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

第2章 002

002

“嬸娘,先吃飯,衷哥兒和薇姐兒一天沒吃了。”陶姜道。

顧衷穿一身有補丁的短衣,露出半截細瘦的腿,抓着顧薇,眼巴巴地看石桌上的食物。

沈三娘眼睛一紅,忍下心中怒火:“先吃飯。”

顧衷眼睛一亮,忍不住吧嗒吧嗒走到石桌前,猶豫地看向陶姜。

她将小孩抱起來放到石凳上,給他的碗裏放了些雞蛋和涼拌苜蓿:“吃吧,乖。”

沈三娘看見雞蛋,眼睛又紅了。

陶姜心虛地坐下:“嬸娘,薇姐兒,快吃,嘗嘗好不好吃。救平章的事情我有眉目了,明日一早我便去縣城看他。”

“真的嗎?”顧薇紅着眼睛怔住。

“真的。”陶姜給每人碗裏都夾了雞蛋,“快吃,嘗嘗我的手藝。”

原主嫁過來後只說不會做飯,從未下廚。

顧衷偷偷看了眼陶姜,趁她不注意塞了一口雞蛋。

一口下去,他忍不住将頭埋進碗裏,竟是只能看見一個小小的後腦勺了。

雞蛋冒着熱氣,滾燙滾燙的,陶姜吃了一口,豬油浸着蓬松的雞蛋香氣,一口下去,口齒生香,油煸過的小蔥香氣四溢,吃下去的一瞬間,沈三娘和顧薇也驚呆了,忙又吃了第二口。

再吃一口面條,他們從未吃過這樣柔韌的面條,又滑嫩又勁道,就着小蔥雞蛋,不知多滿足。

Advertisement

陶姜又夾了一筷子涼拌苜蓿,苜蓿特有的清香,油潑了蔥白的香滲透其中,一口下去,香得舌頭都要掉了。

本來以為缺少調料味道會一般,但是土雞蛋本身的味道和苜蓿天然的清香,彌補了沒有調料的缺憾。

她一口面一口雞蛋、一口涼拌苜蓿,心中滿是感動,穿書以來的心力交瘁終于被美食治愈了。

再看其他三人,吃得滿面生光,顧衷将碗底子都舔了個幹淨,正眼巴巴看着苜蓿盆裏最後一口菜。

顧薇也吃完了最後一口面條。

翌日。

金田村距離青浦縣城幾十裏路,若是走,得走兩三個時辰。

陶姜坐了吳阿大進城的漁船,船上還有幾個村裏人,挎着籃子,挑着扁擔,竹篾編的筐子綠油油的,帶着竹子的清香,裏面裝着雞蛋,草藥,筍,還有葉子猶帶着露水的白蘿蔔,一筐筐擺在船上,鮮嫩嫩的,很喜人。

劉大夫也在船上,陶姜打了個招呼:“您老進城幹什麽去呀?”

少女的聲音脆生生的,劉大夫将手裏的蓮蓬給她:“進城看看城裏有沒有治病的法子。”

陶姜接過蓮蓬,剝了個蓮子扔進嘴裏,甜絲絲的。

吳阿大過來,每人交一枚銅錢,算船費。平時大家連這一枚銅錢也舍不得,走着路就去了。

天還暗着呢,船頭一盞燈,一只鸬鹚站在船頭橫杆上,眸子銳利而警惕,突然,它輕飄飄掠過水面,撲騰一聲鑽進水裏,很快,一只魚被它叼了起來。

陶姜發出驚嘆聲。

“阿大養的這鸬鹚了不得,可是個捕魚的好幫手!”

吳阿大憨厚一笑,将鸬鹚嘴裏的魚拿下來,扔進木桶,撐起長蒿,往後一劃,船便前進了一大截。

那鸬鹚嘴裏沒了魚,繼續站在橫杆上,警惕地盯着水面,不錯過任何一點動靜。

陶姜看見鸬鹚脖子上的套子,眨了眨眼睛。怪不得這鳥不把魚吃下去,原來漁夫将它的脖子套住了。

船上的人圍着劉大夫讨論青浦縣這場可怕的疾病,陶姜一邊剝蓮蓬,一邊聽着,在心裏打腹稿。

馬上就要見到男主了,她的心情有點複雜。

看小說的時候被顧平章強大的內心和難望其項背的才華折服,為他坎坷的命運惋惜,輪到她親身上陣,有些害怕。

一定要好好抱大腿!她長了這樣一張臉,今日有王柳,明日還不知道有誰,懷璧其罪的道理她懂。

金田村家家戶戶種桑養蠶,這條水路叫蒲家江,兩岸蘆葦蕩映着晨曦,接天蓮葉的碧色一眼望不到頭。

太陽出來了,水面上波光粼粼,陽光金燦燦的,天地同色。

陶姜手伸出去便摘下一朵荷花,花苞在陽光下緩緩張開,那種清雅的白,淡淡的粉,都讓人驚嘆。

她看見有人将手伸到水裏玩。

青浦縣這場牽連甚廣的疾病,其實跟水有關。

她媽媽是農業學家,農科院院士,她從小被媽媽抱在懷裏看她看文獻,這種疾病有明顯的發病特征,如今正是青浦江漲潮之後,澱山湖淤泥塞積,是最容易感染這種病的條件。

澱山湖是青浦縣最重要的水源,附近村鎮灌溉大都從湖中引水,水鄉之人皮膚接觸了這些帶有尾蚴寄生蟲的水,從而受到感染。

書裏只簡單提了一下這個病,陶姜根據所見所聞,确定就是尾蚴感染。

她正好在媽媽的文獻裏看到過這種病的中藥療法。

她從小過目不忘,那一頁文獻她還記得。

船到了青浦縣城外,吳阿大将船靠岸,大家下船。

陶姜扶了一把劉大夫。

她擡頭看向青浦縣城,只見粉垛齊排,丹樓再上,映帶遠峰,蔚為佳勝①。

城門大開,背背簍的,挑擔子的,拉驢車的,趕牛的,挎籃子的,人來人往。

同村人早搶着先進城搶個好地兒賣東西去了。

陶姜扶着劉大夫:“您去哪呀?”

“我拜訪老朋友,你辦事去吧。”老大夫擺擺手佝偻着腰走了。

陶姜笑了笑,雀躍地向城中奔去。

活生生的古代縣城,文獻裏可看不到。

陶姜所在南城門曰“觀寧門”,城牆高二丈餘,箭垛、門樓都很氣派。一個小小縣城城牆都修得這樣結實。

進城後,卻沒有想象中熱鬧,城中彌漫着藥味,好些人家挂着白幡,哭聲一陣一陣。

太陽又不見了,天陰下來。

陶姜一路往縣牢走。

青浦縣城南北向街道兩條,東西向五條,城中水路交錯,拱橋好幾個,水中停着船篷。

她好奇地看着街道兩邊的店鋪,賣什麽的都有。

布店,米店,雜貨店,賣包子的,糕點的,還有木匠鋪,香火鋪子,還有一家店正在磨香油,小磨香油的味道滿街都是,陶姜追着聞了好遠。

她看到橋邊有一家當鋪,眼睛亮了。

從店鋪出來,她手裏多了三兩銀子。

原主的銀镯子,金釵子,她全都當了。

路過一家賣粥的,她坐下,花兩個銅板喝了一碗熱騰騰的雜糧粥,又讓店家裝了一罐白粥帶上。

她繼續走,看到醫館,進去買了治外傷的藥,并一包治內傷的藥丸。

城裏的藥可真貴!這點藥花了她三十個銅板。

碰見一家酒樓,她買了一壇酒,花了五個銅板。

再往前走,過了一座橋,橋北矗立着一座城隍廟,金光燦燦的,很有氣勢!

香火氣息随風飄來,跟城中藥味混在一起,說不上來的古怪。

下了橋,衙署便在眼前了。

紅色的牆,高高的門檻,大門前兩座威武的石獅子,足有兩個她那麽高!大門上的銅環比她頭還大。

衙役列隊巡邏,很是威嚴。

她捶捶腿,一手提着粥,一手提着酒,快步往縣牢走去。

衙役将她攔下,她将鬥笠一摘,露出一張俏生生的臉,瞪了眼睛,驕橫道:“大膽,我奉王少爺的命令來見顧平章,你們敢攔着我?”

王柳是縣令的兒子,青浦縣橫着走,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兩個獄卒見她長得傾國傾城,再一想王少爺愛美人的本性,頓時有些遲疑。

“不信你們現在便派人去縣令府找王少爺,看我是不是奉他的命!那顧平章被少爺下獄十日了,如今怎麽樣?死了沒?”她頤指氣使,高昂着頭,蠻橫嬌縱。

獄卒一聽,頓時打消了懷疑。

王少爺可是悄悄派人吩咐他們折磨顧平章的,連縣令和師爺都瞞着。

這少女雖穿着普通,但一張臉驚人的美麗,通身氣派一看便出身不凡,還知道這麽機密的事,肯定是少爺派來的無誤。

兩人谄媚地對陶姜笑:“已經按少爺吩咐的嚴刑拷打,他如今離死不遠了。那牢裏浸了水,人咳嗽發燒,看着跟城裏病死的人得了一樣的病呢。”

陶姜一驚:“快帶我去,我要親眼确認。”

獄卒将人帶到,還待邀功,陶姜揮揮手:“你們的功勞我都記着,會跟主子提的,我還有要事問他,你們且出去守着。”

獄卒再不敢懷疑,谄媚地退出去:“是是是,您忙。”

獄卒将一盞燈留下了。

牢房黑黢黢的,唯有她腳下的燈是亮的。

她提着燈,透過牢門,看見一道瘦削的人影倚着牆。

“顧平章?”她輕聲問。

沒有人回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