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章
縣衙內的房間裏, 兩只荷花紋青瓷杯子放在桌面上,謝亦雲拿來一個瓷罐,揭開蓋子, 取出幾片碧綠的葉子,分別放入兩個杯子裏。
再提起旁邊架在小火爐上的尖嘴水壺,裏面是燒開的滾燙的水, 謝亦雲右手提着水壺, 左手托在右手腕下, 把壺嘴對準杯口, 慢慢傾斜。
兩個杯子裏依次注入滾水, 熱氣袅袅,謝亦雲把杯蓋蓋上, 笑道:“稍等一會兒, 請俞縣丞嘗嘗我新制的茶。”
這就是她在桃花村就開始實驗的, 按照系統裏的課程一步步制作出來的茶葉, 她就指望着靠這個來養兵、修路、修城牆、買鐵煉鋼……
“這是茶葉?”俞縣丞好奇問。
他先前觀察那葉子的形狀,再看縣太爺把葉子放到杯子裏加水, 就懷疑那是茶葉, 但那葉子又是幹枯的, 和他們吃的茶葉不同, 所以不能确認。
現在縣太爺親口承認,他不由得興致盎然:“就這樣?不放其它的東西?鹽、桔子皮……都不放?不在火上煮嗎?……”
他從沒見過這樣喝茶的法子, 幾片葉子一放,什麽都不加,不會寡淡無味嗎?
“不放別的, 不用煮……”
謝亦雲答着,一邊端起桌子上一個水盆, 把水壺裏加滿水,又架到火爐上。等這一杯茶喝完,水就正好燒滾了,接着可以用。
做完這一切,她揭開杯蓋:“好了。”伸手讓着俞縣丞,“請。”
茶水入口,和他以前喝的截然不同的口感。
清清爽爽,淡淡的清香滋味,細品又有一絲甘甜回味,鼻間香氣缭繞,讓人心曠神怡,猶如身置青草綠園之間,渾身疲乏頓消。
“縣太爺。這……”
俞縣丞咽下茶水,驚愕地瞪大眼。
Advertisement
喝了這茶,再要他去喝以前的茶,竟是覺得難以入口了。
他可以想見,這種茶葉一旦面世,必将迅速颠覆以往的喝茶方式,以燎原之勢,傳遍吳朝各地。
到時全吳朝人,都要在縣太爺這裏買茶葉,別處都買不到。
俞縣丞急切地看向謝亦雲,“縣太爺是要在平陽縣制茶販賣嗎?”
如果在平陽縣制茶,就要收購茶葉,百姓可以種茶賣錢,要招收人手,百姓可以給縣太爺做工賺錢。
而且需要收購的茶葉,以及招收的人手,數量非常龐大。想想,要供給全吳朝人,需要制作多少茶葉,平陽縣人,只要願意幹活,多的是活幹。
另外,外地商人來這裏買茶,人員流通後會給百姓帶來很多機遇。
随便擺個攤子,賣點吃食,或是騰出房間,給外地人提供住宿,都可以掙出一家的花用,還有……
這一會兒,俞縣丞想到了很多掙錢的門路,可以說,只要縣太爺在平陽縣制茶,平陽縣的百姓将不用再擔心生計問題。
假以時日,平陽縣會成為徐州最富裕的縣,連府城都比不過。
這一切的前提,是縣太爺把制茶地點定在平陽縣。
可縣太爺并不是平陽縣人,他出身世家,父母都在澧州,他家的根基在澧州,很大的可能,縣太爺會讓父母在澧州制作茶葉出賣。
俞縣丞心中如火燎,緊緊盯着謝亦雲。
“是。”在俞縣丞緊迫的視線裏,謝亦雲幹脆地點頭,“俞縣丞你熟悉平陽縣,今天把建廠的地點選好,同時招收制茶的工人,等廠子建好,馬上開工。”
她知道俞縣丞的憂慮,怕她把制茶的地點放在澧州。
但這不可能。
即使那是原身的親生父母,熱愛值達到9,可茶葉于她,是改變命運的重要之物,必須自己牢牢掌握,不可能交到他們手裏。
“好、好、好。”俞縣丞連連答應,“我馬上把廠子的地址選好,建廠子有什麽要求,要招多少人,縣太爺告訴我,我立刻去辦。”
廠子沒什麽特別的要求,只是要大,要寬敞通風、幹燥,便于晾曬茶葉,另外要隔離出一塊地方,嚴密防守,不讓閑人出入。
制茶的方法,她是準備保密的。她要靠着這個撈到足夠的錢,肯定不能讓別人把法子學去,分她一杯羹。
知道法子的人多了,都去制茶賣,雖然她還是能賺到錢,但遠遠比不上獨家生意。
所以要在廠子裏專門規劃一塊地方,制茶最關鍵的步驟,在這裏進行。
課程所教導的制茶方法,自從在歷史上出現之後,一直沿用到現代,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除了白茶和紅茶,大部分茶葉制作,有一個炒茶的步驟,也叫殺青,或是炒青。
就是把采摘的茶葉在鍋裏炒制,只需十幾秒,卻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經過炒制的茶葉,可以長期保存,而且口感鮮爽。
這裏的人們沒想到把茶葉進行高溫翻炒,要是想到了,遲早會把新型茶葉鼓搗出來。
所以這一步,一定要嚴格保密。除了炒茶,各種不同的茶葉,都有它有別于其它的特殊工藝,也是需要保密的。
所有的這些不能公開的制作,都在專門劃出的地方進行,并且做這些工作的,要用最可靠的人。
這些人她都已經想好了,就用家裏簽了死契的下人,而且簽下的契約,要拿在自己手裏。
她前些天給澧州去了信,過些日子,這些人就該來了。
兩人就辦廠的事說了一會兒,又商議茶葉的價格。
最後議定,茶葉分為三個檔次,高檔、中檔、低檔,分別對應不同的消費人群,定下三個價格。
當然,賣出去的時候不能說什麽檔什麽檔,高檔倒罷了,低檔多不好聽,要想其它的名字。
起名的任務,謝亦雲交給了俞縣丞,俞縣丞欣然答應。
說着話,手裏的一杯茶就喝完了。
謝亦雲笑道:“這茶還可以沖泡一次,不過我要請俞縣丞再品嘗一種茶,這個就不要了。”
說着把茶渣倒入廢紙簍裏。
俞縣丞眼睜睜看着,可惜道:“我再泡一次。”說着提起水壺往杯子裏倒水。動作飛快,生怕謝亦雲阻攔。
這茶葉可價值不菲啊,縣太爺就那麽倒了。
謝亦雲看他緊張的樣子,只覺無語。
她是考慮到喝下兩杯茶後,再喝一杯,肚子漲得受不住。再說這茶葉在俞縣丞眼裏珍貴,在她來說,真的不算什麽,不是頂尖品種,只是些普通的茶葉,泡了一次扔掉一點不心疼。
謝亦雲去拿另一種茶葉,俞縣丞端起杯子品嘗沖泡第二道的茶,和第一道相比,愈發清甜,不由更加可惜謝亦雲喝了一次就扔掉的茶葉。
世家子弟,視金錢如糞土啊。
再一想又不對,等這茶葉售出,以它高昂的價格,即使頂級世家的子弟,也不能随意丢棄。
縣太爺能這麽做,是因為他有本事,茶葉都是他做出來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當然就不覺得寶貴了。
謝亦雲又捧了一個瓷罐過來,這次從裏面取出來的葉子不是綠色,顏色偏深,帶點黃。
謝亦雲一邊往杯子裏倒入滾水,一邊介紹:“先前的是綠茶,這是黃茶。”
俞縣丞點頭,一個綠,一個黃,從名字上就能區分。
喝入口中,比綠茶少了一點鮮,但更加醇厚。
“暫時先做這兩種茶。”謝亦雲道。
課程教導了六種茶的做法,她最後定下做綠茶和紅茶,是因為這兩種茶的制作工藝很相近,黃茶比起綠茶,只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就是用紗布将茶葉包起來,在濕熱的環境裏使之輕度發酵。
所以同時做這兩種茶,比做其它的兩種茶,要方便一些。
“還有什麽茶?”俞縣丞問。
聽縣太爺的口氣,分明還有其它的茶。
縣太爺真是好本事,把茶葉做出這許多花樣,從喝過的兩種茶來看,口味各不相同,想必其它的也是不同的口味。
“有白茶、青茶、紅茶、黑茶。”謝亦雲回道,“我們先專心把綠茶和黃茶做好,等走上正軌之後,工人工藝也熟練了,再考慮做其它茶。”
貪多嚼不爛,雖然有課程教導,要把六種茶都做出來,做好,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倒不如先選出兩種茶來,做到極致。
這個道理,俞縣丞也明白,“縣太爺說得是。”
看着兩罐茶葉,若有所思。
縣太爺做的茶葉,喝起來十分方便,不需要加入其它東西,也不需要煮,滾水一沖就可以喝,就憑這一點,都會受到很多人歡迎,更不用說絕佳的滋味。
這茶葉即将風靡全吳朝是肯定的,就是不知能保存多久。
茶葉是幹的,一般幹的總是比濕的容易保存,肉風幹或是烤幹後,能放很長的時間。這種幹的茶葉如果也能放很久,就不需要擔心遠到遠方腐爛。
“縣太爺,不知這兩種茶葉可以保存多久?”俞縣丞問。
“一年半沒問題。”
“一年半?”俞縣丞兩眼發亮,如燃起了火焰。
一年半啊,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
半年的時間,再遠的地方,茶葉也能運到,還剩下一年,可供人們慢慢品用。
足夠了。
茶葉的事說完,俞縣丞第三杯茶也喝完了,又往杯子裏倒水。
謝亦雲:“……”
這是第四杯茶了,俞縣丞你還喝得下嗎?她有點擔心,俞縣丞可別是因為舍不得而勉強,喝出什麽毛病來。
“俞縣丞喜歡喝,把那兩罐茶葉都拿去,慢慢喝。”
“多謝縣太爺。”俞縣丞也不推辭,喜滋滋地抱起兩個瓷罐。
“……俞縣丞先把罐子放下吧。”
她還有話要說,只怕等會俞縣丞聽了,驚駭之下,手上一個不穩,把兩罐茶葉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