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番外二

第71章 番外二

新帝即位, 先帝留下的妃子自是得搬離各宮各殿。

太妃們看着奴才們使勁搬東西,都齊齊站在宮門處,神色或喜或悲。

先帝沒了, 她們這些人中有傷心的,也有漠然的,這不算讓人意外, 畢竟先帝已經好多年不将她們當成自己女人了, 她們未必對先帝殘留多少感情,只是她們的靠山倒了,心裏惶惶不安是有的。

張氏有些茫然,先帝沒了, 二公主早些年也沒了, 沒有留下一兒半女, 讓她這個太嫔怎麽熬剩下的日子。

小蘇氏在她身旁站着,神色麻木,只是偶爾将視線落在蘇氏上。

在她們一衆太妃中, 或許就只有蘇氏稱得上好運了, 二阿哥那副身子居然撐到了現在, 還生有一女,蘇氏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只是被其他太妃斷定好運的蘇氏, 到頭來沒有半點歡愉。

她想不通為何先皇後能從一個格格身份變成大清皇後, 就算随先帝去了, 也是有滿載榮光, 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可謂是生前身後都圓滿如意。

可她雖不求能像先皇後那般圓滿, 她好歹也是早些年後宮唯二生下阿哥的妃子, 怎麽到了她這裏,她就得跟其他太妃們擠到一處。

她居然不能到弘晖府上過完後半生。

蘇氏癡癡愣愣靠在牆上,她就是說了她孫女是個身子虛弱的,不頂事,要趁早再生幾個,弘晖居然跟她翻臉了,到底不是她養大的兒子,不親她啊。

可她說的有什麽錯!弘晖居然想效仿固倫懷淑公主讓她孫女招上門女婿,這傳出去多不像話,一個女孩兒怎麽能招婿,自立門戶,這不成了笑話嗎,她可不想将來給她燒香的是她外孫而非親孫子。

蘇氏執念如此,并非是她認不清楚自己兒子大概此生只有一個女兒了,若是不想過繼子嗣,讓別人的血脈占了爵位,招上門女婿便是唯一的辦法了。

而是她大半輩子為自己生下先帝唯二的阿哥驕傲,若是繼承爵位的是她孫女後代,那她還有什麽驕傲的資本,至少她是這麽認為的。

兜兜轉轉間,這半生,她好似始終陷在名利榮光當中。

Advertisement

她發呆好久了。

以至于她視線落到一個容貌極其蒼老的人身上時,她被吓了一跳。

“她是誰?”蘇氏問道。

一旁的宮女回道:“是塞和裏氏。”

蘇氏想起這人是誰了,塞和裏氏,那個在潛邸時就是先帝表妹的格格,“她現在怎麽變成這樣了?”

變得比宮裏最年老的嬷嬷還蒼老,讓她徹底認不出來了。

宮女又道:“她犯了大錯。”

宮女細細将塞和裏氏在進府前跟自己表哥私相授受的事說出來,說是這事當年被先帝和太後知道後,當即剝奪她位份,若非太後要死死守住這件事,不讓這事污蔑母族名聲,塞和裏氏估計在宮裏早就沒了存在。

這種存在并非是死了就沒了的意思,而是将一個人活着的意義徹底抹除,包括她生前的經歷。

蘇氏心一凜,“那她犯下如此過錯,怎麽還活着。”還能讓她知曉此等隐晦之事

宮女微微一笑,“當年皇後娘娘求情,特地讓塞和裏氏活下來了,只是從此不為宮妃,只為宮女。”

蘇氏渾身顫抖,這樣還不如直接讓塞和裏氏死了算了,讓好好的宮妃論為宮中奴才,她不信先後會如此好心,分明她是什麽事都不管的。

能讓她插手的事,要不是威脅到她的,要不是有利她的。

而塞和裏氏一個身份卑微之人,哪會有利處,唯一的解釋是塞和裏氏早些年得罪先後了,所以‘跟自己表哥私相授受’的事會突然爆出來,然後被折騰一輩子,終生不得解脫。

蘇氏害怕了,她不再埋怨憤恨固倫懷淑公主引誘她兒子招上門女婿這事了,固倫懷淑公主是先後親女,哪怕先後沒了,她此刻心裏仍是萦繞着害怕。

她顫顫巍巍的,任由宮女攙扶,進了慈寧宮,從此雙眼一閉,不再理會兒子的事了。

……

事實上,弘昐繼位以後,鬧出的事都是大事。

先是早已出嫁的固倫懷淑公主主張讓自己的一雙兒女改姓為愛新覺羅氏,她不願自己的兒女随額驸姓。

她跟額驸感情好是好,但不代表她樂意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遠離皇室,就跟她早些年想的那樣,弘晖一個體弱的阿哥都能因為阿哥身份被人重視,手握權力,而她作為先帝嫡女,居然只能得到一個公主的頭銜,權力是不沾手的。

她心裏不甘,當然,她這種不甘并非是觊觎兄長皇位,而是想着與其給自己兒女夫姓,那還不如讓兒女随她姓,這樣她的子孫後代也能像皇子皇孫一樣逍遙快活。

她就是對公主和皇子的身份待遇感到不公罷了。

朝廷臣子是不同意此事的,還為此鬧翻天了。

弘昐對自己妹妹百般看重,雖說考慮到之後他女兒的額驸是否入贅,是否會讓後宮妃子生出貪念的可能,但這是他親妹妹,為他妹妹破例也不是不可以。

弘昐對此做出了解釋,便是只有繼承爵位之人方可向帝王申請招上門女婿,在皇室裏,若非經過聖上批準,入贅之事無門。

而在固倫懷淑公主這裏,由于先帝駕崩,他作為新帝同意此事,便将固倫懷淑公主的額驸當作上門女婿對待,她的一雙兒女便是從愛新覺羅氏的姓氏,兒子降一等爵位為郡王,而女兒便是和碩格格。

弘昐這說法是将固倫公主的身份等同和碩親王身份看待的。

也是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大清皇室女兒的地位了。

當然,朝廷臣子依舊是不同意此事,可宗室中只留下一個女兒作為血脈傳承的人還真不少,就比如聖祖爺的十二阿哥和碩履親王等,能讓自己血脈後代繼承自己爵位,為何要便宜其他宗室。

更何況皇帝的意思并非是讓女子當道,說到底還是便宜他們這些只活了女兒的人。

這些宗親的默不作聲,以及弘晖的竭力抗争,這事終究是被定下來了,固倫懷淑公主的後代自此為愛新覺羅氏。

畢竟瞧皇帝的意思,這并不影響皇子阿哥們的皇位競争,只是對他們宗室格外開恩罷了,至于固倫懷淑公主,那權當帝王對她的寵愛,畢竟先帝就那幾個兒女,皇帝和固倫懷淑公主打小一起長大,感情好很正常,至少皇帝沒說要給自己那幾個女兒招婿。

這是第一件大事。

這第二件大事說來就有些傳奇色彩了。

先帝駕崩前居然跟先後育下一對雙生子,為三阿哥弘昀和四阿哥弘時,這消息傳出去時,驚呆了一衆後妃和朝臣。

由于李悅是在‘逝世後’懷上孩子的,若是想讓孩子上玉牒,便只能将孩子年紀往大裏說了。

弘昐費盡腦筋才編出這一個理由,說是兩兄弟生下來就身體虛弱,因此便隐了存在,一直放在宮外養,等身體好轉了才傳出消息。

這理由能說服平民百姓和達官貴族,但說不服一些專門記載帝王之事的宗親,但兩個阿哥的存在是真的,帝王也不可能平白無故認兩個阿哥為兄弟,一些耳目靈通的家夥想到了先帝先後下葬時的隐晦動靜,便清楚這兩個阿哥真是帝王親兄弟,但是不是逝世前生下來的就不清楚了。

但先帝骨肉不能一直不上玉牒,于是弘昀和弘時的年紀改了,帝王給兄弟倆封爵了,都是親王位,但兩個阿哥仍是在父母膝下長大,對自己的另一個身份無知無覺。

直到某天,長到十歲左右的兩兄弟被父母趕去皇宮,頭一回見到自己兄長和姐姐。

也是頭一回被自己兄長和姐姐用看兒女的寵愛眼神對待,一時間被吓出膽來了。

弘昀掐了一把自己弟弟,“李如意,咱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疼死我了,李吉祥,你居然敢掐我!”弘時氣得牙癢癢的,反嘴咬了弘昀一口。

兩兄弟對視一眼,紛紛跳腳,痛呼不已。

弘昐遲疑道:“李吉祥?李如意?”他聽皇阿瑪說起,皇額娘給兩個弟弟起了小名,大名仍是用弘昀弘時,他之前不在意,但此刻聽到兩個名字,他有點不忍直視。

他兩個弟弟不但名字聽起來傻乎乎的,人好似更傻。

“大哥,你叫我們?”弘昀到底是雙生子中稍稍年長的那個,性子比弘時穩重多了,盡管對自己大哥是皇帝,阿瑪額娘是先帝先後十分震驚,但他是先帝先後手把手帶大的,自然不會多遜色。

至少現在膽氣提上來了,不畏懼據說是皇帝的大哥。

“……你們倆既然回來京城了,那就好好幫大哥幹活,大哥給你們封了親王,你們可不能讓大哥失望啊。”弘昐拍了拍兩弟弟的頭。

靜姝笑道:“姐姐給你們看好嫡福晉了,都回來了,幹脆早點成親,定定性子。”反正她兩位弟弟年紀比實際大,再過一兩年确實該成親了,先成親,晚點圓房無礙。

弘昀啞口無言,他聽阿瑪額娘說他回來是當逍遙王爺的,沒說他要幫大哥幹活啊。

弘時心情卻是極好的,有哥哥在,他這個弟弟可以偷摸着玩樂,反正他是最小的,大哥應該不會欺負他吧。

殊不知弘昐多看了他一眼,尋思,皇阿瑪說過老三穩重,老四調皮,看來他得多讓老四幹點活了。

弘昐自覺性子不穩重的人,一定是沒有經過差事的磨練。

弘時還不知自己即将陷入水深火熱的磨練中,他只知道他即将看三哥熱鬧,但沒想到有一天火燒到他身上,三哥反而美滋滋看着他倒黴了。

【作者有話說】

還有兩個番外~明天更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