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番外一
第70章 番外一
雍正十年, 皇貴妃烏拉那拉氏病逝,雍正帝冊封賢貴妃李佳氏為皇貴妃。
随後不滿半年,便再度将其冊封, 為大清皇後,也是他第一任兼最後一任皇後。
彼時大阿哥弘昐早被冊封為太子爺,固倫懷淑公主靜姝早已出嫁生子, 膝下有一兒一女, 跟自己皇額娘一樣,算得上是日子和睦,夫妻圓滿。
二阿哥弘晖千辛萬苦才和嫡福晉李佳氏保住一個女兒,勉強留下一個血脈。
百姓安居樂業, 其樂融融, 雍正帝将國家治理得算是不錯, 只是好君王好似一向都不長壽,在三年後,也就是雍正十三年, 皇帝駕崩, 随後皇後李佳氏因太過思念皇帝, 不過一月,便随先帝一并去了, 其子弘昐即位, 為乾隆皇帝。
新帝即位前連失兩位愛戴的長輩, 登基後便總是一個人留在乾清宮, 似是在思念先帝先後,皇後佟佳氏擔憂新帝身子, 特地守在乾清宮外, 提着親手煮的羹湯, 美眸滿是牽挂。
同時痛失父母,在外人眼中确實是件非常悲痛的事,但前提是,這事得是真的。
弘昐嘴角抽搐,雙手顫抖将皇阿瑪寄給他的信拆開,上面寫了,皇額娘在出宮不過一個月便有孕在身了,皇阿瑪要留在巴蜀之地好生照看皇額娘,今年、不,連帶明年也不回來了。
弘昐不知該從哪兒開始吐槽,是該說皇阿瑪和皇額娘有了幼子就不顧他這個大兒子的死活,還是該煩惱皇額娘腹中子嗣得怎麽上玉牒,他現在才好不容易解決皇阿瑪和皇額娘崩逝之事,在天下人眼中,皇阿瑪皇額娘沒了,突然變出一個阿哥或是公主,這讓他怎麽解釋。
但他弟弟妹妹是他親人,總不能置之不顧吧。
早知如此,他就勸皇阿瑪遲點假死了,最起碼給他尚未出生的弟弟妹妹上玉牒後再假死啊。
弘昐滿腹怨氣,将信燒了,皇阿瑪做得再不像話,那也是他皇阿瑪,就是可憐他皇額娘和尚未出生的弟弟妹妹了,他還得像個折中的法子才行。
信燒成灰燼,弘昐神色恢複平淡,聽着奴才禀告皇後過來了,他不大在意道:“讓皇後将羹湯放下吧,就說朕知道了。”
“是,萬歲爺。”奴才小心翼翼退下,如實禀告皇後。
佟佳氏只得将食盒放下,轉身往坤寧宮走去。
Advertisement
一旁的宮女攙扶她,小聲道:“娘娘,萬歲爺是天下之主,想必很快就走出來了。”
佟佳氏眼眸深邃,“本宮不擔心這事。”萬歲爺是薄情人,就算傷心,也不會幹擾到國事的。
“兩位貴妃如何了?”佟佳氏說的是側福晉烏拉那拉氏和格格烏雅雪莺。
新帝登基,側妃烏拉那拉氏被封為麗貴妃,格格烏雅雪莺生下皇長子,有生養之功,再加上是孝恭仁皇後的親眷,同樣被封為蘭貴妃,雖說另一位烏雅格格因為親姐登上高位的緣故,便只得了貴人位份,可烏雅一族仍是不可小觑的。
她這位皇後始終沒有誕下子嗣,萬歲爺是年輕,但後宮女子的年歲和青春根本耗不起!她再無所出,想必叔叔要送她堂妹進宮了。
“三阿哥在尚書房表現極好,麗貴妃歡喜但不張揚,大阿哥仍是對蘭貴妃不親近,但大阿哥的聰慧世人皆知,蘭貴妃始終是大阿哥生母……”
“大阿哥身子弱,三阿哥非長非嫡,不足為慮。”佟佳氏淡淡道。
“是,娘娘。”宮女也知,只要皇後懷上身孕生下嫡子,這一切都不足為慮,只是皇後這身子實在太不争氣,所幸有萬歲爺的敬重,誰都越不過皇後娘娘。
佟佳氏稍稍低頭,“有時候不光是皇上思念先帝先後,本宮也念着啊。”念着有那對感情好的帝後在,皇上會對她這位發妻越發看重。
她有時候會想,先帝先後伉俪情深,先帝能幾十年只要先後一人陪在身邊,不為後宮佳麗三千,也不為開枝散葉,而先後能在先帝駕崩後不過一月便相随而去,這份感情讓人豔羨,更為可貴的是,它是出現在深宮的深情。
可先帝先後有這份感情,萬歲爺作為他們的兒子,好似完全沒繼承他們一絲一毫的情絲,不然,她也不至于将一份感情熬成不甘。
她不想百年之後萬歲爺身邊還有一位‘皇後’共寝,萬歲爺選中誰做繼承人都行,但是唯獨那人不能被封為聖母皇太後,更不能在百年後被親兒子追封為皇後。
佟佳氏擡頭,緩步走到坤寧宮。
宮門敞開,佟佳氏走進去,又是一日請安之時,她坐在寶座上,等着後宮妃子前來觐見。
……
巴蜀之地。
都說巴蜀風光讓人一見難忘,但李悅除了在頭兩個月觀賞這世外桃源之境,剩下的日子就為腹中子嗣煎熬了。
她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她沒在宮裏懷上身孕,反而在宮外懷上身孕了,而且還是雙生兒。
四爺在知道懷的是兩個孩子時高興極了,李悅卻是為古代的醫療壞境表示十分擔憂。
她身體很健康,她不擔憂發生難産之事,她只是擔心生孩子時發生什麽意外,雙生子難得,給雙生子分娩過的穩婆遍地難尋,這讓她怎麽不擔心。
李悅不免思念起系統的存在,但對方已經投胎轉世了,還成了她孫子,她能有什麽辦法,就幹看着涼拌呗,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李悅非常認真地跟四爺打商量:“四爺,等孩子生下來,一個化姓李可好?”她想要一個跟她姓的娃娃,而且四爺在世人眼中是駕崩的皇帝,就算她這會兒生下孩子,也得不到皇室的公認啊。
那還不如随她姓,畢竟四爺此時在民間的化姓不是很好聽,姓艾名枕。
“無妨,兩個孩子都姓李也行,只要你平平安安生下孩子。”胤禛倒不在意姓氏之事,畢竟兩個孩子真姓是随愛新覺羅氏的,他已經想好怎麽給兩個孩子上玉牒了,在民間的化姓是姓李還是姓艾都無妨,母子平安就好。
“這麽說來,妾身得好好想兩個孩子名字了。”李悅心下一喜,美滋滋捧起一大本古籍,在上面搜尋好看的字眼。
胤禛挑眉,“你想一個就好了,另一個說好給爺了。”
什麽時候?李悅側過頭,訝異看向他。
“你忘了弘昀?”胤禛似笑非笑,說來悅悅欠他一個孩子這麽多年,他沒忘,可欠債的忘得一幹二淨,他能有什麽辦法。
“沒忘。”李悅心虛轉過頭,“那一個就叫弘昀,另一個就讓妾身起了。”
她心道,都不知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了,四爺就這麽篤定其中一個是阿哥?而且李弘昀也不好聽啊。
“嗯,讓你來,可想好了?要爺給你建議?”胤禛心道,尚未出生的小兒子還是小女兒,到時候就不能怪皇額娘起的名字不好聽了,這都是心意,他這個皇阿瑪也無能為力。
胤禛早就清楚自己妻子是起名廢的能耐了,但是為了讓妻子高興,犧牲孩子的高興就不是一件很要緊的事了。
“妾身一個人想就行了!”李悅心裏仍舊高興得緊,就算兩個孩子真姓是愛新覺羅氏,但她和四爺在民間四處定居,那孩子自然就随李姓,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這個姓氏。
換而言之,她是不是可算作一家之主?若是她在民間做些小生意,那她可以養四爺了。
這想法實在讓李悅高興,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盼着有大展身手的時候,李悅望着此刻尤顯乖順的四爺,心情就越發激昂了。
誰叫四爺這些年容貌越活越回去了,李悅依稀能透過現在的四爺看到十多歲時的少年郎,那還是她和四爺初識的模樣,她都起了憐惜的心思。
“怎麽這麽高興?”胤禛目光不解。
“妾身就是想到兩個孩子快出生了高興!”李悅可不能将心裏話說出,不然被霍霍的只會是她,她只是容貌不變,又不是長生不老了,她腰不行的。
“到時候咱們一家四口歡快過日子,要是弘昐和靜姝也在就好了。”
其實也就是嘴上說說,李悅心裏不覺遺憾,弘昐和靜姝是皇宮土生土長的子嗣,而且他們都成家了,讓他們過來并不适合,但是她腹中兩個孩子将會是在民間長大的子嗣,能像她以前想的那樣,在民間安居樂業。
那對于她來說,仿佛像新生。
“爺還以為你想到了孩子名字。”胤禛眉目溫柔,他和悅悅時隔多年終于再度有了子嗣,他也高興,至于弘昐和靜姝來不來無所謂,他還省得兩個不省心的兒女過來打擾他們夫妻倆。
“孩子名字遲點想無礙。”李悅啪的一聲将書本合上,眉開眼笑,“爺,聽說此地桃花開了,我們去看看吧。”
“好。”
她總是想一出是一出,但好在她夫君在這方面慣來是聽她的,不過是去看桃花開,就是将桃花樹都栽到住處都行。
只是她也總是見一處愛一處,若非懷上身孕,也不會長久在一處地方住下去,這桃花樹種下了沒啥性價比,不如就趁着桃花開時在別處看個痛快。
夫妻倆快活出發,又趁着夕陽落下時歸來,在路上,轎子不算颠簸,李悅又想好了孩子名字。
“爺,這第二個孩子要是個小阿哥,就叫吉祥,若是小格格,就叫如意,好不好?”李·起名廢·悅擡眼,眸子滿是星光點點。
李吉祥,李如意,多好聽的名字啊。
胤禛僵了一下,最終像是無可奈何接受了這個事實,“嗯,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