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重生第五天

重生第五天

一、實踐的本質和基本特征:

本質: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的物質活動。

基本特征:1.實踐具有客觀實在性。實踐的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觀認識活動區別開來。(實踐高于認識)

2.實踐具有自覺能動性。目的性是能動性的主要表現。

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實踐的社會性決定了它的歷史性,實踐是歷史的發展着的實踐。

二、實踐的基本結構

1.實踐主體。在實踐活動中,實踐主體是指具有一定的主體能力,從事現實社會實踐活動的人,是實踐活動中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因素。

2.實踐客體。實踐客體是指實踐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實踐客體并不指一切客觀事物。

3.實踐中介。實踐的中介系統可分為兩個子系統,一是作為人的肢體延長,感官延伸,體能放大的物質性工具系統,二是指語言符號工具系統。

4.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必須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關系,包括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和價值關系,其中實踐關系是最根本的關系。

三、實踐的多樣性

1.物質生産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構成全部社會生活的基礎。

2.政治社會實踐是處理各種政治關系的實踐,主要是人們的政治活動。

3.科學文化實踐是創造精神文化産品的實踐活動。學術主要有科學,藝術,教育等。

四、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Advertisement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的內容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産生和發展的,就知識的本源來說,任何知識都不能離開直接經驗,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一個人的多數知識還來自間接經驗,是從書本和傳授中得來的。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首先,實踐的需要推動認識的産生和發展。其次,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了手段和條件。最後,實踐改造了人的主觀世界,鍛煉和提高了主體的認識能力。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4.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标準。

5.實踐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