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中秋出行
第30章 中秋出行
談國青到了鎮上就直接回棗兒溝了,談翠則是回了慕容老先生的小院。
一回來談翠就開始打掃院子和房間,順手把盆裏浸泡着的衣服也洗了,然後看到院子裏的菜地野草又長出來了又拿了個草帽蹲在地裏拔起了草。
談湘中午放學回家看到的就是這幅畫面。
“小姑,你回來了呀,等一下哦,午飯馬上就好!”談湘說着就邁步走向廚房。
“诶,你忙你的,我這快忙完了。”談翠擡起頭用手背擦了擦快要流進眼睛的汗水,對着談湘的背影喊道。
進了廚房後談湘放下飯盒就開始做菜,這裏沒有電飯鍋,為了節省時間,她都是早上淘了大米帶去學校食堂蒸的,一般蒸兩盒飯就夠三人吃的了,若是不夠還可以下面。
午餐依舊是兩菜一湯,肉末茄子,蒜蓉空心菜,昂刺魚豆腐湯。
空心菜和茄子是直接從院子裏摘的,沈南星也會隔三岔五的托宋巧帶一些給她,肉和昂刺魚還有豆腐是談湘清晨晨跑完順道去菜市場買的。
所謂的菜市場就在離小院一公裏外的大路口,附近村莊的村民們自發在那形成了一個聚集地,附近的村民會把自家菜地裏的菜挑過來換錢,賣豆腐的和賣豬肉的也會在這擺攤,這樣百姓既能賺錢,也方便了鎮裏居民。
這半個月鍛煉下來,談湘做菜的速度已經大大提升了。
先把養在水裏的三條肥美的昂刺魚拾掇好放入油鍋,正面煎好後給翻個身,繼續煎反面,兩面煎好後倒入開水,随手打個蔥結放進去,大火炖15分鐘。
趁這個工夫趕緊把肉末茄子和蒜蓉空心菜炒了端上桌,回來後往魚湯中倒入切成小方塊的豆腐,轉中火再炖10分鐘,出鍋前撒點鹽、胡椒,盛入湯碗。
飯盒裏的米飯還是熱的,用飯勺分成三份盛入碗裏,半個小時的時間,談湘已經整治好了一頓午餐。
“慕容老師,小姑,吃飯啦!”
隔壁堂屋的慕容老先生自談湘開始煎魚的那一刻就開始坐不住了,廚房的香味不斷的飄過來,惹得他時不時的往那邊張望,聽到這聲叫喚,他終于可以放下手裏的報紙上桌吃飯了。
Advertisement
談翠那邊也洗幹淨了手,用毛巾擦幹汗洗了把臉,在飯桌上坐了下來。
“呦,今天有昂刺魚呀,這個可不好買。”
“老師,小姑,我先給你們盛碗湯,飯前一碗湯,對身體好。”
“阿湘你給慕容老師盛就可以了,我自己來。”談翠連忙站起來捂着碗拒絕道。
“孩子有孝心你就受着吧,你這一上午也累了吧,坐下來,好好吃飯。”
“哦,好。”談翠對于慕容老先生還是怕怕的,老先生發話了,她也不好再說什麽,只乖乖的坐了下來。
談湘則是愈發的感受到慕容老先生的嘴硬心軟了,也決心今後要把飯菜做的更好些,給老人家好好養養身體,同時她也想到了還在山村裏的爺爺奶奶,老兩口年紀也不小了,她的好好努力,争取早日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才行呀。
吃過午飯,談翠搶着收拾起了碗筷,讓談湘趕緊去午休一會兒,下午還要上學呢。
下午,談湘去上學,談翠則是打算回村裏,雖然雙搶已經結束了,可地裏還是有不少農活要做的,油菜籽和大豆都要盡快收回來,玉米花生和土豆也到了收獲的季節,談國柱不在家,她得多替爸媽分擔點。
而談湘,在開學半個月後,也終于碰上了一堂沒有被占用的美術課。
課堂上的慕容老師和生活中的慕容老先生還真是大不一樣。
公社中學的學生沒幾個在乎這所謂的美術課,老師在臺上講,他們在下面寫其他學科的作業,甚至還有人在課堂上呼呼大睡。
慕容老師對此也不在乎,依舊認認真真的備課,認認真真的講課。
今天他講的是靜物素描,在講解了基本要領後,他從桌子底下拿出了兩個今早從樹上摘下來的鮮紅的大石榴,讓大家對着實物進行素描。
在其他同學還在随手塗鴉的時候,談湘已經打好了基本結構,并對光線和陰影做了分析,在找準角度作好透視定位後,談湘開始正式動筆。
就當談湘正在專心致志的勾勒線條的時候,慕容老師已經不聲不響的站在她身後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個陰影不對。”
慕容老師突然從她手中抽出了鉛筆,在她的作業紙上修改了起來,把正在繪畫的談湘給吓了一跳。
談湘回過神來,這才發現她後面不知道什麽時候,身後已經聚集了一批同學了,她立馬收斂心神,專心看起了慕容老師的示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談湘雖然實操水平業餘,可她的欣賞水平卻是在線的,慕容老師這手法,絕對是大師級別呀!
下課鈴聲想起,談湘呆呆的看着桌上的畫紙,無比遺憾這個時代還沒出現智能手機,這麽珍貴的作畫過程,她剛才若是能錄下來就好了!
而同班的同學們也被慕容老師剛才露的一手震驚了,慕容老師原來是隐世高手呀!這畫的比照片拍的還逼真、還有層次呀!簡直比照相機還厲害!
這天晚上放學後,談湘和慕容老師第一次有了吃飯以外的對話。
“你以前學過畫畫?”
“小時候媽媽交過我一些西洋畫基礎,現在我在跟着奶奶學中國畫。”
談湘搬出了蔣心做借口,不然也沒辦法解釋她哪裏學的繪畫。
“嗯,既然學了就好好學,無論是西洋畫還是中國畫,其原理都是相通的,我這有一本書,你先拿去臨摹吧。”
慕容老先生說完放下一本書,就回房間了。
談湘從桌上拿起,發現這竟是大名鼎鼎的《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畫譜》國畫入門的教科書,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為完備、最具系統性的入門讀物。
一代代的繪畫大家如齊白石、潘天壽等,都曾以《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習業的範本。
若是在後世,這本書在網上很輕松的就能買到,可也正因為得來的太容易,就不會被珍重,在這個年代,這版珍藏版的芥子園畫譜,真的是珍貴極了,她現在最缺少的就是臨摹的本子,談湘決定,她一定要好好的利用這本書。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談湘白天上課,晚上臨摹芥子園畫譜,日子過得忙碌和充實。
上半年休學在家的時候她已經自學過這裏初一初二的課程了,初三入學三周,她就已經把這學期的內容過了一遍,是以在學業這一塊,反倒是壓力最小的。
太陽東升西落,很快,時間來到了中秋節,這個年代雖然中秋節官方不放假,但一般的單位和學校都會自行放假,公社中學就給大家放了兩天的假,加上剛好碰上周末,加在一起就有四天了,沒有調休的放假,真好。
在得知放假計劃後,談湘回到小院就和談翠商量了起來,之前進的貨已經賣完了,他們本來就打算在國慶節前再去一次深城的。
這次談湘是要一起去的,每一次進貨都是一次投資,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市場行情變得很快,他們可不能一成不變。
談湘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談翠也相信她可以平衡好學習。
這次的行程很緊湊,他們準備等談湘下午一放學就出發,這樣的話除去在路上的時間,就能有兩天的時間掃貨。
定下了出行的時間後,談湘就開始做攻略了,首先家裏的事要安排好。
這次剛好是中秋節,他們三個都不在家,家裏老人難免失落,還有慕容老先生這邊,他的三餐也需要人照料,之前周末回棗兒莊,她都是提前準備好包子饅頭面條的,周六早上走,周日下午回來,她不在的時候老先生也能自己簡單吃點,可這次她要走好幾天,那就有點難辦了。
挑柴火來學校的談國青聽了談湘的煩惱,卻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
“這有什麽的,你阿爺阿奶不講究這些,哪一天不能團圓沒必要在意節不節的,至于慕容先生那邊我回去和阿媽說,讓她過來幫忙做幾天飯,正好也讓他們多下山活動活動。”
聽談國青這麽說談湘也就放心了,星期三下午,談湘一下課就趕回小院和談國青談翠彙合,幾人只帶了錢和很少的行禮,就坐大巴去縣城趕火車了。
因為正好碰上中秋假期,火車站比平時擁擠多了,還好談國青提前買好了車票。
幾十米的距離談湘完全是被推着走的,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擠進了車廂,直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談湘才覺得得救了。
為了省錢,這次三人買的依舊是硬座,談翠拿出出包裏準備好的饅頭黃瓜分給談湘和談國青,三人蘸着黃豆醬吃了個七分飽。
有談國青守夜,談湘和談翠放心的先睡了,漫漫旅途,若是一直清醒着,那才叫折磨呢。
早上七點多,談湘醒來,發現半夜談翠已經和談國青交班過了,談湘趕緊讓小姑繼續休息,自己看着。
其實去的時候還好,除了錢他們只簡單的帶了換洗衣物和吃食,輕裝簡行,而回程的時候可是要帶貨的,那就比較麻煩了。
他們此行準備了三千塊錢,其中兩千塊是存在兩個存折裏的,談湘和談翠一人一個,一千塊現金則是分成了兩份,由談國青和談翠貼身保管。
這些錢幾乎是他們全部家當了,這麽多錢在身上三人神經一直緊繃着,相比于之前的小打小鬧,他們打算來次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