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米萊家紡

第51章 米萊家紡

談湘一直關注着紡織廠的情況,之前的承包經營她不敢接,也接不起,可現在的分拆拍賣她還是很感興趣的。

這一年多來他們一直是從深城拿貨銷售,賺的是信息差和地域差價,可現在做二道販子的人越來越多了,終有一天他們會失去優勢,如果能自産自銷,他們就能掌握主動權了。

談湘曾和談國青談翠談過開廠的事,談國青對這尤為感興趣,在見識到了魏大為工廠的快速發展後,他胸中就有了一顆火種,他也想像魏大為一樣作出一番事業出來。

有他們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談湘他們并沒有絕對優勢,于是他們找到了崔春雷夫婦,打算和他們合作。

崔春雷夫婦在得知談湘他們的來意後,又驚又喜,作為縣紡織廠的老職工,他們夫婦也正準備參與競拍,可這畢竟是筆不小的投資,他們一時間還沒辦法下定主意,現在有人上門和他們談合作,還是熟人,那真是打瞌睡遞枕頭了。

“崔伯伯,康姨,我是這麽想,整個紡織廠盤子太大我們吃不下,不如選個有發展潛力分廠,一切重新開始。”

“你的考慮的對的,縣紡織廠積弊太多,只有另起爐竈,才能煥發新的生機,不知道你們看中的是哪個分廠呢?”

既然是上門談合作,談湘決定以誠相待,畢竟以後還是要長久共事的,如果這點信任都沒有,他們也不會找上門。

“我們看中的是印染廠。”談湘說到。

“印染廠?”崔主任有點意外,其實印染廠也不差,但它并不會是其他投資商的第一選擇。

他們縣紡織廠這次拍賣最搶手的是紡紗廠和織布廠,這兩個廠的配置是最強大的,設備是最先進的,以往産生的效益也是最多的。

“是的,我們打算從輕加工做起,直接面對市場需求,根據需求定生産,至于布料和絲線一開始可以從其他地方購買。”談湘解釋道。

“嗯,這個思路不錯,你們這麽自信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可是已經有成熟方案了?我記得之前你們就建議過,讓縣紡織廠重新制版,我也和當時的廠長提過意見,不過他們始終沒有采納。”

崔春雷想起了之前的事,他這才斷定談湘他們這不是一時興起。

“崔伯伯,你還記得之前你提起過的楊師傅嗎?其實我和楊師傅認識,這次開廠,他也會加入我們,我們自己估算過這個車間的價值,裏面最值錢的就是那臺印花機了,不過它也有些年頭了,現在拿出去賣也賣不了多少錢,若不是有楊師傅在,我們肯定寧願買新的從頭開始。”

Advertisement

談湘說的都是實話,不少國有企業在改制的時候,這些舊機器沒人要,最後都是當做廢鐵論斤賣掉的,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賤賣了。

“哦,這點我還真沒想到,那看來你們是有計劃了。”崔春雷本來對印染廠沒什麽想法,現在倒是來了興趣。

談湘拿出一本畫冊,攤開在面前的桌子上,她指着最上面的一副圖畫說道:

“崔伯伯,你看,這是我們為新産品設計的全套印花圖案,楊師傅也全程參與了,他有信心可以把這些印花做出來,您是這行的行家,還請幫我們參謀參謀。”

崔春雷接過畫冊,仔細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驚嘆,他又不免覺得可惜,如果當初他的意見被采納,如果他們紡織廠有這麽一套方案,說不定還有轉機。

“有這種本事,的确值得試一試,談湘,我支持你們,我們夫婦願意和你們一起幹!”崔春雷感覺胸腔內湧起一股熱流,他也被激起了一股雄心,想要大幹一番。

“現在萬事俱備,只等拍下印染分廠,我們就能幹起來了,只是不知道,這次拍賣要花多少錢才能把這個分廠拿下。”

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康敏身上,康敏作為專業的財務人員,拍賣的事情她是全程參與的,她手上的信息不會錯。

康敏清了清喉嚨,說道:

“站在紡織廠的角度,總是想多賣點錢的,我給你交個底,這個印染分廠,縣領導的心理價位是六萬元。”

談湘想了想,說道:

“這個價格有點高了,畢竟買下來後還要購買原料,招聘職工,尋找銷售渠道,每一步都要花錢,如果前期投入這麽大,後面恐怕不好發展。”

“是呀,我也打算勸勸廠裏,畢竟如果定價太高,最終流拍的話對廠裏也不好。”

聽康敏這麽說,談湘也心裏有數了,看來崔春雷和康敏也是有意向的,這樣一來就好辦多了,接着幾人就商量起了合作細節。

拍賣的時間還沒定下來,倒是談湘他們搬家的時間,定在了兩天以後,房子裝修好已經小半年了,味道都散的差不多了,早在驗收過後談湘就一直期盼這搬進來,終于讓她等到這天了。

家具都是談湘去省城集中買了讓人送貨上門的,省城有個家具城,不僅種類多,價格還比縣裏賣得便宜,床、書桌、餐桌、沙發、椅子、電視櫃……滿滿一車的東西,還真是不輕松,還好衣櫃是木匠直接打的,不然一車都裝不下。

這些家具倒不值什麽錢,裏面最貴的就要數那臺黑白電視機了,這是談翠和談國青掏錢買的,14寸的,花了五百塊錢呢。

房子是談湘掏的錢,現在大家一起住進來,姐弟倆人早就打算好了,這裝修的錢呀,必須讓他們承擔,不然他們可不依的。

談湘和他們讨價還價了半天,最終還是妥協了,這就樣吧,不然這兩人住的也不踏實,反正這房子自己可能也就住三年,今後還得讓小姑他們照看着。

對于裝修的成果,談湘那是相當滿意,談湘之前驗收過後,就把樓下店鋪的施工也交給了張師傅他們做,現在他們既然已經搬進來了,店鋪也裝修好了,也該準備開張的事了。

比起家裏,縣一中對面店鋪的裝修就要簡單多了,她打算開個文具店,裝修也是根據文具店的要求來的。

店裏安放了一個L型的玻璃櫃臺,到時候裏面可以擺放各式各樣的文具,明碼标價貼上标簽,阿爺阿奶只要坐在櫃臺裏面收錢就行。

櫃臺背後打一面整牆的格子櫃,上面用來放各種零食點心,這樣客人要買什麽,阿爺阿奶站起身來轉個身就能拿到。至于像書包這種大件的,可以挂在對面牆上,顧客挑選起來也非常方便。

因為店鋪足夠大,談湘還讓張師傅在裏面隔出了一個小空間,讓爺爺奶奶可以在裏面午睡休息。

這個店談湘也沒想着要賺錢,這一帶畢竟才剛有些人氣,急不得。之所以開文具店,一是因為靠近學校,開文具店最為穩妥,二是因為清閑幹淨,累不到人,這樣讓阿爺阿奶看店她也放心。

夏日午後,談湘沿着熟悉的山路回到了棗兒溝,一想到以後可能很長時間不會回來了,她竟也生出了一絲惆悵。

談湘回村之前是打了滿腹的草稿,準備了好幾版的說辭的,可沒等她開始發揮,談二牛就點頭同意了。

“你阿奶跟着我過了半輩子山裏面的日子,也該輪到我陪着她去過過城裏的日子了,我知道,她想去的,日子定了和我們說一聲就行,我呀,是絕對不會給你們拖後腿的。”

不知為什麽,這簡單的話語卻讓談湘有一種想落淚的沖動,或許在別人眼中,老人們已不再是生活的主角,可他們只是老了而已,那份感情在歲月裏卻愈發醇厚了。

談湘一家搬過來後崔家登門拜訪了好幾次,雙方就後續合作的細節拆開來仔仔細細的都研究了一遍,現在萬事俱備,就等拍賣啓動了。

崔春雷預計,應該快了,再拖,該出問題了。

工人們的神經已經緊繃到了極致,這炎熱的天氣就像一個火藥桶一般,只要一顆火星,就能霎時引爆。

在這種情緒氛圍中,拍賣終于開始了。

一個星期後,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縣紡織廠拍賣在縣政府的主持下正式啓動。

正如崔春雷之前分析的那樣,紡紗廠和織布廠是最熱門的兩個選項,這兩個分廠就占了紡織廠一半的面積,最終分別以四十五萬和五十萬的價格成交。

印染廠起拍價四萬,在經過幾輪叫價後,崔春雷出面,用五萬的價格拍下了印染廠。

這次拍賣算是成功的,最終拍賣價款達到了兩百萬,員工安置的問題算是解決了,縣領導們也很滿意。

談湘草拟合作協議,最終雙方商定,談湘三人認繳3萬元,占60%股比,崔春雷和康敏認繳2萬元,占40%股比。

公司成立後,崔春雷經驗豐富,由他出任廠長,負責生産和采購,談國青擔任副廠長,管銷售,康敏和談翠負責財務,談湘和楊師傅負責設計,這樣一來,他們這個班子人員還挺齊全的,算是各盡其用了。

崔家夫婦雖然在股比上占了少數,可談湘他們這邊也讓出了廠長一職,算是各退了一步,雙方都能相互制衡。

交完全款後,就是資産交接,楊師傅對原印染分廠的機器設備如數家珍,有他在,交接工作很是順利,他們不用擔心會吃虧。

接下來就是外部手續辦理,工商登記,稅務登記,談湘給新成立的廠子起了個名字:米萊家紡有限責任公司。

之所以取這個帶點洋氣的名字,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對外國貨有濾鏡,這個名字比較容易打開市場,今後對外出口也便利一些。

印染分廠位于原紡織廠的東北角,如今自成一家,那就要和其他分廠區分開來了,這個辦起來倒不麻煩,只要在裏面用圍牆隔開,在東北角那重新開個門就行。

既然買了廠,那盡快重新投産,讓機器動起來就是頭等大事,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忙了起來。

楊師傅聯系到了原來分廠的工人,選了五位經驗豐富人品好的進廠,其中有兩位是他的得意門生,五人得到消息都非常高興,他們沒想到自己下崗後居然能這麽快就找到工作。

再來就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采購,崔春雷表示這個就交給他了,縣紡織廠倒閉的時候倉庫裏積存了一大堆的白坯布,現在新老板接手應該也頭疼着呢。

其實縣紡織廠生産的白坯布質量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完全可以就近取材,這樣他們能買到物美價廉的白坯布,該省了運費,接手織布分廠的新老板也能清一波庫存,一舉兩得,雙贏。

在原料和工人都到位後,這個新成立的工廠開始了第一次生産,他們打算先印染一批枕套和床單被套,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四件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