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雞蛋灌餅
第21章 雞蛋灌餅
三人吃得肚子圓鼓鼓的,連碗也不想收拾,就癱坐在椅子上閑聊。
喬薇把今日看好的店鋪告訴了華大娘,又說看了這幾日,總算定下來了,又把位置和大致布局給她們倆說了說。華大娘表示做生意這些她都不懂,一切還是喬薇自己看着行就行。
剩下的便是挑個黃道吉日搬家。
搬家确實是個耗費心神的事情,華大娘這幾日就常常在家收拾,有些長久不用的丢掉,有些是找了好久的小玩意如今才翻出來。
因為這幾日天氣好,喬薇便還是舍不得日日待在家裏,便如往常一樣推着小推車去同福巷賣朝食。
回想起來已經在這塊擺了三四個月的攤,喬薇對這裏的一草一木生了一份感情。不論是每日按時來買朝食的食客還是周圍一起擺攤的同行們。
今日賣的是雞蛋灌餅,一大團柔軟的面團已經揉好,醒發好,被分成了一個個拳頭大小的面劑子,上面還撒了一些面粉,因而也沒有粘連在一起。
雞蛋灌餅,最有意思的自然是将餅烙好的時候會鼓起一個大泡泡,這時候用筷子輕輕戳破,将打好的雞蛋液倒進去,再接着烙餅。這樣吃的時候餅皮裏夾着雞蛋。
至于如何将普通的面劑子能讓它在鍋上烙的時候鼓泡泡,只需要将分好的小面團擀成長條,塗上薄薄一層油酥之後,對折再從一頭卷起來,像是一個折起來的毛巾,再擀平就能在煎的時候輕松戳破一個洞。
這會喬薇熟練地在平底鍋上刷油,貼上一塊擀好的圓餅,兩面都煎的差不多的時候,用筷子一戳,左手就立馬倒進混着蔥花的雞蛋液,而後再一個翻面。
面前等着的是就住在這附近的一位老阿翁,喬薇見過他來買好幾次朝食了,每次都是兩份。
“小娘子這手藝倒是好,我倒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煎餅的,把雞蛋液裝進面餅裏面。”洪老翁新奇地看了一會,笑呵呵地說着,“不過,這面劑子到底要怎麽才能擀成這樣?”
喬薇倒是知道這洪老翁沒有別的意思,不然也不會這麽直白地問別人賺錢的手藝,想必只是一時沒反應過來罷了。喬薇只好笑道:“無他,唯手熟爾。”打個哈哈糊弄過去。
一聽這話,兩人皆是一笑,洪老翁眼角處的褶子頓時都擠到一處。
喬薇這會将自制的甜面醬刷上,可惜本朝還沒有引進生菜,不然吃雞蛋灌餅哪能沒有它的老搭檔生菜啊。當然還有裏脊肉、火腿什麽的,但喬薇只有一個人一雙手,一早晨也備不了這許多菜,這兒也沒有冰箱。
Advertisement
一時間也沒找到別的綠葉子菜代替,所以喬薇賣的這個雞蛋灌餅就是這種沒有加任何配菜簡易版的了。
“阿翁,我過幾日便不來這賣朝食了,新開了家食肆,就在風安街最裏頭那家。您要是得空,就去嘗嘗鮮。”喬薇将攤上雞蛋的灌餅鏟起邊邊,而後向中間卷起來,用油紙包起來,遞給對方,
“不來這擺攤了?去風安街那兒,那哪有這兒好啊,都是些老熟人了。”洪老翁接過兩份雞蛋灌餅,聽見這話頗為可惜地說道。“去買朝食我走不了那麽遠啊。”
“租個鋪子就不賣朝食了,賣午間和晚間的正餐哩,到時候您和阿婆一起來,咱們都是老顧客了,定給你們打折。”喬薇笑着解釋道。
“打折?打折好啊,這個便宜我一定要去撿。”洪阿翁喜歡和別人開玩笑,每日都是樂呵呵的,看着人精神頭也好些。兩人打完招呼,喬薇就目送着洪老翁又拄着拐棍走遠了。
如此這般,這幾日每回碰見的老熟人老顧客,喬薇總是不忘記提醒她們,自己即将要新開的食肆,在哪兒,什麽日子,要大家都去捧捧場。最關鍵的是,開業前三天打折,還有好禮相送。
喬薇的手藝大家都是信得過的,更何況又是打折又是有小禮物的,便都如洪阿翁一般,說着自己一定要去湊這個熱鬧。
今日早間準備的面糊和雞蛋也銷售一空了,這會日頭升上來,惱人的知了聲又開始叫個沒完了。
既然賣完了,喬薇也俯身将攤子前的一堆東西收拾收拾好回家了。
一直在斜對面擺攤賣馄饨的夫妻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兒喚阿韻,每日都跟着自家爹娘一起出來擺攤,因而也和喬薇混熟了。
剛剛從爹娘的談話中得知喬薇過幾日便不來這了,頂着翹老高朝天辮的阿韻跑過來問喬薇:“阿薇姐,你是要搬走了嗎?”
喬薇放下手裏的抹布,又在幹淨布子上擦了擦手,半蹲下來和阿韻說道:“是啊,我要搬去風安街那塊,到時候你和阿娘一塊來,我請你吃好吃的糕點好不好?”
本來還為自己再也見不到喬薇心傷中呢,又聽見還可以吃喬薇做的點心,阿韻又開心起來,圍着喬薇叽叽喳喳講着話。
斜對面阿韻的娘見自己的女兒又跑着去鬧喬薇了,便趕緊走過來,佯裝生氣地說道:“不許纏着阿薇了,人家還怎麽做生意啊?”
“阿韻娘,不打緊的,我都準備收拾收拾回家了。”喬薇站起身來,還是忍不住摸了一把阿韻頭上紮的朝天辮,滑溜溜的,好玩極了。
阿韻娘掃過一眼喬薇的攤子,瞧見都賣空了,笑着道:“還是你的生意好,這麽早就賣完了。”
“哪呀,是我每日一個人本來準備的就少,所以賣得快。”反正這會也沒什麽人了,兩人幹脆就站着聊一會天,一旁的阿韻早就又蹲在牆邊那塊在摘小野花玩呢。
“咱們可都聽說了,你這是賺着錢了,租了一間鋪子是不是?”阿韻娘伸手捶了喬薇肩頭一下,打趣道。
“哪有你們夫妻兩個厲害,我這是一個人到底支撐不來一個攤子,想着有片瓦能遮風擋雨的才行。”喬薇面對這種恭維的話,向來都是立馬恭維回去,主打一個讓大家都開心。
兩人站了一會,喬薇攤子隔壁賣胡餅的朱大娘那倒還是排着小長隊,前頭朱大娘依舊是她那慢吞吞的動作。
“要說掙錢,估計咱們這一塊還得是朱大娘,而且人家都幹多少年了。”阿韻娘咂咂舌,面對人家這生意,真是羨慕死。
喬薇想了想也是,感覺日日朱大娘這塊人都挺多的,關鍵是她那樣的慢動作也不妨礙那些食客願意等。
想到這,喬薇好奇道:“那要說朱大娘一定也是賺了不少,怎麽這麽多年還是在這塊擺攤,不去租個臨街的鋪子?”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阿韻娘回過頭來,得意地笑了一笑,“你以為人家像我們似的,出來辛苦擺攤是為了掙錢,人家家裏有錢着呢!聽說兒子開了間大當鋪,喏,後頭那間大宅子就是他家的。”阿韻娘側過身指着後頭大槐樹後面那間屋子說。
喬薇回頭去看,果真是挺寬敞的一間大宅子。再回頭看着還彎着腰炕餅的朱大娘,看不出來,一直寡言少語的朱大娘竟然是個隐形的富婆。
喬薇這會就更好奇了,“那她怎麽還願意出來擺攤,也太辛苦了些?”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她兒子也孝順得很,不像是那種不管老娘死活的人。”阿韻娘嘆了口氣道:“唉,也有可能就是老年人想出來找點事幹,反正在家悶着也無聊。”
說完阿韻娘又瞅見自家攤子前站了幾個人,忙朝喬薇一擺手往自家攤子那去忙活了。
喬薇也收拾差不多了,推起車就準備走了。
後面的阿韻追着喬薇跑了兩步,擡起頭遞上一個花環,一連串的青綠葉子間點綴着幾朵小小的藍花,“阿薇姐,這是我送你的禮物。”
喬薇伸手接過,“好好看,謝謝阿韻。”
小女孩得了誇獎,又哼着調調一蹦三跳地往回跑去。喬薇瞧她這副模樣,心裏也是裝滿了喜悅。
——
華大娘這幾日在看着毛毛進去書院之後,依舊趕着毛驢來到書院後門的這條小巷子裏,就靠近拐彎處停下。而後從毛驢車裏拿出一個大竹籃子,上面還蓋着一張薄薄的藍布蓋,底下則是喬薇大清早就先在小廚房做好的二三十份烏米飯團和雞蛋灌餅。
因為烏米飯團外面裹着那一層厚厚的烏米,甜甜的有滋味,很是符合啓智院裏的那群毛孩子們的口味,所以這段日子以來這邊的朝食一直還在賣這個。
雞蛋灌餅則是帶過來順便試一試,反正早上準備着的面糊和雞蛋倒是很多。不過慶陽書院這邊比不上同福巷那邊可以邊做邊賣,所以口味上難免差一點,因而價錢也少了三文錢。
華大娘剛将沉沉的竹籃子拿出來,便已有幾個穿着書院服飾的學子小跑着過來,“大娘,還是兩個飯團。”
說話的這個正是啓智院的,和她家毛毛倒是也挺相熟的,只不過比毛毛要高許多壯許多,而且似乎也正到了變聲期,一張口就還是有種與臉不符合的嗓音。
華大娘笑着道聲好,接着掀開藍布蓋,拿出兩個烏米飯團,摸着還是溫熱的,一手接錢一手遞過去。
兩個人接過去又趕緊朝着書院大門走去,一邊走一邊吃,真的是一點也不耽誤時間。
其實華大娘這邊每日來買朝食的人就是那麽幾個,大多都是啓智院的學生,華大娘早就眼熟了。她見着不一會竹籃子裏的飯團和雞蛋灌餅都漸漸賣完了,挎在手肘上也不那麽沉了,想着這生意真好做。要是早知道的話,早點來書院後巷賣不就好了,早能賺到錢了。
其實說到底還是喬薇的手藝好,再加上價錢也低,分量也足,花個幾文錢早上能吃的飽飽的,小孩子們都樂意來。
華大娘坐在前面車架子上,忍不住晃蕩着腿,有一搭沒一搭地想着,又擡頭看了看日頭,瞧了眼那邊慌慌張張跑着的幾個學生,估摸着應該不會有人來了。只可惜今日還剩了好幾份沒有賣出去,浪費了。
幾步遠的大梧桐樹下,兩個人正鬼鬼祟祟地躲在樹幹後面,盯着華大娘那邊好一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