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閃光的她
第二十二章閃光的她
“畢業三年,我現在是一個自媒體博主。”——嚴希
這幾年H市發展迅速,搭上了互聯網和網紅經濟的快車,各種新興行業和高精尖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林立。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無數一夜暴富的成功案例,形成巨大的虹吸效應,吸引無數年輕人湧入這裏。
城市中心最繁華的商圈裏,就算是工作日的下午也是人潮湧動,一部分是靓麗的都市男女,一部分是慕名而來的遠方游客。
裝修精致小資的街邊咖啡廳,無論何時總有三三兩兩打扮得體的商務人士,不時敲打鍵盤,塞着藍牙耳機聊着電話,拿起手邊的咖啡輕啜一口,看起來悠閑又忙碌。
H市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景點,那就是随處可見的拍攝團隊。
有些是服裝模特,身後停着黑色保姆車,車裏塞滿等待拍攝的各類衣物。他們往往是一個團隊,有攝影師,助理,經紀人,還有人專門負責打光和錄花絮。
網圖模特是一個很卷的行業。不但要求從頭發絲到腳趾的精致,要拍得快拍得好,還得忍受盛夏拍羽絨服,寒冬拍吊帶裙的痛苦。
當然了,做得好的模特收入相當可觀,她們都是按小時計費,一天的工資夠抵普通人一個月了。
所以這一行最不缺的就是年輕漂亮的女孩。
有時候在湖邊一走,能碰到十幾個這樣的團隊。
還有一些則是博主和網紅。
這也是這幾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熱點,随便在馬路上拉一個其貌不揚的大叔,他都能侃侃而談什麽直播經濟,什麽MCN機構,什麽短視頻風口。
互聯網造神的能力毋庸置疑。
有多少人一夜爆紅,流量紅利帶來數不清的財富和資源,就這樣走向人生巅峰。
Advertisement
在這樣巨大的利益誘導下,也多的是為博出位博關注,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手段不甚光彩。
但他們無所謂,有人讨厭就有人喜歡,有人讨論就有流量,而流量就是金錢。
說實話,自媒體的門檻其實很低,人人都有手機,誰都可以加入這個賽道。
有才的拍段子,有貌的看顏值,有本事的可以各憑本事吃飯,入行早的運氣好的,早已搶占先機,在各自的分賽道裏有了一席之地。
命運的轉機總是猝不及防地出現,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被餡餅砸中的會不會是自己。
江海心就是其中一個幸運兒。
江海心所在的傳媒大學,在大學城裏本身就是一個賞心悅目的存在。在大家剛從高中殺出一條血路,灰撲撲地進入大學時代的時候,有一群人已經早早地出落得光鮮亮麗了。
傳媒大學美女和帥哥都很多。
擁有美好外表的人總是更容易獲得關注。江海心讀大二的時候,她們有一門專業課就是自媒體。
這門功課的期末作業就是要求每一個同學開通自己的短視頻賬號,在學期結束前積累3000個粉絲,不管通過什麽方式。
于是那一段時間,他們學校湧現了一大批牛鬼蛇神的“自媒體人”。為了拿到學分,大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的每天發布自己的舞蹈視頻,cover熱門的韓團舞蹈,配上可憐兮兮的畫外音——求求各位行行好,點個關注給個學分吧!
有的走搞怪路線,各類整蠱層出不窮,這類視頻看起來随意拼接,其實反複排練,用的背景樂也是最近的神曲。
還有一些同學自暴自棄。他們每天水一個視頻,一副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樣子,反而吸引了不少關注。
而江海心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無意間開始了她的發家之路。
江海心左思右想,她懶得花額外的時間想創意拍素材,幹脆就拍個每天化妝的日常好了,只要把手機一架,到時候一剪,話都不用多說。
神奇的是,因為她“粗犷”的化妝方式,從披頭散發睡衣邋遢的形象,轉身變成精致女大學生的極大反差,第一條視頻就小爆了一下,浏覽量飙升。
再加上江海心說話有梗,大大咧咧,在評論裏面有問必答,抓住了一部分愛美人士的心,不到一個星期就收獲了3000粉絲,其中女性占比高達85%,這也為她以後開啓變現之路開了個好頭。
那個時候美妝賽道還遠沒有後來幾年那麽卷,江海心上了心,開始提升自己的化妝水平,狂補美妝知識,出教程,出變妝視頻,就這麽抓住了機遇,坐上了短視頻的風口。
後來的幾年,江海心成了一個小小的“網紅”,在畢業前已經積累了幾十萬粉絲。
別看那時候粉絲體量不大,但是購買力驚人。
江海心靠着推廣和廣告報價,同時在她父母的小小資助下,畢業那一年就在H市新區買下了一套房子,用來作她的工作室。
嚴希大學那幾年沒少往江海心那兒跑。
財經大學和傳媒大學僅僅一牆之隔,嚴希和江海心雖然只有一年的同窗之誼,卻格外地投機,在升入大學後聯系變得更頻繁了一些。
嚴希是一路看着江海心把賬號做起來的。
經過幾年的耳濡目染,嚴希對編導這個專業有了新的認知。她想,比起學經濟金融,這果然是一個更有意思的專業。
學習剪輯和後期軟件是最基本的,寫腳本文案策劃案也是必須的。
嚴希每次找江海心出去吃飯,就看到她見縫插針地鼓搗手機,有時候是剪輯視頻,有時候是整理素材。
嚴希好奇地問,做這些難嗎?
這一問,江海心可來了興致,她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
“希希~”江海心又拿出了她的獨門秘籍,撒嬌大法。
嚴希無奈地說:“別別別,有話直說。”
江海心收起玩笑,認真地給嚴希說她的計劃。
“是這樣的。我最近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我準備在其他平臺開賬號,每個平臺的風格不同,內容側重和視頻風格也要改變,我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我已經在找小學妹幫我做一些基礎工作,但是磨合需要一段時間,也不見得找得到靠譜的長期的合作夥伴。所以——”
“我可以請你來當我的助手嗎?當然,我會按月付你工資的。希希,你做事有條理,認真負責,學習能力也很強,再加上我們認識這麽多年了,合作起來肯定更得心應手。”
“現在短視頻正是發展的時候,我覺得你可以嘗試一下,你也可以做自己的賬號。多一個備選項也挺好的,說不定哪一天就當做副業做起來了呢?”
江海心一番話說得嚴希有些心動,她覺得挺好玩兒的。
雖然短時間不見得有回報,但試一試有何不可呢?
但嚴希還有個顧慮。
“可是我完全不會你的那些拍攝剪輯工作,我也不會寫文案策劃,要怎麽才能幫到你呢?”
江海心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寬慰嚴希完全不用擔心。
“其實這些都是小事,軟件入門很快,做多了就很簡單。只是這些工作繁瑣又重複,只要你能堅持下來,其他的都交給我,我來教你。”
嚴希想了想,點點頭。
她目前的課程并不緊張,除了期末備考趕論文的時候兵荒馬亂的,平時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有的。
那就試試吧,不追求結果,只享受過程。
嚴希和江海心愉快地達成了共識。
江海心做事風風火火,言出必行。
當天晚上她就給嚴希發來了一串網址,是pr,ps,au等一系列軟件的免費教學視頻,非常詳細,夠嚴希學好一陣子了。
除此之外,她還要學習用app剪輯,配音,基礎的攝影知識也不能落下。
這一年,除了專業課,嚴希幾乎将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這些“不務正業”的事情上,畢竟對她一個學財經的學生來說,這些看起來都是沒用的技能。
當江海心的助理是真的很鍛煉人。
江海心大三的時候開始在校外自己租房,沒辦法,她的東西實在太多,寝室裏根本放不下,而且拍攝工作多少會影響到同寝的同學。
于是她三室兩廳的出租房就成了嚴希最常來的地方,來的多了,江海心還特地給她騰出了一個小房間,忙的時候可以直接住在這裏。
也正是在切身接觸到江海心的“工作”以後,嚴希才感嘆,世界上沒有輕輕松松就能成功的人,她們在人後一定付出了旁人難以想象的時間和精力。
首先就是深不可測的護膚品和化妝品的海洋。
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其中有一些是江海心自己買的,更多的是品牌寄過來測評和推廣的,還有一些逢年過節品牌PR送的禮盒和禮物,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嚴希不能接受混亂的秩序。
于是她用了整整一個星期,買了各種收納用品和櫃子,按照不同的品類,品牌,功效,使用頻率,整整齊齊地将龐雜的美妝用品分類分區,貼上标識,看上去一目了然。
并且,她還将自己的整理邏輯畫了個思維導圖,發給江海心,告訴她只要記好位置,記得放回去,以後她的東西就不會亂也不會丢了。
江海心感動地猛親了她的臉頰一口,不住地說,我就知道你最靠譜!
除了做整理歸納,嚴希在其他方面也發揮出了她的優勢。
嚴希擅長安排時間,做事有條不紊,仔細負責。
江海心錄視頻的時候不喜歡有人打擾,常常晝夜颠倒,工作到下半夜是常有的事。
嚴希知道這是她的習慣,輕易改變反而影響效率,所以除了配合江海心的作息,她更多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安排行程,漸漸地摸索出了她自己的工作節奏。
同樣的一堆視頻素材,嚴希先用手機軟件作初步拼接,然後備份轉到電腦,同時拉幾個軌道,加不同的背景音,字幕,特效。根據不同平臺偏愛的時長和風格,導出不同的視頻。
她每天都寫日程計劃表,排期表,安排得井井有條。
累是真的累,但進步也是真的明顯。嚴希覺得自己樂在其中。
另外,嚴希和江海心的分工不同。江海心除了負責拍攝,文案,還要做內容運營和品牌對接,一天到晚忙個不停。
嚴希擔心她這樣不會影響學習嗎?
江海心悄悄地告訴她,其實學校更看重學生的就業率,對于學生創業多是鼓勵态度,而且她們的就業方向本來就是媒體,也算專業對口。
所以她只要能順利畢業就行,沒想過在專業上有多大造詣。
就這樣,她們一直合作了一年多。
江海心一直說服嚴希繼續下去,她很快就要注冊自己的公司,到時候可以提供更好的環境,嚴希也不用那麽累了。
嚴希溫柔但明确地拒絕了。
“海心,你需要有更專業的團隊來幫助你發展,謝謝你給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想嘗試的東西,可能會按部就班地工作,也可能有新的機會,所以抱歉不能再陪你了。”
江海心不舍地抱了抱嚴希,她當然知道。
她的希希做什麽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