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不過弘晳也只待了一小會兒。

“師傅今日布置的課業,兒子還未做完,這便先告退了,改日再來向嫡額涅請安。”

太子妃笑着朝他微微颔首,“課業再多,也要顧及身體,晚上就別點着燈熬夜了,仔細把眼睛熬壞了,反倒不值。”

她記得前世弘晳這孩子,年紀輕輕的,就有些眼疾。

“去吧。”太子也拍了一下長子的肩膀,“孤得空時,自會去考校你的功課。”

待弘晳走後,太子妃才開口向太子打探:“不知殿下可熟悉裕親王?”

“你是說保泰?”太子一邊跟煦兒玩着抓手指的游戲,一邊跟妻子對話。

“阿噗!”

小煦兒總抓不着,急了。

太子故意停頓,任由小家夥将他的手指抓住。

“呵呵!”抓到阿瑪啦!

小煦兒咧着小嘴巴,露出那幾顆米粒牙,看起來像是做成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高興得很。

【小傻子】太子在心裏暗笑他。

太子妃:“正是他。”

小煦兒聽見阿瑪又罵自己笨,氣呼呼的趴到額涅懷裏,不想搭理他,怎麽會有這麽壞的阿瑪!就知道欺負他!

太子沒了逗弄的對象,便坐直了,正色道:“還算熟悉,小時候他也是在宮裏念的書。怎麽突然問起他來了?”

太子妃倒也沒有瞞着,畢竟事關二妹妹的婚事。

“前些日子,慶德跟妾身說,裕親王似乎對妾身的二妹有意,妾身想着殿下與裕親王是堂兄弟,便想找殿下先問一問。”

“他盯上你妹妹了?”太子有些詫異地擡眼,“這事孤倒是不知。”

“裕親王平日裏是何性情?殿下覺得,他是否堪為二妹妹的良配?”

既然提到是否相配,那就不得不考慮多方面,太子沉思:保泰如今倒是沒有在明面上支持誰,跟他那位去年病逝的皇伯父一樣,都是謹慎之人,不到最後,估計輕易也不會站隊。

但他從底下人口中,也曾聽說保泰與胤禩私下似乎關系不錯。

若是有了這層姻親關系,那麽保泰自然會更親近他這一方,這是其一。

其二,也得顧及小姨子的終身幸福,畢竟太子妃家中已無長輩,長姐如母,那他這個做姐夫的,便承擔着類似“父親”這樣的作用,總不好,害了人家小姑娘一輩子。

小煦兒豎着小耳朵,聽完了阿瑪心裏的所有想法,阿瑪似乎對他的“二姨”還算不錯,也是為她考慮了一些的。

“性格跟他阿瑪一樣,溫和敦厚,對他的原先那位福晉也不錯,倒不是什麽苛刻涼薄之人,可惜福晉因病早逝,後來他阿瑪也去了,繼福晉之位這才一直空着。”

“而且他已是親王爵位,聽皇阿瑪的意思,将來有意讓他管着宗人府,有皇伯父的情分在,只要他不犯下大錯,這輩子定是榮寵無憂。你妹妹若是嫁與他,體面與富貴自是不缺。”

“那後院呢?可清淨?”太子妃不得不問清楚,前兩日,她已得到妹妹的來信,妹妹竟對那保泰已經芳心暗許。

“這個、待孤差人去打探打探,過幾日再告訴你,如何?”他一個堂堂太子,平日裏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盯着堂弟的後院,自然不甚清楚。

“那便辛苦殿下了。”太子妃低下頭,事情已經問完了,她開始逗弄懷裏的小煦兒。

太子有種被妻子用完就抛的感覺,偏他又很享受,被妻子依賴的感覺,哪怕只是方才那麽一會兒。

晚上,太子果然主動開口,要留下弘煦,一家三口睡在一張床上,弘煦貼着額涅,額涅也貼着弘煦,另一頭的太子則孤零零的,與他想象中,和和美美的場景截然不同。

雖然住在暢春園,但還是會按照原先朝會的規矩,在九經三事殿議政,太子一早也被召了過來。

誰也沒沒想到,才開頭,龍椅上的康熙就扔了一本折子下來。

“四川巡撫于養志貪污的贓銀,至今還未還完,如此上不忠于君,下不仁愛百姓之人,必須從重治罪,着、即刻發往黑龍江,此生不得回。”

戶部尚書李振裕突然覺得,懷裏那本,關于原任布政使劉皚虧空庫銀五十萬兩的奏折,格外燙手。

他那日晚上就不該猶豫,直接遞上去多省事,這個節骨眼,那于養志才貪了多少,尚不足二十萬兩,連他手裏這份的一半都不及。

偏這人是李光地托他盡量保一保的,他想着再挑個更合适的時機,眼下這般境地,倒是騎虎難下了,可別讓皇上覺得是他有心包庇隐瞞。

康熙環視衆臣的時候,視線在他身上停留得格外久些。

“貪污納賄乃是重罪,爾等所食俸米,皆來自朝廷,來自百姓。若有人為了滿足一己私欲,損害朝廷之利,損害百姓之利,朕決不輕饒。哪怕是抄家,也得把貪墨的銀兩都給朕還上,還不上的,便流放邊地,去做苦役償還!若有替其隐瞞,互相袒護者,一并論罪!”

李振裕腦門上的冷汗是一把接着一把的出,直到聽見那最後一句,竟直接跪下了。

“皇上,臣有本啓奏!”

康熙定定地看着他,不喜不悲,淡淡吐出一個字:“說。”

“山東布政使趙宏燮,揭報原任布政使劉皚,虧空、虧空庫銀……”他擦了一把汗,眼睛一閉,把後邊的數字說了出去,“……五十餘萬兩。”

“大膽!”康熙猛地一拍禦案。

所有人都跪下了,紛紛口呼:“皇上息怒。”

“何時發生的事?”

李振裕咽了口唾沫,腦子裏瘋狂思考,皇上今日突然驟然發怒,之前在宴會上又像是刻意警告自己,莫不是早就知曉此事?

他吓得一哆嗦,最終還是據實回答:“五日前!”

“為何今日才報到朕這兒?”康熙聲量并不高,問的問題卻飽含深意。

“老臣、老臣年邁,記性大不如前,竟将奏報遺漏在書房,昨日偶然才翻找出,今日即刻便帶上,禀報給皇上,老臣有罪,願就此告老還鄉,還請皇上降罪。”

康熙心中冷嗤,這老東西,這招以退為進還真是用的順手。

“罷了,你年歲大了,朕也不怪你,起來吧。”

李振裕不敢動。

康熙聲量驟然提高:“還要朕親自下去扶你不成?”

把腿軟的李振裕吓得是連滾帶爬,愣是靠着自己站了起來。

那折子裏邊的內容,康熙早已叫人暗中謄抄了一份,不過他還是耐着性子,一字不落地從頭看了一遍。

“去查,他的上級官員,山東巡撫是誰?為何盤查庫房的時候,竟替此人擔保并無虧空的?是否也收受了髒銀?”

“朕不管你們用什麽辦法,這缺了的五十萬兩,朕要見到它們都還回來,一文都不能給朕少。還不上的,就抄家,抄他自己家還不夠的,抄他的族親,抄他的妻族,總之朕要這五十萬兩完完整整的出現在朕面前。”

康熙扔下這句話,就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了。

太子身為儲君,內閣自然會先詢問他的意見。

“此事責任重大,山東那邊上下盤根錯節,一般人怕是壓不住,得找個身份足夠貴重的,最好親自過去盯着查。”

“那太子殿下以為何人可堪擔此大任?”陳廷敬主動遞話。

“本該是孤最合适前往,可秋狝将至,此次皇上有意要孤伴駕随行,只能讓孤的兄弟們代為前往。”

大阿哥直郡王胤禔素來與太子不合,太子自然不可能舉薦他,衆臣本來以為他會在三阿哥誠郡王胤祉和四貝勒胤禛之間選擇。

“便讓五貝勒去吧,他是有爵位的皇子,壓得住場面。又不大通漢語,不容易被當地官員蒙騙,調查和追還庫銀的部分,還是交由刑部和大理寺主管。”

“臣等明白。”

這個人選既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五貝勒意外得了件好差事,五福晉投桃報李,時常借着給太後請安的功夫,到太子妃這裏小坐,閑聊的時候,偶然得知太子妃想打聽裕親王府上的事,特意主動幫忙。

兩方倒是走的越來越近。

沒多久,成婚七年都不曾有孕的五福晉,在太子妃這兒犯惡心,請了太醫過來一瞧,竟診出了喜脈!

可把五貝勒和五福晉夫妻倆高興壞了。

五福晉自己認定:“多半是我最近常來抱煦兒,沾了他的福氣,竟給我帶來了這樣的驚喜!”

此話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只當是五福晉為了攀附太子妃,故意傳出來的谄媚之言。

這不信的人裏邊,就有八福晉郭絡羅氏、九福晉董鄂氏還有十福晉博爾濟吉特氏。

八福晉雖然姓郭絡羅,但她的生母是安親王岳樂的女兒——宗室的郡主。

九福晉董鄂氏,母族本就是滿洲貴族,她的姑母就是世祖皇帝心愛的那位董鄂皇貴妃。

十福晉就更不用說了,出自科爾沁部落,她阿瑪可是郡王。

這三位都出身高貴,性子一個賽一個的高傲,本就瞧不起出身不高的五福晉。

因此三人雖都與五福晉一樣,沒有子嗣,卻不相信五福晉說的話是真的。

反倒是今年春天才嫁入皇室的十四福晉完顏氏,竟主動找上門來,不過人家直爽得很,直接表示自己就是過來湊個熱鬧,順便看看,是不是真的也能沾一沾小侄兒的福氣,盡早有孕。

“太子妃,五嫂,你們是不知道,我來了這暢春園都這麽久了,那該死的老十四,竟一次都不帶着我出門逛一逛,整日就知道跟他的八哥在一起,他們倆人倒是如膠似漆,不知道的,還以為八哥才是他的福晉。”

五福晉被這位大膽的十四弟妹吓了一跳,這也是能說的?

太子妃咳嗽了一聲,“十四弟妹,這可不能胡說,若是讓有心之人聽見了,傳到皇阿瑪的耳朵裏,不單單是你,連八貝勒和十四弟都會受到牽連。”

十四福晉這才悻悻住嘴。

太子妃知道她性格灑脫,與十四其實是一樣的,兩個都任性的人在一起,關系能融洽那就怪了。

只是又喜歡她這樣的人,鮮活張揚,是她向往卻成為不了的那樣,因此,總希望她能過的更好一些。

“既然十四弟常去尋八貝勒他們,那十四弟妹你,也可以與八福晉她們交好啊。”

完顏氏雖然看似大大咧咧,家中卻也教導過她。

【我的丈夫是那該死的老十四,老十四明顯是八爺一黨,這太子妃竟不幫着自己的丈夫拉攏我,反而勸我去交好八福晉?難不成她也跟我一樣,讨厭自己的丈夫?】

才睡醒的小煦兒,恰好聽見這幾句,本來還有些迷糊,這下是徹底驚醒了。

【她竟然知道額捏讨厭阿瑪诶!】

緊接着他又聽見完顏氏的心聲響起:【也是,雖然太子不像老十四一樣,跟別的男人泡在一起,但聽說,太子前些年,似乎更寵愛側福晉,這些個爛男人不喜歡咱們,咱們就不喜歡他們,這個太子妃的性格,倒是對我的胃口!】

完顏氏主動往太子妃身邊靠了靠,突然伸手摟住了太子妃的胳膊。

“太子妃,我覺得咱們特別有緣,我以後常來找你說話可以嗎?”

太子妃都是重活過一世的人了,雖然驚訝,卻并不覺得被冒犯,反而更喜歡這樣坦率的完顏氏。

“你若願意來,本宮随時歡迎。”

“你若是願意常來,那還正好,我可告訴你,咱們小煦兒可是能給人送福送子的,我便是親身驗證了的,你沒事多抱抱他,興許很快就能得個孩子。”五福晉現在正在高興頭上,遇上誰,都要把這件事說上一遍。

完顏氏雖然才成婚,但也知道子嗣才是自己未來的依靠,雖然不急迫,但也還是希望有的。

“那感情好,我日日都來,對了,咱們的小福星呢?快讓我趕緊抱一抱。我可早就聽說了,連皇阿瑪和太後都對他喜歡的不得了呢,那得長得多可愛啊。”

太子妃示意妙菱到裏間去,“瞧瞧煦兒醒了沒有,別讓他睡太久了,省得晚上又睡不着。”

妙菱出現的時候,果然瞧見自家小阿哥睜着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小阿哥睡醒鮮少哭鬧,總是安安靜靜的等着其他人發現,一瞧見人,就主動一笑,格外招人喜歡。

小煦兒習慣性地朝她伸出兩只小胳膊,要抱。

“奴婢這就抱您出去。”

小煦兒第一眼,看的便是頭一回見面的十四福晉,她生的高挑,眉眼自帶一股子飒爽,是個容易讓人心聲好感的樣貌。

“八嫂、九嫂還有十嫂她們,一個賽一個的難伺候,我可不願意每次都在她們面前低聲下氣。其實再來找你們之前,我還去找過四嫂,我想着,畢竟四哥才是老十四的同胞哥哥,可我那位親嫂嫂唯一的孩子,前不久剛沒了,她整日以淚洗面,任我怎麽勸都不管用,我實在有些遭不住了。還是跟你們一起好。”

太子妃的注意力卻被弘煦給吸引了。

“煦兒醒了。”

五福晉打趣道:“又在偷聽咱們這些大人說話是不是?你這個小機靈。”

小煦兒縮在額涅的懷裏,呵呵笑着裝傻。

“這便是煦兒了?長得可真好看,我家中弟妹不少,見過的嬰孩也多,可沒有那一個生的如此俊秀,又如此乖巧愛笑的。”十四福晉自己莽撞,但就希望将來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聽話。

“我是你的十四嬸,嬸嬸抱抱煦兒可好?”完顏氏也就随便一張嘴,她沒想着孩子會願意,畢竟才第一次見面,這麽小的孩子,見着生人不哭,就算好的了。

小煦兒還真的朝她緩緩伸出了雙手。

受寵若驚的十四福晉都有些手足無措了,在五福晉和太子妃的指引下,才慢慢地把煦兒接了過去抱着。

小孩子抱着軟軟糯糯的,聞着身上一股淡淡的奶香味,皮膚又白又嫩,透着一層淺淺的粉色,那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小耳朵,小手小腳,無一處不精致,無一處不叫人喜歡。

“诶呀,真好,我都想把煦兒抱回去養着了,長得這麽可愛,還如此乖順,真是舍了我的這顆心給他,我都願意。”

太子妃和五福晉聽了這話,都笑了。

巧的是,這十四福晉回去之後,竟也傳出了有孕的消息。她與五福晉一樣,對外也是說,全因沾了弘煦的福氣。

就連鮮少與太子相處的老十四,都親自跑到太子面前道謝,這件傳聞傳的愈發神乎其乎。

就連康熙都聽了一耳朵。

“這小家夥确實是個福澤深厚的,不光給朕帶來了福氣,給太後帶去了福氣,連他的這些叔叔嬸嬸,都沾了他的福氣。”

梁九功笑着接話:“可不是,小皇孫出生那日,彩霞漫天,天生異象,說不定還真是天上那位神仙座下的童子投生,下凡專門給皇上播散福澤來了。”

“朕也已有兩三日未見煦兒了,你叫人去跟太子傳朕的口谕,讓他把煦兒給朕送過來。”

太子妃畢竟是兒媳,雖然離得近,但總不好叫她送煦兒前來。

“嗻!”

“說起來,朕的這些個兒子,先前竟大多數無嫡出子嗣,太子和老大老三還好,老四就這麽一個弘晖,前不久剛剛夭折,老七福晉再不濟,也有兩個小格格,而其他福晉竟一點動靜都沒有,幸好現在五福晉和十四福晉都傳出了喜訊,朕也能稍稍安心些。”

“可不是麽,皇上您就放心吧,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福氣也有早有晚,您瞧瞧太子,這天大的福氣可不是說降就降下來了。”梁九功知道康熙多盼望着子孫昌茂,自然專撿好聽的說。

康熙聽了果然龍顏大悅。

“那可不行,朕是他們的皇阿瑪,朕不替他們操心誰來替他們操心?這樣,你再差人去西花園走一趟,讓所有皇子下午過來,讓他們陪朕一道用晚膳,朕還是得當面再叮囑他們幾句。”

梁九功趕緊應下。

宮人來無逸齋傳口谕,太子還以為是何事,心中千回百轉,襯度了許多,不曾想竟只是叫他去,當送弘煦到澹寧居的轎夫。

他去抱煦兒的時候,在太子妃面前自嘲:“孤算是理解老五的心情了,合着現在有了煦兒,孤在皇阿瑪那兒,就跟老五在太後跟前一樣,地位也是大不如前了。”

太子妃唇角輕勾,又迅速壓下。

“皇上寵愛煦兒,還不是因為殿下您這個阿瑪的緣故,皇上這是愛屋及烏罷了。”太子妃更擔心的是有人因此對煦兒別有用心。

“大約皇阿瑪也是聽見了近日的傳聞,殿下,傳聞不可輕信,我們再清楚不過了,煦兒只是尋常的孩子,到了禦前,殿下可千萬記得替咱們的煦兒解釋幾句。”

太子正色道:“這個你放心,煦兒哪是什麽仙童,如此盛名,他一個小娃娃如何承受得住,孤也疑心,是有人刻意在背後推波助瀾,意欲捧殺咱們的孩子。”

“煦兒有殿下這樣體貼謹慎,為他處處着想的阿瑪,這才是煦兒最大的福氣。”太子妃明着捧了一把自己的丈夫。

往日太子妃言行端莊,從未這般當面擡舉過誰,太子下意識挺直了背脊,覺得自己在太子妃心裏的形象,仿佛又高大了不少。

【姈妧定是認識到孤十分可靠,是她值得托付真心的良人,是煦兒的好阿瑪,诶!姈妧如此崇拜孤,依賴孤,孤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好今後再對她們母子三人更好些】

太子妃面上笑的溫柔,心中想的卻是:【男人果然如此,幾句好聽的,便哄得他不知天南地北,如此淺薄的手段,沒想到竟這般好用,本宮往後倒得多學着用一用】

煦兒瞅瞅額涅,又瞅瞅阿瑪,突然有些同情他阿瑪了。

太子抱着煦兒到澹寧居的時候,康熙正在批折子,直接停了筆,叫太子把煦兒給他。

然後就把太子丢到一邊,又扔了幾本折子給他。

“煦兒,皇瑪法許久不見你了,你可想念朕啊?”

小煦兒笑容燦爛,聲音雀躍,口水也快掉出來了。

“呵!”

【想的,皇瑪法什麽時候再帶着煦兒吃好吃的?】

康熙暢然大笑,捏了捏他的小肉臉,“你這小家夥,機靈得很。”

【合着想的是朕這兒的好吃的,等着,等朕跟你阿瑪把這兩堆折子批完,咱們就去吃好吃的,順便再讓你見一見你的那些叔伯。朕對他們的心中所想,可是好奇得很】

康熙雖然笑着,煦兒卻打了個哆嗦,他開始替他那些叔伯們祈禱,最好待會兒大家都識趣些,否則可是要走壞運道的。

為了加快批折子的速度,康熙把煦兒放在他坐着的那把寬大的龍椅上,讓他自己玩。

煦兒便抓着皇瑪法腰間那一串玉佩香囊底下系着的流蘇,開始撥弄,玩得不亦樂乎。

左右煦兒也不怎麽吵鬧,好帶得很,康熙任由他折騰自己身上的配飾,開始專心批複折子。

打開好幾本,心情是一路高漲,盡是些豐收的喜報。

“來人,朕要立诏。”

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康熙直接說出了一個足以震驚朝堂的決定,“朕要冊封煦兒為皇太孫,讓煦兒将來一直庇佑大清萬民。”

旁邊坐着的太子,站在康熙身邊的梁九功,今日當值的兩位新任起居注官:翰林院檢讨張廷玉,左中允淩紹雯,四人同時深吸了一口氣,難掩激動與震驚,皇太孫?!

“奴才遵旨——!”兩位負責拟寫聖旨的起居注官這聲回應,還差點破音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