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版

第86章 出版

郁格桑最後沒有把這封信寄給虎子, 他現在的重心應當是學習,而且若是真有喜歡的姑娘,後面真的有了小家就忘了大家, 那,也不是如今一封信就能解決的。

更何況, 那都是未來未必會發生的事情, 又何必想那麽多。

她只給虎子寄了一封報平安的信, 以及和郁蘭香一起整治的耐放吃食,郵寄給他。

初春,郁格桑家的兔子從一開始的三只, 到現在的二三十只,已經算規模很大了。

不過郁格桑并沒有把兔子拿去收購站賣,因為趙知青和李知青已經向上打了報告,要發展農村養兔子事業,給隊員桌上添一道肉。

知青辦覺得這件事情可行, 就又找了公社那邊,層層向上, 又是會議又是實地跑到郁格桑家裏觀察, 最終這個提議通過了,先在第三大隊(塘邊村)進行試點,若是有成效, 再推往其他大隊。

而郁格桑家的兔子,就給公家預定了。

當然, 僅是這些兔子還是不夠的, 上邊還會去購買仔兔子, 和一些能配種的成熟兔子。

并且,為了這些兔子, 上頭竟然撥過來一位‘專家’,專門養這些兔子。

那專家五十多歲,兩額已生白發,戴着黑框眼鏡,很有儒雅風範。

他不是一個人來的,同時來的還有自己的老伴和一對孫子孫女,拖家帶口,在村裏買房子修房子,一副要常駐的架勢。

聽說他是教授,在養殖這塊是好手,還會給人看些簡單的病,在治好村裏一個隊員的腹痛之後,專家一家人就很順利地被第三生産隊的人接受了。

郁格桑一開始有點想不明白,在農村養個兔子有必要配個大教授麽?還拖家帶口,一副要常駐的樣子。

後面在她去省城裏買書,看到一對知識分子脖子挂着磚頭被‘游街‘的時候,就明白過來了。

這恐怕不是為了養兔子,避難倒是有可能。

Advertisement

郁格桑待在山溝裏,學校家裏兩點一線,反應倒是遲鈍了。

她沒有想到這世界沒有了公共大食堂,沒有了全民大煉鋼,但是,在她第一世發生過的慘痛歷史,有可能還會發生在這世界。

從城裏回來那天郁格桑心情就不大好,同時又隐隐擔心,若有些歷史事件會相似,那,三年/饑荒會不會也發生呢?

郁格桑難得的有些緊迫感。

如果真的發生了自然災害,受難的絕對是最底層的這些老百姓,到時候餓殍遍野,該是怎樣的人間慘境?

郁格桑很想做些什麽,比如告訴大家有可能有旱災?但如今風調雨順,一看又是個好年景,真有旱災,那什麽時候來呢?

且她又是個初中生,誰信她的話?

郁格桑翻來覆去,發現自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如今倒是只能祈禱不要有大旱,如果真的有,也請晚一點來,等全村把這批兔子養成功,多掙點錢,多吃點肉,這樣即使有連年大旱,吃了肉的身體多少還能扛。

此外,她能做的也就是多存糧。

哦,還要多碼字,多掙點營養液。

如果真有旱災,到時候有了營養液,還能加速作物生長,不怕餓死。

顧不了大家,郁格桑暫且只能顧小家。

上學,寫作,養兔子小雞,做家務,整治耐放的食物,郁格桑感覺自己已經是這年代的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樸極了。

而遠在他鄉的虎子,收到家裏寄來的一大堆包裹,什麽蘿蔔蝦米醬菜;香菇雞肉醬,風幹的鹹香兔肉;能直接沖泡的葛根粉蓮藕粉等等食物,心裏更是溫暖的不行。

現階段他無法回報得更多,只是把學校每月發的補貼和搞他各種小生意賺的錢票寄回去,不算多,因為學習卻是很吃緊,虎子沒有以前在小學那樣有那麽多時間想各種賺錢生意,他更多的心思撲在了學習了。

學業很難,和以往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但同時,老師和同學也跟從前不是一個量級的。

他們少年班的學生普遍年齡都不大,在大學是最特別的一批大學生,同時也是享受最好師資的一個班,虎子剛來的時候,就被學業的難度迎頭一擊,令他清醒喪氣的同時,激起更多的熱情和鬥志。

必須很誠實地承認,虎子在這學校,在這班級是感受到快樂的,不是同學關系好,也不是老師待他特殊,而是這樣的學習等級令他喜歡。

他仿佛被帶入了新的天地,一個新的公式便能讓他着迷。

虎子喜歡在這裏學習,享受在這裏學習。

當然,同時他也想念自己的家人。

他不像班上其他小屁孩那樣半夜蒙在被子裏哭……是的,別看他們這是多麽高大上的少年班,每個少年似乎都被籠上了‘天才’光環,實際上,一個兩個,幾乎都是很普通的少年少女,也會想家的時候哭。

而且,還嘴饞,但凡虎子拿到家裏寄來的包裹,不跑快點,他們都能‘嘗億口’給吃光。

尤其同宿舍長身體的,半夜餓了,還會偷摸扒拉虎子的葛根粉泡來喝。

盡管喝完會給票或者其他的,但那可是家裏寄過來,虎子氣得都打人了。

也就是後來同宿舍的似乎發現他‘妹控’,說一句“都是你妹妹太厲害了,做得太好吃了我沒忍住’這樣類似的話,虎子會酌情網開一面,這才能好好住下去。

虎子想家的時候,學會了畫畫,是跟學校美院的學生學的。

他長得高,又很沉穩,打球也厲害,他不說,都沒人把他當少年班的學生,畢竟這時代人普遍因為營養不良,十五六歲就快一米七八的沒幾個,臉嫩點也沒啥,喜歡的姑娘不心動,可以做好哥們。

等後面發現是少年班的學生了,兄弟情都處上了,也不好翻臉。

就這樣,虎子身為少年班的學生,卻難得能和學院其他學生在一起玩耍,那素描,也是他們教的,再蹭蹭課。

不過蹭其他系的課這種行為不被少年班的個別老師所喜歡,覺得虎子不夠專注在數學上,容易走歪,在數學一道成不了大事。

虎子有主見,該蹭課還是蹭課,但學習卻也是更下功夫。

這時代的學生都很拼,上大學不是玩鬧,都是為了學有所成。

虎子的拼,還沒到極致的那一批,也引不起什麽注目。

倒是他的耐性,卻是足夠,尤其對比少年班其他學生。

少年班,少年班,聽名字就知道這裏的學生年齡不會大,最小的那位,才十一歲,聰明是真的,耐性不足也是真的,少年班的學生很多都有這樣的毛病,要憑耐性,虎子确實是在班級排得上號。

解一道題目一小時不行就兩小時,兩小時不行就一天,三天,五天,也不是死磕着,但是就是不會放棄,很有耐性地想辦法去解決,這就是他的優點。

耐性,是科研一道需要的品質。

所以有的老師對他的印象,也很好。

總而言之,少年班的虎子也跟同伴其他同學那樣,有自己優缺點,也被部分老師欣賞,部分老師不認可,但這些老師都有一個很基本的師德,不會因為自己不認可學生某些特質,就針對學生,對學生教學敷衍了事。

**

春去又秋來,在虎子為自己學業努力的時候,郁格桑放緩了自己學習的腳步,她沒有再跳級,而是很低調地做着一名初中生。

她的初中是在公社念的,不是沒有縣裏的學校招她,但郁格桑不想去。

她前兩輩子都念過很好的學校,內心不是特別苛責自己非更好的學校不念。

相比較那些,這輩子的她更戀家。

她打小是和郁蘭香虎子相依為命長大,多少次都是郁蘭香和虎子在半夜背着突然高燒甚至抽搐的她去衛生所去醫院看病,她有記憶,她還記得養母懷裏的溫熱。

如今虎子去外地念書,她要是也去了縣裏,縣裏離家那麽遠只能住校,那郁蘭香就算一個人孤零零了。

郁格桑舍不得,也戀家,她就以自己年齡小去住校怕被人欺負為理由說服了郁蘭香,同意她在公社念中學。

其實郁格桑的理由也挺站得住腳,畢竟她牙齒都還沒換好的小孩子,真去了住宿,遇到校園暴力就慘了。

在公社初中就不一樣了,郁格桑的名聲在公社是出名的,尤其是她哥虎子被帶去念少年班後,他們家就出名了。

身為‘天才’的妹妹,又是會寫作,寫作能拿營養液還上報的人,郁格桑在公社中學是很受歡迎的。

且部隊暫時還沒辦初中,那些要念初中的也是到附近公社初中念書,和虎子交好的朋友也在郁格桑的公社念書,他們會罩着她,郁格桑再小,也不怕被欺負。

加上第三生産隊離公社還沒部隊遠,郁格桑每天走路上下學都比小學輕松,郁蘭香也就漸漸放心了。

等第二年部隊終于把初中也辦起來後,郁格桑又被校長轉回了部隊中學,郁蘭香就更沒什麽可擔心的了。

就這樣,郁格桑在公社完整讀完了整個初一,又開始回到部隊中學念初二。

念到了初二,郁格桑也是不緊不慢學習,她不再急着跳級,而是按部就班的學習。

一開始有學生因此說是虎子沒法教郁格桑,所以郁格桑變笨了,不然肯定一學期跳一級的,但後來這話也不說了,因為郁格桑雖然沒有跳級,可她成績還是很穩地在一二名保持中。

而且,她還成為了作協認證的小作家,初二的時候,就出書了!

那本書的書名叫《小兔子種田記》,講述一只在人類社會‘進修’過的小兔子,回到自己的兔子部落,幫助兔子部落的兔子種田搞建設的故事。

兔子部落的兔子是有智慧的,就跟人一樣,但是他們很窮,他們不會種田,文明水平發展緩慢,還是在采摘的階段(相當于原始社會),經常會有兔子餓死,新生的小兔子存活率也很低。

而‘進修’後的兔子,也就是我們的主角兔在學會了人類社會的種田技巧後,回到兔子部落,開始教大家辨別更多可以吃的作物,教大家把作物的種子留下來,耕地種下去。

此外,這個去過人類社會的兔子,還有‘綠江小說系統’,它有幾瓶系統贈送的營養液,把這營養液用在作物上,讓兔子部落的兔子看到種田的好處,願意聽主角兔的話,學着種地,還要跟主角兔學習認字,寫故事,好來賺營養液,種更多更好的食物。

漸漸地,兔子部落開始發展起來了,兔子的生活變得更好了,新生的小兔子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了。

“哇,這個兔子好厲害,它還會種地!”

“兔子竟然學會了我們的知識,還能回去兔子部落幫助自己的族人,它真好!”

“兔子講的故事好好聽,怎麽不講完整,我想知道結局啊!”

“哎,用營養液澆灌的紅番茄真的能變成彩色的哎,好好吃呀!”

“我好喜歡小兔子,他要是能帶我去他的部落玩就好了,我也願意幫它種地!”

……

《小兔子種田記》出版以後,迅速在全國風靡起來,盡管這是一本歸為童話的書籍,但它的讀者受衆卻格外廣泛,不僅是識字不多的小學生會纏着高年級哥哥姐姐或者爸爸媽媽幫助讀,就是中老年人都喜歡看。

它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虛幻與實際的結合,一下子轟炸了這個國家從沒接觸過這類文學作品的百姓。

年齡低的小讀者把它當成童話故事看,中二的少年認為它是一本‘英雄’書,青年人們喜歡看建設部落,中年人們一天勞動回來後看它覺得解乏輕松,老年人們卻通過它希冀未來國家繁盛。

一本《小兔子種田記》,以超乎郁格桑想象的速度傳遍了全國,虜獲了全年齡段的讀者。

而小作家郁格桑的名頭,也随着在全國傳播開來。

郁格桑:稍等,我不是用筆名發表的嗎?為什麽大家都知道是我寫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