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其實顏莳大概能猜出來他想說什麽,随行隊伍裏少了個人,這麽顯而易見的事她當然知道,“容大人請講。”

“殿下此行工部有兩位官員随行,除臣外還有一人,可眼下卻見不到那人的蹤影。”

果不其然,顏莳語氣淡淡地回道:“宋大人昨日來向孤請罪,說是家中有急事,要晚兩日才能上路,孤便準了。”

這本非大事,宋景玉也向工部說明了,但容凜似乎和宋景玉不對付,要來她面前說兩嘴。

“既然殿下準許了,臣自然無二話,可宋景玉既然接了要随殿下去江淮的差事就不該因為私事耽擱,依臣之見,此人不可重用。”

容凜說得義正言辭,好似并無半點私心,但顏莳怎會不知他以及在他背後的容家在打什麽主意。

容家不想她身邊有除了容氏之外的其他可用之人,好在母妃即便心向着容家,也沒允許容家在她身邊安插人手。

“私事也分大小,孤不是不近人情之人,況且宋大人從前也是孤的伴讀,他做事孤還是放心的,反倒是容大人……”

顏莳神色微冷,“容大人若是實在無事可做不如替孤再清點一遍赈災物資,那些東西才是榮大人應該關心的。”

容凜身子一僵,不再多言,他又不敢把顏莳的話抛擲腦後,只能老老實實地接下這份苦差事。

~

打發走了容凜,顏莳從身旁的暗格裏拿出一摞奏折,縱然顏莳心裏再着急,按照隊伍的行進速度,此去江淮少說也要走上十日。

她離京之前将過往幾年從江淮發出的奏折信件全帶了出來,左右父皇不會看,內閣也早将這些束之高閣,此番她帶出這些東西未驚動任何人。

顏莳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也沒看出其中有何不對的地方,難不成宋景玉那番話只是随口提醒而已。

自古以來,哪怕是同宗的藩王對于穩坐皇位的皇帝也是既畏懼又難免心生異心,更何況是異性藩王,江淮離京又遠,宣淮王若是有了什麽謀逆的心思也不無可能。

Advertisement

顏莳的目光掃過手中的奏折和信件,在一句又一句的“太平無恙”中,她察覺出了不對勁。

江淮繁榮不亞于京城,又有衆多累世名門,這種地界真的會如此太平嗎?

她看過其他藩王遞上京的奏折,例如父皇的親弟弟恭親王,除了哭窮就是變着法把自己在封地內的功績寫出花來,這樣一對比,顏莳難免懷疑手裏的這些東西恐怕是宣淮王拿來糊弄人的。

而且最近半年,宣淮王一封折子都不曾寫過,江淮水患他更是沒有動靜,顏莳心下一沉,恐怕她身後的一千禁軍有些不夠。

~

此時的宣淮王府,哪怕白日裏依舊寂靜無聲,兩年前宣淮王生了場重病,險些沒能救回來。

而宣淮王病好後生性大變,喜怒無常,哪怕是往日的親近之人,一旦惹怒了他也是關的關,殺的殺。

如今這王府裏的人都快換兩三輪了,在王府裏做事的下人将心提的高高的,就怕惹了主子不高興。

書房內,霍如深随手将一封密信放到香爐中點燃,漆黑的眸子裏閃過的是殺意,他以為朝廷頂多派位內閣大臣來處理水患的事,沒想到來得是那位獨苗苗太子。

“王爺,咱們要不直接在路上動手,讓這位太子殿下有來無回?”

書房內除了霍如深還有兩人,看上去像是王府中的幕僚。

“先不說那一千禁軍,你準備将殺死太子的罪推托給誰?沿路流寇?你當朝廷衆臣都是傻子不成?”

“他們要真有用,江淮現在又何至于此?”

“要是被發現,王爺的大計該如何?”

兩人就此争論了起來。

霍如深陰鸷的眉眼顯出幾分不耐,随後他又看了眼已經燒成灰的密信,仿佛是想到了什麽好笑的事,唇角浮現出一種瘋狂的笑意。

來了也好,雖然麻煩了些,但如果這顆獨苗苗折在了江淮,對他來說也是好事。

“一個無用太子,江淮的官有幾個會聽他的?就讓他來,本王倒想看看他能有多大能耐。”

皇帝尚且如此,他親生的太子又能好到哪去?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這位太子殿下到了江淮施展不開拳腳,處處受限,走投無路的樣子了。

~

黃昏時分,顏莳終于見到了驿站的影子,深夜趕路容易生變故,歇在驿站會更穩妥些。

因為被她訓斥了一番,容凜暫時不敢再往她跟前湊,她安排禁軍在驿站周邊輪流巡邏,哪怕現在離京城還不遠,尚且能算天子腳下,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顏莳離宮時身邊就帶了一個平日裏伺候的小太監,說是伺候,其實不過是幫她收拾一路上的行裝,她不喜歡旁人近身。

驿站不比皇宮,布置簡陋,但好在不用風餐露宿,簡單用過晚膳後,顏莳擡手将頭上的發帶摘下,和衣躺在床上,卻沒什麽睡意。

良久,像是想起了什麽,顏莳從随身佩戴的荷包裏掏出一個小藥瓶,裏面裝滿了渾黑的小藥丸,她倒了一粒放入口中,厚重的苦澀味頓時湧了上來。

顏莳無奈起身下床倒了杯茶水壓下口中的苦澀,屋裏只有一盞油燈,晃動的燭光映在她本該姝麗的臉上。

因為密藥的關系,她的容貌也發生了些許改變,不似貴妃那般豔麗,眉眼間常帶着點病容,她又不常與人打交道,總給人一種疏離淡漠的感覺。

這密藥她服用了十幾年卻不知裏面到底有何藥材,不過能改變一個人身形和容貌的藥裏面大抵都是些傷身的藥材。

顏莳服完藥後逐漸有了點困意,這是她第一次離開京城,只希望路上不會出意外,等到了江淮還有一堆爛攤子要她收拾。

次日一早,隊伍再次啓程,往後數日出乎顏莳預料,竟然都平安無恙,臨行前她派人打聽過這條官道上流寇不少,不僅是商人,就連官府的東西都敢搶。

可一連數日,別說流寇了,這周邊連人影都看不見,平靜的有些反常。

她這一路罪怕的不是流寇作祟,再不濟有禁軍在,流寇算不上多大的隐患。

她擔心的是官匪勾結,畢竟她身後可是四十萬兩赈災銀。

按照顏莳的吩咐,随行禁軍每兩個時辰都會派人去打探周邊的情況,容凜一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樣子,看見顏莳從馬車裏出來連忙圍了上去:“殿下放心,雖說這官道上不太平,但殿下身邊有上千禁軍在,那些賊人定然不敢作亂。”

顏莳掃了他一眼道:“容大人此言差矣,說不定就有些亡命之徒在前面等着。”

顏莳話音剛落,剛被派去打探情況的禁軍就從遠處跑來回來,“禀報殿下,十裏外便有驿站可供休息。”

此時已經暮色四合,隊伍風餐露宿了兩日,正好在驿站休息一晚。

“走吧,今晚在驿站歇息。”

等到了驿站,顏莳不放心又派禁軍在周邊巡邏了兩圈,确定無異常後才稍稍安心,躺在床上和衣而眠。

夜深時分,顏莳聽見外面的騷亂猛地坐起身來,下一刻門外就傳來了拍門聲,是容凜的聲音,“殿下快醒醒,驿站着火了。”

顏莳心下一沉,顧不上其他,她着急的不是驿站着火,而是堆放在驿站後院的赈災銀。

只是當她推門而出時外面已經火光沖天,容凜擋在她面前道:“殿下快些走吧,眼下這火勢怕是要控制不住了。”

顏莳快步朝外走去,她看向容凜問道:“什麽時候起的火?”

“先是驿站廚房冒了黑煙,本以為是小火不打緊,誰知一炷香的功夫就燒起來了。”

容凜心裏發虛,禁軍發現黑煙時本來是報給顏莳的,但被他給攔下了,他本以為這種小事根本不需要顏莳親自處理,誰知道黑煙沒滅,驿站就成了一片火海。

顏莳被人護着從火海裏出來,入眼的火光讓她沒空多其他的東西,不顧旁人阻止就往後院的方向去。

火光集中在客房,僅僅一炷香就能燒成這樣,路上全是去救火的禁軍,後院反倒少了防守,顏莳不相信其中沒人動手腳。

容凜跟在她身後,背上冷汗直流,這是赈災銀兩出事,他這腦袋也不用留了。

當她看見後院幾個倒地的禁軍時,顏莳就明白她想得沒錯,容凜見此已經吓得嘴都哆嗦了。

“殿……殿下,咱們要不先回去……萬一裏面還有賊人……”

顏莳看都沒看他一眼,擡步便向前走,都這時候了,賊早就逃之夭夭了。

後院幾個顏莳眼熟的大箱子全不見了,容凜先前被她派去清點過這些東西,當即便看出了丢失的全是裝着銀兩的箱子,他雙腿一軟,直接跪到了地上。

“殿下,這……”

他以為顏莳會生氣大怒,沒想到她卻怒極反笑,“這些賊眼力可真好,帶走的全是裝着銀兩的箱子。”

容凜随即反應過來,他們此行所帶的不止銀兩,還有其他東西,所有都由同樣的箱子封存,就連重量都大致相同,眼下剩餘的箱子不管是封條還是箱鎖都未損壞,如果是平常賊人,怎麽可能一眼就識出哪些箱子是裝有銀兩的?難道是有人裏應外合、監守自盜?

就在此時,禁軍教頭趕來,看見後院的狀況後直接跪在地上向顏莳請罪:“微臣失職,請殿下降罪。”

顏莳看着跪在地上的人道:“孤罰了你,丢的銀兩就能找回來了?随行禁軍有上千人,上千人看不住幾個箱子?”

“殿下明鑒,後院守衛雖只有二十人,但周圍都是駐紮的禁軍,只今晚驿站以及周邊失火,他們一時亂了分寸,這次讓賊人得手。”

顏莳眉心微皺:“周邊也有火情?禁軍可有傷亡?”

“回殿下,只有數十人受了些輕傷,已經送去給兩位太醫診治了,微臣懷疑是有人故意縱火,早有預謀。”

原來是在這裏等着,怪不得前幾日那麽安靜。

說話間,另一位戶部員外郎左大人衣衫淩亂地跑了過來,面上還沾着些煙灰,像是剛從火裏救出來,衆人目光全放到了他身上,只見他繞過衆人直奔院子裏堆放的箱子,随即對着顏莳哭喊起來:“殿下,這少說也丢了十數萬兩銀子,這可怎麽交差啊!”

顏莳被他喊得頭疼,她看向容凜道:“容大人失職在先,就留在這裏陪着左大人清點剩餘銀兩,最後這些東西絕對不容再有閃失。”

說罷她就随着禁軍教頭去查看周邊的起火點,在衆人察覺不到的地方,顏莳暗自松了口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