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重生第十三天
重生第十三天
一、
1.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或者說剩餘價值的資本化,就是資本積累。
2.資本家瓜分了剩餘價之後,如果将其完全用于個人消費,則生産就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重複進行,這叫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産。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産,實質是物質資料再生産和資本主義生産關系再生産的統一。
3.資本家獲得無償占有的剩餘價值之後,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個人消費,而是将一部分轉化為資本,用以購買追加的生産資料和勞動力,使生産在擴大的規模上重複進行,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産。
資本主義再生産的特點就是擴大在生産,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産的源泉。
二、資本積累
1.資本積累的本質就是資本家不斷的利用無償占有的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來擴大自己的資本規模,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對工人的統治和剝削。
2.資本積累的源泉就是剩餘價值,資本積累規模的大小取決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勞動生産率的高低,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以及資本家墊付資本的大小。
3.随着資本積累和生産規模的擴大,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資産階級手中,而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無産階級則只占有少部分社會財富,随着資本積累,必然加劇社會的兩極分化。
資本積累不但是社會財富占有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資本主義社會事業現象産生的根源。
三、資本有機構成。
1.由生産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産資料和勞動力資源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
2.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可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質兩部分,資本價值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
3.由資本的技術過程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通常用c:v來表示,其中c為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
Advertisement
四、相對過剩人口
在資本主義生産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是一般趨勢,這是由資本無限追逐剩餘價值的本性所決定的。由于可變資本相對量的減少,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的相對減少。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業,形成相對過剩人口。所謂相對過剩人口,就是勞動力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要。
相對過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種形式。一是流動的過剩人口,二是潛在的過剩人口,三是停滞的過剩人口。
資産階級政府通過各種幹預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失業,但不可能徹底消滅失業。
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深刻矛盾,是資本主義被新的更能夠适應社會化大生産要求的社會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