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陵驿
夏朝立國開朝已有百餘年,諸多官制早已與前朝大不相同,唯獨郵驿體系承自前朝,五裏設郵,十裏設亭,三十裏設驿傳。
陽陵驿是陽陵外最後的驿傳。
自開國的高祖皇帝在陵寝外設置陵邑,遷入邊境豪強氏族起,後世的三位帝王皆承襲了這一規制。明安帝的陽陵雖猶未建成,但陽陵邑卻早已開始接納各處的氏家大族。三年前東境越國歸屬夏國,因而自兩年前起,明安帝的陽陵邑又不斷有越地氏族遷入。
穆清同宋修遠走回驿傳時已是上燈時分。
驿傳內的啬夫剛安置完一批越國車馬,還未座下歇口氣,便見宋修遠同穆清自門前而入。他是見過宋修遠的,知其身份,自然不敢怠慢,忙不疊地跑上前躬身行禮道:“小臣見過侯爺,見過夫人。”
宋修遠瞟了眼啬夫,:“這些虛禮便不必了。今夜可還有餘出的廂房?”
“有,二位請随小臣入內。”啬夫将宋修遠與穆清迎了進去,“ 今日有一越國宗族到此,并着丫頭婆子和雜役足有百十人。鄉野豪強,言行多有粗鄙之處,若沖撞了,還望二位貴人多擔待。”
入了驿傳的大門,內裏是一個約莫十餘丈見方的小院子,正如啬夫所言,院內皆是些穿了粗布短褐的仆役,正行色匆匆地安置物件。
四下嘈雜不堪,隐隐有污言穢語入耳,縱然穆清不是打小生長在王庭深閨的郡主,在山野鄉間野慣了,還是忍不住微微皺眉,算是明白了宋修遠先前言語中提及的委屈一說。
宋修遠攜着穆清跟着啬夫往裏走了走,這時有一驿傳內的小厮快步跑至三人面前,見了禮,急道:“小人在馬廄內做事,方才不知為何,侯爺的坐騎竟無故躁了起來,嘶鳴不已,小人制服無法,故而來向諸位大人通報。”
宋修遠聞言颔首,略加思索,同穆清道:“青骓的性子烈,此處的仆役恐難以馴服。我去瞧一瞧,夫人先入內吧。”
話音方落,不及穆清作答,忽而卷起了一陣狂風,夾雜着寧滬原上的風沙兜頭兜腦地吹來。衣袂翻飛,發髻淩亂。穆清被吹得有些發懵,待想起用袖掩面時,突然發覺宋修遠正堪堪站于她面前,替她遮了大半的風沙。
“他娘的何處來的陰風!老子剛堆好的幹草!”
随着狂風,不知從何處飄來一句抱怨,驚天地泣鬼神般地在小小的驿傳上空炸開。一旁的啬夫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番呼天搶地,唯恐這些不知輕重的仆役沖撞了面前的兩位貴人。穆清卻沒有瞧見他眉頭眼睛都快糾在一處的神色,只是聽着那句叫喚,毫無征兆地忽然輕笑出了聲。
“夫人覺得有趣?”穆清擡首,撞入宋修遠深不見底的黑眸之中。
“......”穆清止住笑,正尋思着如何作答,宋修遠上前替穆清戴上被風吹落的兜帽,轉身便走了。
Advertisement
穆清無言,心塞。
宋修遠這是何意?莫非是覺得她方才的笑有失儀态?
***************
此時不過申時兩刻,尚未到用晚膳的時辰。啬夫唯恐再讓穆清見到聽到些上不得臺面的東西,直接領着穆清繞過小院子,穿過作為飯食之地的廳堂。
卻沒想到廳堂此時亦坐滿了人,均是那越國宗族雇的仆役。這些大漢個個虎背熊腰,狼吞虎咽地吞食着桌上的飯菜——過了今晚主子們便到了陽陵邑,他們此趟的活計自也結束了。月餘的辛苦活計換來不菲工錢和主子賞的這一頓飯食,想着便要止不出笑出聲來。還有幾個壯漢要了些許薄酒行酒令說段子,致使整個廳堂轟亂不堪,連啬夫并着穆清兩個大活人穿堂而過都未曾注意到。
只是将要穿過廳堂時,穆清突覺背後似粘了道目光,臨出門前回頭望去,見果然有人盯着她。
廳堂內的四方桌旁皆坐了五六人,只有西南角的桌前孤零零坐着一個男人。那人的穿着打扮與衆雜役皆相同,只是身板比旁人瘦小些,瞧着并不像靠力氣吃飯的雜役。飯食皆陳于面前,那男人卻放下碗筷,只是盯着穆清,神色諱莫,似笑非笑。
穆清亦盯着那人,只見那人雖眉目周正,但劍眉入鬓,隐隐透出一股恣意與不羁來。
穆清此時正巧站于燈下,風流的眉眼被燈燭昏黃的光暈染出一股子嬌媚,眉心的一點朱砂更顯動人心魄。瞧清楚了穆清掩在鬥篷下的面容,那人兀地勾起唇角,笑意更甚。幽深的眼神似将那周正的面目蒙上了一層放浪形骸,無端令人心顫。
穆清分辨不清那人眼中深意,只覺一陣心悸,再不想瞧他,轉身便要走出廳堂。但此時堂內的衆人終于發覺了穆清,齊齊看向穆清。
鬥篷寬大,罩住了穆清身上的朝服,更是掩了穆清的大半容貌。此時的穆清瞧着竟比那越國氏族的主子還要樸素些,坐得較近的雜役驚覺穆清容貌不俗,瞧着打扮又不像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便起了逗弄之意,出口吹了聲口哨,調笑道:“喲!這位大娘子好生漂亮!”
啬夫聞言大驚,剛想出聲制止,卻不知從何角落又冒出了句:“想不到這小小驿傳竟藏着個美人,美人可是願給兄弟幾個斟碗酒哇?”
“大膽——”
“走吧。”穆清轉過身,出言制止了啬夫。若沒有自己方才莫名其妙的駐足,便也不會惹出這諸多的混話。
啬夫躬身稱是,領着穆清出了廳堂,将那鬧哄哄的廳堂留在了身後。邊走邊悄悄留神觀察穆清,見穆清連眉頭都未曾皺一下,這才放下心來。
啬夫将穆清領到廂房前便轉身退了。穆清剛要推門而入,卻聽聞身後一陣腳步聲。以為是宋修遠回來了,她便斂起方才略有些耷拉着的神情,正要轉身,卻見廊柱後有一個陌生的身影。
心下一驚,不免厲聲出問:“何人在此?”
那人聞聲走了過來,朝着穆清恭恭敬敬鞠了個禮,道:“小人厲承,見過貴人。”
未等她言語,那人便直身擡起頭來。穆清這才發覺眼前的這位正是方才廳堂內盯着她瞧的男人。
心中一怔,想到方才他的神色,穆清打從心底裏不喜面前這個自稱厲承的男人,冷冷道:“我見過你,在方才的廳堂內。”
“想來那越國豪強是你的主子。若是有事求請,你應當去尋你的主子。”
那厲承分明聽出了穆清語辭間的疏離,卻不卑不亢,只道:“小人确有事求請,只這事需貴人點頭。”
“何事?”
“忻家主子明日到了陽陵邑便要遣散吾等雜役,小人從外地而來,想留在京中讨口飯吃,懇請夫人收留小人。”
穆清不發一言,直直地盯着厲承的眼睛。
“你怎知我便是京城人士?”
“小人方才見此處的大人對貴人恭敬有禮,且貴人容貌不凡,氣質高雅,故而妄自猜測貴人出自京城鐘鳴鼎食之家。”
鎮威侯府內的小厮雜役雖多,卻也并非養不起一個新來的雜役。只她方才分明捕捉到了厲承眸中的一絲躲閃。穆清雖不明其意,但心底卻十分清楚,厲承這個雜役只怕會是個麻煩,要不得。
穆清想了想,正色诓騙厲承:“可我并非京城人士,今日不過同夫君路過此地,明日便要趕路回鄉。”
厲承聞言将身子伏低了,道:“小人不畏苦,吃得也少,但求貴人賞口飯吃。如若貴人收留,小人明日便可跟着貴人上路,不留在京城亦可。”
面前這人油嘴滑舌,言語亦是不羁毫無底線,穆清頭疼,“京城這般大,你又身強力壯,定能尋到好去處,何苦定要巴巴地跟到我府上呢?”
那厲承聽見穆清這般問了,擡頭直勾勾盯着穆清,笑嘻嘻道:“小人瞧着貴人柔善,定然不會苛責仆役。小人想跟在貴人身邊,再苦再累也不怕。”
穆清惱怒,瞠目瞪着厲承,這人分明就是塊油鹽不進的狗皮膏藥!正想嚴辭拒絕,厲承卻又自顧接上了話:“小人并非妄自菲薄,只年幼時拜師學藝,些許拳腳功夫還是會的,日後若跟着貴人,定能護衛貴人周全。”
“哦?夫人的周全自然有我護着,便不勞煩閣下了。”
穆清循聲望去,見宋修遠正走過回廊,心下暗暗松了口氣。
待宋修遠走至身邊,穆清便微微向後挪了挪步子,将大半身子掩在宋修遠身後,不再理會厲承。
厲承瞧見宋修遠就這麽順勢擋在穆清身前,并不言語,只眼底漸漸氤氲起一股戾氣,他自诩跑江湖多年,看過各種模樣的人物風浪,此刻面對宋修遠周身的氣場,心底竟覺犯怵。
他原先在院中瞧見宋修遠,便覺得這個男子身姿英挺,步伐穩健,周身氣質與那些個養尊處優的侯門公子很是不同,絕非池中之物。是以刻意趁着穆清一人獨處時跑來自薦。
厲承的确想接近穆清不錯,卻不想因為接近穆清而得罪面前這個瞧着狠厲的男人。眼見着宋修遠周身的戾氣快要醞釀成騰騰的殺氣,厲承腦袋咕嚕一轉,哈着腰笑嘻嘻道:“既如此,小人便不叨擾二位了。”說着便弓着身退了開去。
這個厲承,出現得突然,離開得也突然,饒是宋修遠,也頗有些摸不着頭腦,待人走遠,轉身對着穆清問道:“那人是誰?”
穆清見宋修遠眼底未收回的戾氣,整個人霎時一僵。
宋修遠自七歲便被父親送入軍營,十六歲初上沙場,金戈鐵馬近十年,周身早已浸潤出一股血性戾氣。只是後來父親身死,宋修遠承襲了鎮威侯之位,在祖母裕陽大長公主的教導幫襯下周旋于朝堂軍營之間,才漸漸學着隐去外露的張揚與戾氣。
自鎮北王的一番說教後,宋修遠對着穆清更是有意斂了一身戾氣,且他為人周正知禮,倒叫穆清不曾發覺他內裏的血性。
穆清晃了一會兒神,垂了眸,淡淡應道:“應是越國忻家雇的雜役。”
宋修遠瞧見穆清唰地白了一張臉,突地意識到自己方才在厲承面前的神色全叫穆清瞧見了,故而重新斂了神色,對着穆清笑道:“莫怕。”
說罷便拉着穆清進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