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01

第1章 001

九月的天,在京中還是酷熱難當,到了草原上,沁涼的風鼓過來,便是通體舒爽了。

康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剛剛結束親征噶爾丹,将準噶爾戰事平定,噶爾丹人死的透透的,喀爾喀蒙古又重新歸附大清。

只隔了兩個月,康熙就去了木蘭圍場,在熱河,親親熱熱的與蒙古諸部王公見個面,聊一聊,聯絡聯絡感情。

康熙高興,沿途惦記出嫁到蒙古的公主們。在科爾沁部,敖漢部,巴林部,離得近些的公主們,康熙都召來觐見,還去了和碩恪靖公主的公主府上,同公主額驸一道用了午膳才回行宮。

這日見着達爾汗親王滿珠習禮的孫子班第,嫁班第的是世祖爺養在膝下的固倫端敏公主。

康熙喜歡和碩恪靖公主,自己的這個女兒怎麽都好,可這位當做表姐看待的出身高貴的固倫端敏公主,康熙就不大喜歡的,神情總是淡淡的。

端敏公主在旁人跟前清高傲氣,在才平定了準噶爾叛亂的康熙跟前,卻不敢多拿着表姐的架子。

見康熙只管與班第說話,端敏公主心裏不痛快了,也不好說什麽,就只管閉口不言了。

額驸班第早已是親王了,倒是會說話,與康熙相聊甚暢。

外頭禀報:“皇上,大阿哥來了。”

康熙一聽就笑了:“快叫他進來。”

此次跟着康熙來熱河的,是直郡王、誠貝勒、雍貝勒、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幾位皇子阿哥。

除了皇子阿哥們,皇孫們年歲大些的,也帶着來了幾個。

外頭奴才們禀報的大阿哥,便是皇太子胤礽的長子,現年十七的皇長孫弘晳。

皇長孫自幼養在康熙膝下,剛出生就得了康熙的喜愛,幾乎同太子小時候一樣,是在康熙身邊啓蒙教養的。長到了七歲,才送去了上書房讀書。

要說太子如今跟個隐形人似的,這位皇長孫卻是萬衆矚目,得康熙厚愛,走哪兒都要帶在身邊。

端敏公主打疊起精神,翹首瞧着進來的年輕人。

皇長孫身邊,如今就只有一位側福晉董鄂氏,還有幾個侍妾伺候,至今都不曾大婚娶福晉。

這跟當初的皇太子多像啊。

胤礽是到了二十歲才大婚有了太子妃的。

當初皇太子遲遲不大婚,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太子妃的位置。

太/祖太/宗皇帝自不必說,後宮裏頭蒙古皇後妃嫔多得很。

到了世祖爺這兒,便是再不濟,還是有她們博爾濟吉特氏的皇後在的。

如今的皇上,卻不大要蒙古的妃嫔了。

皇太子是元後嫡子,縱然知道可能性很小,但科爾沁們的王公貴婦們,總還是有那麽一絲想頭的,想再掙一個皇後當當。

結果也是空想。

皇長孫弘晳是皇太子的長子,太子妃瓜爾佳氏無所出,這位側福晉李佳氏所出的弘晳阿哥幾乎就如同皇太子的嫡子是一樣的。

固倫端敏公主還是忍不住想,要是這位阿哥的嫡福晉出自蒙古,出自她們科爾沁,那豈不是天大的好事麽。

也不怪端敏公主如此想,她自幼是仁憲皇太後和孝莊太皇太後帶大的,她的額娘、祖母都出自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她骨子裏流的就是科爾沁部的血液。

太皇太後雖去了,仁憲皇太後仍在。

她為的都是科爾沁。這麽些年過去了,她還是嘆服羨慕,當初的科爾沁大妃的榮耀。

弘晳一走進來,衆人都是眼前一亮。

班第見過多少蒙古好漢巴圖魯,可瞧着這位略瘦削卻身材高大挺拔的大阿哥,心下暗暗點頭,這位大阿哥如今的騎射拳腳功夫,據說是可以和直郡王相較的。

弘晳跑馬回來,去了自己的帳中沐浴更衣,換了一身束腰的利索常服,就來給康熙請安。

康熙親切叫了起,還叫賜座,拉着弘晳的手,笑着給他說班第和端敏公主:“也不是第一回見了。都是你的長輩,也是朕的舅家。”

聽康熙這樣說,端敏公主心中熨帖,班第卻惶恐,連連說不敢當。

康熙含笑道:“如何當不得?科爾沁所出都有皇後皇太後,都是朕的長輩。入關前和入關後,皇家公主所嫁最多的也是科爾沁。這可是名正言順的,朕的舅家。”

班第心中擂鼓一般,一時也不敢深究琢磨,只順着康熙的話附和。

好在康熙也不在意,随意聊了兩句,也就不說這個了。

倒是弘晳,班第借着說話,瞧了他好幾眼。

見他極其英俊的面容,卻沒有多深的笑意。眼底一片冷肅,班第心想,果真還是從前那樣冷淡的性子。

端敏公主雖然有些想法,可有康熙在這裏,她也不好貿然說些什麽,心裏正琢磨着如何說項,就聽見康熙笑着問弘晳:“今日可高興?”

弘晳眼裏有了一點笑:“高興。”

說的是高興,但神情不見得多高興,笑意不達眼底,反而帶了些倨傲的張揚。

康熙渾不在意,好似習慣了長孫這副帶刺的冷橫模樣。

弘晳起身跪下,聲音軟和了一點:“瑪法,孫兒瞧準了。”

祖孫倆似乎別有默契。

班第和端敏公主沒有聽懂。

康熙卻輕挑了眉頭,饒有興致的笑着問:“瞧中誰家的姑娘了?”

大阿哥十七了。是該大婚的時候了。

他原本是想等這孩子十五就賜婚的,偏這孩子眼界高,瞧不中喜歡的嫡福晉就不肯大婚。

康熙也舍不得委屈他,只好由着他。但也約法三章了。

若十八還瞧不中,那他就直接賜婚了。

弘升弘晖幾個比他小的都大婚了,皇長孫哪能一直單着呢?

沒想到才來了熱河不久,這小子就瞧中了。

康熙勾了勾唇角,這是瞧中草原上的格格了?

弘晳輕輕抿了抿唇角,像極了康熙的眼眸裏流光溢彩:“喀喇沁部,紮薩克郡王噶爾臧的長女,烏梁海氏。”

他一直很冷淡。

唯有說起這幾個字時,冷淡的眉眼仿若融入了春水般,流瀉出一絲絲的溫柔。

暗中觀察弘晳的端敏公主将這一切看在眼裏,一句話震的她心中驚濤駭浪。

皇長孫竟要烏梁海氏?

康熙似乎不意外,只是哦了一聲:“噶爾臧的長女。是迪雅的姐姐。朕見過。叫什麽來着?”

旁邊侍立的梁九功剛要回答,弘晳冷淡掃他一眼,梁九功閉嘴了。

弘晳道:“她叫蘇玳。”

康熙嗯了一聲,他想起來了:“那不是朕的端靜親生的。是噶爾臧的側妃生的。朕記得模樣不錯。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康熙的印象中,就記得那孩子嬌小玲珑的。倒不像是蒙古郡王的公主,倒像是養在京城勳貴府裏的嬌嬌姑娘。

可那姑娘,騎射好得很。上回見了一回,滿場都是稱贊的。

康熙含笑瞧弘晳,難怪這小子看上了。

端敏公主緩過神來,适時跟着笑道:“皇上說的是,蘇玳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說起來,這孩子的額娘啊,也是咱們科爾沁部的。是祖上卓禮克圖親王一系的。”

端敏公主所說的卓禮克圖親王,便是吳克善。是孝莊太皇太後的長兄。

康熙點頭,這個他知道。

他的端靜是貴人兆佳氏所出,是他鐘愛的三公主。

他給端靜選的額驸便是噶爾臧。

只是端靜嫁給噶爾臧數年無所出,身體也很差,最後人都快要死了。

實在舍不得噶爾臧到了四十還無子,端靜就給他娶了側妃。就是出自科爾沁蒙古的博爾濟吉特氏。

烏梁海氏是除博爾濟吉特氏外蒙古的另一大領主家族。祖先是成吉思汗麾下的大将濟拉瑪。

出自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自然不能是普通的侍妾。

這位側妃嫁給噶爾臧後,就生下長子,過後兩年,生下噶爾臧的長女就因病去世了。

兩個孩子就養在了端靜膝下。

說起來,也正是這位小公主的出生,竟叫端靜公主的身體漸漸好起來,又重新恢複了身體的健康。

還為噶爾臧生下了次子,及一對龍鳳胎。

喀喇沁部都将蘇玳小公主當做是他們部衆的小福星,是衆星捧月的小公主。

哪怕是側妃所出,養在公主膝下,也如同嫡出的公主一般。更何況,小公主是兩大領主家族的結晶,出身也是非常高貴的。

“既瞧上了。朕就給你們賜婚。”

康熙照準了。

端靜公主的女兒迪雅今年才七歲,這個蘇玳卻已經十四了。

就年紀來說,自然是蘇玳更合适的。

喀喇沁部的小公主,蒙古出身的嫡福晉,與滿洲勳貴宗親都不沾邊,康熙很滿意。

康熙還是可惜,迪雅若是年紀再大些,本該是她嫁給弘晳的。到底是端靜所出的孩子,嫁給他的皇長孫,才是最相配的。

不過,也罷了。

額驸班第和端敏公主真心實意的恭賀弘晳,弘晳領受了。

出了禦帳,瞧着護衛送班第和端敏公主離開。

弘晳慢慢走回去,臉色複又冷淡沉肅。

他素來眼高于頂,性子又冷又橫,也沒人敢招惹他,奴才們都不敢瞧他。

也沒人知道,這位備受皇上寵愛的皇長孫,此時心口就像是泡在熱燙的檸檬蜂蜜水中。

一半酸澀至極,一半熱烈歡欣。

他就知道,只要不挑八旗勳貴宗親高門的格格貴女,瑪法會答應給他賜婚的。

重來這一世,再選他的嫡福晉,他不會再任由瑪法的擺布了。

作者有話要說:

①弘晳,一作弘晰。烏梁海氏(烏梁海濟爾默特氏),一作烏梁罕氏。本文取弘晳,取烏梁海氏。

②本文時間線及歷史事件均有改動。不會按照歷史上的人物生卒年寫。本文有架空,有私設。設定不會全部按照歷史所有的規矩來。

③1v1。sc。有關1v1及sc的具體問題,文中會一一寫到的。

④小說戲說,不要考據,不要罵人→_→不喜歡的話,及時止損哦(本文私設,女主身份可稱呼為喀喇沁部小公主)

⑤現在正式開啓一段屬于皇長孫弘晳和蒙古小公主蘇玳的新的旅程,大家好呀,開文啦~

同類推薦