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入道1
第2章 入道1
二選一,必須選
一個人可以有許多個名字,譬如一人,随母親姓荀,本名靖之,小名八郎;道名奉玄,為清涼山人清平吉所取;表字汝寧,為南渡的孝宗所賜。
荀靖之,汝寧,八郎,奉玄真人……總不過是一個人罷了。名字多經歷便多,經歷多了,倒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隆正八年冬月十四,莊宗長女壽安皇太女一胎誕下二子,母子平安。在一衆宮人的報喜聲中,莊宗将二孫分封為扶風郡王與清河郡王,卻憂心忡忡——國師的奏表上說,壽安皇太女命中只有一子,若生下兩子,兩子将有龍虎相争的命劫,其中一子必會因為另一子而殒命。
清河郡王只不過比扶風郡王晚出生半刻,卻因為一道難辨真假的谶言,成了多出來的兒子。
命數可畏,稚子無辜。莊宗憐愛孿生兄弟中的幼子,取“日靖四方”中的“靖”字親自為清河郡王賜名,與女兒壽安皇太女商議後,皇太女留下了長子彰之,莊宗則将幼子靖之接到太極宮中親自撫養。靖之本是莊宗衆孫中排行第七的孫子,為了避開不祥的命數之論,莊宗一直以“八郎”稱呼荀靖之,又特意下令,太極宮中不可出現“七郎”這一稱呼。
隆正十五年千秋節,小靖之與哥哥彰之在甘露殿宮宴上第一次相見,二人一見如故,兄友弟恭。然而不知是命數還是偶然,宮宴散去後,小靖之忽發高熱,連日不退,臉上漸漸顯出了死相。
壽安皇太女的親弟弟、莊宗的第二個兒子——向來無意政事、一心雅好山水的齊王荀崇煦,也就是後來的孝宗,看着憔悴的姐姐和瀕死的外甥,心下不忍,騎馬狂奔去了堂庭山。
堂庭山又稱方外之山。許朝開國皇帝在登基前,曾受堂庭山隐機觀觀主邀約,步行上山到觀中飲茶三盞,因此躲過一場兵亂大劫,于是建朝後發下一道聖旨,下令山中諸事由堂庭山道門自行處理,官不可擾、軍不可侵,凡上山者,必須解劍下馬。
既是方外之山,或許可以留住本不該出現在世上之人。
齊王曾在游歷陸海時救過一位掉下懸崖的堂庭山藥師,對方許他一命,不過齊王施恩向來不圖回報,那時只将藥師的話當作一句玩笑。如今,他顧不得這一諾的真假,便是假的,無論如何也要試一試。
其時正值初冬,堂庭山中初雪才降,冷霧彌天。齊王下了馬,迎着霧氣一步一步走上五千長階,挾着一命之恩在隐機觀前的雪地上長跪三日,為外甥荀靖之求到了一道斷世離俗的道緣。
隐機觀宗師清涼山人親自下山,為皇太女帶去一粒麟髓延壽丹。服下丹藥,小靖之的高燒退去後,皇太女與清涼山人約法三章,交出了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一入玄門萬事空,如果荀靖之要舍身入道,則皇太女與他此後再不能以母子相稱,塵世中的清河郡王已死,皇太女要為之立下衣冠冢;入道之日,皇太女必須割斷荀靖之右手手脈,以證心意堅定、骨血兩清;造化難測,生死有命,荀靖之需要獨自走過堂庭山五千長階,如果死在路上,朝廷不得過問。
荀靖之入道之日,堂庭山正值枯寒冷冬,北風吹雲,鵝毛翻飛,大雪晝夜未停。壽安皇太女遵守約定,将七歲的幼子送到山下,劃斷了他右手的手脈。血滴到了地上,荀靖之想握緊手中的白帕,可是劇痛中的手心根本使不上勁來。皇太女跪在地上,握住幼子的右手,重新為他包了一遍傷口。
齊王不忍心看向自己的姐姐和外甥,于是朝堂庭山望去。堂庭山的山影在流動的冷霧中時隐時現。
Advertisement
天家的親緣也是如此的模糊。從來就是如此模糊。
陛下是一代明主,可是踐祚之初逼死了自己的弟弟和母親。年老之後,陛下再也不願意看見骨肉相殘的局面,格外在意親緣,令各位皇子常住京師,更親自教養孫輩的荀靖之,希望靖之能與兄長彰之成就一段兄弟情分,彌補自己當年的錯處。然而彰之靖之身負龍虎相争之命,難以同時留住。
壽安皇太女天資非凡手段過人,以公主的身份登上皇太女之位,牢牢壓制着幾位無能卻傲慢的兄弟。她的兄弟們感念她的好,卻又恨她的強勢,時時想要她死。天家的人,都是自命不凡的人,只有她死,他們才能獲得真正不凡的權力。她的孩子,若是留在塵世,或許也難以避開天家相愛卻更相恨的命數。
入道或許不是壞事。
“阿姐。”齊王看着天色,喚了一聲。
皇太女緊緊抱着幼子,不忍心放開手。
“阿姐……”
皇太女微微松開了手,只覺得這一松手,有裂心之痛,這痛與自己生下靖之時的痛楚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苦得直讓她想要幹嘔。她已監國多年,握有重權,卻握不住自己的小兒子的手。她要管住這天下,卻難以顧全自己的兒子。皇太女不敢再看懷中稚子的臉,讓荀靖之背對着自己,袖手之間,不着痕跡地擦去了臉上的淚痕,“八郎。你往前走,不要回頭。”
小靖之背對母親,強忍着眼淚點點頭。
“再……叫我一聲母親吧。”皇太女不肯露出軟弱之态,硬生生壓下喉中的哽咽,頓了片刻,“往後,往後……”
往後……往後如何,皇太女再也說不下去。
“母親、母親、母親。”荀靖之是個長于忍受的孩子,手心的疼能沒讓他哭出來,可是“母親”兩個字讓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哭了起來,“母親母親母親。”
小靖之不敢回頭,怕一回頭,就再也沒有勇氣轉身上山。
“八郎,八郎……”皇太女一一應了荀靖之的呼喚,自荀靖之身後最後一次抱住了他。
熟悉的瑞龍腦香沾在荀靖之的衣服上,荀靖之聽見母親說:“八郎,忘了母親……忘了這些與你無關的人罷。天下不是你的責任,天家不是你的歸處。權力是血中的毒藥,不要沾染權力,也不要渴望它。”
不知是誰自身後推了他一把,“走吧。”
走吧。
山中雪厚風冷,東西難辨,南北茫茫。風吹起荀靖之的衣袍,他在昏昏沉沉中踏上了第一道石階,身後忽然傳來一聲笛聲。
“八郎,別回頭,往前走。再叫我一聲舅舅。”
“舅、舅。”
“最後一次,舅舅陪你。”齊王再次橫起了笛子。齊王儀範偉麗,尤知音律,送荀靖之入道那一日,在堂庭山下吹徹玉笛,以一曲《游雲高馳》結束了自己與荀靖之的甥舅情分。
此後,世上沒了清河郡王荀靖之。
作者有話說:
莊宗和皇後有四個孩子:
1.皇太女崇劭(莊宗第1個孩子)
2.淮王/太子崇恺(莊宗第2個孩子)
3.齊王崇煦(莊宗第3個孩子)
4.公主崇幻(莊宗第5個孩子)
————
現在記不清人物沒問題,前面記住主角就可以~
一篇體量比較大的長篇小說,肯定會涉及不算太少的人物,随着劇情展開,我會整理人物和年表,重要的人物也會反複出現,
讀者讀下去會眼熟很多人物的,不會有難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