一蕩。
靈昭的目光緊盯轎內,輕聲道:“師尋,出發前,我們是确定轎子裏什麽人都沒有了吧?”
師尋冷聲道:“是。”
“那位易曉曉,是你親手打暈的。”
師尋點頭,十分确定:“保證暈得親媽都喊不醒了。易府專門派了人守在她院子前,我又施了道結界在外頭。按理說……”
Advertisement
靈昭不發一言。
師尋一怔,咬牙繼續道:“按理來說,一般的修士是逃不出去的。”
更何況易曉曉這樣的俗家姑娘。
但,易曉曉果真只是個毫無修為的俗家姑娘嗎?
靈昭扯住她的手腕,目光緊盯着那晃動的簾子:“師尋,尋常來說,應當是轎夫擡梁,新娘子坐轎。可你看,八名新娘子在底下擡梁,那裏頭坐的又是誰?”
話音剛落,裏頭忽然傳來一陣嬌笑聲。
一只白皙的手探出來,搭在窗邊,轎內人溫聲道:“你們把我的轎夫都趕走了,沒人為我擡轎子,我就只好自己變出幾個人來呀。”
師尋愕然:“怎麽……”
“怎麽聲音聽起來有些耳熟?”轎內人嘻嘻笑着,“方才在易府,師尋姑娘趁我不備封我神識的時候,可不是這般神情。”
“易曉曉?哼!你既有修為在身,何不自己出手解了易府之圍,又勾結這個顧銘作什麽?”
師尋神情帶幾分嫌惡:“易府阖府上下死了這麽多人,這些人可都是你的親眷家仆,你心中非但不難受,還給自己整了這麽一出婚事,你害不害臊?”
師尋向來心直口快,所以靈昭也不加阻攔,只待轎內人有何反應。
良久,轎內才幽幽傳來一聲嘆息:“若真是我的親眷家仆,我心中自然比誰都要難過啊。只可惜……”
她嘆了一聲,卻不再有下文。
靈昭心念一動,莫非這易曉曉并不是易府中人?
既然不是,那她在易府做什麽?又與顧銘有婚約在身,卻似乎裏應外合,幾天之內就取走易府數條人命。她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顧銘、顧良文。難道這又牽扯到鐘、顧兩家的案子了?
靈昭思緒飛轉,于是牽了個話頭,主動道:“姑娘話中似乎大有深意。我與姑娘明言,易府不結仇、不修道,無緣無故卻落得個滿門慘死。這樁案子至今毫無頭緒,說不牽連到旁人,恐怕也沒有人會信。”
“無緣無故……”易曉曉輕聲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易府确實從頭至尾什麽都不說,什麽都不做。但院主可知,有時候袖手旁觀坐收漁利,待賺得盆滿缽滿之後又宣稱自己清白無辜,比親自提刀殺人更可惡千倍萬倍!”
靈昭立刻道:“旁觀什麽?坐收誰的利?”
那只手收了回去:“旁觀鐘、顧兩家相争,坐收鐘府的萬金之利。”
易曉曉拂了拂簾子,揚聲道:“院主何不與我到前頭鐘府裏走一趟?我也知曉,千鐘鎮的案子在鑒心院記載得不甚詳實,別說你們,恐怕連老院主師心禦都說不清前因後果。這樁案件當年發生時便有人暗中使力企圖大事化小,直到如今,知曉內情的人仍被封口,罪魁禍首仍舊遠在仙門,真正無辜的人卻含冤而死!難道院主就不好奇,到底是出了什麽事,才叫人如此大費周章,寧願給鑒心院留下個颠倒黑白的惡名,也要掩藏真相?”
靈昭輕聲一笑,不由得暗暗感嘆,這易曉曉果真是個聰明人。三言兩語便拿捏住了談話的重點,直接将事情上升到鑒心院的名聲。
這也正是她此行目的。
前世她忙于提升自身修為,這樁案子她幾乎是從頭到尾沒怎麽參與,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等到她後來與其他宗門關系惡化之後,那些道貌岸然的仙長每逢理虧說不過她,便開始搬出此事來壓她一頭,給她安上個“是非不辨、颠倒黑白”的惡名。偏偏那時主辦此案的師尋已然戰死在北域雪原,鑒心院案宗中更是直接抹掉了千鐘鎮的所有相關記載,她想回過頭來弄清原委都沒機會。
如今可好,機會自己送上門來了。
靈昭笑了一笑,柔聲道:“既然如此,勞煩姑娘為我帶路。”
月明雪急,一頂金紅亮麗的喜轎,八名鳳冠霞帔的新娘子,緩緩沿着山道向上走去,這場景說不出的詭異。
靈昭轉頭向轎子看了一眼,忙收回目光,沒忍住,又看了一眼,随口笑道:“姑娘果真能耐過人。只不過變出這幾名同樣鳳冠霞帔的新娘子,卻只為做這等出力之事,是否排場也有些大了?”
轎內人格格笑道:“排場?我易曉曉做事要的就是排場。那幾名轎夫膽小如鼠,不肯與我到鐘家鬼宅去,我只好自己動手剪幾個紙人化形咯。”
靈昭聞言,忍俊不禁道:“姑娘可以剪些別的花樣,這幾位新娘子看着,着實有些……詭異。”
“我只會這個,”易曉曉聲音中帶着幾分愁緒,“從他說要娶我的那天開始,我便棄了道途。”
話音一轉,道:“只是我說要請你看戲,是單請你一個人,并沒有說要請旁邊這位姑娘。這位姑娘總是提着把血糊糊的劍,兇神惡煞的,我瞧着害怕。院主,你快叫她離開吧!”
師尋聞言不由得有些惱怒,呸了一聲:“你真當是給你護轎來了?什麽破戲,我還不稀得看!”
靈昭無奈道:“姑娘還真是伶牙俐齒。師尋乃是我鑒心院二把手,不兇怎麽鎮得住手下人。”
易曉曉笑道:“那便叫這位二院主另找事去做吧。正巧方才那幾名轎夫在雪林裏迷了路正到處亂走呢,師尋姑娘,你神通廣大,不如去送那幾名轎夫出林。放心,這邊有你院主在呢,我打不過她,不敢造次的。”
師尋心裏煩得不行:“那些人根本沒踏進羽木山半步,怎麽會迷路雪林?即便是入了山,自這裏回鎮也不過百步路程,兩歲小娃都能走得出去。”
易曉曉指尖一點,染了丹寇的指甲在月下宛如火星,她笑吟吟地說:“不信你聽啊。”
忽聽身後雪林中遠遠傳來幾人的呼救聲:“……這條路根本走不出去!”“鬼打牆!”“方才的二位道長姑娘呢,救我啊!”
靈昭有些訝異地與師尋對視一眼,共同朝那聲源處看去。
先前幾名擡轎的轎夫,果然正你推我搡、慌不擇路地自雪林深處奔來。
此時雖林漏月光,雪光微亮,但這林中霧氣深重,俗世人看來仍是視線不佳,幾人跑得跌坑撞樹。靈昭指尖凝起一道金光,擡手一揚,那金光飛入半空,大半個雪林霎時明亮如白晝。
易曉曉道:“該怎麽處理院主心中自有答案,我先去隐去身形。”說罷手指一劃,整座紅轎倏然消失不見。
而這一邊,靈昭待幾人緩過了氣,才開口問道:“幾位是迷路了?”
一提此事,幾人臉色均是煞白。其中那名膽大的武官還算鎮靜,顫聲道:“報應啊報應!姑娘有所不知,不過百步的路程,我們幾人愣是走了将近半刻鐘……那條回鎮的小路平日裏沒那麽大霧的,今天怎麽看都看不清前路,等我們回過神來,竟然已經走上了南邊的山頭,只差半步,就要從這羽木山摔個粉身碎骨了!”
另一名轎夫吓得臉色鐵青:“早說今日不該接這趟活計的,更不該在羽木山下說起鐘府的事!這不立馬就惹怒他們了!”
靈昭垂眼思索片刻,又看了看那空白雪地上的淺淺壓痕,終于無奈笑道:“師尋,你還記得易老爺遞上來那張訴狀的最後一句是什麽嗎?”
師尋回憶片刻,道:“望院主垂憐小女,易某拜上。”
“茶樓裏遇到那名圓領袍少年,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呢?”
師尋神色依舊茫然,道:“久聞姑娘大名……”
“正是。”靈昭點頭道,“方才在易宅,易曉曉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你終于來了’。”
師尋的臉色終于難看起來。
“轎子中這位易曉曉姑娘,方才也說,叫你去護送轎夫下山,而我留下為她護轎。”
師尋恍然道:“這擺明了是沖你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