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第一制藥廠
第44章 44、第一制藥廠
宋瑾帶着許工和趙工兩人在省機械廠忙活了兩天, 就回到了長豐辣椒廠,喬珍珍還想讓他幫忙看看副食廠那邊能不能也弄條半自動化的流水線出來。
喬珍珍雖然沒做過面條什麽的,但是上輩子在電視廣告裏見過那種家用面條機, 看着似乎挺簡單的,那麽他們工廠批量生産應該也可以實現機械半自動化。
這也是為了保證品質,提高效率,雖然手工做的看着也挺不錯的,畢竟能出來幹活的,都是老手藝人了, 但人工産量有限, 根本達不到喬珍珍的預期。
喬二哥也明白這個道理,而且看喬大哥和喬三哥那邊搞得如火如荼,就他這邊感覺慢條斯理的, 他心裏也有點急, 因為喬二哥也想上報紙挂在堂屋裏。
否則, 兄弟三人, 大哥和三弟都上去了,就他沒有,顯得他有點沒用。
所以, 都不用喬珍珍督促, 他這學習的勁頭比誰都足, 還經常自己主動往下面的公社跑, 跟不少生産大隊簽訂了收購紅薯和小麥的意向協議。
這些都是喬珍珍教他的, 還帶他跑過幾個地方。雖然喬珍珍空間裏有不少庫存, 而且品質比外面的要好得多, 但她畢竟只有一個人, 不可能長期供貨。
所以, 就像紅旗大隊那邊一樣,喬珍珍又從鎮上的種子公司采購了一大批種子,然後換成自己空間的優良品質,發放到下面的公社,讓他們來種,然後再跟他們簽個承包收購的協議。
蘇紅軍聽說了這個事情,對此表示大力支持,這樣一來,不就能搞活經濟,帶着鄉親們一起富起來了麽。
當然,鄉親們不僅可以種紅薯和小麥,還可以種水稻,畢竟他們長豐鎮這邊就是水稻的主産區。
為此,喬珍珍還拿出一些空間出品的水稻種子,送給了鎮上的種子公司,他們那邊有一個優選優育的水稻試驗田。
喬珍珍說,這是鲲鵬基地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咱們長豐鎮這邊也可以試試,或者跟本地的水稻雜交一下,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更加高産的水稻種子。
喬珍珍離開鲲鵬基地的時候,謝全确實送給了她一批種子,裏面就有水稻,只是喬珍珍還沒來得及處理,現在正躺在空間倉庫裏呢。
種子公司的田主任簡直把喬珍珍當成寶,鲲鵬基地他也是聽說過的,那邊出來的東西肯定差不了,馬上就安排人下去實驗了。
在紅旗大隊這邊待了差不多十來天,宋瑾這邊的事情也忙活得差不多了,辣椒醬生産線已經穩定投産,暫時沒有什麽需要改進的。
Advertisement
喬大哥又按照最新的設計圖向省機械廠訂購了一條生産線,劉建軍承諾會盡快給他們弄出來。
至于京城和陝北那邊的生産線更換,宋瑾打算自己做,等他回京城,廠子裏設備應該也出來了,他自己做,在時間上也差不多。
更關鍵的是他離得近,一條生産線的設備就有大幾十噸,運輸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京城和陝北的生産線數量還多,仔細考慮一下,還是自己做更劃算。
喬珍珍也覺得挺好,這也算是宋瑾新工廠的第一筆業務,親兄弟也要明算賬,該給的錢一分都不能少。
新工廠的名字,喬珍珍都想好了,就叫宋氏機械廠,簡單好記。
不過,宋氏機械廠的董事長卻是喬珍珍,宋瑾這個總經理只能算是打工的,這是宋瑾的主意,喬珍珍表示非常可以,反正她又不幹活。
臨走前,喬珍珍把外貿會的事情跟喬老爹他們說了,她的意思是,到時候喬老爹和喬老媽,還有三位哥哥一起來這個外貿會看看,長長見識,也為以後做準備,沒準他們以後也會參加類似的交易會。
喬老爹他們還沒去過京城呢,一聽喬珍珍這麽說,心裏都有些激動。
他們都恨不得現在就跟着喬珍珍一起回京城去,但最近家裏事情實在太多了,他們不能離開太久,只能約好在外貿會前一天過去。
喬珍珍覺得這樣的安排挺好,于是就跟宋瑾他們一起回去了。
回去之後,宋瑾繼續馬不停蹄地忙活了起來,喬珍珍反而稍微輕松了一點,于是,她就開始琢磨着怎麽把空間裏的那批藥材安全地拿出來給酒廠那邊做原料。
這天一大早,喬珍珍特地換了一套職業套裝,開着新買的紅旗牌小汽車來到京城第一制藥廠門口,剛把車停在門口準備去跟門衛大叔打招呼,就看到兩輛大吉普朝這邊過來了。
車上的人沒下車,只是搖下車窗跟門衛打招呼放行,喬珍珍也是随意一瞟,就看到沈振國坐在後面那輛車上。
喬珍珍趕緊笑盈盈地上去大聲打招呼:“沈老,早上好。”
沈振國對喬珍珍的印象很不錯,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主動搖下車窗跟她說話,不過前面的車已經進去了,沈振國也不能耽誤正事,沒跟喬珍珍說兩句話也就走了。
喬珍珍微笑着給車輛讓行,看着沈老他們進去之後,才轉身走到門衛處,說道:“這位大哥,那我也進去了啊。”
态度自然,語氣平淡,就這樣在衆目睽睽之下,喬珍珍踩着她那黑色小高跟走了進去,硬是沒有一個人敢攔她。
剛進去的第一輛車上坐的可是他們第一制藥廠的副廠長,喬珍珍又跟後面那車裏的人聊得火熱,門衛就以為他們是一起的,只是坐不同的車過來。
關鍵是喬珍珍的态度太理所當然了,門衛哪裏能想到這世上還有這樣厚臉皮的人。
喬珍珍進去之後也一點不怯場,還找了個人打聽外貿部的人來這裏做什麽。
她找的這個人穿着襯衫西褲,帶着滿臉的稚氣,一看就是個剛出社會沒多久的嫩頭青,而且肯定還是個在辦公室上班的人,要不然皮鞋不會擦得這麽锃亮。
“同志,不好意思打擾一下,我剛停車去了,一回頭發現外貿部的人都不見了,你知道他們去哪了嗎?”
說來也巧,喬珍珍問的這個人,正是廠委的幹事鐘尋,他也是此次負責接待外貿部的工作人員之一。
第一制藥廠的人沒想到外貿部的人會來得這麽早,鐘尋正要趕去會議室那邊幫忙,他見喬珍珍這麽問,還以為她跟外貿部的人是一起的,于是很熱情地帶着她一起往會議室走。
喬珍珍很快就從這位嫩頭青嘴裏打聽到了外貿部此行的目的,原來外貿部那邊有一筆海外訂單,要出口一批板藍根顆粒到北非國家,這次就是帶着那位外國商人過來考察工廠的。
板藍根?喬珍珍手裏不正好還有着五六百畝的板藍根麽,也許,今天還能做筆生意也說不定呢。
于是,喬珍珍氣定神閑地跟着鐘尋來到會議室,還一口一個小鐘的叫着,關系看着特別熟撚,沈老那邊的人見狀,還以為喬珍珍是第一制藥廠這邊安排的人。
此時,這邊的會議還沒有正式開始,大家還在相互寒暄中,喬珍珍進去之後就找了個合适的時機站在沈老的身邊,還時不時跟沈老說兩句話。
翻譯人員正在幫外國商人和第一制藥廠的副廠長陳遠東說話,沈老在旁邊其實也沒啥事,所以也樂意搭理一下喬珍珍。
沈老其實想問喬珍珍怎麽來制藥廠這邊了,但現在很明顯不适合問這個問題,于是只能順着喬珍珍的話題聊下去。
陳遠東這邊陪着外國人說話,自然也看到了喬珍珍,然後他發現沈老對這個人的态度特別和藹,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心裏也在努力回憶這人是外貿部的誰來着?
喬珍珍還小聲地向沈振國毛遂自薦:“沈老,我本來是來跟陳副廠長談板藍根業務的,不過,陳副廠長現在沒空,您要是不介意,我再給您當一回臨時翻譯如何?”
“當翻譯倒沒問題,不過,你什麽時候開始談藥材業務了?”沈振國要是沒記錯的話,上次在火車上,喬珍珍說她有一家生産辣椒醬的加工廠,可沒說還涉及了藥材業務。
“沈老,你這可小瞧我了,主席同志可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我在陝北那邊有兩千多畝地呢,其中板藍根就種了五六百畝,算一算,也有五六十萬斤呢。”
沈振國倒沒想到喬珍珍竟有這麽大能耐,笑道:“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是個能耐人,別說半邊天,整片天你也能頂的起。”
喬珍珍沖他笑眯眯地眨了眨眼,道:“那這我還是不行,您太過獎了。”
之後,喬珍珍就真的跟在沈振國身邊,陪着一起參觀了工廠。
有時候那外國商人剛說完話,翻譯人員正在慢慢地翻譯,喬珍珍就已經小聲地同步翻譯給沈振國聽了。
喬珍珍跟沈振國翻譯的時候,聲音比較小,相當于是沈振國一個人的專屬翻譯,并沒有讓那位正經翻譯難堪。
此時,沈振國對喬珍珍那是格外的欣賞,今天來的這個翻譯可不是火車上小張那種半吊子水平,而是他們外貿部正經聘請的人才。
本來還覺得是個人才,但今天跟喬珍珍這一對比,怎麽總感覺差一截呢。
果然,這差距都是比較出來的。
要不是他們外貿部現在招人必須要是大學文憑,沈振國真的很想把喬珍珍招進來,這樣的人才就應該來他們外貿部工作。
外貿部的一行人最後也就在這邊待了一個半小時,然後就準備回去了,連午飯都給制藥廠這邊省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人這辦事風格真就是不一樣,這要是擱現代,那必須是吃頓飯,好酒好菜招待一下才行。
喬珍珍跟陳副廠長一起站在制藥廠門口跟沈老他們握手送別。沈老想着待會兒喬珍珍還要跟陳遠東這邊談生意,于是就随口對陳遠東說了一句:“小喬同志還是很不錯的,你們倆要好好加油幹!”
“沈老,你就放心吧,我和陳副廠長一定不會辜負組織和人民的信任。”喬珍珍也沒想到沈老這麽給力,簡直神助攻啊。
其實,沈振國是以為喬珍珍和陳遠東已經達成合作了,要不然,陳遠東怎麽能答應讓喬珍珍跟他們一起。之前那個把喬珍珍帶到會議室的年輕人不就是陳遠東的人嘛。
陳遠東聽得雲裏霧裏的,但這一點也不妨礙他表決心,只見他堅定地對沈老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會加油的!”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