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彥桾之難(三)

洵都城南一座普通的宅院裏,燭光搖曳。這是翕教大祭司裔昭的私宅,實在簡樸得不像話。初時,多人想借着向宅第的機會向裔昭示好,皆被裔昭婉拒,而裔昭最終選擇了這一普通民宅,只帶着随身的下人入住,後來又添了一個裔猷。

裔猷是這座宅院裏的少主,現在卻跪在院子裏的臺階下。下人們都已經回避,沒有人敢摻和大祭司的家事。

“說吧,你這麽做的理由。”

裔昭站在臺階上,她與神熺不同。神熺年輕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到了不惑之年仍是容易動怒。而裔昭向來喜怒不形于色,那沉靜的面容下,不知是波濤洶湧,還是沉靜依舊。

裔猷擡起頭,他仍舊記得第一次見到裔昭時的情形。那年,他十歲,祖母說,要給他找一個新的母親,千叮咛萬囑咐,不許違背新母親的意。他自幼喪了母,繼母對他不冷不熱,因而對“母親”這個詞有着別樣的情緒。聽說又有人要給他做母親,他心裏十分不願,可祖母之意不可違,只好先去見見人。

那時候,他第一次穿上華美的衣服,精心梳洗一番,又是第一次走進翕教最神秘、象征着最高權力的昭明神宮。祖母說,他的新母親是現任神尊的伴讀,自幼住在昭明神宮,是個了不得的人物,要他務必打起精神,不然回去之後就得教訓他。

昭明神宮的規矩多,進了神宮以後就得屏息凝氣,不可大聲喧嘩。他那時還是個孩子,偷偷把眼睛往四處瞟,只見那重重院落,古樸莊嚴,比之外頭的聖母廟有過之而無不及。著黑衣的武士,手持兵刃,威風凜凜地立着,與這神宮的氣氛甚為相合。

路上遇到幾個有身份的人,祖母忙着打招呼。一位年輕的“桓大人”似乎對裔猷很感興趣,問了裔猷幾句,裔猷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回答。“桓大人”笑了,祖母的臉卻黑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裔猷正糾結着,轉眼卻到了一個精致的院落,淡淡的花香從院子裏飄出來,沁人心脾。他心情竟一下子好了起來。

通傳之後,祖孫倆被引入小廳裏候着。一個小姑娘端上了茶,祖母拉着小姑娘的手,悄悄問那位裔昭大人什麽時候有空。小姑娘笑着回答,主上在書房與大人議事,恐怕要等等了。祖母聽了,又是擔憂又是驚喜,臉上露出驕傲的神情。

“主上”,即翕教的最高領袖神尊。裔昭是現任神尊的伴讀,與神尊甚是親密,這預示着裔氏的好運。裔猷可沒想那麽多,他知道“主上”是人人該尊敬的,便好奇那門外怎麽不見半個儀仗護衛?難不成“主上”也如常人一般?

沒等多久,一位美人便出現在門外。裔猷只瞧了一眼,便覺得永生難忘。

那美人身着黑衣,想來是位巫師。面容沉靜,似挂着淡淡的笑,緩緩向裔猷的祖母施禮。那舉手投足間的風姿,是裔猷平生僅見。

寒暄之後,祖母把裔猷推到美人面前,“猷兒,快跪下,拜見母親。”

裔猷着實愣了片刻,才明白眼前之人便是裔昭,是哪位即将做他母親的人。他心裏不無遺憾,手腳搶先一步行動,行了一個最大的禮,口中道:“孩兒拜見母親。”

那時,裔猷并不知裔昭對于收/養孩子這事是不情願的,他只知裔昭痛快地答應了祖母,随後将他送到現在跪着的這個小破院子裏。這裏號稱裔昭的私宅,而裔昭只是偶爾回來添添人氣,讓幼年裔猷的滿心歡喜化作點點失望。

Advertisement

感受到失望的裔猷,開始給裔昭惹麻煩,都是一個母親可能會遇到的麻煩。裔昭甚少親自處理這類事件,就算是親自來了,也沒有表現出怒容,就好像永遠不會生氣。現在呢?

裔猷知道,裔昭該是生氣了。

“孩兒鬥膽請問母親,真的希望與神族聯姻嗎?”

裔猷不同彥桾,他敢在長輩面前把話說出來,就是面對裔昭,也毫不退縮。

裔昭淡淡地瞧着裔猷,反問道:“彥桾不夠好嗎?”

裔猷道:“神女彥桾,乃是翕教未來的神尊,金枝玉葉,當然好。可她不适合做一個妻子,也不适合做您的的兒媳婦。”

聽聞此語,裔昭竟淡淡地笑了。裔猷心中一震,按耐不住歡喜。

“你這話,很對。”

裔昭認可裔猷的說法,“聯姻一事,是主上提出來的,咱們裔家覺得這是莫大的榮耀。而你,竟然想要拒婚,就不怕得罪太多人,在這洵都難以立足?”

裔猷道:“孩兒相信,母親您是不願意聯姻的。孩兒只希望母親高興,別的,就顧不上了。”

他語氣堅定,說的真誠,就像真有那麽回事。

裔昭道:“人心難測,人心不可說。你如此大膽,可是已經深思熟慮了?”

裔猷道:“是。孩兒已經想明白,只要神女主動退婚,便不是咱們家的過錯。孩兒在外頭的名聲不好,也怕讓神族蒙羞。”

裔昭悠悠道:“你可知道,這樣做是在逼我。”

裔猷大驚,忙叩頭道:“孩兒不敢。”

他想的到底簡單了些,他不明白裔昭與神熺那複雜微妙的關系,他不知裔昭今日的榮耀是如何踏過無數荊棘才得到的,他自然也不會明白,裔昭要如何揣摩神熺的心思,才能讓裔氏一族幸免于難。這種拒婚的心思,就是在置裔昭和裔氏于死地。

裔昭自然不肯明說,她只是道:“你知道為家族着想,這很好。我亦明白你的想法,此時便不再追究了。只是,你要記着,你是我的養子,別亂來。”

這算是警告了,裔猷雖心有不甘,也只能服服帖帖領受。他恭恭敬敬将裔昭送到門外,看着裔昭的肩輿消失在夜幕之中,這才轉身回去。

一回到自己的房間,裔猷便換了一身夜行衣,把頭臉都蒙住,悄悄地出了門。夜色下的洵都,靜悄悄的,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響都格外清晰。

裔猷快步前行,他出身巫族,按照規矩,該以巫術見長。他守着這一規矩,卻并沒有多大長進,只是身子骨稍微比常人更健壯些。因而,他也沒能發現身後的影子。

轉過一個漆黑的巷子,裔猷聽到身後傳來打鬥聲,他立刻警覺起來。打鬥聲停止,兩個黑衣人出現在裔猷面前,他們比劃幾下,裔猷知道他們是自己人。

三人一同進了一個院落,早有人出來迎接,走進屋子裏,裔猷摘下蒙面的黑巾,向在場的人抱拳致意。

這些人,是翕教十八勳舊的子弟,不過是站在康氏的對立面。

“怎麽那麽不小心?”

一個老者厲聲喝問,旁人也跟着緊張起來。

裔猷笑道:“學藝不精,見笑了。”

老者吹着胡子,也沒再說什麽。

衆人圍坐在一起,開始議事。今天商議的是:讓裔猷迎娶神女,打壓康氏。

裔猷對這個話題并不感興趣,他在裔昭面前說的話,卻不願意拿到這裏說。他說的是:“諸位,前幾日的事,說明神女不想與我們聯姻。如果強求,恐怕還會節外生枝。”

前面呵斥裔猷的老者道:“聯姻之事,是大家商議後決定的,絕沒有放棄的道理!今日所議之事,乃是如何讓主上同意神女下嫁裔猷。”

老者以如此說,裔猷不便反對,只好任由他們說去。

這幫人大多與康氏有宿怨,他們厭惡康氏的崛起方式,私底下又羨慕,想用同樣的方式為家族謀的權位。只是,誰也沒料到當事人會不同意。要說呢,聯姻對象也不拘于裔猷一人,只是裔猷命好,有個當大祭司的母親,如此錦上添花的行動,至少在裔氏而言,是要絕對支持的。

衆人議了許久,終于定下三件事。第一,上書神熺,請求為神女擇夫。第二,鼓動教中權貴,将裔猷推出去。第三,給康氏找麻煩,追究其毆打勳舊子弟的責任。這三件事,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神女彥桾與裔猷完婚。

因為事先探得神熺的态度,衆人對此事滿懷信心,認為只要康氏不搗亂,便可馬到成功。有幾個冒失的,甚至提出拿神女濋留與康恒的婚事作為影射,反對神女彥桾與康氏走近。裔猷看着心煩,不過唯唯諾諾地應付而已。

大晚上如此衆多的人一起議事,自然難以保密。作為當事人之一的康純其已經得到消息,他與族中長老商議,想要從神女彥桾處入手,不給那些反對康氏的人機會。不料,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提出反對意見的人姓康名恒,沒錯,就是神熺的長姐、神女濋留的丈夫。此人當年曾風光無限,被視為康氏一族的希望、族長的繼承人。然,神女濋留死後,康恒便如半個廢人一般,眼睜睜看着康氏衰弱下去。有些激憤的族人,認為一切都是康恒之過,慫恿着族中長老廢去康恒的權位。因此,族長之位才傳到康純其這一支。

這次請康恒來議事,不過是因為他曾經同神族聯姻,給他個面子。本也不指望他能提出什麽好建議,誰知他竟然不識好歹地反駁族人的決定,引起了衆怒。

“康氏為何變成如今的模樣,你扪心自問,有沒有責任?如今,我們想方設法想要挽回,你這是什麽意思?”

一個康恒的同輩首先說道,接着又有一個出來批駁康恒的無能。對于這些,康恒一概不加辯駁,他垂着頭,如個廢人一般,任由折辱。

最後,還是康純其出面道:“各位長輩,咱們不必為這種人多費口舌,還是商議正事要緊。”

康恒默默離開了。濋留死後,他一直不肯再娶,人們說他重情重義也好,說他斷了康氏嫡宗的香火也罷,他從不反駁。他只想留着神女濋留丈夫的身份,為康氏做一點事。他不求別人的理解,他只求那個坐在神尊之位上的人能夠稍稍施恩于康氏,這就足矣。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以為它會迅速複活,那未免太天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