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放風筝
放風筝
“害,那還怎麽樣?都是王藍田搞的鬼。”
“山長知道了吧?”
“知道,今天還訓我了。”
“說斷袖什麽的倒無所謂,只是,說你和馬文才抱在一起那個……是怎麽個情況啊?”
“哎呀,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在睡夢中做了什麽不該做的事。但我真沒印象,一點兒也沒有。”
祝英臺:“那馬文才說什麽沒?有什麽表示嗎?”
我:“那還能有什麽表示?如果是假的,不用在意。如果是真的,說了多尴尬。”
“話說,你對馬文才就沒有一點兒感覺?”祝英臺八卦道:“你喜歡什麽樣的男子?”
“說實話,我是挺喜歡馬文才那張臉的。但是,也僅僅只是喜歡那張臉而已。”別的……不合适。
“那你覺得我八哥怎麽樣?”
“實乃良配。”我點點頭。
“那你給我做嫂子算了。”英臺開玩笑說。
我白了她一眼:“前腳義結金蘭,做你妹妹,後腳再做你嫂子?”
“都怪我,如果當初我沒有破壞我哥的婚事,說不定玉姐姐和我哥現在會很幸福。”祝英臺說着情緒忽然低落下來。
“英臺,不要再這麽想了。我說了,感情的事,勉強不來。這件事,你沒錯,八哥沒錯,玉姐姐也沒錯。唯一錯了的人,是秦……是那個帶走玉姐姐的男人。玉姐姐放棄士族驕女的身份,和他私奔,他不但沒給玉姐姐幸福,還讓她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那個帶走玉姐姐的男人,是秦京生嗎?”祝英臺看向我,眼中壓抑着怒火,“那天玉姐姐來書院找我,秦京生平時那麽慫包的一個人,居然敢打她。而她竟然也不反抗,我越想越覺得不對,看他們的樣子,根本是認識的。而且,秦京生夢游時,嘴裏喊的是小玉……”
祝英臺難過的閉了閉眼,“如果真的是他,我一定要找他算賬!替玉姐姐出氣!”
這事,我表示支持。
正聊着,山伯帶着風筝來向祝英臺道歉,為這幾日的疏遠道歉。
看過劇的我知道,是這呆子“想通了”,覺得自己理解錯了。英臺說的喜歡,就像他喜歡英臺一樣,單純是兄弟間的喜歡,而不是他最開始理解的那種,關乎愛的喜歡。
我就不當電燈泡了,準備走人,梁山伯順便關切道:“景蕙兄,學院裏瞎傳的那些東西,你和文才兄可別往心裏去啊。”
說着攬上祝英臺的肩:“我知道你們倆呢,也跟我和英臺一樣,是好兄弟!”
“會的。也希望這件事早點兒過去。”我跟馬文才可不像你們,好到那般能交心的程度,我心想。
“對了,要不,你邀請文才兄出來,咱們一起去放風筝吧?”祝英臺看着風筝提議道。
梁山伯摸了摸下巴,“這個提議不錯哦。反正清者自清,咱們照常做事,這個時候越是大大方方的,謠言越是能不攻自破。”
一起放風筝嗎?
“可是,我不會做風筝。”
“山伯會,讓山伯幫忙!”祝英臺笑着說。
不用費心,當然樂意之至。
但當梁山伯把風筝交到我手上的時候,我小小的心裏産生了大大的疑惑。
“為啥你和英臺都是蝴蝶,給我們做的卻是老鷹和兔子?”
“因為我覺得文才兄的氣質,更适合老鷹。”山伯解釋說:“但老鷹和老鷹,給人的感覺太兇惡霸道了,争鋒相對似的。所以換成了老鷹和兔子。”
那不還是要針鋒相對?或者單方面碾壓?
我點點頭,沒再糾結,左右不過是一個風筝。
不過,兔子在天上飛,看着還真有些特別。
我邀請馬文才和英臺山伯他們一起放風筝,他沒有拒絕。
此刻他拿着兔子風筝,臉上帶着幾分嫌棄,莫名喜感。
他是想放老鷹風筝的,被我先下手為強了,因為兔子給我一種飛不起來的笨重感,鷹擊長空多霸氣啊。
我拉着風筝,感受着風筝線對風筝的牽引,不由得想起了劇中的馬文才對英臺說過的話。
我:“其實你說的也對。不管這只鷹看起來多麽兇惡,多麽好強,不還是乖乖的掌握在人手上,讓它飛它就飛,讓它落它就落,不會有絲毫的違背。”
單說這話是沒錯的。
錯就錯在,如果手裏已經有一個風筝了,自然沒法去放第二個。
“這話我說過麽?”站在我身旁的馬文才面露不解。
“沒有。”我輕輕搖了搖頭,“沒什麽……我不是說你。”
英臺和山伯就在我們前面不遠處有說有笑着,兩只蝴蝶風筝高高低低缱缱绻绻地飛。
“馬文才,我問你個問題。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喜歡上了一個女子,可這個女子已經和別人情意相通了,你會怎麽辦?”
“搶過來。”馬文才的回答讓我的心驟然一涼。
“可那樣做,你和她都不會幸福。”
“那如果是你呢?”
“如果是我……就把這份喜歡深埋心底,等時間腐化。”
“可是,會不甘心。”
我沉默,不置可否,專心地放風筝。
風筝飛啊飛,轉眼又飛過去一年,飛過去好多事。我不再執著于原劇中各個人物的悲喜,而是把重心放在了醫術上,徹底習慣了以王景蕙的身份活。
這期間,蘇安被谷心蓮以和梁山伯有白首之約為由拒絕,蘇安怨恨梁山伯,但不像劇中那樣有馬文才使壞撺掇,所以誤會沒多久就解開了。蘇安竊取祝英齊的金子嫁禍給梁山伯的事情也就沒有發生。
馬太守給黃良玉贖了身,想找塊風水寶地安置她,他的手下馬泰找到了谷心蓮母女所居住的片區。最後和原劇中一樣,谷心蓮母親被打死,而她被馬泰和一群官兵欺淩。
蘇安去找谷心蓮,遇到欺辱谷心蓮的那些官兵,被打成重傷,被祝英齊和梁山伯他們救下。之後蘇大娘帶着蘇安離開了書院,不知去了哪兒。
至于那批官兵是誰的人,他們并不知道。而我,知道也不能說。
黃良玉被馬太守收進府,不管是在劇裏,還是現在,都是一件極為尴尬的事情。
祝英齊當初想要為黃良玉贖身,他不嫌棄她,可是黃良玉自知配不上祝英齊,還是離他而去。
就算黃良玉不離開,以祝家的家世門第,也不會答應祝英齊再娶她。
馬太守要收了黃良玉,以馬太守的權勢,黃良玉就算不願意,也不敢拒絕。
一步錯,步步錯,怎麽走都是死局,
馬文才和祝英臺已經算是朋友。祝英齊的心愛之人,祝英臺多年情誼的玉姐姐,成了馬文才的後媽,若是日後相見,得多尴尬。
但我對此,也無能為力。
“王景蕙”沒理由知道這些,也沒有立場插手,何況,即便想改變,也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