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沒有章節名
第23章 沒有章節名
或許是上天見謝琚前半生太苦,今年開春了,便不為難他了。
去歲雪災的地區都已經重建,赈災的銀子這次沒有被私吞,都落到了百姓的手裏面,百姓手中有了銀子,恢複生産不是難事。
這一開春,各地就開始了耕種,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科舉上來的人才也都劃分了各自的去處,特別是各州縣,有許多的官員屍位素餐,被謝琚給撸下去不少,正好這些新科能夠填補一些空缺。
那個令關寧一和謝琚都記憶十分深刻的姚舜宇自請回了自己的家鄉去。
“考上了狀元,臣衣錦還鄉,不能只還衣,更要還人。”姚舜宇在請命回家鄉任職時是這般同謝琚說的。
“那朕便準你還鄉,也願你能夠對得起生你養你的家鄉。”謝琚親手題了字,題的是明鏡高懸,這是地方衙內都會高挂于公堂之上的牌匾上的文字。
謝琚用筆題好字,又蓋了自己的私印,贈給姚舜宇。
“做個好官。”這是謝琚對姚舜宇說的最後一句話。
姚舜宇帶上任命和謝琚賜下的親筆題字出了紫宸殿,在紫宸殿外遇見了一個如神仙一般的男子。
雖說不知這位公子的身份,可看着他的周身氣質和那一身打扮也不是普通人,更何況他直接進入紫宸殿,竟然無一人阻攔,想來應當是今上親信。
關寧一回紫宸殿,沒曾想能和今年的新科狀元打上照面。
“姚大人請留步,我有些話想說與大人聽。”關寧一叫停了姚舜宇。
姚舜宇這下更是驚訝了:“您認得我?”
關寧一點了點頭:“姚大人的問政答得極好,更是願意放棄繁華的國都回到家鄉做義工地方官,那麽就請姚大人保持這份赤子之心,時刻謹記着自己多年寒窗,是為了什麽。”
Advertisement
姚舜宇心下百轉千回,能夠有資格看科舉考生們答卷的人何其之少,每一個考官都是數得上名號的重臣,可這男子不過弱冠之年,竟然也是朝中重臣嗎?
“您說得是,在下一定會謹記的。”姚舜宇心中猜測着關寧一的身份,禮數卻也周全得當。
“那便好。”關寧一笑了下,“姚大人此次回鄉山高水遠,祝大人一路順風。”
關寧一留下了話,邁入了紫宸殿的門。
姚舜宇站在紫宸殿外,有些發愣,待回過神來,他問帶自己出宮的太監:“敢問公公,剛剛那人是何身份?”
那小太監答道:“剛剛的那位是關貴君。”
“貴君?”姚舜宇在國都待了些時日,自然也是知道陛下後宮空懸,只有一個枕邊人,還是一個男子的事情,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是剛才的那個公子。
然而姚舜宇轉念一想,這位貴君居然看過自己的文章,而且還對自己一番囑咐……都說伴君如伴虎,說不準這位關貴君多的出現,就是陛下為了敲打自己。
自行腦補了一出大戲的姚舜宇心下更加堅定了自己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績來的信心。
關寧一哪裏知道姚舜宇那麽能腦補,進了紫宸殿,就去同謝琚說話了。
“剛才我進來遇見姚舜宇了,他今日就要回鄉了吧。”關寧一回來了,安和便自覺地退到了一旁。
正巧墨用得差不多了,關寧一就取了墨來慢慢研磨。
“是啊,我還給他題了字鼓勵他,希望他可以給秦國百姓一份比他科考試卷更優異的答卷吧。”謝琚笑道。
“會的,秦國萬象更新,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關寧一磨着墨,臉上也有幾分輕快的笑意。
“對了,你的生辰快要到了,今年生辰是你登基之後的第一個生辰,各國都要派使臣前來祝賀,又有得忙了。”關寧一問過謝琚的生日,生在了四月,倒是一個春光大好的時候。
說起這事兒謝琚就煩得不行,他把筆擱下,端起茶盞喝了點茶,這一嘗,發現不是他平日裏常喝的茶葉。
謝琚把目光投向安和:“安和,你沒事換朕的茶葉作甚?”
關寧一“噗嗤”笑了出來:“他哪裏敢随便換你的茶葉?是我做主叫人換的,喝茶喝多了不好,你也不知換換口味。”
安和很想點頭,就是,他哪裏敢私自做主換茶葉?
謝琚立即變了臉:“原來是卿卿體貼我才換的,卿卿辛苦了。”
安和:“……”但凡關寧一沒在這兒,他少不得是要為自己争辯一下的,這區別對待也忒明顯了。
關寧一滿眼期待:“好喝嗎?這是我做的梅花茶,有梅花的香氣,聞着挺不錯的,就是不知嘗起來如何。”
謝琚贊不絕口:“好喝!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喝過這麽香的花茶。”
安和:“……”明明是您從小到大就沒有喝過花茶!
關寧一得到了謝琚的正向反饋,心情不錯:“那我多備一些花茶,各式各樣的,你想喝了就煮花茶喝。”
“多謝卿卿。”謝琚放下茶盞,輕輕地扯着關寧一的袖邊晃了晃。
當着安和的面關寧一還是沒那麽開放的,咳了一聲,把話題轉回了謝琚的生辰上。
“晉國、楚國、韓國都要派使臣前來賀壽,因是第一次,也不能辦得小氣了,你可想好了要怎麽辦這場壽宴了?”
謝琚洩了氣:“卿卿,說實話,我并不想辦這聲勢浩大的壽宴。”
作為皇帝,那就意味着謝琚的壽宴不能和親近的人單獨過,他得坐在高臺之上,接受無數人的賀壽,可這些人又哪裏是真心為他的生辰開心?
謝琚從前所求,是能與母妃一同過生辰,如今所求,是與關寧一一塊兒,總之就是不想把生辰鬧得天下皆知。
當皇帝就是這裏不好,喜歡個男子,多的是人要說,過個生辰,也要放出來被衆人評頭品足。
“可這是我們也沒有辦法的事情,總歸今年是第一年,不好将這陣勢弱了。”關寧一安撫道。
其實謝琚登基第一年的生辰很是重要,晉國、楚國以及韓國的使臣不單是代表他們的國家來賀壽的,也是來查探虛實的,謝琚登基,秦國究竟何去何從,他們都要來看看。
國與國之間不存在永遠的朋友關系,只有永遠的利益關系,要是有機會,其餘三國都想将秦國吞并,以壯大自身。
所以謝琚的生辰,也是秦國向三國宣揚國威的時機。
“辦吧辦吧,先讓禮部把往年先帝生辰的方案拿出來,在先帝辦生辰宴的規模上給朕砍了八成再交給朕看。”
謝琚從不認為宣揚國威的方式就是鋪張浪費,所以他能不花的錢,是堅決不會花的。
而以先帝奢靡無度的習性,哪怕是砍去了八成,怕是也十分可觀了。
“接待外國使臣的事兒一向是由鴻胪寺負責的,那便交給他們來做。”謝琚想了想,又補充道,“讓唐峰負責到國都城門外十裏迎接三國使臣。”
唐峰何許人也?
但凡是和秦國打過仗的将領,第一厭惡的是謝琚,謝琚依靠着那麽一個積貧積弱的秦國,都能寸土不輸,還打得他們哇哇叫,而第二個嘛,就是唐峰唐大将軍了。
唐峰是謝琚最忠實的下屬,謝琚指哪打哪,很少有敗績,所以敵國将領對唐峰也是恨得牙癢癢。
謝琚讓唐峰去城門外接人,無非是在說“你們都是秦國的手下敗将”,光是在氣勢上就能滅了晉、楚、韓三國不少的氣焰。
謝琚剛想完那三國跟随使團出使秦國的将領再見到唐峰之後臉色會有多麽難看,就想起了一件令他頭疼不已的事情來。
“卿卿你失憶了,所以有所不知,去年秦國和晉國一戰,晉國輸了,先帝曾提出要晉國皇子質秦國,後來雖然我登基了,可已經簽下的和平盟約也不好更改,我想着那位質子到了秦國,我還是好生招呼便是,也想着晉國日後如果真能投鼠忌器,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只是那位晉國質子,在前往國都的路上,不知所蹤了。”謝琚擰了擰眉,“我有些擔心,晉國太子關昊為人勇猛有餘而聰慧不足,他要是被楚國和韓國挑撥了,指不定會做出什麽事來。”
當時謝琚曾提出,晉國質子入秦之後,由他派人一路護送到國都去,關昊卻執意不要謝琚的人護送,說是怕謝琚苛待了他的弟弟。
關昊作為一國太子是真的不夠聰慧,對自己的幼弟倒是關心得很。
然而關昊的幼弟,在晉國一千精銳軍隊的護送下,竟然失蹤了。
當初護送晉國質子入秦的軍隊剛進入秦國的領地沒多久就遭受到了截殺,足足一千人的軍隊,死了個一幹二淨,一個活口都沒有找到,那位質子也就不知所蹤,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只是當時拒絕謝琚派兵護送的關昊自己,所以關昊也怨不到謝琚的頭上去,再加上這到底是楚國和韓國做的,以引起秦國和晉國之間的戰争,還是秦國自導自演,都未可知。
關寧一眨了下眼,總不會他剛好撿到的身體,就是那個倒黴的晉國質子的吧?
不過這也不影響什麽,就算這身體是那晉國質子的,那現在也是他關寧一的了,若真是,他也不過是多了一個能讓秦國和晉國交好的優勢罷了。
“總歸人還沒有來秦國,你也不必想這麽多,到時候看情況應對便是了。”關寧一揮了揮手,讓安和退出殿內
待安和退了出去,還貼心地拉好了門,關寧一就直接坐在了謝琚的大腿上,雙臂勾着謝琚的脖子。
“陛下有什麽好擔心的?不是有我嗎?”
謝琚呼吸瞬間重了起來。
把筆放到一旁,雙手抱緊了關寧一的腰,讓自己懷裏帶得更近了幾分。
“卿卿,你或許可以先擔心擔心它。”
作者有話要說:
為什麽要取章節名,我取不出來……
今天下午六點還有一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