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

第 25 章

劉蔚聽到這件事情居然有系統獎勵,做得更認真了。

“我們要建大廟,塑大像,行大禮。”劉蔚現在一門心思就是要把這個事情幹好幹大。

謝修文敲了一下劉蔚腦袋道:“這些事情不要好大喜功,慢慢來。”

劉蔚當即回應道:“我們這個寺廟就是要做得衆人皆知,就是要隆重莊嚴到所有人都為之嘆服。”

劉蔚越說越激動,猛地跟謝修文道:“我們把這個搞成旅游節吧。”

謝修文仔細品了“旅游節”這三個字是什麽意思,智商超群的他也沒明白什麽是旅游節。

劉蔚跟他講清楚了旅游節的含義,他才恍然大悟。

旅游節的核心是吸引游客刺激消費,本質是一個以地方特色為主題的商業活動。

劉蔚越想越覺得可行——景德鎮也有很多不錯的民俗也可以作為此次商業節的內容之一。

“走吧,我們去找那些道士聊一聊合作的事情。”劉蔚穿上衣服,帶着謝修文說走就走。

劉蔚現在全身心都牽挂在旅游節上,作為現代人的他太清楚這個商業活動能有多帶動地方經濟了。

謝修文無奈地跟着劉蔚出了縣衙。劉蔚把修建寺廟的事情和有桑等人交代後,兩人策馬奔向城裏的城隍廟。

很多城池都會修建城隍廟以庇佑城中百姓,屬于民間信仰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隍廟中供奉的更多是當地有威望的名人奇士或者當地人推崇的歷史人物,職位相當于陰間的縣令。

劉蔚和謝修文來到城隍廟前,下馬後畢恭畢敬行了三禮。

Advertisement

他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和廟祝聊合作的,态度上自然要畢恭畢敬,言語誠懇。

謝修文并未行禮,站在劉蔚身後默默看着劉蔚瘦弱的背影。

一陣風從廟前穿過,劉蔚寬大的袖子迎風而起,那一刻飄逸宛如仙人一般潇灑。

城隍廟進出的百姓都面帶驚豔地看着劉蔚。他們知道小縣令長相自有風流,但是誰料到居然能夠如此讓人見之難忘。

“劉縣令來看城隍爺了!”人群中有人竊竊私語道。

“是不是他也想知道到底誰有冤屈,幫我們讨回公道。”

接着有人說道,“你們看這個風,是不是故意要托着劉縣令起身,這說明城隍爺也知道他是好官。”

“劉縣令肯定是好官,你看看我們現在可比之前有錢多了,生活也好了。”

“城隍爺肯定知道他在幫我們,所以才讓風托着他。”

劉蔚此舉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不過是為了表示謙遜,誰知還博了一個好名聲。

劉蔚和謝修文走入廟宇,劉蔚為了表示自己的來意又向城隍行了三個揖禮。

這也是他為将來旅游節造勢的一個話題,旅游節也需要事出有因。

有故事才能有品牌,有品牌才能有差異化競争。

現在的造勢是為了增加宣傳力度,為了讓更多的人被勾起好奇心,被更多人關注。

一個十歲左右,穿着淺藍色直裰的小道士走上前來,道:“師傅早知道您今天要來,所以特意讓我在此等候。”

劉蔚拱手道:“勞煩小道長。”劉蔚和謝修文跟在道士身後,走過一道道清幽的木門,最終來到了一間靜室。

靜室裏,草席上的熏香煙霧袅袅,桌子上的八珍糕擺放的整整齊齊。

廟祝着一身深藍色道袍坐在草席上,氣定神閑地泡着一壺茶。

聽到門被打開的聲音,他站起身來說道:“恭迎劉縣令。劉縣令此次前來,怕是為了後土娘娘祠?”

劉蔚笑笑道:“後土娘娘祠一定要建,但若只間後土娘娘一祠,我怕辜負了其他神仙英靈。”

廟祝聞言眼前一亮,道:“不知縣令有沒有找到要建廟宇的廟祝。

我有一師弟,習經學藝不亞于我,他也正在本寺廟修行。若縣令不嫌棄,我約他過來一起商量。”

劉蔚自己也缺少宗教相關的資源,現在有人把資源送上來,他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修建寺廟沒有那麽簡單,主要是劉蔚他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來仔細研究這個事情。

他需要一個比較靈活會來事的人來做廟祝,同時負責旅游節的方案。

小道士帶着廟祝的師弟進來屋子裏後,就退出去關上了門。

木門戛然一聲關閉,靜室裏安安靜靜不受外界幹擾,他們現在需要開始進入一個正經的會談了。

廟祝的師弟等門關後自我介紹道——他姓邢,法號“無塵”,自幼就跟着師父學經。

劉蔚點點頭說道:“我現在需要一個通世俗,知百姓的廟祝。”

劉蔚說出這句職場黑話的時候,心理的标準很清晰:知道客戶痛點,引導客戶消費,營造消費氛圍,營銷品牌文化。

也就是一個優秀的産品經理應該做的事情,他感覺自己的要求并不高。

畢竟廟祝這個職業不需要的擔心被辭退,終身任職,月薪底薪加提成,贈送公司股份。

這麽多權利加在一起,相當于上市集團名下的子公司CEO了。

劉蔚簡單跟衆人聊了一下他對于旅游節的定義和需求,他現在需要一個人可以快速上手旅游節這個項目。

邢無塵聽完,仔細端詳了一下劉蔚和謝修文的面相說道:

“你想要的不是那種避世的高人,你需要的是一個出世的俗人。”

劉蔚大方地點頭肯定道:“不知邢師兄你怎麽考慮?如若覺得這種定位不适合你,也可以提出來。”

如果說邢無塵聊了這麽久還沒有發現他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劉蔚可能會另外選擇其他人作為廟祝人選。

邢無塵問道:“先生對于這座寺廟是如何布局的呢?”

在聊天的時候,邢無塵發現劉蔚自始至終都在用一條看不見的線拉住整個對話。

那個線可能就是劉蔚對于整個寺廟的布局和規劃,他也很感興趣。

劉蔚問道:“你認為我這次旅游節的目的是什麽?”

邢無塵低頭思索片刻道:“為百姓。為百姓能有商可行、有物可賈、有利可圖。”

這是他從劉蔚的聊天重點裏總結出出來的,也是他認為一個父母官可能思考的事情。

劉蔚大大方方地說道:“聖人在位三年,開放了原來的商禁,街上餓死的人連年減少。行商才可富民,富國。”

邢無塵聽聞這句話,目瞪口呆地看着劉蔚。他就算有猜想,沒想到過商業居然可以這麽重要。

“聖人下令:商人之子也可考科舉,商人并不低賤于農民。”劉蔚接着說道,

“須知這兩年多少商人往來于大漢內外,買賣大漢之糧食玉石而有所結餘。”

聖人開放禁商之令,也不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卻已經讓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這樣才會有昌南發展的土壤——陶瓷是工藝品,更是商品。

只有能賣出去,他們才能造出更多的瓷器投入更大的市場。

劉蔚說完這些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并不是大家不聰明,大家都聽懂了這些話,所以更加沉默。

商人之前的卑賤在于政府刻意壓制,人人都認為商人與民奪利。

但是可能只有鼓勵從商才能藏利于民,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城隍廟祝欲言又止,眼中也被渲染上一層雄心壯志。

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機會了。他頭發已經花白,不再年輕,也不在有年輕人入世的沖動。

他轉頭祝福地看向自己身邊的師弟。師弟還年輕,更有一方廣袤的天地來有所成長,有所作為。

在這場談話中心的邢無塵沉默半晌,長嘆息道:“縣長大義,是邢某才疏學淺。

邢某願為廟祝,以驽鈍之天資助先生之宏圖。”

沒有人可能對此規劃毫不心動,甚至沒有立刻答應這個計劃并且保持冷靜真的很困難的事情。

圖利者能在這個計劃裏看到錢,圖名者能在這個計劃裏看到權,圖蒼生者能在這個計劃裏看到大志如鴻鹄。

就算達不成,也不過是完成了普通人看來很不錯的目标。

但是如果真的能達到這個目标,那真的就是觸碰到自己人生中最閃亮的一刻。

謝修文看着僅僅用語言就讓兩位高人折服的劉蔚,心裏有一個角落在暖暖地發光。

劉蔚是如此的優秀,和當初在馬上的少年一樣。

他依然堅定地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默默地,在黑暗中舉起手中的火炬。

那火炬上,發着能照亮萬人的光。

“我們的目标是一個月內建出一座讓世人震驚的寺廟,有什麽需要的直接和我說。”

“我們要讓更多的昌南人活得更好。”劉蔚堅定地說道。

建造一座廟宇哪有那麽簡單,要木料,要雕花門窗,要磚石,要泥瓦。

邢無塵接了任務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開始加班加點的負責整個廟宇的建設。

劉蔚專門強調過要有陶瓷這一本地元素,所以邢無塵還經常要和白珪對接陶瓷的資源。

邢無塵在這一個月裏忙碌的自己頭發都快從道士掉成和尚了。

好在他師兄也有從旁協助他出力很多事情,例如招募道士和宮宇規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