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生第二十六天

重生第二十六天

一、形成發展的國際背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在深刻洞察國際形勢變化和世界發展趨勢,科學判斷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征,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形成并不斷發展的。

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世界範圍呈現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和趨向的重大态勢。

與此同時,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擡頭,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緣□□勢緊張,全球治理嚴重缺失,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處在又一個十字路口。

但我們堅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轉,以X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洞察時代風雲,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時代潮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提出了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解決人類發展重大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作出了獨創性貢獻。

三、辨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不同實驗基礎上提出的時代課題。

1.D: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也是毛中特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

2.S: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3.K: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4.X: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四、中特理論體系的形成

1.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确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否定了一切鬥争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确定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做出了實現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轉折。

2.1982年,黨的十二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創新的主題,這一重大命題的提出具有裏程碑,以是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開創性貢獻。

3.1987年黨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較系統的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确概括和全面闡發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系統的概括,也标志着D理論輪廓的形成。

Advertisement

4.1992年南方談話是D理論的集大成之作,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鄧理論也逐步走向成熟。

5.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D這一概念,深刻闡述了D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