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餘杭
餘杭
第十章 餘杭
直到第二日,馬文才方才有空問小江祝英臺為何事而來。
原來梁山伯被任命為鄮縣縣令之後,縣中因洪水泛濫,流民失所,他為了讓治下的百姓有飯吃,向英臺求助。英臺運送去了糧食之後,才稍有緩解。但是一部分饑民為了活命,早先搶奪了一部分的軍糧。眼下朝廷派人圍困了鄮縣,但是梁山伯不願意交出饑民,這才成了圍城之勢。
祝英臺思來想去,帶了糧食來求助小江。
馬文才聽完,冷哼一聲,“真是迂腐,原先梁山伯只是治下不力,現在倒好,成了公然違抗朝廷。”
“以梁山伯的性格,自然是不會交出饑民。祝英臺也是喜歡他這一點,不然梁山伯就不是梁山伯了。”小江知道,昨日馬文才既然沒有退掉祝英臺的糧食,自然是同意管這件事情了,既然如此,馬文才嘴上不饒人幾句,小江也就随他去了。
“這件事情有些棘手,不過倒也不是不能處理。我陪你去見祝英臺吧。”
祝英臺住在鄄城最大的客棧裏。
昨日夜裏下了一場小雨,客棧院子裏的垂柳正吐出嫩芽,帶了一點新綠。
小江和馬文才到的時候,祝英臺正坐在窗邊托腮看着垂柳,而她的丫鬟銀心則剛好去大堂拿早點了。
見到小江,祝英臺連忙站了起來。她今日穿的是一身淺綠色的廣袖,襯得人也多了幾分清秀,只是連日來的奔波讓她的臉上還是多了幾分焦慮。
她自知此事棘手,雖然馬文才沒有拒絕她的糧食,但是她心中依舊忐忑,馬文才素來心高氣傲,看不上山伯,也不知道馬文才願不願意幫山伯這個忙……
小江一見祝英臺,就開口道:“文才已經答應了會幫忙的。”
馬文才冷眼掃了一下祝英臺,才開口道:“你先去準備一批糧食,為被搶軍糧的兩倍交還與朝廷。我會修書一封,派人護送你去鄮縣,這次圍困鄮縣的軍隊剛好是劉牢之的部下,他們和我有點淵源。至于朝廷方面,你修書一封與山長。山長與謝安有點交情,加上謝安亦喜歡梁山伯的治水之道,想來應該可以從中周旋。”
祝英臺聽了馬文才的吩咐,高興地連連點頭。
Advertisement
她想不到馬文才居然真的願意幫忙,還願意派人護送她回鄮縣。
想不到馬文才胸襟如此寬闊,自己真是誤會他了。
“今日大恩,祝英臺沒齒難忘。來日若有機會,一定重謝。”祝英臺連忙對着馬文才行了一個大禮,表示感謝。
“不必了。我幫你,也不是為了要報答。”馬文才倒是沒有在意祝英臺的态度,繼續開口道,“我只是看在你昔日對小江不錯的份上罷了。以後讓梁山伯自己安分一點。”
別整天有事沒事讓你出來招惹小江了,就是你們對我最好的報答了。
馬文才心中腹诽,面上倒是半分不顯。
小江将幾個藥方遞給了祝英臺,開口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是我根據王蘭給的醫書選的幾個治療疫情的方子,你随着帶着。萬一有事可用。”
小江去了建康沒多久,王蘭就随信送了這本醫書給小江,以備不時之需。小江倒是翻看了好幾次,也因此略通了一點皮毛。
祝英臺連連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等到祝英臺買完糧食,準備好藥材之後,已經是三日之後了。
小江和馬文才親自送祝英臺出了城,并讓一支小隊護送她到鄮縣。
等祝英臺到達鄮縣的時候,鄮縣裏外都爆發了極其嚴重的鼠疫。祝英臺靠着小江給的方子和藥材治好了衆人。有了救治之情,加上了馬文才的手書,以及祝英臺所帶回的糧食,祝英臺甚至不用向山長修書,就解了梁山伯的鄮縣之圍。
等到祝英臺的書信傳來,已經是兩月之後了。
北伐的征程也暫時停下了征程,而此時的鄄城早已經是暮春時節,桑葉新發了。
這一次的北伐大獲全勝,收付了東晉近年來的失地,一舉挫敗了前秦的氣勢。
就算司馬曜心中對于謝安頗有微詞,也不得不為這一場勝利而感到開心。
只是越是這樣的勝利,就越讓司馬曜心中有些不安,謝安軍權獨攬,有如此深得民心,如何不是下一個桓溫?幸好謝安停下了北伐後,就立刻交出了手中的兵權,自請出鎮廣陵的步丘,這才稍解了皇帝心中的一絲猜疑。
北伐事了,論功行賞本是謝家最為突出,但是謝安自請出鎮之後,謝家其他的将領也都推辭了所有的獎賞。劉牢之五橋澤大獲全勝自然,被封為大将軍,而馬文才也因為這次北伐被封為了輔國大将軍,還将鄄城一帶的兵力全部歸屬于他來掌管。
北伐停下以後,馬文才并沒有回到建康。謝安既然寫信與自己做了交易,那麽馬文才就不必擔心這次的論功行賞會有任何的纰漏。
入夜時分,馬文才坐在書房裏,仔細地看着暗部傳來的消息。
此次北伐,王坦之也因此受封為太子太師,一時風頭無倆。
胡郭三見馬文才眉頭一皺,開口問道:“是否讓綠腰就此收網?”
馬文才搖了搖頭,“不。”
“這是為何?”
“機會未至,讓綠腰他們按兵不動。”
馬文才将朝廷的邸報放在了胡郭三的面前,開口道,“謝丞相交出兵權,自請出鎮,陛下的心中才稍減疑窦。由此可見,陛下心中疑謝丞相遠勝過所有,就算眼下爆出王坦之私動軍需,對陛下來說也是無關緊要的。更何況,北伐未輸,就算提了也不會對王坦之有太大的損傷。眼下不是好時機。”
“原來如此,屬下明白了。”胡郭三這才明白過來。
馬文才修書一封,給了建康的盈部這一支的負責人,告訴了對方必須等到自己的修書,才可行動。眼下當然不是最好的時機,最好的時機,大概還要再等三個月吧。
謝安的身體,最多還能撐三個月。謝安一死,才是反擊最好的時機。
“我過幾日就要和小江動身去餘杭,此去餘杭,我并不準備大張旗鼓,所以就我和小江二人前去。鄄城暫時交由你來管理。餘杭是我父親的管轄,我心中并不是特別擔心,但是未免意外,若是一月之後我無消息傳來,你就派暗部的昃字部的所有人去餘杭找小江,一切以他為主。”
馬文才的暗部總共分為四支,分別以日、月、盈、昃來命名。其中日部、月部在此次整合中已經全部潛入了軍中,只餘下盈與昃兩支。而盈部的所有暗子被留在了建康,用來監視王坦之的一舉一動,以及對建康局勢的了解,真正處在暗處而不被人知的,目前就只有一支昃部了。
胡郭三早已知曉江公子對于馬文才來說不同于一般人,對于馬文才的安排也就沒有什麽詫異了。
三日後,馬文才與小江二人稍微做了一下改裝,從鄄城出發往餘杭而去。
他們二人來鄄城的時候,還是春寒料峭,雨雪紛紛,離開之時卻已經綠陰不減,
黃鹂聲聲的初夏了。
兩人一路騎馬而行,不過三四日,就到了餘杭。
此時餘杭正是初夏,綠樹陰濃,高柳新蟬,和風習習,讓行人都放慢了腳步。
馬文才和小江兩人先在客棧住下,準備明日再去找葛洪。
葛洪化名曹共在西湖的旁邊的一條小巷裏開了一家藥鋪,名叫杏林鋪。
因為這個藥鋪的店面很小,加上只有一個老先生坐診,所以平日裏來看病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些貧苦百姓會來此處看病。
暗一化名林大山在杏林鋪做了近三個月的學徒,與葛洪老先生的關系倒是還不錯。據暗一所回禀的消息來看,葛洪老先生醫者仁心,對所有求醫問藥之人都熱心以待,想來此次小江去求醫,也不會有什麽波折。
翌日,小江和馬文才二人準備妥當,上門求醫。
杏林鋪平日裏顧客極少,因此門庭十分冷落。小江和馬文才上門的時候,藥鋪裏除了葛洪老先生以外,就只有一個抓藥的學徒,正是化名林大山的暗一。
馬文才倒是沒有一下子就挑明了兩人的身份,而是讓葛洪為小江把了一下脈。
葛洪切過脈象以後,神色凝重了幾分,摸了摸胡子開口道:“這位公子乃是天生心疾,此種惡疾,實在是非人力可以挽回。老夫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聽到葛洪的話,馬文才立刻變了神色,慌亂,懼怕,緊張,還有一絲的絕望出現在了馬文才的臉上。
過了好一會,他才艱難地開口道:“老先生莫非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如果連葛洪也沒辦法的話,那麽這世上還有誰能救小江?不,他決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見到馬文才如此失态,小江連忙伸手握住了對方的手,“算了,不要強人所難。”
小江心中不是不失望,但是他知道如果眼下他亂了,那麽馬文才只會比他更難受。
葛洪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并非老夫不肯救,而是此病的藥材天下難尋。就算老夫開了藥方,沒有藥引,如何能救?”
馬文才立刻恢複了神色,朗聲道:“藥材不必擔心,只要先生能救,這天下間的任何藥材,我都可以尋來。”
如果有救治之法,只是藥材的話,那麽尋遍天下,他也會找來的。
葛洪眯起眼睛看了眼前的兩人。眼前這兩人,皆是一表人才,英姿勃發,看起來品貌非凡。這樣的才貌,加上身上所着的衣服,葛洪心中也明白了幾分。
他捏了捏自己的胡子,開口道:“我看兩位打扮,也不是一般的庶民,想來也是士族出身。我這個小鋪子,平日裏只有一些貧苦人家會來抓藥,士族是極少來這裏的。兩位特意而來,想來是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特意來求醫的。士族出身,難怪能對藥材誇下海口。只是我所需要的藥材,不是一般的人參鹿茸,而是三味極其珍貴,世間未必存在的藥材。”
馬文才見對方已經識破了自己的身份,也不多做辯解,點頭道:“葛先生猜的不錯,我們的确是特意求醫而來。在下餘杭馬文才,拜見先生。求先生救小江一命。”
“馬文才?五橋澤一戰的馬文才?”葛洪看了眼前的青年,連連點頭道,“果然是一代少年英雄,令老夫佩服。老夫欣賞你在北伐一戰中的作為,但是這三味藥材不是你馬家可以找到的。我在謝家這麽多年,連一味都不曾看見。”
“先生不妨告訴我們到底是何種藥材?若是我們能找到,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不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罷了。”小江看了馬文才一眼,開口道。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你倒是豁達,小小年紀由此心境,難得,難得。”葛洪聽得小江的話,連連點頭,難得一個年輕人由此心境,即便他宿疾纏身,也不失豁達,這倒是讓葛洪也生出了幾分欣賞。
“你身上的心疾,我曾在書中見過醫治的方子。只是這方子,需要的三味藥引,分別是鳳凰血、鲛人淚、玄武甲。這三種藥引,我只聽過一個,便是上虞祝家所有的玄武甲。其他兩個,我不曾見過,是否存在不知,如何去尋?”葛洪嘆了一口氣,開口道。
他何嘗不想救人,只是後兩種藥引,只在書中聞其名,不見其物,又如何能找到?
誰知道眼前這兩個少年人,聽了他的話卻不見沮喪,那馬文才反而眼前一亮,開口問道:“先生可是确定,玄武甲在上虞祝家?”
葛洪不解,卻還是耐心回答了對方的問題,“上虞祝家,繞水而居。據聞祖上曾養過一只百年玄武。後來這玄武死後,留下了一片龜甲。這玄武甲原是祝家的鎮宅之物,輕易不得見。我十五年前去過祝家治過一次病,才見到了此甲。此甲和書中描繪的一模一樣。當時祝家的小姐體弱,我便讓祝夫人從龜甲上取下一小片,戴在祝小姐的身上,果有奇效。只是,祝家對于此甲看得很重,未必肯借給你。”
葛洪原是不信這書上的方子,這藥引虛無缥缈,聽起來就不像人間之物。但是那一次的祝家之行,卻讓他改變了看法。這一片龜甲,未曾入藥,只是佩戴就有此等效果,那麽集合了三種藥引,将心損之處複生,也未必是天方夜譚,不可做成。
只是這上虞祝家将這玄武甲看得如此之重,未必肯出借一番。就算馬文才借到了玄武甲,那餘下的鳳凰血、鲛人淚也無處可尋,想到這裏,葛洪又有了幾分可惜。
“這一點老先生不必擔心。若是我能找齊三種藥材,老先生是否能為小江醫治?”馬文才按捺住心中的歡喜,鎮定地問道。
“那是自然。”葛洪點了點頭。
“那麽老先生就靜候佳音吧。”馬文才拉住小江,對着葛洪一再道謝,然後才走出杏林鋪。
也許是太過高興了,兩人都在門口處被門檻絆了一跤,雙雙摔倒在了門口。本來以兩人的身手,須臾之間就可以站定,但是無奈兩人心中實在太過歡喜,這才沒有反應過來。
小江看看馬文才狼狽的樣子,新穿的外衣上面明顯沾了許多塵土。
杏林鋪門前的小路上,并沒有鋪青石板,只有一片黃泥地。
小江看到如此,忍不住笑了起來。
小江很高興,他真的很高興,原來命運對他并不壞,就算前面有很多很多的磨難,但是在最後的時候,命運将最好的禮物留給了他。
他從來不敢奢望的東西,一下子清晰地出現在了他的眼前,而且觸手可及。
他可以活下去了,活着陪馬文才過完這一生。
他們可以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事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是馬文才第一次看到小江笑得像一個孩子,沒有任何的負擔,肆意而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