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運
好運
看着眼前自報家門的下人,陳熙有些警惕。
怎麽回事?
不會是盛家的老人吃不了辣,昨天外帶的兩份,吃出事,來找她麻煩了吧?
這一瞬間,陳熙想了無數種可能。
包括怎麽為自己辯解。
然而沒等她開口,就見盛家一個管事打扮的婦人沖她笑着道:“我家老夫人挺喜歡姑娘這手吃食,夫人一向孝敬老夫人,這一大早就吩咐了我們過來找姑娘到府上去給老夫人做頓早飯,知道姑娘要做生意不大空閑,我家夫人出來時吩咐了,可不能讓姑娘吃了虧。”
說着就放了一塊碎銀子:“這是幫廚的定金,姑娘先收着,等做了早飯,老夫人吃得好,工錢和賞錢都不會少了姑娘的。”
陳熙看了一眼,這幾日收錢看賬的,能估摸出這塊碎銀子有個五六兩。
五六兩!
頂她出攤半個月了!
而且這還只是定金,等做完了飯,就算沒賞錢,工錢也會給個幾兩銀子。
算下來,能小十兩銀子呢。
陳熙立馬就動心了。
南市人來人往的,這會圍觀的人也不少,她也不怕進了盛家出不來。
再說,盛家能這麽給她面子特意派了管家婆子來請她,又圖她什麽呢?
Advertisement
也就這一手吃食了。
就是鋪子這邊。
陳父陳母從年輕時就在縣城賣燒餅,對盛家了解比閨女多多了,知道盛家是個積善人家,對于閨女的手藝能入了盛老夫人的眼,老兩口都很開心。
而且給的錢着實不少。
瞧閨女猶豫,陳母便道:“盛老夫人是個大善人,能去給她老人家做頓飯,也是咱們的福氣,鋪子這邊你不用挂心,我和你爹忙得過來。”
聽陳母這麽說,陳熙面色輕松不少。
煮餃子也好,煮燴面也好,都沒什麽難度,主要是調湯底,這幾日陳父陳母也都學會了怎麽調,原本就不是什麽複雜事。
“老夫人吃得慣,是我的榮幸,我就跟幾位走一趟。”陳熙解了圍裙,大方沖幾人一下。
“不過,”她又道:“我做飯要配我家的獨家辣椒油,這……”
婦人想到什麽馬上道:“姑娘需要什麽,只管吩咐,咱們府上廚房一應俱全的,姑娘盡可到了府上再做,不急的。”
陳熙也猜到,許是大戶人家的規矩和顧忌,便也沒太在意,便跟着幾人上了馬車往盛府去了。
盛家在濰縣是豪富,同族又出了個在禮部任職前途無量的才俊,自然不是一般門戶能比的。
光是宅子就瞧着甚宏偉,讓來自現代社會對雕梁畫棟巍峨氣派的古宅院甚是眼饞。
也不知道她這一輩子,有沒有福氣能住上這樣的大宅子,回頭打聽打聽,三進的院子需要多少錢。
當然,摩天大廈都見慣了的陳熙,也沒把豔羨表現太過,這只是大部人的執念而已,并非眼皮子前,她面上很很是淡定,只看了一眼,便跟着管事婆子從角門進府。
管事婆子瞧她面色沉着,一路上言行舉止也都是落落大方,并沒有借着這個接回攀附或者恭維他們家,現在到了盛府也不卑不亢,倒是對她又高看了一眼。
進了二門,換了個裏面做事的大丫鬟,陳熙這才知道,盛家之所以這麽一大早就去南市堵她,并非是為了府裏的老夫人。
而是一位京中的貴人。
瞧丫鬟言辭間的尊重和忌諱,陳熙猜測,這位貴人來歷怕是非常不簡單。
要不然盛府也不至于從上到下,這麽緊張。
“姐姐可否告知這位貴人多大年歲?”陳熙笑着道:“不同年齡的飲食偏好會略有不同,我也好心裏有個數。”
丫鬟其實挺緊張的,這位貴人實在嬌貴得很。
來府裏做客這幾日,都沒有能入得了她口的飯菜,他們已經尋遍了滿城的廚子,那位都說沒胃口,吃不下,送去了也就挑幾筷子,基本都是原封不動端出來。
原本他們府上也還好,沒太緊張,覺得是小女孩零嘴吃多了,吃不下正餐。
但從京城來探親的周夫人卻是很緊張。
這一下,上到夫人老夫人,下到他們這些仆從,都跟着緊張起來,滿府開動,遍地去尋廚子尋美食。
怎麽說呢。
也不知道那位貴人是自己就不愛吃飯,還是京城的貴女日常吃食都精細至極,就連三夫人娘家的兄弟——慶芳樓當家的,禦廚傳人,親自掌勺,也沒入得了她的眼。
說實話,滿府裏已經沒法了。
原本周夫人回娘家探親念着舊情往他們府上拐了拐看望老夫人,是件開心又榮光的事。
偏偏,為着貴人吃飯的事,滿府緊張得不行。
還是昨兒六少爺讓人從外面送回來兩碗吃食,那位貴人總算吃了進府後的一頓‘飽飯’。
原本昨晚上,貴人就還要吃的,只是那會兒陳家已經回家,城門也關了,不好折騰,便哄着那位勉強用了些菜色,今日一早天不亮,奴仆們就出門找人去了。
“應是十三四歲,”過來給陳熙打下手的丫鬟也沒見過貴人的面,只是聽府裏其他人提起:“很喜歡姑娘家秘制辛辣口,姑娘這樣做最穩妥。”
察覺到她的指點和善意,陳熙心裏也有了底,沖她笑笑:“我知道了。”
天快亮了,早飯得趕緊開始準備了,陳熙還要臨時炸辣椒油。
她也明白不是盛府瞧不上她自己在家炸的辣椒油,而是那位貴人太尊貴,盛府怕出什麽岔子,都是自家準備的東西,他們府裏也放心。
陳熙也不矯情,很快就列了單子讓人準備食材。
雖然她自己照着現世的辣子調出的辣椒油一直被她對外說是獨家秘制,但也難不住真正的行家,裏面加了什麽東西,嘗一嘗就能嘗出來,就是在配比上需要廢些功夫。
所以吩咐食材的清單她并沒有遮掩,但在炸辣椒油的時候,廚房內就只有她自己。
盛府的人倒也是真好說話,她提了,他們居然真的就出去了。
陳熙并不知道,盛府是真的被這位貴人愁的頭疼。
別說人家獨家秘制本就要保密,就是不需要,但凡她有要求,他們也都會盡量滿足,只求能讓這位尊貴的客人開懷一些。
貴族家的小姐,大早上吃餃子不太好,太膩了。
不過小馄饨卻是個不錯的選擇。
炸完辣椒油,她就讓盛府的廚娘抱着和面,剁肉餡。
主食也不需要多,就兩個:酸湯小馄饨和酸湯面。
盛府肯定也準備了別的菜色,她并不用承擔太多,原本只做這兩份主食便算完成了任務。
但她日後是打算開鋪子,步步壯大的,現在也不失為一個在本地權貴前揚名的機會。
那位貴人估摸着是個喜歡吃辣的。
她就用辣椒油又做了一份麻婆豆腐,還有一碟酸辣開胃的涼拌黃瓜。
還做了一份爽口開胃的酸辣湯,配上烙得宣軟金黃的蔥油餅。
陳熙想了想,又做了份酒釀圓子蛋花湯——若是辣着了,喝幾口甜湯解辣最好。
因着是早飯,再加上也不确定那位姑奶奶的脾性如何,萬一做多了犯了忌諱,就畫蛇添足了,陳熙就只做了這些。
等早飯送過去,陳熙其實就清閑了。
不過很快盛夫人身邊的丫鬟便過來同她說,難得請到府裏來,六少爺都誇,想必她的手藝是極好的,也給她們做幾碗嘗嘗鮮,還說不讓她白使力氣,工錢給翻倍。
這話算是很擡舉了,再聽來傳話的丫鬟的意思,不用做主人家所有的早飯,早飯盛府的廚子都做好了,只用做幾碗她的特色面,給家裏的夫人少爺小姐們嘗嘗味道就是,分明就是老天爺送到自己面前的機會,陳熙當然不會拒絕。
再加上辣椒油都是現成的,做起來也很方便。
她便主動說,剛剛的馄饨餡還有,她就一并再做幾碗馄饨,府裏的少爺小姐夫人們覺得好,是她的福氣。
大方又坦蕩,還會說話,丫鬟們自然也歡喜。
盛府人口衆多,所幸,面好做,小馄饨包起來也不費事,等她忙完,就又有人來了。
陳熙原以為又是要讓她給府裏的少爺小姐們做什麽吃的。
她無所謂,只要給工錢就行,盛家這麽大方,t她非常樂意掙這個錢!
只不過,并不是。
來人是來跟她說,那位貴人十分喜歡她的手藝,是跟她商量讓她留下做午飯的。
陳熙心裏是願意的,但面上她沒有一口答應。
來傳話的丫鬟年紀大些,也穩重妥帖得多:“姑娘放心,只做貴人的午飯,工錢翻倍,那位貴人也有賞。”
說着就遞過來一個很精致的刺繡荷包。
陳熙拿到手,并沒有打開,應該是銀裸子,估摸着有個十兩銀子。
“自然可以,”陳熙大方應下:“只是要勞煩府裏去南市走一趟,跟我爹娘說一聲,我怕他們會擔心,過了午我就去找他們。”
大丫鬟欣然道:“這是自然,我這就讓人去報信,姑娘可在府裏歇一歇,需要什麽,吩咐廚房的人去采買籌備就是。”
有人買菜打下手,她就只用動動手掌個勺,這差事簡直不能更輕松,給的酬金也高,陳熙樂意得很。
盛府的下人也和善,她歇着時還給她上茶水點心水果吃。
陳熙坐了一會兒,就坐不住了。
她自己在心裏嘀咕可真是個勞碌的命。
一想到後面名聲打出去就不得閑了,陳熙就又十分坦然地歇着了。
到了半晌,便開始準備午飯。
早飯是嘗鮮給府裏其他人也做了點,中午就只負責貴人的份,更簡單了。
不過她有心給自家招牌打名氣,午飯也很用心。
她打聽了,盛府這位做客的貴人極嗜辣,主食就放開了做的酸辣粉。
又做了水煮肉片,口味蝦,還用紅糖和老抽代替可樂做了個可樂雞翅,用餘下的辣椒油調了個缽缽雞的湯料,煮了一份缽缽雞——她早上炸辣椒油的時候留了個心眼,沒有炸太多,瞧着還剩了有一些,便做了缽缽雞把餘下的辣椒油全都用掉。
最後又做了一份清淡口的蝦滑豆腐湯。
簡單的一頓午飯就做好了。
在陳熙看來簡單,但在存在信息差的這個時代的人眼裏,可就不是這麽一回事了。
她剛收拾好,準備等貴人吃了飯,表達了滿意,就拿了工錢走人。
沒等來送工錢的下人,反倒是等來了貴人本人。
“你做我的專屬廚娘,我給你錢!”
陳熙看着眼前不過十一二歲,通身華貴精致的小姑娘,笑着道:“日日吃怕就不稀罕了,偶爾吃上一次常個鮮,反而覺得美味,也能吃得長久些。”
這小姑娘,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小姐,她不知道具體身份,但看盛府這麽重視,來頭必然不小。
她只想借着她打一下自己的名氣,并沒打算把自己賣給對方。
跟着她,确實能拿到不菲的工錢,但會失去自由也沒了太多的可能,不是她喜歡的生活——擺明了她現在靠着信息差能賺更多錢,有更大的前途和錢途,沒必要去她身邊。
“我日日都進城來,”陳熙又道:“日後也打算在城裏開個小鋪子,貴人若有興致可以去轉轉,我都會在的。”
小姑娘有點不開心:“過幾日我就回家了。”
陳熙只得遺憾道:“那等貴人有空閑時常來走動,我家在這邊有父母兄弟要照顧,不能離開太遠。”
聽她這麽說,小姑娘本想說那本小姐接你全家去京城啊,想到離京時父親母親的吩咐,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那好吧。”她道:“我到時來不了,就派人來。”
陳熙沒想到她居然這麽好說話,對她倒是多了幾分喜歡。
話落她又道:“你這幾日都會在城裏?”
陳熙點頭:“是的,貴人可以去轉轉,我還知道一家賣點心的,味道極獨特,攤主是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姑娘,叫十八娘,她近日新出的點心,很是不錯。”
十八娘的手藝本就是本書的天花板,凡出自她手的點心,無人能比,還一度風靡京城,在權貴圈裏甚受歡迎,不過那都是後期男主科舉中第,進京趕考的事了。
就算她不提,日後十八娘依然會揚名。
她提一嘴,不過就是個順手人情。
聽她這麽說,小姑娘眼睛一亮,馬上就有人會意示意了人出去買。
“我覺得你很有趣,”小姑娘瞧着她,笑吟吟道:“你說好,肯定有點意思,我讓人去買去。”
說着,她又道:“看來這裏還是挺有意思的,那我下午出去逛逛。”
說完想到什麽,示意身邊比自己大幾歲的大丫鬟。
大丫鬟上前遞給陳熙一個荷包:“這是我家小姐給姑娘的。”
瞧着比早上的荷包還要鼓囊,陳熙接過,笑着道了謝。
小姑娘不在意的擺擺手,轉身要走時,又停下:“你明日會來城裏吧?”
陳熙點頭說會。
小姑娘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笑得眯起了眼睛,美滋滋地走了。
她才離開,盛府的管事便也過來給她工錢。
小姑娘給的是賞錢,她是盛府請來招待客人的,工錢自然要盛府出。
貴人給的賞錢是貴人的賞,不能充作工錢。
于是,陳熙得了盛府給的工錢和賞錢,足足有二十兩!
從陳府出來時,陳熙腳下都還是飄的。
二十!
再加上早上的五兩定金!
小姑娘給的兩次荷包!
加一塊有将近四十兩!
發財了!
發財了!!!
陳熙終于明白為什麽她的同班同學們畢業後喜歡給有錢人打工。
又好說話,又大方,誰不喜歡?
一天能掙別人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錢。
打工不就是為了掙錢麽!
至于旁的,要緊麽?
憑本事掙錢,不寒碜。
原本以為要過段時間才敢肖想城裏的鋪子屋子,沒想到驚喜來的這麽突然,她現在就有本錢租鋪子院子了。
出了盛源街,陳熙直奔縣學。
這個時辰,爹娘估摸着還在縣學。
匆匆趕到時,陳父陳母果然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看到她回來,陳母趕緊丢了手裏的馬紮疾步過來:“回來了,沒事吧?”
陳熙沖她笑笑:“沒事,是盛府裏的夫人小姐們喜歡吃咱家這口辣味,留我做了兩頓飯。”
陳母這才放心,陳父在一旁說,陳母不放心,攤都擺得不安生,打算這就收攤去盛府外面等着。
陳熙聽完心裏甚是感動。
“東隆街今兒就不去了。”她主動道。
陳母附和:“對對對,不去了,你今日累着了,咱們早點回家,你也好歇一歇。”
“我真不累,”陳熙解釋道:“盛府有廚子,我就做了幾個菜,而且……”
說着她湊到陳母耳邊小聲道:“盛府大方又是工錢又是上前,這一天就掙了三十多兩。”
陳母愣住了。
陳熙笑着道:“先不回家,我們去尋摸尋摸鋪子,租一個,馬上天就冷了就不用天天早起趕路了。”
陳父也沒料到閨女竟有這樣的氣運。
又開心,又欣慰。
閨女長大了,能獨擋一面了,他們可不欣慰麽。
原本打算收攤去盛府外等閨女的陳父陳母,現在開開心心收了攤,跟着閨女歡歡喜喜去看鋪子。
匆匆忙忙看了幾家往外租的鋪子,陳熙倒也沒急着定,準備打聽打聽,再好好觀察一下,反正也不急在這一兩日。
看完就去市場采買了食材,又沽了點酒,準備回家一家人好好慶祝一下。
回村的時候,又遇上了走路回去的十八娘。
莫說今日陳熙心情好,就是前兩日,她也邀請了十八娘一塊坐車。
十八娘現在對陳熙十分複雜,偷偷給她銀子讓她幫着給陸時硯看病,又大方地給了她一個能做祖傳秘方的點心食譜……
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形容陳熙才好。
現在她又邀請自己一塊坐車,若拒絕,倒顯得她小氣不識擡舉。
坐上驢車後,陳熙心情很好地詢問十八娘今日的生意。
十八娘以為她是問自己舒芙蕾賣的好不好,便認真道:“今日生意很好,舒芙蕾很搶手。”
雖沒得到想知道的答案,陳熙也很開心:“那就好。”
她等了一會兒,十八娘也沒主動跟她說起盛家的事,便又問道:“那個盛源街上的盛府裏,有人去你那兒買點心了麽?”
十八娘一愣,而後滿臉驚訝。
但陳熙沒等她開口,便沖她俏皮地挑了下眉頭,示意她淡定。
十八娘:“……”陳熙真的變了!她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直到走到半路,陳熙又偷偷塞給她十兩銀子後,十八娘甚至很想問她,既然付出了這麽多,為什麽不讓衆人知道,這麽被誤會着,她都替她委屈。
就算不想跟別人說太多,至少也該讓陸時硯知道啊!
這樣子,算個怎麽回事?
她猶豫再三,眼看着快到村口了,她主動道:“要不要我幫你跟他說一下,也讓他知道你……”
正美滋滋在心裏對比幾家鋪子優缺點的陳熙,聽到這話,立馬搖頭:“不要,千萬別。”
十八娘是真不懂她了。
又走了一段路,陳熙:“快到了,你下車吧。”
十八娘一臉認真:“不用,我坐到村口再下。”
陳熙不讓她說,她也沒法對陸時硯還有村裏人說太多,但t她自己呈了陳熙和陳家的情,卻還故作清高地跟人撇清關系,這事她做不出來。
不過就是被指點幾句,又不會少塊肉。
而且她相信,時間久了,大家也會發現陳熙的改變和陳熙的好。
看着一臉堅定的十八娘,陳熙:“?”
送受‘林琅’所托來送柴的夏二哥出門的陸時硯,擡頭就看到十八娘和陳熙并肩坐在驢車上,晃晃悠悠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