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第三章
舞臺燈徹底熄滅後,魏喜在座位上坐了很久。
場館內燈光大亮,觀衆席嘈雜一片,後排的人起身離場,內場區很多人也站了起來。
魏琪看了幾眼擠擠挨挨的過道,又見魏喜靜坐不語,想着不趕時間不用去人堆裏擠,低頭玩起手機來。
良久,等觀衆席逐漸空蕩下來,她們随着最後散場的人群走出場館後,魏喜還站在門口定定回頭望了一眼。
魏琪只覺得她這一眼有不舍,但又好像還有別的。她打起主意來:“姐,你如果還想再聽林路唱歌,我們就留下來繼續聽吧,反正接下來幾天沒事,我找我舅舅要後面幾場的票,你放心,他肯定有辦法,要不然他這個大導就白混了。”
林路這次世巡唱,申城首站要連唱五天,接下來還有四場。
魏喜想了想,還是搖頭:“不用了,這次巡唱應該會去很多地方,以後還有機會。”
魏喜一方面不想麻煩魏琪舅舅,現在後面幾場更是一票難求,而且她已經第一時間聽到了他唱歌,她告訴自己,該滿足了。
“那好吧,那你以後一定要記得帶我來聽啊!虧你還是個粉絲,每回都只會自己偷摸摸看,你就不知道向我們多宣傳宣傳他!你簡直是個假粉!”
如果說粉絲,魏喜幾乎是最低調的粉絲。日常生活中很少提起他,但她的歌單裏收藏着他所有的歌反複聽,她一次又一次不遠千裏去聽他唱歌,他出道後的所有重要場合都有她,熒幕上關于他的一切她都會看。
這樣又确确實實是粉絲。
魏喜不知道說什麽好。
魏琪還在念念叨叨:“姐,以後林路有演唱會,你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我,之前你都不說,害我錯過了那麽多次!”
“哪裏有那麽多,演唱會又不是經常開,之前我也沒去過幾次……”魏喜抓到關鍵詞,有點悵然。
林路一直專注音樂,自爆紅後每年除了北城跨年演唱會,在其他城市也有演唱會,但歌迷多買票難,魏喜一年最多也只能去聽兩次。這次的多城巡唱是千呼萬喚,魏喜只期待能多聽幾次。
Advertisement
這一晚上,她也看得出魏琪是真的喜歡聽林路唱歌,不是愛屋及烏捧場逗自己開心。
魏喜是真的開心了起來,最後說:“好,以後一定還有很多次,以後我們一起去聽他唱歌。”
-
臺下觀衆陸續退場,後臺休息室裏工作人員正忙碌着。林路還穿着剛剛最後一首歌的白襯衫,開始面對蜂擁而來的媒體采訪。
這也是每回演唱會必經流程。
其實各路媒體上午就陸續到來,但是都被林路的經紀人溫穎擋下。她知道林路的習慣,演唱會當天通常會留給最後的彩排和調整狀态,而他一旦進入演練,絕不會讓任何外來因素幹擾,所以只好自己出面應對了幾波媒體。
現在演唱會結束後的采訪就不好再推脫,都堵到這兒等到這個點了。
燈光伸手比了OK,造型師只簡單拿粉撲在林路臉上拍了拍。
溫穎看了一眼時間,最後和林路确認:“這回來的媒體很多,我和他們定了半個小時,可能會超時,可以嗎?”
林路點點頭:“沒問題。”
助理何江舟給他送來一杯溫水,他喝了幾口,說:“讓他們進來吧。”
-
一下子湧進來二十來個記者外加攝影師,本來空曠的休息室瞬間滿滿當當。
一個女記者率先恭喜:“剛剛我也在現場聽了演唱會,歌迷反響很熱烈,首先祝您演唱會圓滿成功。”
林路道謝。
記者們很快圍繞演唱會七嘴八舌問起來:
“這次世界巡唱将持續多久?計劃要去哪些地方?”
“這次世巡唱開票以來一直一秒售罄,今天還有很多人徘徊在場館外,會滿足歌迷的願望增加城市和場次嗎?”
“最後會考慮做平臺直播嗎?”
林路統統回答:“在考慮,還不确定。”
溫穎在旁邊補充:“這些都還沒有最終确定,目前确定的幾站我們已經公布過,後續有其他安排會随時公開消息。”
輿論猛烈,記者并不放棄:“您這次巡唱公開的幾站場地都是室內場館,是為了歌迷更好的體驗感嗎?後面會考慮一些能容納更多人的露天場地嗎?現在歌迷一票難求,會考慮增加場次嗎?”
林路說:“場次會認真考慮。”
溫穎神态微動,擡眼看了看他。
首先發聲的記者又問:“我看到您這次巡唱的主題是分了四大篇幅,分別是尋夢、問古、行路、春生,請問代表了什麽含義?”
林路看了她一眼:“我要表達的東西已經在舞臺音樂裏都表達出來了,音樂有答案,我相信現場的觀衆也有自己的解答。”
又有記者深入說:“第二篇幅,是問古吧,舞臺背景是中國畫,音樂也有加入琵琶、古琴、笛、二胡等古典樂器,但是曲風并不都是古典,雖然有融入一些戲腔,但給觀衆的感覺還是現代的表達,是為了呈現一種新的中國風嗎?”
“不是,問古不是複古,而是一種時空的銜接和美的傳承,中國畫、古典樂器都是美,現代音樂也可以很美,不管是人還是音樂都是活在當下的。”
這些問題都比較中規中矩,沒有脫離訪問提綱,林路在回答的時候進入一種完全放空的狀态。其實一場演唱會下來,精神和體力消耗都很大,但他唱完後反而有一種放松飽滿的感覺。
記者圍繞舞美又問:“這次的舞臺美術有和畫家陳楷先生合作,陳老的《琵琶行》是近年的中國畫名作,作為盛唐複古長畫卷,曾多次在國內外展覽,是怎麽想到這次合作的?”
“我很喜歡陳教授這個系列畫作,和我的音樂很契合。”
記者說:“聽說您也學過很多年畫畫,還曾考入大名鼎鼎的央華美術學院,為什麽後來放棄畫畫做了歌手?”
林路說:“因為音樂。”
忽然一個記者問:“您的專輯裏并沒有收錄《夜空中最亮的星》這首歌,您此前也從未公開唱過這首歌,今晚為什麽唱呢?”
林路怔了一下,說:“因為幸運觀衆想聽。”
記者笑了笑,或許認為他的回答是避重就輕,繼續問:“這首歌很經典,也是您今晚唱的唯一一首不是您自己的歌,但您唱的也不是原版,今晚唱的是自己改編的嗎?”
林路點了點頭:“有一些改編。”
聽見他回答了,馬上有記者圍繞這首歌進一步跟着問:
“那以後會考慮把這首歌加入您的專輯嗎?”
“您改編這首歌是有特殊意義嗎?”
“以後演唱會還會唱嗎?”
林路沉默下來,低頭凝視前方,臉上表情冥冥不清。
溫穎以為他還沒想好,或是不想再回答,剛想出聲終止圍繞這首歌的問題,忽然聽見他說:“不會收入專輯,還會唱。”
他其實跳過了第二個問題,不再繼續說話。
溫穎露出職業化笑容:“來來來,我們抓緊一下時間哈,路路明天還要唱歌。”
“今天場館外有很多花,都是粉絲送給您的,是因為您喜歡花嗎?”
這個問題明顯有套路。
林路笑了:“美的東西大家都喜歡。”
記者被他的笑閃了一下,頓時忘了追根究底。
“剛剛演唱會您很少說話,那在這裏有什麽話對粉絲說嗎?”
“我會唱更多好聽的歌給大家聽。”
到了最後,後排有一個女記者明顯是功課做得足,不拿到新聞點不罷休,突然問:
“這次演唱會有邀請您的家人嗎?今晚最前排有一個空座,是留給家人的嗎?”
這個問題一出來,休息室瞬間靜下來,連空氣都陷入冷凍凝滞。
林路擡頭直視她,目光并不犀利,只是平淡,一種寂靜的平淡。
記者在他的目光裏,再次感受到了剛剛演唱會現場的那種空明寂寥,清冷又疏離。
溫穎本想出聲,但被林路擡手制止了。
隔了一會兒,林路說:“我會等她來。”
記者還想再問什麽,嗫嚅了一下,終于沒有繼續這個問題。
這位女記者是第一次當面采訪他,她曾經聽業內同行描述過面采他的經歷,說他永遠體面禮貌,沒有大明星架子,不會給采訪者難堪,即使再刁鑽的問題他也會回答,但采訪者或許不會再繼續問了,因為問不下去了。
現在這位女記者也面對相同的情況。
長跑娛樂線的老記者查查資料,或多或少都會知道,林路母親曾說過一句話:“他是明星林路,不是我的兒子。”
面對記者,那位母親最後只說了一句話:“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他。”
-
記者都離開後,何江舟小心翼翼的問:“路哥,你肚子餓嗎?我準備了宵夜,我拿出來你吃一點再回酒店吧。 ”
“我不餓。”
何江舟碎碎念:“你都一天沒吃什麽東西了,還唱了這麽久的歌,怎麽會不餓……”說着就打開了宵夜盒子。
溫穎交代好公關宣傳那邊,盯好群訪後期剪輯,視頻出來要第一時間給她過目。處理好最緊要的事,她看林路只是靜靜坐在那裏,也幫忙把保溫飯盒裏的粥放在他面前:“還是吃一點吧。”
林路沒再說什麽,拿起勺子低頭吃粥。
-
溫穎悄悄把何江舟拉到門外,低聲問道:“你不是和路路一起回去送的演唱會票嗎?到底什麽情況?”
何江舟長嘆一聲:“我哪裏知道,路哥一個人進去的,我在外面等到晚上他才出來,他也沒說什麽,我以為票送給阿姨了。”
溫穎妝容精致的臉被黯然籠罩,暗怪自己忽略了這件事,就算演唱會前事情再多,也不能不問一聲。
何江舟撓撓頭,說:“穎姐,要不你跟阿姨打個電話?”
溫穎白他一眼:“想什麽呢?你以為你路哥這油鹽不進的性子像誰?高老師比你路哥還厲害,我哪兒有這麽大面子,我去說她更不會來了。”
“啊,路哥很好啊!”何江舟俨然林路小迷弟,誇誇不停,“路哥才沒有不好說話,我同學都羨慕嫉妒恨我能跟着路哥!”
溫穎嫌棄的看着他:“我對你難道不好?”
何江舟馬上狗腿說:“好!穎姐你對我那是沒得說!”
“好好看着你路哥,跟他學着點。”
溫穎恨鐵不成鋼。
何江舟也是音樂學院畢業,當初盛世傳媒招他進來也打過組團出道的想法,雖然後來陰差陽錯做了林路助理,但跟着林路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奈何何江舟這人志向不大,對音樂也說不上有多愛,用他的話說,他一學渣,只能走藝術生的路子,能吊車尾混上一家音樂學院畢業就不錯了。這兩年,他在林路身邊越來越如魚得水,根本不想挪地方。
要不是他家庭條件還可以讓他躺倒,溫穎真想替他父母呼他兩巴掌。
當然她也不能期望誰都能像林路那樣,畢竟他是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