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3、新的生産線
第43章 43、新的生産線
宋瑾這邊忙着建廠, 江二哥也從辣椒廠這邊派了一些得力幹将過去幫忙,這些人很有可能以後也都留在宋瑾這邊幹了,所以, 大家還是很賣力的。
另外,宋瑾還要跟京城第一機械廠那邊聯絡,總之,他現在是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的時間可以幹活。
這天,喬珍珍在家接到喬大哥的電話,說長豐鎮辣椒廠的新設備已經正式投入使用了, 省機械廠的劉副廠長親自過來調試的設備。
喬大哥之前沒見過老的辣椒醬生産線, 他也不知道怎麽比較,反正他就覺得這新設備是真的厲害,一整條流水線下來, 省時又省力, 不愧是省城機械廠造出來的。
不對, 這設計圖還是他妹夫宋瑾設計的呢, 不愧是咱小妹的男人,跟咱小妹一樣厲害。
于是,喬珍珍便想着帶江二哥過去看看, 如果可以的話, 喬珍珍想把京城和陝北那邊的生産線全部換成新設備, 當然, 這也不能盲目行動, 還是要測算一下成本的。
江二哥一聽, 心裏激動, 他一直在為這個生産效率的事情煩心呢, 于是喊了廠裏兩個最厲害的技術主任, 一起跟着喬珍珍回了長豐鎮。
宋瑾也想跟着一起去看看,畢竟這也是他的設計發明,如果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他還可以及時調整。
“那這邊不管了嗎?”喬珍珍有點擔心地問道。
“反正這邊還有的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不了再往後延遲半個月。”
于是,将孩子們托付給隔壁王奶奶照顧,喬珍珍一行五人就向長豐鎮出發了。
下火車的時候,喬家三位哥哥早就在出站口等着了,接到人之後,匆匆在路邊吃了碗面當午餐,大家就直奔長豐辣椒廠。
喬珍珍他們到的時候,生産線還在運行,廠裏有大概十個工人正在忙活,一見到喬大哥他們過來,就紛紛來打招呼,主要還是跟喬大哥打招呼,畢竟喬大哥現在是這家辣椒廠的廠長。
大家一口一句“喬廠長”的,把喬大哥喊得有點不好意思,他現在還沒完全适應這個身份。
但現場的人沒一個在乎他的心情,大家都被眼前這條全新的生産線給吸引了。
Advertisement
宋瑾帶着兩位技術主任從頭到尾仔細地觀摩了一遍,除了有幾個小問題不盡人意外,其他都達到了他的預期。
一件産品從圖紙變為成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看來,生産機械廠的劉副廠長也付出了不小的心血,宋瑾打算明天去拜訪一下他。
幾人在辣椒廠待到很晚才回去,江二哥和兩位技術主任住在鎮上的招待所,喬珍珍他們就開着貨車回了紅旗大隊。
許工和趙工回到招待所,還一個勁在讨論生産線的事情,他們下午測試對比了一下,效率至少提升十倍,還有幾個工序也實現了機械操作,解放了人工,光這一項就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節約了成本。
他們倆都沒想到,喬老板的丈夫居然這麽厲害,上次去城南總部調研的時候,他倆也在,對方總共沒待幾個小時,沒想到就設計出了一套這麽強悍的生産線,比他們這些天天待在廠裏的人要強太多了。
想到這一點,他倆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江二哥反而安慰他們:“這有什麽,不用放在心上,老板和宋哥就不是個普通人,跟咱肯定是有區別的,你們這兩天跟着宋哥多學多看,估計以後京城那邊也要全部換新的生産線。”
第二天,宋瑾就帶着許工、趙工一起去了省機械廠拜訪劉建軍。
劉建軍一聽是喬氏辣椒廠的人,立刻就把他們請了進來。
宋瑾說明了來意,兩人相談甚歡。劉建軍在制造辣椒廠生産線設備的時候,幾乎是兩天一個小驚喜,三天一個大驚喜,很多設計明明在圖紙上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麽特別之處,但等模型做出來後一試驗,才發現裏面暗藏玄機。
這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高超水平和巧妙心思,劉建軍早就在心裏對宋瑾有了很高的評價,一直想着什麽時候能見一見這位高人。
沒想到見到人後,發現對方竟然這麽年輕,這樣的人将來必有一翻大作為,心裏更加欣賞宋瑾了。
因為喬珍珍曾答應劉建軍如果在生産制造過程中發現有問題,他可以自行調整,所以劉建軍在宋瑾原來的設計中還是改了一兩個地方的。
昨天在廠裏的時候,宋瑾也發現了,所以這次過來找劉建軍,還特地感謝了他,順便又提出了昨天發現的幾個小問題,并說了一下改良意見。
劉建軍比宋瑾大将近二十歲,在機械設計制造這方面也是有着很高的水平的,要不然也不會成為省機械廠的副廠長,所以宋瑾一說那幾個問題的時候,劉建軍就意識到了。
他一拍腦袋,懊惱道:“對啊,我怎麽當初沒想到呢,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靈泛。”
許工和趙工在一旁,看着兩位大佬激烈的讨論,越發覺得自己之前是多麽的無知,還自诩是廠裏的技術大能,在真正的大佬面前,簡直被虐成渣渣。兩人趕緊把姿态放低,虛心跟着學習。
宋瑾幾人在這邊忙着完善改良辣椒醬生産線,喬珍珍則帶着江二哥給喬家三位哥哥們上管理課。
目前長豐鎮的三個廠子也算是基本建起來了,第一批員工也都到位,陸陸續續開始正式投産了。
辣椒廠這邊的模式已經成熟,所以不需要喬珍珍太操心,但酒廠和副食加工廠都是新業務,尤其是酒廠,這是他們之前沒做過的。
副食加工之前江二哥是做過一陣子的,當時生産的是貓耳朵和綠豆糕什麽的,但長豐鎮這邊做的是挂面和紅薯粉絲,招聘了一些做過挂面和粉絲的老手,這個技術還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在操作。
這個廠子是喬二哥在管理,他之前也在縣裏的加工作坊裏幹過類似的臨工,所以多多少少還是懂一些。喬珍珍也給他買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籍,讓他自己多鑽研一下。
目前最難的還是酒廠,雖然花了大價錢從市裏聘請了技術工人,都是原來在酒廠裏幹過多年後來退休的老師傅,但釀酒這個事情,有個發酵過程,急不來。
這個酒廠是喬三哥喬衛東在管理。
具體哪位哥哥負責哪個廠子,這都是三位哥哥自己商量決定的,喬珍珍和喬老爹他們都沒插手。
喬三哥之所以選了這個酒廠,也是因為他媳婦趙素芬娘家的舅老爺在市裏的酒廠幹過,廠裏現在的幾個老師傅也是這位舅老爺幫忙請過來的。
目前酒廠的主打産品就一種,那就是米酒,這個出酒快,而且口感好,最重要的是價格不是很貴,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這只是前期計劃,既然是酒廠,還是需要釀制有代表性的高度白酒才行。
喬珍珍也給喬三哥買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籍,還給廠裏置辦了很多設備,可以說,三個廠子,前期投入最多的就是這個酒廠了,但,出效益最慢的也是這個酒廠。
不過,喬珍珍不着急,她對這個酒廠還是很有信心的。
喬珍珍還打算推出一款藥酒,比如人參酒、蟲草酒之類的,空間裏還是有很多庫存的,只不過怎麽安全地拿出來不引起注意,就需要想想辦法了。
目前的酒類市場,還沒有誰正式推出過藥酒,喬珍珍相信,只要他們能夠弄出來,各大商場或供銷社絕對搶着要。
喬珍珍便把這個想法跟大家說了,主要還是跟喬三哥說,畢竟他現在是酒廠的廠長。
“三哥,藥酒的原材料,我去想辦法,你就負責接下來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的話,咱們酒廠将會享譽全國,甚至出口也不是不可能。”
“小妹,真的嗎?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幹,絕對不會給你丢臉。”喬三哥一臉的鬥志昂揚。
之前廠子開業的時候,蘇鎮長特地過來了,重點看了喬大哥的辣椒廠,因為喬氏辣椒醬是能出口創彙的,這是板上釘釘的事,不說他們長豐鎮,就是市裏,那都是獨一份。
而現在國家正是鼓勵出口創彙的時候,蘇紅軍将這個事情報到了上面,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和表揚。
他這個新上任的鎮長,總算是在同仁面前硬氣了一回。
于是,在長豐辣椒廠剛開業的第一天,鎮政府就給喬大哥做了一面錦旗,報社的人還來拍了照,寫了一篇報道。
那張報紙現在就挂在喬家老宅的堂屋裏,跟之前喬珍珍定制的相框一樣,用玻璃框單獨裝訂好,供所有來訪的人觀看。紅旗大隊的人幾乎都跑去看過。
雖然報道裏也有提喬二哥的副食加工廠和喬三哥的酒廠,但是單獨拍了照片的只有喬大哥。
而且現在的人還有很多是不識字的,就算識字,報紙上的字也不夠大,挂在牆上看不清楚,但照片就不一樣了,第一眼就能看得到,也看得懂上面的人是誰。
喬大哥竟然成了喬家第一個上報紙的人,可把大家給羨慕壞了。喬大哥自己也沒想到,他還能有這一天,出去辦事的時候都覺得底氣足了一些。
現在喬珍珍說酒廠也有希望出口,喬三哥就心想,那是不是說他也能上報紙了,也能被挂在堂屋裏了。
為了這個,喬三哥決定把小妹買給他的那些書好好看一看,争取全部背下來,我就不信,我都這麽努力了,還能搞不好!
喬珍珍:......挂在堂屋?三哥,你發現沒,這話是不是有哪裏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