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長安
長安
第三十四章 長安
半個月後。
自馬文才和小江回府之後,葛洪就立刻為兩人醫治。
馬文才身中蠱毒,又經歷一次次受傷,導致蠱毒在體內亂竄,以至于影響了記憶。
葛洪為其解毒,又日日用金針幫他修補記憶。
小江的心疾治好之後,又頻繁與人交手,導致氣血兩虛。葛洪自然也是為他開了藥方,細心調理。
這半個月裏,小院裏四處彌漫着藥香。随着馬文才的記憶一點點恢複,小江的氣色也一點點地好了起來,小院裏的藥味才慢慢淡了下去。
馬文才這一次不但是記得了自己以前發生過的事情,連同這段時日的記憶也沒有落下。
因此他恢複記憶後,真心實意地對着王蘭和祝英臺行了一禮,表示感謝。
祝英臺不客氣地受了馬文才的一禮,倒是王蘭,見馬文才如此行禮,不好意思起身回禮。
馬文才對着王蘭開口道:“你和祝姑娘救了小江,這份恩情我馬文才記在心間。今後你們若有任何難事,我自會出手相助。”
王蘭連連後退擺手道:“馬公子客氣了,小江也是我的好友,助他也是應當。”
祝英臺也點了點頭道:“自是如此。只是馬文才,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雖然馬太守是你爹,但是這次的事有一可不能有二了吧?”
“自然。”馬文才說罷,神色裏多了幾分肅殺。
馬府。
Advertisement
自從馬文才回來的消息傳來後,馬太守就一直在等,等他已經無法掌控的兒子馬文才回到馬府。
九月的清晨,天氣已經開始涼了起來。
荷盡葉殘,馬府的曲水亭畔一片蕭條。
馬太守是在曲水亭見的馬文才,如今的馬府皆在馬文才的控制之中,選在哪裏見面自然是馬文才決定的。今日與馬太守見面,馬文才并沒有帶上小江。
梁山伯雖然腦子不好使,但是有句話說的是對的。小江看到他們父子因他争鋒相對,心中未必歡喜。
“你知道我為什麽選在這裏嗎?”馬文才看着自己的父親,開口道。“因為你在這裏對小江說,我要斬斷情緣。所以我今日就要在這裏再和父親大人再說一次,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這幾日為父也想了很久,如今為父不要求你娶親,納妾如何?留一後人,我親自再教養。”馬太守應當是想了許久,才想出了這個折中的辦法。
“父親自是三妻四妾,花眠柳宿,但是我不一樣。我這一生如果認定了一個人,那就會只有一個人。除了小江,我誰也不會要。”馬文才搖了搖頭,拒絕了馬太守的提議。
“你就忍心眼睜睜看着我們馬家絕後嗎?”
“父親若是如此在意,不妨再娶妻生子,我亦不會有異議。”馬文才絲毫不在意地說道。
“你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父親!”馬太守一拍石桌,站了起來怒吼道。
“自然是有的,否則今日馬府早就雞犬不留了。”馬文才緩緩地開口道。“我只是希望父親明白,我這一生只會有小江一人,父親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這便是結果。”
“你……”
“難道父親以為我今日還是來征求你的同意嗎?”馬文才微微一笑,将手中的兵符放在了桌子上,“我只是來告知你這件事情。也許上一次我說得不夠明确,所以我今日說得更明确一點。”
他在北伐中吃盡了苦頭,散盡了錢財,便是為了今日能有實力站在這裏護住小江。
雖然他知道小江的能力并不需要他的維護,但是馬文才仍執意要這樣做。
在他失憶的這段時間裏,以小江本來的能力,未必會被對方逼得這種地步,更多的還是因為馬太守是他爹,小江才會進退維谷,弄到如此險峻的地步。
正因為如此,他現在必須把這些事情都解決了,不留半點餘地。
“你真的執意如此?”馬太守像是一下子蒼老了好幾歲,整個人的身形都矮了下去。“為了他值得嗎?”
“值得。”馬文才想到了小江,臉上的神情也溫柔了幾分。遇到小江是他這一生最好的運氣,這是他一生的珍寶,值得他任何的付出。
馬太守看着馬文才溫柔的神情,心中五味雜陳,最終他只是無奈地坐了下來,沒有再開口。
見馬太守如此,馬文才将一份文書放在了石桌上,上面是餘杭衙門的一些人員變化。凡是那日在杏林鋪上有動手的人,全部被調離了衙門。而衙門裏的主事,也換成了一些他沒有見過的名字。
馬太守擡眼看了一下馬文才,馬文才開口道:“只要你不想着對小江出手,這些人不過是輔助你做好餘杭太守罷了。人皆有逆鱗,我不可能讓人碰了一次逆鱗後再碰第二次。”
馬太守愣愣地坐在那裏,馬文才轉身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曲水亭。
他可能天生就缺了一點親情的緣分,但是那又如何,他絕不會為了這一點點親情的緣分而放開小江的。
馬文才走到馬府的大門,卻見門外的槐樹下正站着小江。
小江穿着一件藍色的長衫,正安靜地靠在樹邊等着他。
秋日的陽光帶着幾分溫暖,懶洋洋地照在了他俊秀的臉上,讓他整個人都變得溫暖起來。
見到馬文才出來,小江這才緩步走上前,開口道:“結束了?”
小江相信馬文才,所以馬文才不希望他跟着,他便不跟着。
但是同樣的,他也願意在最近的地方等着對方。
馬文才伸手牽住了對方的手,“你放心,我沒事。”
“我知道。”小江反握住馬文才的手,低聲說道,“我會一直陪着你的。”
“嗯。”馬文才的心中生出無限的歡喜,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個笑容。
看着馬文才一臉的笑容,小江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小江難得有這樣輕松的笑容,如春風拂柳,溫暖而令人快活。
自從遇到了眼前的這個人,他的生活裏便有了星星點點的歡喜。
尼山書院裏那雨中的跪求,五柳先生桃花林裏的燕窩,建康的元宵節上那一盞燈,五橋澤畔落雪到白頭……有了這些歡喜,前面的苦難也就不算什麽了。
他的一生,經歷了漫長的苦難,可是終歸讓他遇到了這最後的歡喜。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終能長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