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高濟才想從內部擊潰陵越人對外人的抵觸,這個辦法聽起來很不錯,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官府必須安排好陵越人下山後的生活,讓他們真心實意地認為下山比待在山上好。
李浩應很聰明,他聽完高濟才的話,就意識到重點所在,問道:“高平土地貧瘠,連本地百姓都難養活,如何養活數萬陵越人?”
辦法是好辦法,但高平郡實在太窮了,根本沒有安排數萬陵越人的能力。
雲煦澤饒有興趣地看向高濟才,他很想知道高濟才怎麽解決這件事。
高濟才看了下雲煦澤,道:“以前的高平自然做不到,但現在可以。”
雲煦澤挑眉。
高濟才淡淡吐出一個字:“鹽!”
李浩成頓時不說話了。
雲煦澤忍不住笑了,他認可了這個謀士。
高濟才口中的鹽并非賣給陵越人鹽,他指的是制鹽。
自大康将鹽鐵收為官營後,便不允許民間私自制鹽開采鐵礦,哪怕是近些年朝廷政策寬松了些,民間依舊不能制鹽,販賣私鹽甚至是很嚴重的罪名。
但這些限制對藩王無用,藩王在自己封地有極強的自主權。
這個自主權就包括建鹽場自行制鹽。
即便高濟才不提,雲煦澤也會建鹽場,挨着大海不制鹽無疑是浪費資源。
朝廷為何會把鹽鐵歸入官營?
Advertisement
就是因為這兩樣東西意味着暴利。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海裏有的是鹽,這是無本買賣,雲煦澤需要付出的只有雇傭工人的工錢。
這也就意味着,只要鹽場建起來,王府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錢財。
這時,李浩應眼睛發光問道:“小郎君讓王爺建鹽場斂財,莫非是想借此和陵越人交易?”
李浩成扶額:“兄長,你忘了小郎君之前說的讓陵越人下山嗎?”
若只是和陵越人交易,陵越人依舊龜縮在山裏不出來,他們還是沒辦法開發山林。
李浩應一愣:“建鹽場和陵越人下山有什麽關系?難道雇陵越人去制鹽?那高平百姓怎麽辦,他們能願意?”
按理說高平的鹽場應該雇傭高平百姓,陵越人窮,高平百姓也不富裕啊。
若真為了陵越人損害高平百姓的利益,百姓恐怕會對王府心生怨氣。
高濟才既然提出這個主意,當然也考慮到這一層,道:“可以交換!陵越人下山,那高平百姓就上山。”
李浩應皺眉:“小郎君在說笑吧,山林中瘴氣彌漫,百姓如何上山?”
高濟才道:“我翻看過往關于瘴氣的記載,發現所謂瘴氣只是蛇蟲鼠蟻産生的毒氣,我不相信陵越人個個百毒不侵,他們可以在山林中生存,肯定有應對瘴氣的辦法。”
“只要我們從陵越人那裏得到應對瘴氣的辦法,高平百姓就能自由出入山林。”
李浩應搖搖頭:“山中瘴氣是陵越人的天然屏障,他們豈會輕易告訴外人。”
高濟才淡淡道:“總會有陵越人願意說。而且官府拿陵越人沒辦法,主要是因為地形原因,瘴氣只能算輔因。”
山中瘴氣會讓士兵不舒服,但不會立刻就出現反應,只有在山中待久了才會出現不适,所以官府清繳陵越人的時間都不會太長。
但如果不是陵越人熟悉地形逃得太快,哪怕有瘴氣,官兵也能剿滅一些人,如此重複幾次,陵越人根本成不了氣候。
雲煦澤一錘定音,道:“陵越人始終是個禍患,濟才的辦法可以一試。本王即刻下令在高平建鹽場,此事便由濟才督辦,令李都尉帶兵從旁護衛。”
高濟才立刻起身:“諾。”
至于鹽官的人選,雲煦澤還沒有決定,等和蔣晟陽商量過後再決定不遲。
“濟才多費點心,鹽場今後會是高平的重中之重,建得大一點,若是需要百姓搬遷,态度溫和一些,莫要強硬,多給百姓些賠償。”
“建鹽場的一切花費皆從王府公庫出!”
嚴格來說,鹽場的收入才是王府公庫的進項,建鹽場的費用自然得王府公庫負責。
高濟才應聲:“下官遵命。”
說完此事,李浩成看看兄長,示意他推了雲煦澤剛才交代的差事。
但李浩應卻沒有拒絕,只是道:“王爺海外小島一事幹系重大,在下不敢輕易決定,需回府和阿爺商量。”
雲煦澤颔首:“此事不急,二郎慢慢想。”
......
雲煦澤只面試三個人,雖然商量了一些事,但也就半個時辰不到,蔣晟陽那邊可就忙多了,十幾個官吏一起忙碌還用了将近一天。
确定了名單後,蔣晟陽來見雲煦澤,将定下的名單交給他。
“王爺,除了東曹掾和西曹掾,其他各曹都已經安排了屬官。”
雲煦澤掃了一眼名單,也不知道是不是蔣晟陽故意為之,各大家族的人都有,包括三大家族在內,沒有哪個家族的人數特別突出。
雲煦澤嘴角勾了勾,他很滿意這個名單,道:“東西曹暫不急,有這些人幫你,你也能輕松些。”
有這些人各司其職,不需要蔣晟陽再事事親力親為。
随後,雲煦澤說起今日和高濟才等人的談話,道:“本王聽說高德瀚的兩個兒子都不争氣,還以為高家後繼無人呢,沒想到還有個有能耐的小郎君。”
蔣晟陽道:“下官也未聽說過高小郎君,看來高德瀚并未替他揚名,或許有別的心思。”
“不管高家有什麽心思,這高小郎君确實是個人才,且看他能不能辦好鹽場一事,晟陽可有鹽官的人選?”
蔣晟陽皺眉想了想:“下官手下有一小官楊文骞,是寒門子弟,因頗有才學被韓家看重,将韓家三娘子嫁于他,此人精明能幹,做事很有分寸,應該能勝任鹽官一職。”
韓家只是高平的一個小家族,本是商賈之家,幾十年前韓家家主出錢捐了個小官,開始培養族人讀書,這麽多年下來,韓家也算融入了高平士人圈,他們當不了大官,但底層官吏卻有不少韓家人。
韓家畢竟是商賈起家,家中總有擅長經商之人,韓家雖地位不高,但家財頗多,是高平城內有名的富戶。
雲煦澤一聽楊文骞懂分寸,韓家勢力又不大,便有些屬意這個人選,道:“明日你帶他來見本王。”
“諾。”
蔣晟陽又想了想高濟才的計劃,道:“王爺,高小郎君想讓陵越人下山,高平百姓上山,這樣陵越人和百姓都能有事做,可如果山裏就能滿足陵越人的生存需要,他們又為何要下山呢?”
雲煦澤道:“晟陽,你弄錯了因果關系。陵越人要先下山,緩和彼此之間的關系,他們才會願意讓我們進山勘測,只有實地勘測,我們才能确定山裏有沒有礦産,發現礦産後我們才會雇傭百姓開采。”
“可如果陵越人不願意下山,我們進不了山就發現不了礦産,陵越人就還是和現在一樣,養活不了自己。”
“至于發現礦産後,是雇傭高平百姓還是陵越人,這并不重要,因為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
從始至終,他們的目的就是開發山林。
蔣晟陽拍了拍腦門:“是下官着相了。”
雲煦澤笑笑:“晟陽想必是累了,今日辛苦你了,回去休息吧。”
蔣晟陽今天确實忙得有些暈頭轉向:“下官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