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秦皇陵
我回過神來,發現他正在注視着我,“我給你講個故事吧,關于那個陶人俑的,不知道你那個時代有沒有在書本典籍上看到相關的傳說。”
“關于陶人俑我沒有讀到過相關典籍,但對于秦王陵,沒有紀錄《史記》裏則是有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将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半個甲子有餘,天下徒送詣七十馀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椁,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奢侈異常。陶人俑難道是秦皇陵的一部分嗎?”
“并不是,陶人俑如果是真品的話又稱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它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被一個農民在打井的時候偶然發現,并由當時的考古學家組織挖掘,目前能夠确定的一共有四個坑,除了四號坑被損毀比較嚴重外,其他三個坑的俑人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距粗略統計,三個坑裏面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傭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狀不一,形态各異,每一個都像極了真人。”我頓了頓,看他饒有興致地在聽,我講了下去,“至于你剛才提到的秦皇陵目前它具體位置我們已經知道,但是因為考古設備和儀器不成熟,貿然開陵,只有可能會對裏面的文物造成毀滅性的影響。秦皇陵裏面有各種奇珍異寶,它處于地下,且封閉性好,其空間內的氧氣在長期的耗氧細菌的代謝活動中被消耗無幾,一旦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被打開,裏面的文物只有可能會失去原來的樣子,或者在還沒有來得及記錄下原有樣子的時候就直接永遠的消失了。你看我們見到的這個陶人俑呢,剛見光那會兒,兵馬俑個個神采飛揚,盔甲顏色和臉上的紋路清晰可見,只可惜剛接觸到現代的氧氣,他們就變成了土黃土黃的模樣,不複當年風采。”
我撸了一個肉串,對他繼續科普道:“上大學的時候,帶我們班的代理輔導員一名大三的學姐就是在研究這方面的課題,有一次晚自習的時候,她和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話說在秦朝統一六國後,嬴政就開始着手動用成千上萬的百姓在骊山搭建自己的陵墓。這座陵墓工程巨大,耗時很久,男丁們在陵墓裏面沒日沒夜地做着苦工,多少年不回家的也不在少數,而那些被抓走相公的女人們,更是思念着自己的丈夫。
姜氏的相公在陵墓裏面已經有三年不曾回家,她決意帶上盤纏一路尋找夫君,幾經周轉才找到了陵墓的所在,卻遭到了士兵的阻攔。姜氏用盡了所有的辦法,也不見自己的丈夫出來,最後饑寒交迫的她餓死在了秦王陵的外面。
守在外面的士兵被姜氏感動,就将她掩埋後用木頭樹了一座墓碑,并将她的事當做故事,口口相傳,最後她的丈夫得知自己的妻子為了找他餓死在外面,悲痛欲絕。然而還是得繼續修建陵墓,無法出去祭拜自己的妻子。終于有一天,陵墓修好了,士兵們卻拿着武器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死人是永遠不會透露出去秦王陵的位置所在的。
姜氏的丈夫面對明晃晃的武器,跪倒在士兵們的面前,哀求他們把他做成一個活的兵馬俑,他不想這麽死在墳墓裏面,而是希望變成陰兵,永遠永遠地陪伴墓外面的親人。最後,士兵們答應了他的要求,把他封入了陶人俑。
所以說,活的兵馬俑在那個時期就有存在的,更何況那些死在墳墓裏面的工匠人的怨氣郁積千年,會幻化成什麽形态都說不定。昨天的陶人俑如果真的秦王墓裏面的兵馬俑,那他的能量和陰氣、怨氣一定也小不了。”
“是的,後來我想了一下,并不是我感受不到陰氣而是那個靈體隐藏了他本身的陰氣,上了別人的身。如果我們再看到它倒是可以了解了解。”
“你自己去了解吧,丫的那東西一個是邪靈第二就算解決了他存在的靈體,販賣陶人俑本身放在現在也是要被警察叔叔抓緊去斃了的!”他看我臉色不善,以為我又想起他讓我當陶俑主人的事情了。
“小桃,你又想偏了,不是說讓你再去冒險。我只是好奇這個陶人俑來自于哪裏為何會被帶出墓流落鬼市。這個靈體有什麽目的而已。”
“那麽危險的不管他什麽目的,我都不想再見到它。”我正色道。
“算了不談他了,明天我們去會會那個張教授如何?讓他盡快的把小樓給清潔幹淨。”他看着我又在生氣了,匆忙間轉了話題...
第二天的上午,我們在小樓的前面又見到了張教授,他一洗前幾次見到的憔悴樣子,笑呵呵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李先生啊,小樓的事情你們解決的怎樣了?我這幾天難得睡了個好覺,沒有再回到醫院裏了。”
“是吧~小樓的問題呢我們已經解決了大半,他們之前存在的那個幽靈空間目前已經消失了,但是樓裏殘存靈體的怨氣還是會對您與向先生,包括我們這些進入樓內的人産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還得麻煩您找個得道高人做法事超度一下殘存的靈體。”李錦程擔心他不會照辦,又添了一句:“解決了他們不僅對您以後身體會好,還能夠為您和向先生積累功德,佛祖會保佑你們日後事業興隆,升官發財。”
“解決了就好,解決了就好!我回去就聯系風水先生,這兩天讓他們上門盡快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