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正所謂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書法,是古代學子必修的功課之一。

白鹿書院更是雲山縣所在郡城地界中,最為出名的書院。

能夠進入白鹿書院的學子,大部分都很優秀,特別是平民寒門出身的,更是靠着硬實力,才能進入其中。

因此,書院學子別的不說,最基本的鑒賞能力都不差。

顧烨現在的書法造詣,可是足足在系統空間練了幾十年,且字體還非常新穎,是他自己創新字體,具有極強個人特色。

這種書法功底,一般只有那些大儒,或者真正驚才絕豔的年輕人,才能夠寫得出來。

所以,當有白鹿書院學子,去茗香書坊購買書籍時,幾乎是掌櫃把顧烨抄的書拿出來,就被人家瞧上了。

買到書籍的學子,基本都以為自己撿到了漏!

以為是哪個大儒練字時抄寫的書籍,被家中調皮子孫拿出來霍霍賤賣,才會流落到書坊之中。

詢問過書坊掌櫃書籍來歷,掌櫃說記不清了後,這才遺憾又高興的趕緊把書買下,然後帶回書院去炫耀。

而這種“撿漏”的學子還不少。

于是,經過這麽宣傳,消息自然很快就傳開了,并且傳到了書院夫子們的耳中。

有夫子好奇,自然就把書借過來觀看。

然後這一看,就不得了了。

Advertisement

“好字!當真好字!這手字堪稱大儒啊!”

有夫子忍不住大贊。

其餘夫子湊過來圍觀,也是驚為天人,其中自然就包括王德元。

王德元本身就很有才華,性格剛正不阿的人,通常也比較心胸寬闊,碰到另外的有才之士,通常都是敬佩欣賞,不會嫉妒。

王德元激動詢問。

“李夫子,這書你是哪裏來的?是哪位大儒之作?字體好生新穎,以前沒見過,不像是我們熟知的幾位老先生……”

“書是從學生那裏借來的,具體來歷老夫也不知,我猜定是位隐士大儒。”

李夫子猜道邀請,“各位不如與我同去打探,等問得老先生所在,一同前去拜訪如何?”

“此話大善!”

其餘夫子紛紛點頭贊同,阻止去找學子詢問。

不過那些學子也不清楚,但給指了茗香書坊的路。

衆夫子沒辦法,只能跑去書坊找掌櫃,硬逼着掌櫃“好好回憶”,這才得到想要的答案。

書坊掌櫃拍着腦袋道。

“我想起來了,這是前不久一個小兄弟送來的,他家最近出了些事情,需要找個活計貼補家用。”

“我見他會寫字,也寫得不錯,就讓他幫書坊抄書了。他全名顧烨,住在北山村……”

後面的話還沒說完,性格着急的王德元就打斷。

他痛心疾首地激動訓斥。

“什麽不錯,分明就是傳世好字!你這個掌櫃真不識貨,大儒之作啊,竟就得你一句不錯之言,真是明珠暗投。”

其餘夫子也是滿臉不贊同。

這麽好的書法如此評價,他們覺得簡直就是侮辱。

“也不知顧老先生家中出了什麽事,竟落魄得抄書為生,走,我們快趕過去看看!”

王德元擔憂提議。

其餘夫子點頭,一群人立馬呼啦啦離開。

這個時代的人對于有能之士,那是比對自己爹媽祖宗,都還要尊敬的。

徒留書坊掌櫃在原地滿臉懵逼。

顧老先生?他剛才好像是說的小兄弟,不是老兄弟……吧?

……

另一邊。

完全不知道書坊掌櫃因他們話,而陷入懷疑人生當衆的王德元等書院夫子們,正着急趕往北山村。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誤會。

誰讓顧烨的字,是在系統空間中,踏踏實實花費幾十年練出來的,這種功底痕跡,一般人看不出來,只覺得書法好。

但王德元這些內行夫子,卻是一眼就能鑒定。

能夠有幾十年大師級別書法功底的人,不是大儒是什麽?

所以。

當一群夫子來到北山村的時候。

北山村民們也懵了,“什麽顧老先生?我們村姓顧的人不少,但沒什麽顧老先生。”

老先生,那是得什麽學問才能有的稱呼啊。

他們村裏學問最高的,就是顧家小五那個童生了。

沒有嗎?

不可能吧,書坊賣的書不可能作假。

書院夫子們面面相觑,覺得應該是他們沒有說清楚。

于是。

王德元又仔細解釋道,“就是顧烨,顧老先生。聽說他們家最近發生了很不好的事情,現在顧老先生,正以抄書為生。”

“顧老先生實乃當世大儒,我等誠心拜訪,還請各位能幫忙帶個路,老夫等感激不盡。”

說罷,一群書院夫子拱手作禮。

北山村民:……

這些人到底在說什麽東西?

為什麽這些話,分開他們都懂,可合在一起,就不太理解了呢?

村民們解釋不清楚。

只能表示他們村裏,的确有個叫顧烨的人,但人家是個年輕小夥子,不太像他們說的老先生。

如果這些書院夫子要見的話,他們也可以帶路。

王德元等人自然跟上,并沒有反應過來,只以為老先生可能是在避世,故意用家中孫子的名諱隐藏。

畢竟正常人誰能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竟能寫出幾十年功底的好書法呢?

遇見驚世天才,和遇見隐士大儒兩者之間。

他們覺得,還是後者的可能性更高。

于是。

當一群人來到顧家的時候,就不免鬧了個大烏龍。

看見今天正好換了新衣服,洗了頭發胡子,好生打理過一番,坐在院子裏一邊喝水歇息,一邊觀看天色。

靠老農經驗判斷最近氣候,琢磨今年種地事宜,頗有幾分超然世俗(實則走神)的顧父時……

一群書院夫子頓時激動,上前彎腰作禮。

“您就是顧老先生吧?我等見過顧老先生!顧老先生,我們是白鹿書院的夫子,前幾日有幸見過您的筆記。”

“老先生書法實乃當時一絕,讓我等驚為天人,貿然上門拜訪,還請老先生莫怪。”

顧父:……

老先生·顧父吓得不輕,差點沒從凳子上摔下來。

看着面前自稱書院夫子,穿着儒生服的老夫子們,黝黑的臉漲紅,整個人不知所措,惶恐搖頭擺手。

“不不不,我不是什麽顧老先生,你們找錯人了。”

但這群夫子怎麽會相信?

王元德立馬帶頭道,“老先生,您不用解釋,我們都懂,您在隐世……老先生放心,我們絕不會把你行蹤洩露,今日前來,只想拜訪老先生一番。”

其餘夫子跟着點頭。

隐世高人那範兒,他們懂,都懂!

顧父雖然皮膚黝黑,面容粗糙,神情也老實得很,典型一個農家漢,可能夠生出幾個好模樣的兒女,就代表他和顧母的基因不差。

所以,把自己打理一番後的顧父,也是個濃眉大眼的帥大叔。

正所謂三觀跟着五官跑,顏值是很影響人想法的。

書院夫子們先入為主,看顧父時,全都戴上了厚厚濾鏡。

當然,也是以他們的社會地位,還沒有見過真正的大儒,現在确實有點興奮激動。

所以……

老先生氣質像個農漢?人家在隐世,故意隐藏嘛。

老先生面容粗糙不像讀書人?隐世鄉村常年幹活,應該的。

總之一句話,隐世高人都喜歡裝得和普通人一樣。

太過特別了,那還叫什麽隐世?

那叫裝逼。

反正,顧父就是解釋不清楚了。

于是說不清楚的顧父,就這麽被激動地王德元等人,簇擁着坐到院子裏,開始雞同鴨講的應酬。

書院夫子誇顧父書法乃當世大才。

顧父很窘迫的表示,他只會寫幾個字而已,不過他擅長種田。

書院夫子們馬上腦補,“老先生當真謙虛。不過農耕确實是為國重道,我等倒是不甚了解,還請老先生指點。”

顧父:……指點個啥?

顧父趕鴨子上架,被一群人目光灼灼看着,只能硬着頭皮,把自己的種田經驗說出來。

尤其是看天氣。

由于年輕時候經歷過天災逃荒,顧父被吓怕了,自此便對研究農耕氣候很用心,多年下來也算有番心得。

因為是自己擅長的領域,老實巴交的顧父,說得就很順溜。

這群書院夫子們,常年讀的是四書五經,就算對農耕有所了解,但沒有親自種過田,終究還是有限。

所以,顧父的暢所欲言,在他們眼中就是頭頭有道。

王德元不禁感慨,“沒想到顧老先生對天文地理,竟也如此精通博學,看來讀萬卷書,到底不如走萬裏路,凡事都得親身體驗,才能悟出高深真谛。”

“顧老先生果真大才也。”

其餘夫子紛紛贊嘆,滿是崇拜。

顧父:他覺得這些人在演他。

顧父就這樣滿心忐忑,大為不解,莫名其妙成了擁有大才的,當世大儒老先生。

正好推着弟弟出門散步回來的顧烨:……

顧,顧老先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