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
中州府城, 謝家府宅的書房內,一個中年男子坐在桌案前。
他氣質優雅,動作間透着一股灑脫不羁, 離桌案五步處站着的也是一個中年人,和坐着的那人面相有幾分相似。
這兩人一個是謝家家主,在謝家同輩中排行老大, 另一個是總管家族事務的謝家三老爺。
“大兄, 據查, 曲轅犁是從徐州平陽縣傳出, 後蘇太守上奏皇上, 皇上立即下令在全國推廣,并統計荒地數目, 由官府統一管理, 不許随意買賣。”
站着的人說着, 偷看坐在桌案前的人一眼, 心裏有點忐忑,唯恐家主責怪。
謝家綿延數百年, 其底蘊是外人難以想象的。在發展的過程中, 謝家族人深刻認識到了及時掌握消息的重要性。
危機來臨時, 及時地獲得消息, 就能盡快做出決斷,使家族避免災禍。而當有大的機遇時, 若是能夠搶先一步獲得消息,就能搶占先機,使得家族更上一層樓。
所以謝家歷代都很重視布置人手, 探聽全國各方動靜。
如今他總管謝家事務,這方面的工作也是由他管理的。他在十二州裏都安排有人手, 負責探聽近段日子的大小事,并且初步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報到他這裏來。
若是沒有緊急情況,按照規定,每半月傳遞一次彙總的消息,但要是有會對謝家産生重大影響的事情發生,那麽就要立即傳報上去,一刻都不能耽誤。
這就考驗了負責人的眼界、以及對時局的敏銳感知,要求他們能夠準确判斷消息的重要程度。
有時發生一件很小的、極不起眼的小事,偏偏能引起巨大的反應,産生意想不到的後果,而像這類型的事情,負責人就要作為緊急情況處理,快速地傳報上去,而不是等到半個月的時候再彙報。
顯然徐州的負責人在這方面是不合格的。
那位負責人以為曲轅犁的事雖重要,但不緊急,又恰好離半月彙報的時間只差三天,他就偷了一下懶,沒有把曲轅犁的事單獨報上來。
卻想不到蘇太守的動作那麽快,等自己得到消息去購買荒地的時候,皇帝的旨意已經到了中州,荒地統歸官府管理,不許豪紳士族購買。
Advertisement
雖然是那負責人失職,但自己也有失察之過。
就在他心裏七上八下的時候,謝大爺淡淡道:“咱家的土地已經足夠,不買也罷,只是徐州的負責人不堪重任,要換下來。”
謝三爺大松一口氣。連忙道:“換了換了,重新安排的人前些天就到了徐州。”
謝大爺點點頭。
他對買不買地不在意,就像他說的一樣,謝家的土地已經足夠多,足夠子孫後代生活。此時他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使謝家永遠地繁盛下去。
盛極而衰,當年的崔家何等繁盛,後來漸漸沒落,世家第一的位子被他們謝家頂替。
如今的崔家只不過是一個三流的世家。
謝家占據世家第一已然将近百年,子弟享用慣了富貴,不思進取,族中近些年再沒出現過像祖輩一樣傑出的人物,眼看到了家族發展最危險的時候。
而在謝家之下的有一兩個世家,近年人才輩出,隐隐有趕超謝家的趨勢。
家族發展,不進則退,一旦被踩下,就會止不住下落的勢頭。
崔家的今日,或許就是謝家的明日。
外人看着謝家顯赫無比,卻不知潛伏的危機,就連族中也少有察覺的。
這些年來,他時時為此憂慮,但他遍觀全族之人,也沒找到一個能帶領謝家繼續走下去的。
現在,澧州的謝家出了一個謝亦雲,進入了他的視線。
“曲轅犁是澧州的謝家七郎做出來的?”謝大爺沉聲問道,“确定不是搶奪了別人的功勞?”
“确實是他自己做出來的。”謝三爺回道。
徐州的負責人出了纰漏後,他馬上把這人撤了下來,又派身邊得用之人趕到徐州,把謝亦雲查了個底朝天。
“謝七郎帶着人在桃花村挖井的時候,告訴陳木匠做出第一架曲轅犁,人盡皆知。”謝三爺保證,“消息絕對準确,不會有誤。”
“曲轅犁,開荒種糧,提高糧産,千秋之功啊。”謝大爺感慨一句,又吩咐道:“你把謝七郎到平陽縣後所做之事詳細說說。”
于是謝三爺一樣樣地說起來,坎兒井、曲轅犁、耧車、堆肥、殺蟲劑、……民兵,
“民兵?”謝大爺打斷他,“多少人?”
“一千人。”
謝大爺聽過,也沒在意,只在心裏感嘆一聲,謝七郎雖然有本事,到底還是個少年人,喜愛新奇玩樂。
最後說到茶葉。
“謝七郎建了茶廠,生産綠茶和黃茶。蘇太守在徐州販賣茶葉,高等品質的茶葉價比黃金,有買到之人嘗過後贊為仙瓊。”
謝三爺有點慚愧,“因為高品質的茶葉量少,根本沒對外出售就被徐州的幾家權貴買走,我們在徐州的人只買到了一些次等的,捎了過來。”
雖然是次等的,價格也只比高等的略低。
根據徐州傳來的信報,茶葉有三等,從高到低,分別稱為上品、優品、佳品,上品和優品且不說,就是最次等的佳品,也得頗有家底的人家才享用得起。
“哦?”謝大爺很是好奇,“那茶葉你帶來沒有?”
當然帶來了,謝三爺今天來見家主,主要就是為了這件事。他拿到茶葉就趕了過來,自己都沒來得及嘗嘗。
當下泡了四杯茶,兩杯綠茶,兩杯黃茶。
謝大爺先喝綠菜,喝完,一言不發,又喝黃茶,再次喝完後,把杯子置于桌上,長嘆道:“聚財之寶啊。”
“蘇太守販賣此物一年,即可富子孫數代。”
卻沒說謝亦雲。
只因用不着說,有這茶葉,謝七郎必将富可敵國。
謝三爺臉上露出興奮:“徐州是蘇太守在賣茶葉,昨天傳來消息,揚州是游大都督在賣,雲州是盧家,那中州……?”
兩人對視一眼,彼此心知肚明,中州,必然是他們謝家。
這是一件喜事,不過謝大爺更關注謝亦雲這個人。
謝七郎,應該就是自己找尋數年,能夠延續謝家的富貴榮耀的人吧?
立不世之功,聚天下財富,如此驚才絕豔的人物,可惜沒有出在謝家嫡枝。
但轉念一想,他就釋然了。
在謝家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是每次都以嫡枝為中心。一個家族要想長久地發展下去,就不能拘泥于嫡枝旁枝。
當嫡枝中沒有大魄力、大本領的人時,旁枝中有人能站出來,引領家族繼續向前,是幸事。
謝家家主心中拿定主意,對謝三爺道:“以後和澧州所通節禮,比照謝二太爺。”
謝三爺一愣。
謝二太爺是謝家現存的最高長輩,謝大爺的親叔父,因為不适應中州氣候,兒女們把他送到了更加溫和宜人的合州。
每年送到各處的節禮,謝二太爺那裏的是最厚最重的。
而送到澧州的,只能說不厚不薄,中規中矩。現在陡然把規格拉到頂高,他不由得有點疑惑。
縱然因為謝七郎的關系,他們要和澧州拉近關系,也用不着這樣啊,畢竟澧州的謝家只是旁枝。
謝大爺把他臉上的疑惑和不以為然盡收眼底,心中嘆息,三弟算是家族裏較有見識的,通觀全局、預判局勢的能力還是差了點。
“按我說的做。”謝大爺鄭重道。
謝三爺有一宗好,最聽家主的話,此時雖然不解,也連聲答應:“是。”
從書房出來,他當即吩咐下去,以後不管是澧州謝家人上門,還是他們這邊送節禮到澧州去,見到澧州謝家人,務必親近、恭敬。
在他吩咐下去這話的第二天,謝亦風帶着車隊,來到中州謝府門前,求見謝家家主。
=
“謝郎君,您小心着,這裏有臺階。”仆從滿面笑容,引着謝亦風往府宅裏走。
“哎喲,謝郎君,小心那枝葉,別掃到衣裳。”
謝亦風一邊跟着走,一邊心想,嫡枝果然還是不同的,看這仆從訓練有素,說起話來讓人如沐春風,心裏熱乎乎的。
走到一間房子前,一個中年人迎上前來:“是謝四郎吧?我比你大一輩,行三,你叫我三叔就行。”
謝亦風也不拘束:“三叔。”
進到屋裏,看到坐着的中年人,知道就是他們謝家的家主了,恭恭敬敬行禮:“大爺。”
“叫大伯。”謝大爺含笑道,“坐。”
謝大爺先一一問起澧州的謝家人,身子是否安好,大郎二郎……六郎都做些什麽差事,小娘子都出嫁了嗎,嫁過去可還順心……
謝亦風一一作答,心裏卻忍不住詫異。
先讓他叫“大伯”,現在又如此關切,看這架勢,竟是拿他當嫡枝子弟待了。
說了一會話,謝亦風道明來意,又問在和中州相鄰的兩個州裏,謝大爺可否推薦合适的販賣茶葉的人選。
這是謝亦雲交代的。
讓謝大爺推薦人選,也是給他送人情的機會。
“行。”謝大爺答應,“你先歇息,明天我帶你去陽州和炎州找人。”
說定後,謝亦風告別出來,随仆從去給他安排的房間。
屋內,謝大爺面上帶着笑意,對謝三爺道:“謝七郎是個好孩子啊。”
謝七郎的茶葉多的是人搶着賣,哪裏還用得着他來推薦人,謝七郎此舉是存心和他拉攏關系。知道親近家族的孩子,當然是好孩子,他喜歡。
=
謝亦雲不知道中州的謝家家主誇她是“好孩子”,她讓謝家家主推薦人,确實是想拉攏他,畢竟她現今還沒成長起來,要靠謝家護着,當然要處好關系了。
而現在,她正高興得恨不得高歌幾曲。
繼水泥出爐後,她的鋼鐵也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