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烙餅
第22章 烙餅
顧希悅是被餓醒的,醒來一看已經過了午時,見梅香坐旁邊縫布口袋。
“你用過午膳嗎?”
她一出聲,梅香冷不丁吓了一跳,針差點紮到手,轉頭見小姐醒了,連忙把縫到一半的布口袋放下,湊到小姐面前。
“小姐,奴婢本來想叫你起來用膳的,是殿下說小姐太困了,讓你先睡一會,飯在鍋裏放着,你等着,我這就去幫你盛。”
說完麻利轉身,小跑着出去,一會就端着一個大碗進來往桌上一放。
“小姐快來吃,殿下做的是涼面,奴婢去端碗面湯過來。”
說完又出去了。
顧希悅睡了一覺,身上的乏勁去了大半,肚子裏已經開始咕咕叫了,她洗完手走到桌旁坐在,梅香端着一小碗面湯已經進來了。
“小姐,面湯還是溫熱的,你慢點喝!”
顧希悅看看大碗裏的涼面,上面點綴着蔥花,還有幾根青菜,咽了咽口水,先端起面湯喝了幾口。
面湯綿潤溫熱,有面的清香味,喝下去瞬間開胃,喝了一半放在一邊,拿起筷子準備開動。
心裏還猶豫了一下,這大碗面有點多,不知道能不能吃完,心裏想着擡頭看梅香一眼。
“殿下呢?”
“他帶着胡麻子去東頭找三位軍爺商量事情,衛林在東屋裏待着。”
梅香說完忍不住捂嘴笑。
顧希悅意外的看她一眼,“衛林怎麽沒去?”
那個胡麻子有點功夫在身上,雖然他現在成了殿下的人,但是就這樣讓他單獨跟在身邊,感覺還是有點危險。
又一想他這樣做肯定有自己的原因,自己擔心太多未免多餘。
“他被蟲子咬了,殿下讓他在屋裏休息。”
“蟲子?”顧希悅疑惑了一下,沒再多問,估計那蟲子有點厲害吧。
這個殿下,對身邊人還算可以。
梅香見小姐沒再問,見她開始用筷子挑面條,怕說出來影響她食欲。
要是真的告訴小姐,衛林是被一個比她小拇指還小的蟲子咬了,估計小姐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她到現在都不可思議,衛林不過就被那麽小的蟲子咬了一下,會疼成那樣!
剛才她可是看在眼裏的,衛林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顧希悅挑起一筷子面送到嘴裏,咬下去的一瞬間,心尖都顫了一下,實在太好吃了!
剛才還懷疑這一大碗面條自己吃不完,現在壓根不用懷疑,肯定能吃完,而且今天不用跟他們一起吃飯,也不用注意形象,大口吃飯也沒關系。
以前她剛去家族公司實習,跑業務的時候經常來不及吃飯,為了節省時間,她後來把吃飯速度練到驚人的程度。
現在身邊沒外人,顧希悅稍微控制了下,但是速度還是很快,大口大口吃下去的感覺非常滿足。
這個涼面勁道軟彈,在冷水裏冰過,加上蔥油的香味,吃進嘴裏清涼勁道,又回味無窮,整個味蕾都被點醒。
顧希悅又一次被蕭珩的做飯手段折服。
普通的家常飯都能被他做到極致,這個人不當廚子真有點虧。
要是他是個普通人,她真想追過來跟自己成親,以後他專門在家裏給她做飯,她在外面開拓業務,多好的組合。
顧希悅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趕緊醒醒神,屏去腦中的想法專心吃面。
旁邊的梅香擔憂道:“小姐,你慢點吃,當心噎着。”
可憐的小姐,以前吃飯都是小口小口,細嚼慢咽的,被流放到這裏來,不僅要帶領所有人活下去,就連吃飯都開始狂野起來。
小姐确實變了。
顧希悅三下五除二吃完,再把碗裏的面湯喝完,十分滿足的站起來。
吃飽飯的感覺太舒服了,特別是美味的食物。
她決定,以後等有錢了,帶領大家致富後,第一件事就是開很多美食店鋪,讓所有人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想到這裏,她提醒梅香,“等傍晚柳娘子她們過來拉糧食的時候,你在包點咱們之前切的馍片,讓柳娘子她們明天中午做午膳時給每人碗裏泡兩片。”
現在是關鍵時刻,她買回來的糧食要保證全村兩百多人吃一個月,之前曬幹的馍片全部都在,跟其他食物搭配一下,也能湊合幾頓。
梅香記在了心裏。
到了傍晚,柳娘子和李娘子兩口子,還有周娘子以及周大迎家的沈娘子一起來拉糧食。
趙延成拉着板車,剛到門口,顧希悅和梅香聽見響聲,立刻迎了出去。
趙延成和錢夫進去搬糧食,四個女人在院子裏跟顧希悅說話,梅香去西屋把懸在空中的布包抱下來,拿個簍筐裝了半筐,然後将半筐馍片抱出去給柳娘子。
柳娘子看着筐中的幹馍片疑惑道:“這是什麽?”
幾個婦人都湊過去看,同樣疑惑。
“這是之前鄉親們來幫我開荒時,帶給我的馍馍,當時太多了,我們四個人一時半會也吃不完,天熱放着又害怕發黴,便切成片曬幹,這樣好保存,也不容易發黴。”
顧希悅笑着說完,還拿起一小塊馍片,用力掰成幾片幾個人分吃了,咬在嘴裏嘎嘣脆,還挺好吃。
幾位婦人眼睛一亮,“這方法好,以後我們也這樣做,這幹馍片還能給孩子當零嘴吃。”
“還是別!”顧希悅趕緊阻止。
“這馍片太硬了,孩子吃容易崩壞牙齒,還容易卡嗓子,太危險了!”
柳娘子等人一聽,立刻打消了主意。
不過這倒是提醒了顧希悅,以後做美食街的時候,零食鋪子裏要添一樣鍋巴。
“明天午膳的時候把這個馍片給每個人碗裏泡一兩片,讓大家把肚子吃飽。”
明天午飯是燴面,人多,不可能做幹面,要是能在碗裏泡一片幹馍片,幹馍片吸了湯汁,村民們可以吃的更飽一些。
幾個婦人看着顧希悅,親熱的感謝她,都不知道說什麽好。
顧小娘子比他們都小,看着也就十七八歲,但是心胸和所做的事是她們想都想不出來的。
就連他們好心送給她的馍馍,都能被做成幹馍片存起來,現在又拿出來給他們吃。
“顧小娘子,你真的太好了!”
“姐姐們對我也很好,以後我們會更好的。”
趙延成和錢夫搬夠七天的糧食,劉婆婆之前幫他們算過,根據男女孩子的份量,把東屋裏糧食大概分了分,米面雜糧混合起來分成了四份,讓趙延成他們每次搬一份,這樣好管控,也不會造成浪費。
幾人在板車上堆好糧食就走,柳娘子他們還要去做菜餅子,劉婆婆這時候正在飯堂那裏等着他們。再過兩個時辰,村民們就要去領菜餅子了。
顧希悅沒留他們,人走後,看着天色也不早了,而蕭珩還沒回來,也不見衛林,估計事情還沒辦完,便讓梅香進屋做晚飯。
她坐在石板上編驅蚊草。
柳娘子幾人很快就把糧食拉到村中飯堂。
半天時間過去,三間屋子被改成兩間,小房間用來存放糧食,大房間靠後牆留個過道,靠邊牆分別盤了兩個大鍋竈,一共四口鍋,竈洞在裏面,人靠牆燒火,前面操作,又在門口這邊砌了操作臺。
全部按照顧希悅給的圖紙上改建。
這樣忙起來的時候,在鍋臺上操作的人,一轉身就能在門口平臺上操作,兩側也做了平臺,打了一層一層的置物架,放盆子,罐子和碗盤等,下面的置物架放菜品等。
竈洞離後牆兩米遠,放木柴燒火,都很方便,顧希悅還專門在靠牆那側設置了兩口長吊子小鍋,兩邊靠牆那邊各兩口,兩口鍋下面是空的,靠牆外面連着煙囪,兩口大竈洞裏燒火時,煙會從下面穿過去,自帶熱度。
顧希悅小時候在外婆家見過這樣的小鍋,那兩口小鍋裏,永遠都蓄滿水,溫溫熱熱,不管是早晚洗簌用水,還是外婆炒菜時,都會用到小鍋裏的水,非常方便。
而且兩口大鍋這樣布置在兩側,也方便管理,一人管兩口竈洞,另一人操作兩口鍋,也能忙得過來。
鍋竈砌好後,竈洞裏就開始燒火,到傍晚,泥巴裏的水分已經全被烤幹,晚上可以直接用。
劉婆婆在屋裏轉了一圈,非常滿意這樣的布置,等柳娘子等人糧食送到,在旁邊的小屋裏安置好後,她們就開始洗盆子洗野菜,将各種面粉都舀一點出來混在一起,将野菜切碎了倒進去,給裏面撒上适量的鹽,開始和面。
烙這種野菜雜面餅,軟硬很重要,五個人要烙出近三百個餅,柳娘子等人還有些緊張。
劉婆婆全身專注,指揮她們四人将面前大盆裏的混合面粉,中間劃個道道,一邊用開水燙面,另一邊用冷水,然後分別攪拌,最後揉到一起。
和面途中,劉婆婆伸手按一下,滿意點頭,軟硬合适。
要比平常吃的面條軟一些,這樣烙出來才好吃。
面和好後,蓋上慢慢醒着,柳娘子和李娘子倒上兩碗油,裏面放上刷子,放在鍋臺。裏側放上幹淨的大籮筐,準備放餅。
所有東西準備好,沈娘子和周娘子開始燒火烘鍋,烙餅不能用大火硬火,要用軟火來燒。
兩人在劉婆婆的引導下,将幹燥的茅草塞進竈洞裏慢慢燒火。
時辰一到,李娘子和柳娘子用刷子給鍋裏刷了油,又給手上抹了油,開始抓面劑子,往鍋裏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