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奪爵貶位
第036章 奪爵貶位
如果朱貴妃是那等無知的女子, 或者陳瑾相信了安姑姑幫朱貴妃想出的一番說辭。
可朱貴妃不是。
朱貴妃很清楚,自從烏蘭太子的事情鬧出來之後,陳瑾就算再怎麽想要遠嫁烏蘭和親, 這件事也必須要重新審視。
能讓朱貴妃算計陳瑾,只是因為在朱貴妃的心裏, 朱家遠遠比陳瑾的心意更重要。
“你好好照顧母親。”陳瑾太清醒了, 也不是旁人用幾句話就能糊弄得了的人。
和朱貴妃的關系, 從這一刻開始,再也不可能像從前那樣親密無間;甚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陳瑾都知道, 她将要做的很多事,都不是朱貴妃所能接受的。
可對陳瑾來說, 如同今日發生的一切,朱貴妃能夠為了朱家, 為了陳衍而對她不管不顧;既如此, 她便不會再為他們兩個人而付出所有, 犧牲一切。
但是,同樣陳瑾也在問,既然她的心裏不再有所謂的親人,那麽大齊是亡是滅,又同她有何關系?
大齊,生為大齊的公主,兩輩子陳瑾都沒有忘記過, 身為公主也應該承擔的責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話陳瑾牢記在心。
唇亡齒寒, 陳瑾想要在這世道好好的活下去,便只能努力的讓大齊越來越好。
到現在就算沒有了朱貴妃, 沒有了陳衍,還有一個順帝。
順帝雖然同樣把陳瑾當成了一顆棋子,但至少順帝能夠告訴陳瑾;能夠讓陳瑾有選擇的餘地;而不是只一味着算計。
順帝到現在為止,從來沒有利用皇帝的權利,一個父親所謂為她好的借口,讓陳瑾沒有拒絕的機會。
其實陳瑾很多時候都識大體,也能顧全大局,她要的僅僅是親人之間的一份真心。
Advertisement
朱貴妃和陳衍從本質上來說是同類人,都是不相信別人的人,就算陳瑾為他們做得再多,一旦陳瑾做的是不如他們的意時,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舍棄陳瑾。
陳瑾覺得,上輩子的她選擇忘記今日的事,活在自己依然是父母兄長所在意的那一個人的世界裏,真正造就了她一生的悲劇。
為了一個不懂得珍惜真心的人付出所有,注定她的一生的付出,在旁人眼裏不過是一個笑話。
陳瑾顯得意冷心灰的走回了房間,連衣裳珠釵都未卸下,直接地躺在榻上。
“公主。”回雪今日沒有跟陳瑾一起出宮,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見陳瑾一回來直接躺到床上,有些擔心的話一聲。
“讓公主靜一靜。”容未拉住回雪,提醒回雪不可在此時驚擾了陳瑾。
今日發生的一切事情,對陳瑾的沖擊太大了,哪怕是容未見慣了宮中的勾心鬥角,為了權勢地位能夠付出所有,但對于陳瑾所經歷的一切還是打從心裏心疼。
再沒有比最相信的人卻親手将她當成一顆棋子送給別人更打擊人的事。
陳瑾曾經有多相信朱貴妃和陳衍,今日的事情發生之後,就對陳瑾的打擊有多大。
朱貴妃這裏接二連三鬧出的動靜不小,司徒貴妃本來因為今日陳衍慶賀被封為齊王的事而郁郁寡歡,結果宴剛散,朱貴妃一回宮就被皇帝禁足,接着還傳了太醫。
朱貴妃這些年意氣風發的不可一世,司徒貴妃卻失去了最大的倚仗,若不是還有一個宜佳在,司徒貴妃早就不活了。
司徒貴妃每每看到朱貴妃和陳衍在一塊,都恨得咬牙切齒,要說動手除去陳衍的事,司徒貴妃才不會自掘墳墓。
只是每日的盼着陳衍狠狠的摔一個大跟鬥,千萬別讓他成為了大齊的太子。
可惜老天不長眼!陳衍越發意氣風發,這都被封為齊王了。大齊的國號是齊,一個齊作為一個親王的封號,可以看得出來順帝對陳衍的看重。
司徒貴妃想到英年早逝的兒子,當然沒少抹眼淚。
抹歸抹,見陳衍越發出色,也沒辦法讓死去的兒子複活。
朱貴妃這接二連三曝出來的事,司徒貴妃那是納了悶,趕緊讓人打聽到底出了什麽事,能讓順帝勃然大怒,在陳衍今日大喜的日子都把朱貴妃禁足了。
可惜這件事情不管是朱貴妃,亦或者是陳衍,就算是後來知道所有事情的順帝也沒有要把事情廣而告之的意思。
關乎陳瑾的名聲,其中還牽扯上了司徒晉,所有人都三思慎重。
順帝更有別的思量,也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将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一旦将這件事揭漏出去,也就是毀掉朱貴妃和陳衍的時候。
一夜之間,司徒貴妃再怎樣叫人打聽也沒能打聽出來。
可第二日的早朝,順帝一上朝即讓人宣讀了一份诏書,一份關于奪去齊王爵,還有将朱貴妃貶為嫔的诏書。
一石驚起千層浪,昨日還意氣風發的陳衍,誰能想到一夜之後竟然被奪了爵位!
就連在宮中的朱貴妃,昨日多少人同她道喜。畢竟能得皇帝特許她出宮參加兒子的宴會,這是獨一份的事,誰人瞧之不羨慕。可如今這都怎麽了?
聽聽诏書中關于處置他們的理由。
陳衍是德行有虧,不配為王。
朱貴妃是教子不善,更有失德之舉,不堪為貴妃。
竟然都是因為德行問題,朱家的人第一個站出來詢問,究竟這兩位如何德行有虧了?
“你們想知道,回去問問你的孫子朱衡,朕不廣而告之算是給你們朱家留了臉面。”順帝第一次用着這樣冷漠的語氣和朱家的人說話。
被順帝砸下來的石頭,砸得全傻眼了的朱家人,聽到順帝指出他們家竟然還有人參與的意思,全都吓得打了一個激靈。
不了解事情的情況下,順帝既然說了是給朱家留了臉面,最好他們別以為這只是一句客氣話。那麽多年來,順帝對各家都是客客氣氣的,算是相對仁厚的皇帝。
若不是确有其事,順帝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基于對順帝的了解,朱家的人無論再怎麽滿腹的疑惑,還是将反對抗議順帝奪去陳衍的爵位,更将朱貴妃貶為嫔的話咽了回去。
早朝一畢,朱家的人全都不約而同的往家裏趕,看到朱衡便問起究竟什麽事?
皇上怎麽說陳衍和朱貴妃一個被奪去爵位,一個被貶為嫔的事朱衡一清二楚?
朱衡昨日不敢說話,現在被家長這麽一堵,哪裏還敢裝傻。
趕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家裏人,結果一群人聽完。
“愚不可及!”便只有這四個字的評價。
最後朱家的反應,那是直接不管朱貴妃和陳衍的事,哪怕陳衍尋上門來哀求,這件事朱家也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開什麽玩笑,誰家不忌諱這樣算計的事?朱貴妃就算再想把女兒嫁回朱家,也不該用這樣的下三濫的手段,簡直丢盡了朱家的臉。
如同陳瑾早就已經看清了世族真正的傲骨在哪裏。
不是他們娶了多少的公主,也不是他們家出了多少的貴妃、皇後,而是因為他們家有人才,能為國之棟梁,能為君為憂,為百姓解慮的人才。
國家若想繁榮昌盛,必須要有人才,一個家族想要興旺,同樣也需要人才。
人才是這個世道家族立足之根本;人才也是世族能夠讓皇帝說出: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這次既然連朱家都沒有出面幫陳衍和朱貴妃求情,誰又敢。
可是對于朱貴妃來說,造成一切的人就是陳瑾,如果不是陳瑾一意孤行,她和陳衍斷然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朱貴妃,不,如今已經是朱嫔的人當即就要打罵陳瑾,沒想到這一次是順帝做得更狠。
順帝直接下令将陳瑾從昭陽宮挪出,單獨賜下一座宮殿,不,是賜下公主府,以令陳瑾可以居住。
未出嫁的公主被賜下公主府,這可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事。
順帝下達了這份诏令,随後就有朝臣表示疑惑,更是指出于禮不合。
“天下不禮事不知凡之。朕的公主受了委屈,如今就連宮中都不得安寧,朕只想讓朕的公主能夠安安心心的過日子,難道都不成?”
“康樂生帶祥瑞,為大齊帶來了安寧。這些年來孝順父母,禮遇兄長姐妹,卻被人踐踏一顆真誠之心。公主出嫁,方賜公主府,卻也未有明言,公主未出嫁而不得賜之。”
順帝這樣反駁着,何嘗不是顯露出了對陳瑾的偏心。
很多人又想起了之前烏蘭太子鬧出的事,再有前幾日順帝直接奪了陳衍的爵位,更将朱貴妃貶為嫔。
一樁樁的事,前者關乎大齊,也确實是陳瑾受了委屈;後者其中的緣故,朱家的人倒是知道,卻都是三緘其口。無論誰問他們都是只字不提,可見這件事關系重大。
順帝想要補償陳瑾,這就是一個父親心疼女兒做的事,也不應該再一直揪着不放。不就是一座公主府嗎?早晚也是要賜下的,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何幹系。
只是讓人更詫異的是。司徒家的人不可能察覺不出,朱家肯定是犯下了大錯,否則斷然不會惹得順帝直接奪去陳衍的爵位,更将朱貴妃貶為嫔。
出了這樣的事,他們司徒家竟然沒有趁機對朱家出手,沒想趁火打劫,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