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徐州府城, 郡守府裏,燈火閃亮。

蘇太守坐在桌前,就着燈光, 凝神看着桌上鋪開的一張圖紙,手指在圖紙上敲了敲,擡頭問站在面前的魏從事:“這就是曲轅犁?”

“是, 平長縣的百姓說, 他們縣太爺給這犁取的名字, 叫曲轅犁。”魏從事恭敬答道。

“真能一天翻十畝地?”

“能。”魏從事面上帶出一絲興奮, “來報信的人親眼所見, 在平陽縣桃花村裏,村民用曲轅犁一天翻了十畝地, 很是輕松。”

“好!好!好!”蘇太守猛地站起, 拍着桌子, 叫了三聲“好”。

他在屋子裏來回走動, 腳步生風,常年苦悶皺着的臉舒展開來, 滿面春色:“好好好, 太好了。”

轉了兩個來回, 站住, 朝着魏從事吩咐:“明天召集木匠,照着圖紙先做十架……什麽犁?”

魏從事連忙應道:“曲轅犁。”

“對對對, 叫曲轅犁。”

蘇太守一拍手,“做出來後,試一試效果, 要是沒什麽問題,把圖紙多畫一些, 下發到各縣,命各縣的知縣督促,做出曲轅犁後開荒,開出的荒地明年就可以種水稻了。”

說着拿起桌子上的圖紙,遞給魏從事:“這事要速辦,你親自去安排。”

“是。”魏從事答應,“我今晚就安排木匠,明天一定把十架曲轅犁做出來。”

“甚好。”蘇太守滿意地點頭。

幾句話之間,他想到很多,想了很遠。

Advertisement

撫着胡須,暗自下了決定。

明天确定曲轅犁的效果後,他就立即上奏皇上。這是千秋之功,曲轅犁出在他徐州,皇上對他肯定要有獎賞。

吳朝官職三年一任,而他在徐州已經接連幹了四任。十一年,他托關系,找人情,想盡辦法,就是挪不了窩。

這回,到明年任滿後,以他此次的功勞,一定能夠擺脫徐州這個偏僻又貧困的地方。

而這個機會,是謝知縣給他的。

“謝知縣是個有本事的。”蘇太守感嘆,“世家子弟,到底與衆不同。”

轉念又覺得不對。

世家子弟如此之多,也只有一個謝知縣,立下這般偉功。

魏從事附和:“是啊,現在平陽縣的百姓都稱呼謝知縣為神仙縣太爺。”

“神仙縣太爺?以他的本事,倒也當得。”蘇太守笑着贊道,“更難得的是大氣,曲轅犁的圖樣也沒藏着掖着。”

這位神仙縣太爺做出此等神物,卻絲毫沒有奇貨可居的想法。

據屬下回報說,平陽縣的俞縣丞在桃花村試用過曲轅犁後,當天下午就返回縣城,帶着做出第一架曲轅犁的陳木匠一起,第二天召集了許多木匠,由陳木匠教導,開工制作曲轅犁。

做曲轅犁的圖紙木匠們人手一份,也不避人,誰去看都給看,如果要臨摹圖樣,他們也大方地提供方便。

甚至有疑問的地方,木匠們若是有空,還會熱心地細細解說。

他們的舉動肯定得到了謝知縣的準許。

由此可見,謝知縣是個心有大義的人,不拿關系百姓生計大事的農具做籌碼,從中謀取利益。

扪心自問,他要是做出曲轅犁,像謝知縣一樣,不想着撈點好處,幹脆地公布于世,沒有一點猶豫,恐怕做不到。

正因如此,他越發欣賞謝知縣。

平陽縣歷來是徐州最貧窮的縣,現今來了謝知縣這樣一個有本事的人,在他的帶領之下,說不定有一天,平陽縣能夠奮起直追,超過一兩個縣,摘掉萬年老末的帽子。

想到這裏,蘇太守臉上笑容猛然滞住,轉向魏從事,壓低聲音:“趕快派人到平陽縣,告訴蘇亮,老老實實地,不許對付謝知縣。”

他這個堂弟向來無法無天,前幾位平陽縣知縣到任後,都被他使了些上不得臺面的手段掌控住,明面上是知縣管理平陽縣,實際上是他在做主。

以前他顧念親戚情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這回不行。

謝知縣太有本事,先挖井出水,徹底解決平陽縣幹旱問題,後做曲轅犁,為天下百姓造福,消息傳出,必定引得各方注目。

堂弟要是胡來,只怕惹出大禍。

魏從事答應:“是,我馬上派人通知蘇老爺。”

蘇太守心下還是不安,眉心緊蹙:“謝知縣到平陽縣已經将近兩個月,蘇亮沒動什麽手腳吧?”

他頓了頓,忽然倒吸一口涼氣,朝向魏從事,聲音急迫。

“我記得你說過,二十多天前,百餘人圍堵平陽縣縣衙,謝知縣當場抓到一個潛藏其中的小人,叫……王三?”

“是,叫王三。”

“你說,這王三不會是蘇亮指使的吧?”

“呃……”魏從事有些遲疑,“不會吧?”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很清楚,蘇亮很有可能幹這樣的事。

“派人去平陽縣,連夜去。”蘇太守沉聲道,“告訴蘇亮,不許妄動。要是之前做過什麽,把痕跡抹幹淨,如果被謝知縣發現,我保不了他。”

魏從事領命,匆匆忙忙出門去了。

=

第二天,平長縣的縣衙門口,一群人給謝亦雲送行。

謝亦雲和他們一一話別。

雲夫人十分不舍,神情怏怏。

昨晚宴席上一番交談,她已經把謝亦雲視為知己,此刻分別,下次相聚暢談,不知要到哪一日。

“雲夫人,最多十幾天,我組建民兵之後,再來平長縣向你請教。”謝亦雲望着她笑。

“好。”雲夫人眼睛一亮,頓時神采煥然,“我等着你。”

自從父親戰死,她離開軍營,再沒帶過兵。窮極無聊之時,就把夫君手下的衙役搶過來,調教調教,權且過過帶兵的瘾。

可到底是隔靴搔癢,不能盡興。

如今謝知縣組建民兵,雖然無法和正規軍隊相比,也是真正的兵,比衙役強。

要是她能帶這支兵就好了。

一絲念頭不期然冒出來,雲夫人趕緊按下,暗自苦笑,自己真是癡心妄想。

謝知縣不是個俗人,從言談中可知,他不輕視女子,不會忌諱女子領兵,可他和自己才見過一面,怎會把兵隊交給一個不熟悉的人?

自己能得謝知縣信任,給他出謀劃策,參與到兵隊的組建,應該知足了,不該再多想。

謝亦雲和容知縣又敘了一會話,最後看向兩個孩子。

他們站在一起,女孩兒朝街上張望,臉上滿是好奇,男孩兒認真地聽大人說話,努力表現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他們眼神清澈,裏面沒有絲毫憂愁,可以看出,是在幸福的環境裏長大。

然而謝亦雲知道,五年後,元正三十三年,他們就要遭遇人生中的沉重打擊,失去他們的父親。

察覺到她的目光,容山行禮:“謝大人走好。”

司空如被他的聲音拉回心神,跟着行禮:“謝大人走好。”

謝亦雲一手一個,撫着他們的頭頂:“好好孝順父母,下次來給你們帶好吃的。”

她會盡力避免容知縣和司空縣尉的死亡,可要是劇情的力量太過強大,她抗不過,那麽,這兩個孩子和他們父親相處的時間,只剩下五年。

兩個小孩敏銳地感覺到她的善意,乖乖點頭:“好。”

=

送走謝亦雲,雲夫人帶着女兒回自己家,臨走前,心裏存着一點奢望,問容知縣:“我們和平陽縣挨着,謝大人組建民兵,你沒想法嗎?”

平陽縣的民兵她夠不着,但若是平長縣組建民兵,容知縣和她家相交多年,又知道她的能力,多半會把兵給她帶着。

對上她希冀的眼,容知縣頭疼地撫額,斷然答道:“沒想法。”

養兵是最花錢的,他比不得謝知縣財大氣粗,沒有那麽多錢。

再說,即使有錢,拿這錢幹什麽去不好,非要扔到水裏?

有易大将軍的二十萬大軍擋在前頭,建民兵完全是多此一舉,謝知縣不聽勸,他可不幹這種傻事。

雲夫人失望而去。

容知縣牽着兒子,剛剛轉身,朝縣衙門口走了一步,一個小吏急奔而來,口裏大叫:“縣太爺!縣太爺!”

那人跑得急,聲音裏卻含着顯而易見的欣喜,容知縣也就不慌,站在門口,安心地等他過來。

“縣太爺!”小吏跑到近前,氣喘籲籲停下,“縣太爺,平陽縣那邊傳來消息,謝知縣做了一種犁,叫曲轅犁,一天可以翻十畝地。”

容知縣目光呆滞:“什麽?”

“一天可以翻十畝地啊縣太爺!”小吏不自覺地提高聲音,幾乎是喊了起來,“十畝地啊!十畝地!現在平陽縣人都說,他們的謝知縣是神仙下凡,為百姓帶福氣來的。”

容知縣愣住。

腦子裏閃過昨晚書房裏,謝知縣誠懇的面容,殷殷勸說他趕緊翻地,然後種冬小麥。

那時他不以為意,雖然答應了謝知縣,心裏卻沒當回事。

哪知道,謝知縣提過的翻地的農具,竟有如此奇效。

那麽,謝知縣說的另外一種農具,用來播種的,是不是也是這樣神奇?

還有,謝知縣說,用他的法子肥地,一年可以種兩季莊稼,是不是也是真的?

只要想一想這種可能性,容知縣就覺得頭暈目眩,心跳如鼓。

他忽然甩開兒子的手,大步往縣衙裏跑去。

昨晚他把謝知縣給的那疊紙随意地放在桌子上,會不會有一兩張掉落到地上,被收拾房子的下人扔了?

會不會有老鼠趁着沒人,把紙張咬壞了?

會不會……

他越想越着急,跑得飛快,影子在門口一閃就不見了。

被扔在身後的小容山:“……”

=

一隊驢車在官道上行駛。

幾天前,他們從這裏進入平長縣,如今原路返回。

這趟收獲頗豐,容知縣給的工錢不少,隊伍裏個個都是喜笑顏開。賀師傅更是高興,他覺得,自己可以出師了。

謝亦雲聽着衆人的歡聲笑語,心裏也很高興。

這次回去,就要開始大展拳腳,快速建設平陽縣了。

不過在此之前,要先把隐患除掉。

蘇亮該下臺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