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輕輕啜了一下(二更)

第78章 輕輕啜了一下(二更)

酉正禦駕親臨玄武南門樓,宣與民同樂,受跪拜,觀左右軍演百戲,是為正月十五上元燈會舊俗。

故酉時一刻,禦街至玄武南門前正設十丈長竿,上懸紙糊人物,披百花纖彩緞帶,風動若飛仙下凡。又忙設黃簾禦座于樓中央,左右紮黃羅彩帳,引樂人入內作樂,禁軍執黃蓋掌扇分列其外。

官家于雍德殿用膳訖,披袍待發,內侍忽來呈大理寺查明貪墨案髒銀運出京城一事的密報。

娴娘子親手端着金柈底剔紅方漆托盤進雍德殿時,那密報就鋪在案桌上。見了娴娘子,官家也不詫異,仿佛就等她似地擡眼拍了拍案桌,示意她過去坐。

娴娘子蓮步輕移,到官家身邊跪坐下來,漆盤将落桌時,官家漫不經心把密報斂了斂。

“臣妾給聖上送元宵來。”娴娘子垂眸不貪看,将漆盤裏的青白釉蓮瓣盞端出來。

官家好簡樸,見那小盞的五個蓮瓣裏正正好五顆團胖圓子,只撒一層不知什麽細粉,樸實無華,卻聞着怪是醇香。來了點興趣:“方才杜錦送過一碗來,你又送一碗。”

娴娘子莞爾,道:“錦娘子送的是錦娘子送的,臣妾這個不一樣。”

“如何不一樣?”

“臣妾這個,是今日京城民間最新式的元宵。”娴娘子笑着拿小調羹盛起一個,喂給官家吃,“不喚元宵,稱作湯圓。臣妾覺得好吃極了,聖上嘗嘗可有甚麽不同?”

“唔,”湯圓外皮微微的酥,咬開裏頭軟極甜極,香濃的芝麻餡兒芯也軟,竟還能流出來。官家眯了眯眼,“軟,甜,香!”

說時意味深長地看着娴娘子,大有一語雙關之意。娴娘子羞怩輕笑,粉拳貓兒似地點了官家一下,又給官家盛上一個。

官家輕咬慢嚼着,往坐榻上靠了靠,伸手又拿過那密報,道:“阿娴慣常得了好東西,都是一個人悄悄藏在閣裏吃,怎今日這樣大方,舍得拿來給朕也嘗?”

“聖上胡言,”娴娘子嬌嗔笑道,“臣妾哪次得了好吃食不跟聖上同用?”

旁側立在大殿裏的宮人內侍無不聽得心驚。“胡言”這種詞,也就娴娘子一人敢跟官家講,皇後都不敢如此。

Advertisement

官家哼笑一聲,并無要惱的樣子。又見娴娘子取出一金燦燦的小葉子,呈給官家看:“聖上可還記得這個?”

葉莖細致、脈絡分明。官家挑了挑眉,接過來把玩,道:“怎把這個拿來了?”

娴娘子努努嘴,搖頭,道:“今日金蟾去替臣妾買湯圓,遇見臣妾堂兄的人送來這些,說是給臣妾在宮裏用。”

“你堂兄,朕的中書侍郎,副相陸沛元?”

娴娘子點點頭,臉上挂着不解的神色,又道:“可臣妾在宮裏有聖上眷顧着,哪裏用得到這許多?”

官家未作聲。娴娘子便似自言自語軟聲道:“臣妾阿兄常說,大堂兄最擅未雨綢缪,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之人。忽然這般疼臣妾,或是聽見什麽不着根的風聲了也不一定,想要臣妾在宮裏幫襯呢。”

這都敢直言?

一番話聽得在場宮人內侍又是一陣汗毛倒豎、心底唏噓,紛紛替陸相捏一把汗。心道這娴娘子當真是天真浪漫,絲毫不曉得輕重。

官家擡手喚人,收了那大理寺的密報拿下去。道:“能有何事?”

娴娘子再次搖搖頭、努努嘴。喂官家用着最後一個湯圓,突然想到什麽似的,語氣調皮起來,道:“聖上可知這湯圓吃着好吃,可做起來卻不易。不似元宵,最難炸,一不小心就會爆開,油星子濺得到處都是,可怖極了。”

“哦?”官家擡眸,似是有興趣,“那要如何炸才能不爆,說來給朕也聽聽。”

娴娘子便軟聲道:“臣妾也是道聽途說,說錯了聖上可莫要怪我。”

“朕不怪你。”官家把娴娘子摟坐到腿上。

“這湯圓呀,要先煮後炸。可煮過了難免沾水,沾水遇油,便會炸開。故而關竅便是在外頭先包上一層蛋液、面粉制的膜衣,且下鍋之後千萬不能拿勺子去碰它。”

“碰了會如何?”

“那膜衣黏在勺子上,一碰便破。湯圓爆開,餡兒芯流出來,當真就炸成一鍋糊漿了呢。”娴娘子柔弱無骨似地倚着官家,聲如莺啼,說得繪聲繪色。

-烏棗大眼長睫,鬃毛锃亮,渾身肌肉精壯,急奔兩日兩夜,仍是神采奕奕的模樣。江滿梨笑着把手朝它的頸子上伸過去,它竟也高興似地,把身子靠過來,在江滿梨手上蹭了蹭。

林柳含笑看着她,道:“不先誇買燈的人麽?”

江滿梨一手抱着那魚戲蓮花燈,半側過身來,燈光照得她臉頰緋紅如初荷半露,道:“烏棗送燈也有功勞。”

鋪子門前人擠人,二人只得退到側邊空處。藤丫忙中捉空地給江滿梨拿了鬥篷追出來,見兩人你侬我侬地牽着手,心底嘟囔兩句,徑直上去給江滿梨把鬥篷披上,道:“小娘子不會騎馬。”

江滿梨聞言以為藤丫要勸她莫去。她确實沒騎過馬,心底也有些打鼓,正要說其實不去看燈也行,卻聽藤丫道:“林少卿可要看顧好小娘子,千萬莫讓她摔了。”

見林柳笑着點了頭,藤丫這才過來接過江滿梨手裏的彩燈,又把鬥篷的兜帽也給她戴上。

江滿梨笑看藤丫悶悶的模樣,道:“那我可真去了啊。”藤丫點點頭。江滿梨又道:“鋪子裏顧不過來就撤掉幾個菜。”藤丫作出不耐煩的樣子,笑着蹙眉揮手:“知道了,小娘子快去罷。”

話落間江滿梨腰上一緊,已經側坐到馬背上了,身後人幾乎是與她同時落下,把缰繩遞到她手中,道:“抓緊這個。”

江滿梨聽話抓住,扭頭見藤丫已經回了鋪子。林柳雙臂自她腰間環過,同她共執缰繩,把她牢牢圈固在懷中。

“坐穩了?”

江滿梨點點頭,林柳便拍了拍馬頸。

烏棗小步向前,大約是知道今夜不同往常,行得格外輕穩。小市人聲鼎沸,繁燈燦若星河,二人穿行其間,有人認出了林柳:“咦,那不是平成侯府的少郎君麽?”

“喲,”另有人跟着八卦,“馬背上帶的是個娘子麽?”

“好像是,但怎戴了兜帽,看不清臉。”

出了小市向東拐上禦街,烏棗得以放開些步子小跑。馬蹄清脆砸在地上,江滿梨一開始還沒忍住驚呼了一聲,後來發覺倒也不似想象中颠簸,便放松下來。

回頭看去,玄武南門樓上官家已經登臨禦座,左右朵樓上燈球高懸,兩條絹布紮的青龍彩燈左右盤旋于燈山之上,繞球蜿蜒如真龍集璀踏雲而行,又好似銀河成仙悠游下凡嬉戲逐鬧。

樂聲漸起之際辘車絞水上了燈山,逐時而放,瀑布般陣陣傾瀉于流光溢彩之間,引衆人大肆擊掌高呼。

“好看嗎?”林柳偏頭問她。溫熱的氣息自耳畔流過,除了熟悉的冷香,還有些許男子奔襲多日,浸潤了塵土的野性氣味。

江滿梨身子酥麻,慌忙從美景中抽身回神,扭過頭去。道:“好看……”

馬兒逆着人群如同破開一股水波,南下過了宣橋再往外走,嘈雜的人聲樂聲漸小,馬蹄放開跑得一會,游人又逐漸擠擠挨挨起來。便是到了城外沿河的灘塗,衆人結伴放燈的地方。

河岸攤鋪紛雜,花燈如晝,賣燈的小販拿竹子編得好大網,彩燈鱗次而懸,游人看中哪個便給挑下來。沿途每隔三五步便是一這樣的攤子,照得人面上的紅暈藏都藏不住。

二人信馬由缰地緩行其中。穿梭過幾群放燈的游人之後,江滿梨一眼看到角落裏賣炒栗子的伶仃小兒,林柳便抱她下馬去買。

冬末初春的栗子,不如秋日裏剛熟透的大,卻經由存了一陣,愈發的甜。

十五文一小包,炒得出了些蜜油,略微粘手。黃澄澄地剝開來,給林柳吃一個,自個吃一個,沙沙糯糯、又軟又甘。

江滿梨裹的是慣常穿的素鬥篷,不如狐裘暖和,随馬跑了這一陣,手指都涼下來。林柳捉住她指尖捂着,道:“怎不穿那件狐裘了?”

江滿梨便笑道:“哪有穿着狐裘做飯的?弄髒了多奢侈。”

說着把剩下的炒栗子往林柳大手中一塞,道:“林郎替我剝罷。”林柳笑笑,當真就拿過來,剝給她吃。

江滿梨牽着烏棗的馬缰,烏棗也任憑她指引。往前閑逛了一會,到了岸邊樹下,看一群年輕娘子郎君正在放天燈。時不時忽然自對岸沉黑的天際竄上幾叢煙火,火樹銀花,流星似地灑下來。

林柳沒有就近買燈,而是去了灘塗遠處一對老夫婦的攤子上。天燈俱是那老翁自個糊的,撲拙有些瑕疵,然誠意滿滿。老妪像是不會言語,見售出兩只燈去,高興地看着自家老官人笑。老翁一面跟林柳道謝,一面攥着老妪的手,生怕一不留神就讓她跑丢了一般。

江滿梨接過燈來,笑看他道:“林少卿真是善良人。”

林柳回看她:“江小娘子不也是麽。”

天燈點燃,托着底向上輕輕一送,任它升高飛遠,垂眸拱手,閉眼許願。

再睜眼,見那燈兒已經彙入了漫天橘黃之中,認不出是哪一盞了,林柳忽然從身後環抱過來,用左手與她的左手十指相扣,出聲問她:“可想知道我許了什麽願?”

江滿梨手心癢癢,輕輕掙了掙,沒掙開。又聽林柳溫聲道:“願我的阿梨平安富貴,再不用日日操勞,再不怕弄髒狐裘。”

柔光從夜色中流淌下來,江滿梨輕輕側過去看他,見他眸中好似也有萬朵華彩彙成的暖流,徐徐灌進她心裏。

騎馬回城的路上又經過那小兒的板栗攤子,江滿梨重又買得一包。烏棗甩着尾巴,步履踏得随意悠然,正好讓江滿梨放手坐在馬背上,邊走邊吃。

剝開一個放進林柳口中。看他神色自然地吃了,又剝一個遞過去。

林柳順勢垂首來接,卻是江滿梨調皮讓了讓,栗子沒接到,些許溫熱的柔軟猝不及防點在他唇角的酒窩上。

輕輕啜了一下。

林柳怔住,牽在缰繩上的手指緊了一下,烏棗得錯了指令,竟揚蹄小跑起來。

江滿梨口中不自覺溢出一小聲驚呼,卻還來不及回身去抓那缰繩,腰側環着她的手臂一收,整個人便被牢牢地圈住。氣息吹在她臉頰上,愈靠愈近,最後輕輕覆上去,吻住她的唇。

林柳長腿一夾馬身,二人便這般,奔回京城的燈火裏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