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鬼市004
“雲姐,你不是說很了解古董嗎,幫我看看這個瓷瓶可否是真貨?”穿着時髦的妹子說。我好奇兩個妹子到這邊能找到什麽寶貝,湊個熱鬧看看好了。我順着她倆打出的手電筒看去,瓷瓶水藍色的釉面有着細碎的魚子紋開片,在燈光的照射下美輪美奂,着實是一件制作技藝高超的藝術品。那位叫雲姐的點了點頭,用手輕輕摩挲那件古董,又左右看了一下,向攤主發問道:“老板,您這瓷瓶可否給介紹下來歷?”
“這瓷瓶啊,是明代永樂年間的官窯出品,貴重的很,你看這瓶子的款識就知道了。”正在給其他客戶介紹瓷瓶的攤主見是兩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應該也不是有足夠錢買他寶貝的金主,敷衍着說了幾句就回頭忙別的去了。
瓷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要鑒定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對中國幾千年各地陶瓷的生産有所了解,才能作出準确的判斷,這個小姑娘是否真的能判斷正确呢?此時 ,李錦程将目光投向了我,似乎在朝着我追問:“元芳,你怎麽看?”
“我認為要慎重入手,目前我了解的信息不是很足。
我對李錦程分析道:“首先從外觀看,這個開片紋在瓷胎上豁然顯露,沒有若隐若現的感覺,故此我判斷這是一個人工開片的瓷器。就瓷器造型來看,唐代瓷器渾圓飽滿,宋代器物修長輕盈,元代器物造型高大,顯得厚重粗犷,明代器物造型秀麗古拙,清代則器形繁多,制作精巧。這件瓷瓶有明代永樂年間造型的豐滿、古樸,線條柔和,卻有清代紋飾布局繁密,層次分明的特點。故此推斷,這件瓷瓶很可能只是以假亂真的高仿品。”為了防止讓別人聽到,我用極低的聲音貼在他耳邊說。
“相比藍色碎紋瓷瓶我認為你可以關注下旁邊的這件壓手杯,它的氣息給我感覺年代比較久遠,更可能是真貨。” 李錦程的目光朝向那件不怎麽起眼的泛黃小件兒看去。
此時,雲姐也開口說話了,她聲音不大,但因為我倆靠的還是比較近的,還是能聽到她的結論:“我感覺這是個現代的仿品。”
“?!!”穿着時髦的妹子一臉疑惑地看着雲姐。
就聽雲姐解釋道:“我從它款識的位置大體判斷的,據我所知,明代字體多用楷書款,這點是沒錯的。永樂年制官窯的瓷器多為四字篆款刻寫于瓷器裏部的中心,而這件瓷器是确是使用六字楷書寫在口邊。”她指了指瓷器的邊上,順着手電看去,果然有“永樂年制”四字款識。再者從這件瓷器的底部來看,永樂時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兩種,釉底釉質細膩、光滑,積釉處泛青,呈湖水綠色;砂底細白,撫摸極為細膩,如糯米粉的感覺(也像餃子皮的感覺)。這件瓷瓶底部露出的胎體是粗砂底,能夠看到明顯的斜削式拱壁底,所以這絕對不是一件正品。
她不忍看到朋友臉上失望的神色,安慰道:“碎紋瓷瓶市面上挺多的,也并非稀有的寶貝,你要是想要并不一定非得從鬼市上買到,咱再去看看其他的吧。”說罷她拽着時髦的妹子走開了。我不由得佩服她的仔細,款識都能研究如此透徹…見她倆走開,老板也從剛才詢價的人群中脫身出來,我指着藍色碎紋瓷瓶旁邊的壓手杯向他喊道:“老板,這一件可否給我看看?”
他見又是一對年輕人還拿了個小件,嘴裏沒說啥,回答卻是心不在焉的,“你自己拿起來看吧。”
壓手杯,顧名思義是将 杯子 握于手中時外撇的口沿,正壓合于虎口,如将其托于手上,則切合于手心,故得“壓手杯”之美名。将它放在手電筒的光線下觀察,這款壓手杯青花濃豔,紋樣優美。胎質純潔細潤 ,表層覆蓋了一層淺淺的白釉,釉面光滑潔淨,因為年代比較久遠,純白的釉面染上淡淡的暗色,讓整個杯子更似象牙白色,再看其杯身花紋,重瓣花線條流暢,杯子中心部分寫着 “德”字筆法蒼勁,紋飾上青花顏色深厚下沉,清白相映,頓感雅致。我判斷同樣是明朝的物品。但它究竟是什麽時期的,因為沒有年代款識,我就不曉得了,只能大體判斷是明正德年之前的古物。
我并不怎麽肯定我的判斷,看一件事兒都要從否定的一面去看,如果這個是明代的物品,為何會出現在鬼市上?而不是放在古玩店中或者是白天的古玩市場中去賣?我向老板追問:“老板,這個貨物什麽來歷?”他瞧了我一眼,剛開始并沒說話。後來看我一直在看着他,便回我說:“小姑娘,這裏是鬼市。喜歡的就帶走,收來的就是來歷。”
暈,我是想問問年代的,他這是個什麽回答,難道是看我樣子像個學生就着急把我們打發走嗎?我壓住心裏的火氣,禮貌地對他說:“我想您是誤解了,我們只是想知道這個壓手杯的制作年代,并不是考究它究竟是怎麽到您這裏的。”
“哦~~~它啊,賣給我的人給我說它是個明朝宣德年間的民窯出品。”他此時見到我們對這個杯子有點興趣,就放下手裏的活走了過來。
“宣德年間,宣德…我記得宣德年間的楷體‘德’缺少心上一橫,我瞧了一下壓手杯,果然它的德字是個‘通假(錯)字’。”這足以說明該壓手杯是個正品,我暗道搞定。借着恰巧有路過的行人向着老板詢價的空隙,我看向李錦程,他嘴角挂着一抹淺淺的贊賞微笑,微微颔首示意我可以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