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粱聿藏鋒
第41章 粱聿藏鋒
甘泉書院, 揚州數一數二的頂尖學府,別說在揚州,就是在京城, 在整個華朝都是排的上號的書院。
華朝入仕做官的方式有很多, 有憑借父輩人功勳獲得官職, 這叫蔭官。
或是參加科舉, 博取功名,這便能獲得一個末流的小官,而華朝的科舉也不似後世我們熟知的明清科舉制度。
而是類似唐朝科舉制度,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科。
而其中的秀才科, 同唐朝一般也是華朝科舉制度中難度最大的一科。
當年粱聿阿爹, 粱勉便是秀才及第上上等的狀元。
原本秀才及第, 還是上上等, 粱勉已經可以當官了, 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粱勉緊急回到了揚州, 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官職。
再後來, 就成為了揚州小小一個私塾的教書先生,娶了嬌妻, 養了六個兒子。
題外話少說, 除了科舉制度之外。
剩下出仕做官的方法還有成為幕府幕僚、獻賦求仕、結識官員名流獲得舉薦的機會或者提升自己的名氣,受到統治者或當權者的賞識而入仕, 這都是在華朝可以入仕做官的方法。
而甘泉書院, 雖然不是官學,但能在甘泉書院上學的都是有譜系的大家子弟,并且有些才華的那一類人。。
一般出仕走的都是獻賦求仕或者官員舉薦這兩條路子。
而這兩條路子, 前者是要自身有足夠的才華,後者一要有名氣, 二就是需要有當權者的賞識。
而這當權者出自哪裏?便是這有譜系的大家子弟了。
甘泉書院除了有名人隐士為師之外,讓他成為揚州乃至華朝頂尖學府的另一個原因便是這有譜系的大家子弟了。
Advertisement
所以這甘泉書院也不是等閑學子可以入學的書院,只不過認為自家不過普通耕讀之家,一心只想着自己那漫畫的梁聿不知罷了。
梁聿這個作為兄長的,二郎,三郎這兩個一心跟着阿兄看齊的弟弟,更加不會知道了。
所以今日上山的這四位學子之中,竟然只有一個榮叔閑對甘泉書院最為了解。
恰好他又是四人中最年長的一位,便理所當然的照顧起了其他三位賢弟。
在甘泉書院的山腳下,榮四掌櫃的牛車停在此。
因着甘泉書院規定每個學生只得帶一個書童小厮上山,也禁止學生家長随意進入書院擾了學院清淨,所以榮四掌櫃的便不送四人上山了。
他給幼子派的是個成年力壯的小厮,在山腳卸了四個學子行李後,讓小厮挑着四人的行禮上山。
不過梁聿不願讓榮家小厮過于勞累,只把二郎和三郎的書讓榮家小厮挑着,衣物則是讓他們自己背着。
而他自己的書,梁聿本來打算自己背上山的,不過他還沒上手,團圓就已經搶着來背了。
若不讓他動手,他便用一張哀怨的臉瞧着梁聿。
梁聿也是服了他了,不過裝着衣服的包裹就怎麽都不願意讓團圓幫忙背着了。
二郎三郎自己的衣物包裹也是如此自己背着。
榮叔閑見狀,也把自己的行李包裹從自家小厮的籮筐裏取了出來,背到身上。
梁聿幾個瞧他,他便笑着道:“若只有我一人兩手空空,這也太不合群了吧!”
二郎語快,笑着贊同:“我們一道來的,便也要一樣。”
四人同笑,這枯燥的登山路也仿佛成了郊游一般。
“我等是甘泉書院此季新生,待會兒入學先會教考學問,然後依學問高低分到甲乙丙丁四個學舍。”路上榮叔閑與幾人說起這甘泉書院的規矩。
粱聿聽到榮叔閑這話的第一反應便是:啊!入學摸底考試啊!
因為牽引起了粱聿當年在現代念書的回憶,後頭榮叔閑的話,他也沒有多聽,反倒是二郎和三郎兩個聽的認真,時不時點點頭,還多詢問幾句。
梁家三兄弟,除了梁聿都是真心來進學的。
等榮叔閑把他知道的關于甘泉書院的事情大差不差都說完之後,四人加上兩個書童就已經到了甘泉書院的正門。
遞上薦信與拜帖,不一會兒的功夫,門房核驗過薦信與拜帖就請幾人進去。
來領他們四人進去的是一名姓岑的夫子,七拐八拐路過幾個學舍之後,既然才到了目的地。
校考是在一個空學舍進行的,四人唯有二郎因熟讀六經,又詩才出衆,直接被點去了甲舍。
再說三郎,一篇策問以刁鑽角度條理清晰的分析了前朝經濟衰敗的根本原因,雖某些觀點還十分稚嫩,卻瞧得閱卷的岑夫子眉頭深鎖,本只想大致浏覽卻不禁看入了神。
岑夫子放下卷子後,二字脫口而出。
“甲舍。”
至于榮叔閑,他既然能夠來這數一數二的甘泉書院,自然也不是吃素的。
岑夫子閱過榮叔閑卷子,又問了他幾個問題,也點了他去甲舍。
輪到梁聿,當衆人都以為他們四個一齊來,也會一齊去甲舍的時候,事情發生了意外。
梁聿卷子平平無奇,策問馬馬虎虎,抽答差強人意。
校考的岑夫子到無其他表情,公事公辦給粱聿定了等:“丙舍。”
不是最差,也不是頂尖。
若說丁舍末等,甲舍是優秀,乙舍是良好,那麽丙舍便是及格了。
榮叔閑有些意外,他阿爹如此欣賞的梁大郎校考居然只去了丙舍?
二郎三郎更是不可置信,還去詢問校考的岑夫子是不是哪裏弄錯了,他們二人的學問一半都是和阿兄學的,怎麽他們能夠去甲舍,阿兄卻淪落到了丙舍?
岑夫子見他二人不相信,便把梁聿的卷子給了二人,讓他二人自信觀看。
看過卷子之後的二郎、三郎這才洩了氣,與岑夫子行禮抱歉,踏着肩膀、垂着腦袋回了梁聿身旁。
“阿兄為何?”等出了學舍之後,二郎才憋不住問出了口。
“阿兄的水平根本不止于此!”三郎也質問。
梁聿早就已經想好了借口,糊弄了兩個弟弟幾句之後,就趕忙往丙舍宿舍的方向跑。
正好他的書是團圓背着的,行李自己拿着,也不用和榮叔閑還有二郎三郎幾個分行李,帶上團圓跑就是了。
“阿兄!”二郎和三郎兩個在後面追不上也趕不上,又不好讓才認識不久的榮叔閑獨自看着他們的行李書籍,只好先去甲舍宿舍把東西安置好,待後頭在尋機會找阿兄問個清楚。
且再說梁聿為何要藏拙只考個丙舍。
理由很簡單,進入甘泉書院後,榮叔閑還有他兩個弟弟都在想着應該怎麽樣更加迅速的通過岑夫子校考,唯有梁聿一雙眼睛滴溜溜轉,路過學舍的時候,把甘泉書院四個學舍的情況分析的清清楚楚。
恐怕不是簡單的以學問高低劃分,以後世的語言說的通俗易懂一點的話,應該是火箭班、國際班和普通班,分別對應甘泉書院的甲舍、乙舍以及丙舍和丁舍。
為何梁聿會如此想,因為他剛剛經過四個學舍一眼瞧過去的時候,就已經看出甘泉書院分類的标準了。
最為尖子班也就是火箭班的甲舍,其中學子聽課時全神貫注,就算岑夫子宣布休息片刻各個也都是手不釋卷。
而乙舍學子為何被粱聿譽為國際班?丙丁二又緣何被稱作普通班?
二者學子學習的勁頭不如甲舍先不說,單說衣飾,乙舍學子身上是绫羅綢緞,腰間是環佩叮當,乙舍學舍布衣鮮見,而丙丁二舍則與之相反。
粱聿瞧瞧自己身上洗的有些泛白的布衣,若是他今日穿的是阿娘新做的好料的衣裳,估計去的就是乙舍了。
若他校考答的再差一點,那就要淪落到丁舍了。
丙舍,甚好甚好!
如此想着,粱聿與團圓已到了丙舍宿舍。
才進了宿舍,就聽到領他們進去的舍監道:“丙舍丁舍已無空餘廂房,倒是乙舍還有一間,暫且先安排你住在這邊,不該瞧的別多瞧。”說完這話,舍監就把他和團圓撩在宿舍廂房裏了。
原來領他來的是乙舍的宿舍?
舍監走後,粱聿打量一圈環境,覺着還算不錯。
乙舍宿舍不小,隔幾間廂房便有個小院,舍監給粱聿安排的廂房是西邊最裏面的一套,來時他已經路過好幾個學子住着的廂房院子,不少院子都是花團錦簇、翠竹成蔭,不似他這件廂房院子空空蕩蕩。
不過空也有空的好處,到時候他拉個繩子,就可以每天曬被子了,還可以把書桌搬出來,接着外面天光畫畫。
梁聿心想。
一間廂房分了左右兩間屋子,每間屋子還配了個小耳房,應當是給小厮準備的。
左邊那間靠着外邊,右邊那間靠着裏邊,梁聿瞧了一眼右邊屋子房門緊鎖,應當是早就已經住了人進去,他就徑直去了左邊。
梁聿行李不多,他也懶得瞧那些書,書本和衣服往屋子裏的櫃子裏一塞,團圓去外邊打水灑掃屋子,梁聿則是單收拾了一張書桌,然後抽出了畫紙顏料,在書桌上攤平,他準備繼續畫給徐娘的畫。
既然那貴客要看的是法海與青白蛇,那麽這畫的主題也是法海和青白蛇,要與上一張畫相似,卻不能相同。
梁聿這畫已畫完雛形,現在就等着上色了。
與上一副畫以法海作為視角中心不同,這次的畫,大尺幅的畫卷上隐約只有一女子的身影,瞧服裝配飾應是青蛇無疑,可畫中不見法海也不見白蛇。
法海與青白蛇,這次要變成青蛇獨舞了?
那不就與單純的美人圖沒有什麽區別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