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記者采訪
第071章 記者采訪
看到記者過來,任芝下意識繞過人群後面離開了楚昔身側。
她低頭走到公交車邊去,助理給她拿下來了帽子和口罩,戴一戴,遮一遮,才回到人群外面,站着遠觀。
楚昔把她的這些小動作盡收眼底,忍俊不禁地勾起了唇。
躲得真快。
她時不時掃掃任芝的所在,也絲毫不影響繼續關注手邊八只屏幕。
女記者費盡氣力擠進來,舉着話筒詢問了楚昔身邊的兩位人員——
“你好,我是容縣高牙區電視臺的記者,想訪問一下目前前線的救援人員分布和救援情況可以嗎?”
接她話的是穿消防服的隊員,表示本次參與救援的隊伍不僅有消防救援隊,還有當地的公安分局派出所民警以及街道辦的公職人員來幫忙搜尋。
非常中規中矩的回答,說到救援情況的時候,其也只是表示正在搜救中。
“哦,好的。”女記者迅速結束了與他的對話,她擠到這裏來,原本也不是為了采訪他,答案也在預料當中。
只是在某種禮貌慣性的使然下,記者進行采訪的身份需要排列某種先後罷了,否則恐怕要被地方臺□□。
女記者下一秒看向了楚昔,她身後的攝像師也非常有默契地把攝像機的光焦對準了楚昔。
楚昔正在幾個手機前輪番指揮着。
時不時會埋頭,用簽字筆在手中那張紙上打下幾個黑點。
她一會兒喊視頻通話對面的隊伍轉向走,一會兒喊學員把鏡頭往前拉近一點,所有視頻對面都傳來相同的回答——
Advertisement
“好,好!”
其他人都盡可能的保持安靜,讓她一個人的聲音在空氣中清晰落地。
女記者等了等,就沒等到她眼神看過來的時候,只好冒昧地等到楚昔剛說完一句話,就見縫插針地将麥克風伸過去。
“你好,這位老師!想采訪一下你現在是正在和前方救援隊以及迷路人員進行通話嗎?”
以及,嘴裏噼裏啪啦地吐出問題。
“嗯。”
楚昔站着沒動,回答得惜字如金。
女記者剛想再開口,她突然眼神一緊,對着其中一個屏幕喊道:“夠了!張中易,不用走了!”
下一刻轉頭對四隊的救援人員說:“有三個人應該就在你們的西北方,你們走快一點,看能不能接上。”
四隊的救援人員依然十分配合與信任,“好!明白!”
他們的喇叭持續放着聲音,他們那邊的鏡頭開始劇烈晃動,以及跑步踩在草堆上的聲音窸窣傳來。
所有人的注意力不自覺地集中在楚昔剛才指揮的兩個鏡頭上。
終于要接上人了?
這是馬上要找到迷路的學員了嗎?!
大家拭目以待,女記者也懸着心,期待下文。
突然,學員那邊的視頻裏大叫出聲!
“我們好像聽到喇叭聲了!”
“是是是!是真的有喇叭聲!”
三個人在原地扯着嗓子大喊:“我們在這裏!在這裏!”
楚昔低頭在紙上鎖定兩個點,對尖叫這三個人說道:“你們往禿樹皮的那棵樹走。”
他們還無法判斷聲音傳來的具體方向,但按照楚昔為他們指定的方向走了一段後,語氣更加興奮道:
“是這邊!楚昔!聲音更大了!”
看來有一隊救援人員要成功接上人了!
楚昔身後的人群中,都有人已經忍不住半場興奮,嘴裏冒出一句“YES”了。
還有人撓頭小聲疑問:“楚昔是不是導航成精啊?”
女記者也欣慰地向臺前播報了這份喜報,轉達馬上就有救援隊能夠成功接應到一批山林迷路人員了。
鏡頭一轉,她采訪到楚昔:“這位老師,你目前指揮的這8個視頻,請問都有什麽各自的特征嗎?看起來你一直都在為視頻對面的人員指路,你是如何分辨出來對面的地點?你是否是本地人員,經常在這座山林中出沒?”
攝像師對準八個手機屏幕的視頻內容,女記者還補充了一句:“目前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方視頻裏都是山林的一處地貌,據悉那是四隊救援人員和四群迷路人員的所在地點。看起來周圍都是樹木成蔭,景況非常相似,但他們的所在地又是完全不一樣的,還好這次有我們的專業從業人員在進行總指揮——”
鏡頭再次轉回楚昔——女記者所說的“專業從業人員”身上。
“希望這位老師能夠也告訴我們一些在山林中分辨道路的技巧。”女記者微笑着把麥遞到楚昔跟前。
顯然她是把楚昔認成住在這裏、專業探險,或者對山林頗有研究的戶外人員了。
“……”楚昔默了默,餘光瞥見任芝站在最外圍,對着自己做了個“捏嘴巴”的動作。
意思是讓她管好嘴,好好說話。
她遲疑了兩秒,才對記者說道:“我說話可能會冒犯你。”
啊……?
女記者疑惑地怔了怔。
這樣,已經,很夠禮貌了。
楚昔下一句說道:“我不是哪裏的從業人員,路這種東西,看一眼就記住了,有什麽難的嗎?不需要專業,用腦子就行。”
女記者露出了一瞬間傻眼的表情:“……”
是有點冒犯了!
下一刻,她又追問到專業的問題,想來這也是電視機前和直播間前的觀衆想知道的——
“這些樹林的部分在我們看來都是不盡相似的,那麽想問問你是怎麽分辨出來它們的不同呢?”
對啊對啊,有些中老年朋友确實和記者發出同樣的問題了。
他們在公衆號的直播下面留言:
【樹林那麽大,我怎麽分辨我處在哪個位置呢?】
【希望出一些森林防迷路小妙招,讓我們學習!/[抱拳]】
【為啥我看哪個樹都是一樣的?我老花眼了莫?/[捂臉]】
電視機前正在吃晚飯的、剝橘子的、洗碗暫停走過來看的觀衆,也很好奇這個問題。
就說說,專業人員跟他們的思考方式,到底有啥區別啊?
楚昔輕輕“嘶”了聲,神色糾結着,看起來也是在思考記者這個問題……
“類別,樹型,樹幹,樹皮,樹紋,枝幹分叉,長短粗細,樹葉多少,顏色深淺,包括病害受損程度都不一樣,你們怎麽會覺得到處都是一樣的樹呢?”
楚昔輕皺眉頭,看着記者,眼神仿佛在困惑着說:你這個問題很奇怪。
女記者捏着話筒的手不自覺地加重了力道,什、什麽……?
但楚昔說得好像很有道理,讓人反問也不是,追問也不知道繼續問什麽,她只好換一個問題再問道:
“那你又是怎麽判斷出每隊人員所在的地點呢?因為看到一直是你在為他們指揮路線。”
“這個啊,”楚昔說道:“點成線,線成面,小學就學過了,我就把路邊這些植被看成點,然後連成線,先在腦海中補全二維平面圖,再和太陽落山的地方聯系起來,加上角度拓展成立體空間,地圖就出來了。”
女記者:“……………………”
确認過眼神,不是同一類人。
她迅速把話筒收了回來,禮貌地對鏡頭微笑道:“好的,感謝這位老師的分享。”
楚昔煞有介事地說,公衆號裏一些老年人還真是也煞有介事的聽,聽完認真問問題道:
【老師,我孫女子涵也上了小學,她怎麽不會?】
【是我們這邊的小學教育資源太差了嗎?課本上沒有這些拓展練習。】
【麻煩記者再問下這位老師是哪個大學畢業的,我要讓我孫子也考上那個大學。】
【說的都有道理,但我們都知道執行起來不容易,這位老師辛苦了!/[點贊]】
并且有老人轉發了公衆號的直播,在群裏艾特家族裏的小輩——
【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建議大家多學學!】
小輩們點進來掃了眼轉發的封面,什麽山林迷路?無聊,不看。
但還是有問有答的回一下——
【好的,謝謝爺爺/[抱拳]】
【學到了!】
【這個我們老師上課講過啦,已經學會了哦/[可愛]】
在電視臺和減災防控公衆號的連線播放下,省級公安部也注意到了轄區內的這次意外事件。
了解完情況,聽說前線正在搜尋迷路人員中,而剛好他們今天開始決定入駐抖抖直播間,乘5G網絡的快風為廣大群衆普及安全知識。
這會兒已經有同事在隔壁辦公室做第一晚的直播了。
局長關注着直播數據,也許是因為他們首次開播,也許是因為他們這樣的官方公衆號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度不夠,直播二十分鐘了,直播間才來了一百三十位觀衆,有一條評論甚至說:
【警察小哥哥很帥,可是講得有點無聊,不好意思,我下次再來給您捧場!】
關注到這種情況,局長沉思了一陣,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
準備的下一個案例先暫停講解!他們不用這種幹巴巴的講述方式了!
既然有現場的例子在,為什麽不活用正在發生的資源?
所以,換!
馬上把稿子上的下一個案例換成容縣高牙區正在發生的山林迷路事件!
“小吳,你過來,趕緊查一查容縣電視臺的辦公室電話……”
各路人員聚集的半山腰上,正在等候同事做采訪的另一位男記者突然收到省級部門的來電,電話接通時還有些誠惶誠恐。
待他聽清電話那頭的意思後,轉眼臉上又容光煥發,既緊張,又激動不已。
“好的好的……明白了,我這就來,嗯嗯……”
電話結束,男記者迅速點開抖抖APP,登陸區電視臺的官方賬號進入了省公安的直播間。
雖然現在的觀衆不多,但他的手仍然緊張的在微微發抖,開始為領導的直播間轉播現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