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沒過幾天,石忞就将和丞相軒轅墨商議定下的考題讓禮部慎重的下發給了翰林院院長黃大學士。
會試是連考六天,考生進去後一直要考完後才能出來。按例每天一科,第一天是時策,第二天是詩賦,第三天是文章,第四天是明法,第五天是明算,第六天是歷史。
上次開恩科的時候,石忞就是在軒轅墨拟的幾套題中選了一套中意的,這次也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上次考題從頭到尾都只有她和軒轅墨知道,這次多了黃大學士知道。
秋闱前夕,步千雪正在自己的書房加緊複習。
“少主,我回來了”步千雪的貼身丫鬟加書童半月人還沒進書房,聲音就先到了。
讀書不能光閉門造車,加上秋闱一天天接近,步千雪便安排半月每天出去轉轉打聽一下秋闱的事,前幾天打聽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被她說了一頓之後才找到重點。
步千雪放下書本拿起蒲扇開始扇起來,今天有些悶熱,恐怕十有八九要下雨,看着滿頭大汗的半月,把剛剛下人端上來才吃了一半的冰鎮西瓜遞了過去,“今天打聽的如何?”。
簡直就是個吃貨化身的半月一看到西瓜眼睛都亮了,一連吃了兩塊才開口,“少主,我今天誤打誤撞打探到有人有渠道可以獲得考題,但很貴”。
“你在哪裏打聽到的,可有人買到,有多貴?”步千雪
“我和往常一樣先去了茶樓,又去了幾個有名的客棧,都沒什麽收獲,在明道學院外面的一個小巷子中無意聽到一對主仆對話得知的,他們好像還差一些錢,有沒有人買我不知道,但錢我确是聽清楚了,好像要六千兩白銀,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半月說完把僅剩的一塊西瓜也吃了。
步千雪被六千兩的價格吓得蒲扇都停了一下,她以為也就一千到兩千兩,沒想到竟是預期的三倍。
科舉舞弊的事從前朝到現在都時有發生,這和當朝的皇上有關也和主考官有關,皇上嚴苛的話,只要有風聲就會徹查,不嚴苛,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主考官的話就更簡單了,貪,科考就是他們發財的路子,不貪,就會為國為皇上選拔人才。
上一次恩科考試就沒有出現買賣考題的現象,現在居然出現了這種情況,這讓步千雪比知道高價考題還要震驚,她不相信當今陛下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半月看到自家少主驚訝的跌坐回椅子,以為她擔心考不好便寬慰道:“少主,你別擔心,我覺得以你的本事就算不買,也肯定比他們考的好,說不定還能中個頭名狀元呢”。
Advertisement
“我擔心的不是這個”步千雪
“那少主你擔心什麽?”半月
“哎,算了,說了,你也不懂,你也累了一天了,下去休息吧”步千雪
“少主,我不累,我給你扇扇子吧”已經把西瓜吃完的半月覺得主子都還在努力,自己哪好意思去休息,去找了把大扇子就開始給步千雪扇風。
步千雪沒有再說什麽,放下蒲扇開始繼續看書備考,無論公平還是不公平,她都必須盡力一搏,至于花錢買考題之事她是萬萬不會做的。
皇宮內,石忞正在浩海殿看書,自從改革行文制度之後,她批閱奏疏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才有了空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以前在現代的時候,她什麽都喜歡就是不喜歡看書,可到了這裏,她除了看書壓根就沒有其他的選擇,這裏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茶樓聽說書、歌舞和琴棋書畫,戲曲壓根還沒有萌芽,她目前也沒有精力去搗鼓這些。
所以看書就成了她不二的選擇,還好浩海殿這個皇家圖書館藏書衆多,前朝、前前朝收集的也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再加上四帝時期編寫的數十套書籍,從歷史到算術、醫術等都有,藏書量真是襯了浩海二字。
翰林院的藏書樓石忞也去過一次,藏書量雖算豐富,但遠遠不及浩海殿,随着标點符號的普及,考慮到方便後世之人閱讀,她讓翰林院全權負責将兩處的書籍中加上标點符號,剛于上個月完成,所以現在她看書順眼了很多。
穿過來已經快十一年,但是她大部分時間都是有任務在身,沒登基之前每天課程滿滿的,登基後又事務繁多,看閑書的時間加起來可能都沒有十分之一,所以浩海殿裏的書她也只看了小部分。
今天她看的是華國附屬國安國的歷史,才發現安國比她想象的單瓦之地大得多,而且也已立國兩百多年,安國位于華國北方,地勢以平原為主,民風淳樸,極少主動挑起戰争。
華國周圍的小國之所以都是他們的附屬國,是華國前四帝通過文化擴展和經濟擴展繁榮的結果,當然也離不開華國強有力的軍事力量,除了不好戰的安國,其他小國都侵擾過華國并被華國打敗。
但深谙帝王之術的先祖們,深刻明白想要別人真心臣服于你,做你的附屬國,光靠打仗是不夠的,就算他們表面臣服,心裏肯定是懷着恨的,所以才用了王道之法。
已經在外面守了快一個時辰的吉春和凡秋正百無聊賴,就看到有個宮侍匆匆向她們這邊跑來,直到近了才看清是文宣殿的。
兩人都知道陛下喜歡一個人安靜的看書,而且還看場合,如果在浩海殿看的話,無大事不得打擾,如果是在鳳德宮、文宣殿倒無此顧慮。
此時殿裏除了陛下并無任何宮侍,就連她們也是守在外面,霧冬走後,陛下并沒有升誰補缺,她們也從最開始的不适宜變成了現在的習慣。
路總管不在,吉春和凡秋猶豫的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沒有人動,最後還是凡秋推門走了進去,熟門熟路的上了三樓,就看到陛下正坐在書桌前認真的看書,剎那間凡秋覺得自己實在算不上努力。
聽見腳步聲停下了一會又沒聲,石忞擡頭看了一下,就看見了微低着頭的凡秋,“凡秋,可是有事?”。
瞬間回過神來的凡秋連忙行禮道:“恭請陛下聖安,文宣殿有人來通報,右督禦史顏大人求見”。
“宣她到文宣殿外等候”石忞把一頁內容看完用書簽标記好之後才起身去文宣殿。
“臣顏一諾恭請陛下聖安”自從升任右督禦史并獲得加封太子太保後顏一諾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生怕辜負皇恩。
“愛卿免禮,賜坐”對于顏一諾石忞還是十分看重的,身材雖然短小,但印了那句濃縮就是精華。
規矩的做好後顏一諾才開口禀報道:“陛下,臣三日前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舉報本屆秋闱主考官黃大學士買賣考題,渎職受賄,臣根據信中提供的線索開展了明察暗訪,具體過程已詳呈奏疏中,另附有舉報信和買到的考題,證人臣已保護起來,等候陛下詢問”。
石忞眼睛微眯,并沒有說什麽,拿過吉春轉遞過來的資料開始看起來。
奏疏內容簡潔平鋪直敘,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黃大學士真是好手段,開了家字畫店,明着買賣字畫,實際上卻是通過對暗號買賣考題,顯然是早有圖謀。
六千兩銀子?一科一千兩?還真是值錢,她又看了一下考題,和她與軒轅丞相商議的考題一模一樣,舉報信字跡難看,顯然不是用常用的手寫的,看來是個心思缜密之人。
早就料到黃大學士會這樣的石忞一點也不意外,意外的是他開的價格和手段,“來人,宣刑部尚書、大理觀禦承即刻觐見”。
“是,陛下”吉春迅速領命而去。
“若此事坐實,愛卿認為該如何處理?”石忞看着大殿外神色凝重的問道。
石忞不知道怎麽處理嗎?當然知道,她問這個問題既是問自己,也是想聽聽顏一諾的意見,雖然皇帝就是個□□者,而且托先帝的福,建平年間言路閉塞,大臣都說罷免就罷免,以至于天福元年初都無人敢大膽谏言。
知道閉塞言路無異于固步自封找死的石忞又怎麽會讓這種風氣繼續下去,所以哪怕心中已有打算,她也會習慣性的問上一句。
“科舉乃是為國為陛下選拔人才,卻成為他人謀取私利的途徑,無異于毀我華國之根本,臣認為應按律從重處罰,方能遏制此等不正之風,為考生謀取一片藍天”顏一諾站起來聲情并茂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愛卿所言正合朕意,然我泱泱華國之病卻遠重于此,朕為此每日寝食難安”石忞
“請陛下保重鳳體,只要陛下有心,華國何愁不複興,臣願為陛下、為華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顏一諾鄭重行禮道。
沒一會,吏部尚書、大理觀禦承就來了,石忞把科舉買賣案全權交由吏部、大理觀和督察院進行三司會審,并解除本屆主考官、副主考官所有職位待審,重新任命了主考官和副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