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

院試放榜結束後,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鄉試。

為防止到時候在郡城中舉參加宴會時,被比姜父更高官職的官員看中招婿,随便拒絕恐得罪人。

院試放榜結果出來的第三天,顧家就請了媒婆,顧父顧母親自帶着顧烨兄弟二人上門提親。

姜府得了消息,顧家上門的時候,姜家也沒有擺譜,也早早就整理好儀容,樂呵呵接待他們。

姜父夫妻表現得十分和藹可親,知道顧父顧母出身鄉野不通文墨,說話也就沒有文绉绉,很是體貼的盡量說白話配合。

這讓顧父顧母緊張忐忑的心情平複了不少,雙方寒暄一會兒後,便進入商議婚嫁正題。

媒婆滿臉笑容撮合。

“……姜大人,姜夫人,你們是官員之家,顧家出生鄉野确實比不得,但顧氏世代農耕,也算是身家清白的耕讀之家。”

“咱們兩位顧郎君如今連弱冠之齡都沒有,便已考上秀才,還是咱們雲山縣今年的案首和前名第二,也是當得起一句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

“兩位郎君傾慕貴府大公子和四公子已久,今日誠心上門求娶,還望姜大人、姜夫人你們好生考慮,切莫讓小輩們錯過一段良緣呀。”

因為兩家私下裏其實已經同意婚事,媒婆今日也就是走個過場,說些好聽的吉利話而已。

所以,姜家只是假意考慮一二,便點了頭。

顧母高高興興把聘禮單子遞上,有些不好意思道。

“姜大人,咱們家境比不得你們府上,實在拿不出什麽珍貴東西,我與孩子他爹商議,只能給兩位公子各1000聘金,以及中規中矩的聘禮之物。”

“不過,我家老四便去求了他義父,求得兩張名帖充作聘禮之一,日後姜大人若有需要,可拿名帖随時請神醫出手一次。”

Advertisement

“如此委屈兩位公子實在不應該,但顧家已盡全力,今日真心求娶,還請姜大人、姜夫人莫怪……”

顧家的情況姜家是知道的,現在能拿出2000兩聘金,還得虧有之前皇帝的賞賜。

這點銀子對姜府來說不多,可幾乎是人家全部家底了,确實誠心誠意,還有神醫的名帖補償。

顧家已經極盡所能,姜家怎能不滿意?

反而擔憂顧家把銀子都花在聘禮聘金上了,恐沒有餘錢在縣城置辦宅子,自家哥兒成親後,怕是要住到村裏去了。

也不是他們嫌棄鄉下,而是兩個哥兒從小錦衣玉食,即便心中能忍受這一時委屈,嬌慣的身體也吃不了苦頭。

想罷,姜夫人便拉着顧母熱情道。

“老姐姐說的哪裏話,常言道:娶妻娶賢不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財,我與夫君便是看中兩位郎君品行出衆。”

“這聘金聘禮方面,老姐姐你們量力而行便好,我們不看重這個,只希望在婚事操辦上,姐姐多盡點心,莫讓縣城來吃酒的賓客小瞧了我家兩個哥兒便是……”

這話潛臺詞就是,聘禮聘金姜家可以少要,但顧家必須在縣城置辦宅子,操持酒席。

反正1000兩聘金對姜家來說,也沒什麽太大的面子,姜夫人可不想兩個兒子的婚事在村裏操辦,那實在太寒酸了些。

這點顧烨也早考慮到了,他也不願意太委屈心上人。

顧烨聞言立馬解釋,安撫岳母的心。

“夫人放心,兩位公子乃我和幼弟傾慕已久之人,若能求娶,我們兄弟二人定會竭盡全力呵護珍惜。”

“義父聽聞我将成親,已經在縣城購置了一處三進宅院送于我,現在只等購買奴仆打掃好,便可搬家入住。”

以顧家目前的經濟情況,就算是把全部家底都砸進去,想在縣城置辦個中規中矩的婚禮,都有些困難。

畢竟他們娶的是官家公子,住在縣城的宅院,總不能是租的吧,那實在太丢人了。

顧烨沒辦法,只能把系統神醫這個義父拉出來做幌子。

借口俗是俗了點,但好用就行。

在古人眼中,結拜認義父什麽的,拜了就是真爹真兄弟,義子成親,義父送宅子和銀子,也算是情理之中。

有個神醫義父兜底幫扶,姜家頓時就放下心了。

“如此便好。那親事就這般定下,明天咱們就交換庚帖,就是這成親的日子,不知老姐姐你們打算怎麽選?”

“依我和老爺之見,孩子們年紀都不小了,還是盡快完婚比較好。”

姜夫人高興點頭。

怕這門好親事耽擱久了又出意外,急切想盡快定下成婚日期,她真是被兩個兒子波折的婚事,給折騰怕了。

而顧父顧母也是這樣想的。

他們倒不是怕婚事出意外,兩老就是單純想快點抱孫子,因為村裏像顧烨這個年紀的人,很多孩子都能跑了!

顧母趕緊道。

“夫人說得有理,我和老頭子也是這樣想的,咱們來之前讓媒婆翻過黃歷了,三個月後,和半年後,都各有一個黃道吉日。”

“若是此次鄉試我家老四老五能夠中舉,那就三個月後成親,若是落榜,那就半年後完婚,姜夫人,你們覺得如何?”

時間上急是急了點,但誰讓幾個孩子年紀确實不小了。

索性家中兩個哥兒的嫁妝,早就準備齊全,如今只需要趕制嫁衣便可,匆匆成親倒也來得及。

“好,就這樣辦!”

姜父沒意見,姜夫人直接拍板。

婚事商議很順利。

姜夫人想着礙于禮教規矩,未來成親前小輩們都不能再見面,定下親事後,便讓顧家人留下用飯,把姜谷雨和姜悅明也叫了出來。

以待客的借口,讓兒子見見未來公婆,給人留個好印象。

如此成親後,婆媳關系也能更和睦。

顧父顧母也是這才見到自己兒子傾慕的心上人。

待看清楚姜谷雨和姜悅明的長相氣質後,兩老心裏總算明白自家兩個臭小子,為什麽那麽積極努力想求娶了。

這姜家的哥兒,一個個長得跟谪仙似的不說,說話舉止也是溫柔有禮,瞧着便是宜家宜室,讓人喜歡。

顧父顧母心裏很是滿意。

原本他們還擔心官家的公子嬌生慣養,怕是脾性高傲嬌氣,娶了這樣的夫郎,他們兩個做公婆的,以後怕是要受些兒媳的氣。

如今見到真人如此溫柔懂禮,兩老算是放心了。

看着小輩們眼神碰撞,這邊顧烨兄弟二人滿眼傾慕,那邊姜谷雨兄弟二人臉紅羞怯,郎有情郎有意的模樣。

雙方長輩皆是笑得合不攏嘴。

……

顧家向姜府提親,姜府應下親事的消息根本瞞不住。

兩家人也沒有隐瞞的意思,定下婚事的當天,消息就傳遍了整個縣城,衆人議論紛紛。

沒辦法,誰讓這八卦的主人公,都是城中的風雲人物呢。

大家并不意外顧烨兄弟二人,能夠求娶到官家公子,畢竟顧家家境是差了些,但架不住兄弟兩個前途無量,在科舉一途表現卓越啊。

而且因為進獻新農具的功勞,顧家還在皇帝面前挂了名,這份榮譽也是非常提升身價的。

如今雲山縣想招他們做女婿哥婿的高門大戶,實在不要太多。

衆人意外的是,他們兄弟二人求娶的,竟是姜家的大公子和四公子。

衆所周知,姜家這兩個哥兒一個乃和離之身,一個被退過三次親,配顧烨兄弟不是配不上,但終究有些瑕疵。

其實他們可以選擇更好的。

不過感情這種事情,主打的就是一個情人眼裏出西施。

所以。

為了不讓姜谷雨和姜悅明兩個哥兒過于被議論,顧烨直接給他們的親事,編造了幾個小故事,讓人私下傳播出去。

然後很快衆人就都知道了。

顧家兄弟為什麽放着更好的公子小姐不求娶,偏偏要求娶名聲有瑕疵的姜谷雨兄弟,那都是有原因,有故事的!

“……聽說姜大公子小時候,對顧家小郎君有救命之恩,當時雙方雖年幼,但小郎君便已傾慕,想着發憤圖強讀書,待長大後考中功名,便去提親。”

“可惜姜大公子比顧小郎君大了三歲,小郎君還未有建樹,人家就已經及笄,被爹娘許了人家,雙方沒有緣分,只能各自嫁娶,兩相安好。”

“如今姜大公子被前夫家苛待和離,顧小郎君也被未婚妻傷害退親,也算是一門兜兜轉轉的天定良緣了。”

“……”

“顧案首和姜四公子的婚事,也是有一番說道……聽聞之前顧家落難時,是姜四公子心善,幫了顧家的忙,才讓顧家渡過難關。”

“因此,顧案首心中感激,一見傾心,所以之後得到讀書機會,便努力上進,才有現在考中小三元上門提親。”

“姜四公子雖被退過三次親,但容貌姝麗,氣質端莊,又心地善良,與顧案首也是極為相配。”

在這番言論煽動下,縣城百姓讨論時,總算不盯着瑕疵地方看了。

畢竟,聽多了富家小姐公子,為愛帶着大筆嫁妝下嫁,像顧家兄弟這種因傾慕而上進努力求娶的,對大家來說分外新鮮。

男方費盡心思努力求娶,這說明什麽?

說明被求娶的姑娘哥兒,肯定是品貌俱佳之人,否則怎能引得男方傾心相待。

如此傳言,對顧烨兄弟來說,頂多被說一句英雄難過美人關。

但于姜家而言,卻是大大挽回了之前家中姑娘哥兒被和離、被退親帶來的名聲影響。

讓聽到消息的姜父和姜夫人,心中對顧家更是滿意幾分。

兩家定親,算是皆大歡喜。

當然也有笑不出來的,比如說退過姜谷雨親事的廖家,以及孟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