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 9 章
按理說,太子妃去貴妃宮裏,是不便帶着孩子一同前去的,可偏偏出門的時候,煦兒非要跟着,甚至不惜擠出了眼淚,太子妃一看,即刻便心軟了。
“煦兒想跟着去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許鬧,打擾額捏談正事。”
才哭過的弘煦,小鼻子泛着淡淡的粉,眼中尚且殘餘一些淚水,那雙眼睛如同被洗滌幹淨的寶石,清澈而又明亮,他眨了一下眼,整只崽崽看起來乖巧的不行。
承乾宮位于東六宮的中間,太子妃坐着轎攆過去,必須得經過景仁宮。
此處曾是孝康太後的居所,康熙曾經就是在景仁宮出生,所以這裏一直空着。不過因為康熙有時會到這裏來懷念自己的童年,倒是一直被打掃的很幹淨。
就在母子二人經過的一瞬間,殿內原本閉幕沉思的康熙,突然睜開了眼睛。
【額涅,看看煦兒,看看煦兒嘛】
“你去瞅一眼,看今日太子妃帶着煦兒做什麽去?”
一直候在康熙身邊的梁九功有些納悶,皇上怎麽就突然想起太子妃和小皇孫來了?
“嗻,奴才這就去毓慶宮打聽。”
康熙又說:“他們母子此刻往後宮裏來了,你去問問景和門的侍衛便知。”
皇上您又是怎麽知道的?梁九功百思不得其解,偏又不敢多問,只好趕緊照吩咐出去打聽。
沒想到一問,那侍衛還真的就說出來了。
“回梁總管,方才太子妃的儀仗确實從這裏過去了,奴才瞧着,似乎是往承乾宮去了。”
梁九功心裏更驚訝了,莫非皇上還能掐會算?從前他怎的不知這一點。
Advertisement
心裏再多疑惑,也不會耽誤他回去回話。
“禀皇上,太子妃似乎是到貴妃娘娘宮裏去了。”
如今的貴妃是康熙第三任皇後——孝懿皇後的庶出妹妹,有溫僖貴妃的前車之鑒,她一向恪守本分,既不争寵,也不争權。
“朕思念小皇孫了,待會兒你就候在景和門,瞧見太子妃母子的時候,讓她帶着孩子去乾清宮一趟。”
“嗻,奴才記下了。”
承乾宮
太子妃帶着煦兒到了之後,直接就被迎入正殿。
“妾身請貴妃安。”
佟佳氏笑臉相迎:“太子妃來了,本宮可等了你有一會兒了,快些坐下說話。”
她的視線很快又挪到了太子妃身後的小襁褓上。
“小弘煦也來了?快,給本宮抱一抱。”
太子妃示意乳母上前,順便解釋:“這孩子實在離不開身,妾身只好帶着他同行,還望娘娘莫要嫌棄他吵鬧。”
“怎麽會,小弘煦如此可愛,本宮疼他都來不及。”
【長得真好。可惜本宮這輩子,大約是不會有自己的孩子了,若是能有這樣一個孩子承歡膝下,那該多好啊】
小煦兒有些奇怪地看着她,面前這個人跟額涅年歲相當,她是身體不好嗎?
貴妃越看越喜歡,抱了好一會兒,也舍不得撒手。
太子妃只好率先開口:“不知貴妃今日讓妾身過來,所為何事?”
沉迷吸崽的貴妃這才想起正事,略帶歉意地朝太子妃一笑。
“瞧本宮,今日見到弘煦這孩子,實在太過歡喜,都忘了正經事了。”
貴妃朝自己的貼身侍女點了一下頭,侍女們便轉身去取了一個匣子過來,呈到太子妃面前。
“貴妃這是?”
“這是你懷孕生産期間,宮中所有開支的賬簿。”
太子妃有些詫異,這執掌六宮的權利人人都想要,偏這貴妃卻待它如同燙手的山芋,她才出月不過兩日,貴妃就急匆匆的要撂下不幹,這其中莫不是有什麽試探?
“我雖略年長太子妃幾歲,也懶得充長輩的架子,就不跟你繞彎子了。”
貴妃看向太子妃,直言道:“你也知道,本宮出身佟佳氏一族,姑母是皇後,姐姐是皇後,族中期盼着本宮也成為皇後,繼續延續家族的榮耀。可皇上不想再立後,若是本宮執意如此,從前的溫僖貴妃鈕祜祿氏的下場便也是本宮的。”
太子妃佯裝喝茶,躲避貴妃的視線。
“貴妃嚴重了。”
“本宮是想讓你知道,這宮權對本宮而言,非但不是什麽好東西,反而是催命符。眼下你已經出月,便接回去吧,本來皇上就一直屬意讓你來掌管後宮,你是皇上精心挑選出來的,是大清未來的皇後,本就名正言順。”
貴妃表現得十分坦然。
【與其讓皇上開口要本宮歸還給你,倒不如本宮自己賣你個好。本宮膝下沒有子女,也不指望成為皇後甚至太後,只希望将來太子登基之後,能夠讓本宮安度晚年而已】
小煦兒眨巴眨巴眼睛,看看她,又看看額涅。
太子妃知道這一點她沒有撒謊,卻也沒有立馬就答應,而是笑着婉拒:“妾身雖然也想為貴妃解憂,但奈何孩子還小,又實在離不得妾身,況且貴妃也知道,皇阿瑪和太子都十分重視這個孩子,妾身實在不好不顧及這一點。”
“那倒也是,這個孩子眼下最得皇上喜愛。此事是本宮想的不夠妥當,這樣,還是等本宮尋個合适的時機,向皇上禀明,到時候讓皇上來決斷。”
“但憑貴妃做主。”太子妃淺淺笑着。
“不說這些傷腦筋的事了,讓本宮再好好地瞧瞧小弘煦,才滿月皇上就賜了名,可真是受寵。對了,本宮聽說孩子洗三那日,皇上還把貼身的龍佩給孩子添福了?”
宮裏的女人都閑得很,沒事就喜歡打聽這些。
“是,本沒有想着為此事驚擾皇阿瑪,誰知皇阿瑪他有心,竟記得。”
“終歸還不是因為皇上顧念你家太子,所以連孩子的洗三都記的如此清楚。這正月裏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說來本宮這個做長輩都還未給孩子添福,今日便給他補上。”
太子妃忙推脫:“哪裏敢讓貴妃破費,本就是私下辦的儀式,算不得正式。”
“長者賜不可辭,就當是本宮給孩子的見面禮。”
說罷,侍女就從梳妝臺的抽屜裏取出一個小匣子,呈到貴妃面前,匣子裏頭放着一個做工精巧的白玉長命鎖,這麽大一塊的料子,有價無市,可不好找,一看就是早早準備好的。
“這是本宮的姑母孝康太後,曾經賜給本宮姐姐孝懿皇後的,後來本宮出生,姐姐又将此物轉贈給了本宮,今日,本宮就将它贈與小弘煦,盼他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此物如此貴重,這如何使得,還請貴妃留作念想。”
“本宮大約也用不到了,放着也是可惜,不過這東西雖好,對現在的小弘煦來說,還是重了些,等他周歲以後再戴吧。”
“這——”太子妃還是覺得不妥,貴妃付出的越多,所求只會比這更多。
“往後,你多帶着弘煦來坐坐,這孩子不吵不鬧,是願意跟本宮親近的,本宮瞧他也喜歡得緊。”
【本宮跟太子一脈交好,也是為了将來有個依靠】
太子妃聞弦歌知雅意:“往後妾身便帶着他多來貴妃宮裏打擾,貴妃不嫌棄弘煦便好。”
兩個聰明又坦誠的女人算是初步達成了合作。
在承乾宮待了足足有一個多時辰,太子妃才起身帶着孩子告辭。
轎攆經過景和門的時候,梁九功趕忙小跑着過去。
“奴才見過太子妃,可算是等到您了。”
太子妃示意落下轎攆,梁九功是禦前的人,與他交好總有好處。
“梁總管可是有事?”
“倒不是奴才,是皇上命奴才請太子妃帶着小阿哥去乾清宮一趟,皇上今早突然想見小阿哥了。”
“什麽?”太子妃都難掩驚詫,昨日滿月宴上才見過,今日一早便又想見了?
她看了一眼懷裏的小家夥,原以為皇阿瑪是因為想給太子一個臺階下,才刻意寵愛煦兒,看今日這情形,仿佛、并非全然如此。
“皇上是真的喜歡小阿哥,之前在暢春園的時候,就時常念叨着,只是暢春園離宮裏太遠,不好召見小阿哥過去。”梁九功替康熙找補了幾句。
“原來是這樣,那別讓皇阿瑪久等了,咱們即刻便過去吧。”
太子妃才踏進禦書房,還來不及開口請安。
康熙就迫不及待地吩咐道:“梁九功,把小阿哥抱到朕這兒來。”
太子妃便只能先注視着孩子被送到康熙懷裏,爺孫倆旁若無人地交流起來。
“讓朕看看朕的小皇孫,可還認得朕啊?”
“呀——”
“朕日日都想念弘煦,弘煦可想念朕嗎?”
“唔……”小煦兒心虛地不敢看他。
【沒有呢,不好意思哦~】
【還怪識禮數,知道向朕道歉,今後可得多想起朕來,知不知道?】
煦兒下意識眨巴了一下眼睛,小嘴緩緩張開,驚訝地看着康熙。
【他好像聽得見煦兒說話……】
【沒有,朕聽不見】
康熙勾起唇角,好整以暇地盯着他,期待他會如何反應。
煦兒委屈撇嘴:【騙人,你明明就聽見了】
【好吧,朕确實聽得見】
煦兒一臉的不敢相信,閉上眼睛不敢看他。
康熙被這孩子靈動的表情給逗樂了,不禁笑出了聲。
太子妃和其他宮人都一臉疑惑地盯着他們祖孫倆。
“咳咳!”康熙清了清嗓子,掩飾自己的異常舉動。
“朕聽說貴妃今日找你去了承乾宮?”
太子妃不敢隐瞞自己這位英明神武的公公:“是,貴妃想将宮權交還給兒臣。但兒臣想着煦兒還太過年幼,實在離不開兒臣,便擅自拒絕了。”
“嗯,貴妃既然要交還給你,你便接着。這些年你管理後宮事務,井井有條,這些朕都看在眼裏,你管着朕也放心。”
太子妃跪地行禮,“皇阿瑪願意信賴兒臣,兒臣必定繼續好生管理,不負皇阿瑪所托。”
“至于煦兒,你若實在忙得無暇分身時,便讓太子帶着,若太子也不得空,就送到朕這兒幾日,朕親自替你們照顧。”
“這……兒臣怎敢讓煦兒來打擾皇阿瑪。”太子妃斟酌着謹慎回話。
“太子妃,你不必多心,朕确實是喜歡煦兒這孩子。你若是願意,朕還想将他留在這乾清宮,親自撫養,朕撫養過保成,可以保證把你的煦兒養的白白胖胖的,你看如何?”
由他親自撫養弘煦,等于向朝臣們釋放一個訊號,太子的地位固若金湯,無法動搖。對太子妃而言,更是無上的榮耀。就看太子妃願不願意為了權勢地位,接受與這孩子分離。
不等太子妃開口,煦兒自己先不願意了。
“嗷——!”不要!
【要額涅要額涅】
太子妃一聽孩子的聲音,腦中那根理智的弦斷了,立刻便說:“兒臣不願意!”
她連忙請罪:“請皇阿瑪恕罪,煦兒是兒臣期盼了多年才得來的孩子,實在不舍得與他分開。兒臣願如皇阿瑪方才所說,不得空時,再來勞煩皇阿瑪。”
以退為進,免得真的激怒君王。
康熙本來也沒想着她會答應,他的目的是只要這孩子,能每個月留在他身邊幾日便可。
對太子妃的反應,他還是比較滿意的。有才幹,知進退,又有一顆慈母之心,果然是他親自挑選出來的太子妃,不錯。
“下個月是朕的萬壽節,你跟太子必定都忙,到時候就把孩子送來朕這裏幾日。”
【朕打算那幾日多叫幾個朝臣到禦書房來,好好的聽一聽他們的心中所想】
“是,兒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